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吹捧吹捧朱隆基 |
 |
纳兰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9/18 文章: 706
经验值: 991
|
|
|
作者:纳兰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吹捧吹捧朱隆基
纳兰
在海川很少能看到说我党好话的帖子,这有违“海纳百川”的气度。所以今天来吹捧吹捧朱隆基。
在中国国家领导人当中,朱鎔基是相当具有个人风采和魄力的一位。曾听一位台湾来的客户谈起,台湾人最欣赏的大陆官员也就是朱鎔基,不仅因为他的能力与博学,最主要的是廉洁与亲民,因为当今世界上能人强有的是,但能干又廉洁的不多。
朱鎔基的退休生活[转载]:
排除恶性肿瘤
朱镕基退休后,多数时间住在北京和上海,有充分的时间读书。今年5月,朱镕基入住上海瑞金医院看眼病,检查身体时发现脖子上有一个小疖,当时怕是恶性瘤,夫人劳安甚感不安,其他知情者也很紧张。后来排除了恶性肿瘤的可能性,他的亲友及身边的工作人员都非常高兴,据说劳安还激动得热泪盈眶。
前总理无意还乡
退休后的朱镕基没有如传说的那样居住故乡长沙。朱氏家族有一个祠堂,在长沙乡下和平村棠坡,早年就毁了,仅留下一棵银杏树。村支书想方设法要朱镕基到乡下去看一看,还建了一个漂亮的村委会作招待所,但他一直没有回去。去年村里再次力邀,他推辞不下,临行却赶上下雨,还是推托没去。朱镕基17岁那年从长沙回棠坡一次,此后再未踏足。据说他曾对湖南的省市官员说,不要把他的家乡与旅游联系在一起。看来,这位前总理无意还乡,是防止有人利用他做广告。
不过他和亲属们聚会的机会比在职时多了。今年9月9日是上海的朱经冶老人九十大寿,朱经冶邀请亲朋好友共同做寿,席间高兴地宣读了他的堂弟在卸任共和国总理前夕,百忙中为他写的两副字联:“诚信传家经风雨,廉洁从公冶新人”和“儿孙满堂万事足,夫妻偕老百年欢”。看着堂弟亲撰的字联,朱经冶满心欢喜,激情感怀:“两联均书法苍劲、词意殷切,无异为余一生做出鉴定,足慰我怀,全家亦深受鼓舞。朱镕基为官清正廉明,官风务实严谨,平日鲜有为人题词者,故此两联手迹弥足珍贵,殊堪留传后世也。归结90年来,虽坎坷不断,未成大事,但自觉身心逍遥,襟怀坦荡,此足以自忍耳矣。
顾大家难顾小家
朱经冶族名朱镕墨,是朱镕基三伯父朱宽浚的儿子。他20岁出头离开湖南,到上海复旦大学读新闻,上世纪40年代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深造,回国后曾任职上海长宁区工商界政治学校教务长。虽有当总理的堂弟,朱经冶与夫人龙期仍住上海虹口区的老式石库门楼房,在那里度过了50多个春秋。
朱经冶说,朱镕基正直无私,以“清正廉明”为座右铭,但绝不是六亲不认。“他风趣、幽默、看重亲情,会抽空与亲友见面,而且轻松愉快,只是他要顾及中华民族的大家,有时就照顾不全自己的小家了。”朱经冶记得,堂弟刚当上海市长时,他开玩笑问道:“小时候我没有欺负你吧?”朱镕基听后哈哈大笑。那时朱经冶就有一个愿望,要堂弟为他写一副字,却不料这个梦到十几年后的今天才圆。
祖传的诚信
今年初,朱经冶重病住院,其长女写信给朱镕基。虽然在百忙之中,朱镕基一直记着老人的心愿,抽空写下那两副字联。他以朱经冶的小名“葵哥”称呼,并在一副字联中,巧妙地融入朱老“经冶”二字。朱经冶在病榻上收到字联,很激动,病也好了一大半,说:“是对我很大的鼓励,是对我一生的鉴定,同时亦是朱镕基性格的体现,扩大开去也是朱氏家族性格的体现。‘诚信传家’,不仅是他的诚信,我的诚信,还有朱家上一代的诚信。我理解,还有更深一层的含意,表达一个意思,朱镕基今天的性格是祖传的,如果再扩大一点,诚信是中华民族希望的一种传统。
