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我看“海外民运”的“海外参选”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我看“海外民运”的“海外参选”   
不锈钢晓刚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我看“海外民运”的“海外参选” (1176 reads)      时间: 2003-12-05 周五, 上午6:08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网友根源贴了一个帖子,“建议海外‘民运’先竞选美国州长、议员作为政治热身”。其中有些话实在不着边际,例如,他首先就没有任何“根源”去断定,在海外参与民运的人士中没有人曾以候选人身分参加过当地的选举。不过,总体来说,他所提出的基本道理还是对的。即,身在海外的民主派人士,应该多关心和参与所在地的社会和政治活动,从中学习和借鉴民主政治的运作。



学习和借鉴当地民主政治运作的经验,可有很多的途径,包括:

1.参与当地社会团体的运作。选举是民主社会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份条件。真正的民主社会的特征之一是公民社会,草根的独立民间社团在社会的日常运行作中有着极大的功能和份量,为政府和政党的功能所不能取代甚至不可能插足。参与这些民间社团可以学到许多基本的民主社会运作常识,例如,开会怎么开。你会发现那些街坊老太太什么的,都将“罗伯特法则”象生活习惯一样运用得自然熟练。

2.参加当地的选举投票。至少你会观摩到一些不同的选举模式及其优劣之处(地方、州、联邦;总统、州长、市长或郡长;众〈下〉议员、参〈上〉议员、州议员、市议员;等等,可能各不相同)。

3.为候选人助选和做义工,直接了解竞选工作的细节(包括事务性技术性的细节、可能的弊病及当地社会对这些弊病的防范措施),以及各候选人及其助选团队与选民的互动过程。

4.有条件的,可以找做议员助手的工作,直接观察和熟悉政客们政治活动的内幕。真有这样的机会,能获取经验和教训非同一般。在民主国家,也有不少议员就是从为以前的议员做助手开始,步入从政之路的。

5.还有,就当然是象根源网友所说的,自己去参选。海外民运人士通过在海外参选去扩大民运的影响,当笑话说可以,实践上没有可行性。因为所面对的当地选民根本不会把别国的民运诉求作为首要关心的对象,连媒体在选举炙热的时候都不会有兴趣。参选者只能以当地的国计民生为诉求、来炒作。而且要成为被关注的对象,起码得在当地的政治社会文化或经济等领域有一定的知名度,这不是一天两天的努力就能成效的。回忆一下吧,上次美国大选,不是光布什和高尔参选,各地的候选人都长着哪,可现在这里还有几个人记得住其中的那些名字?

 当然,参选本身还是一个非常值得一试的经验。不过要是作为独立候选人,是有很多麻烦事要亲力亲为(例如,筹集并交纳一定数额的参选保证金、对义工等助选人员的工作安排与部署、选后还要整理捐款收支清况申报给官方选务机构,等等,大量的paper works),而且一不小心就会触犯法规。参加政党就会省事好多。但在大党,要成为候选人,常常比成为候选人之后当选更难。因此,要是不在乎当不当选,只想增加一番人生经历,那还是不妨参与某个小党,例如绿党。很多小党都推不出足够的候选人,来一个愿意为他们参选的人,一般是会欢迎的。



在海外参选是否会对海外民运人士将来回国之后参选当个什么东东有助益?或许吧,不过我觉得海外人士还是根本不要抱这样的期望为好。中国的民主运动,主要的推力和运作,都是在中国的内部。中国大陆藏龙卧虎,一但发生民主变革,无数挣脱了束缚的能人猛将就会在自己长久扎根的土壤里遍地涌现。海外那时回去的人士,绝大多数根本没有可能和他们竞争。



而且,中外各国所有民主运动的特色和实质,就是“乌合之众”。现在有着一个“争取中国政治制度民主化”共同目标的海外民运人士,届时必然会因为社会阶层国计民生的政见而分化,与国内的各类派别(包括从现在共产党中分化出来的各类派别)重新组合。因此根本没有可能形成一个单独的竞选力量。

很多年以前,在一个私下场合,我就曾对一位谈论将来海外人士应当尝试回国竞选公职的人士说,中国发生民主变革之前,海外人士没有回国参选的可能,所以没有机会;在中国发生民主变革之后,海外人士回国没有单独的当选实力,所以还是不会有机会。



本来民主运动就是要建立一个民主制度,而不是要由谁对谁取而代之。看重制度而不是个人,伯夷网友的一个帖子就曾寥寥数语将这个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而生动。相对严谨完善的民主宪政制度建立起来了,那么具体某一次的选举是谁当选就无关紧要了。(数月前在网上与国内某知名政治学学者讨论总统制与内阁制的优劣时,该学者提出的理由之一是:在民主化初期,总统制更能防止原专制势力通过大选获胜而复辟。我对此很不以为然,认为凡能通过选举获胜而复辟专制的,关键都是因为制度上的缺陷,而不是当选人品质的问题。包括希特勒当选后复辟专制的那一次,关键正是因为总统兴登堡动用紧急法令权,以国会纵火案为由废止基本民权,进而取缔左派政党直至最终取消国会)。



因此,海外民运人士的角色,只能是也应该甘心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为国内的民主运动做国内没有条件做的事。如在海外为刘荻、杜导斌等呼吁,造成声势,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就是一例。还有就是利用身在海外,近距离观摩国外现有民主制度运作的经验教训,为将来中国的民主宪政的制度设计提供借鉴。利用海外的条件和掌握的信息、知识,将民主运作的常识传回国内以做启蒙。在中国发生民主变革之后,海外人士(包括有海外参选经验的人士)回国,最大的作用之一还是将在海