8月,朱镕基想到葵哥已是九十高龄,又大病初愈行动不便,叫秘书打电话说要到府上看望。朱经冶的小儿子、上海纺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匡宇知道后,赶紧打电话说,“不要烦劳长叔,父母都能行走,我们去看你吧”。8月下旬的一天,在上海西郊宾馆,朱经冶见到了阔别十几年的堂弟。朱匡宇带了一套《唐诗、宋词、元曲》送给他,他很喜欢,说看书是他最好的消遣,但不看别人写他的传记,因为都是东拼西抄去卖钱。不久前,朱经冶的亲弟弟写了一本有关朱镕基的书,送了一册给他,他见都没见。弟弟生气了,拂袖回长沙。朱经冶问朱镕基,弟弟要给他书,为什么不见?他回答“我不要看”。
兄弟间的约法三章
谈话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众人谈兴犹酣。朱镕基风趣地对朱经冶说:“你高兴,肚子不饿多留一会我不反对,但我不会留你们吃饭。”了解朱镕基性格的莫过于朱经冶。当年,上海市长朱镕基当着堂兄夫妇的面,对时任上海纺织局党委副书记的朱匡宇说:“我在上海一天,你就不要想升官。”朱镕基说到做到,在上海4年,朱匡宇没有动过职位。
朱镕基当国家经委副主任时,朱经冶去北京看他,两人在谈话中订下了君子协定:只要朱经冶知道有人要找朱镕基办事,或是托朱经冶转达,一律帮助挡驾。后来朱到上海,两人见面又重新约法三章。朱经冶笑言:“我不去看你,惊吵你,也不找你麻烦,别人包括我自己的儿女,也不让他们去找你。”朱经冶兄姐问朱镕基是否将他母亲的坟墓一并修整。朱镕基很快复信婉拒:“接到来信,关于为我母亲修坟之事绝不可为,传扬出去影响更坏。顾念之情,心领不尽。”
2005年5月27日星期五


作者:纳兰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作为政府总理,朱镕基究竟兑现了多少当年信誓旦旦的承诺(除了给公务员加薪)呢? -- 安魂曲 - (31 Byte) 2005-5-28 周六, 上午1:21 (135 reads)
- 这样的人在政坛有30%,中国就腾飞了。 -- 一聊百了 - (0 Byte) 2005-5-28 周六, 上午12:17 (163 reads)
- 风闻不算数,我看到的和亲耳听到的却是他说话不算数 -- 有风就顶 - (121 Byte) 2005-5-27 周五, 下午11:58 (208 reads)
- 关键的一句是 -- 邋遢道士 - (53 Byte) 2005-5-28 周六, 上午12:49 (198 reads)
- 更关键的是 -- 黄药师 - (41 Byte) 2005-5-28 周六, 上午1:22 (175 reads)
- 俺曾经读过一篇写希特勒在1919到1939年的事,从文中俺由衷地感到老希是德国 -- 诚灵 - (76 Byte) 2005-5-27 周五, 下午11:35 (202 reads)
- 当真是“小马过河”那寓言,小偷在隔壁指控本坛堕落为无耻拥共论坛,你却说很少见到 -- 信天翁 - (96 Byte) 2005-5-27 周五, 下午10:45 (190 reads)
- 朱消氣好人好總理,一心為國為民. 但路線錯誤. -- 飞云 - (0 Byte) 2005-5-27 周五, 下午10:30 (125 reads)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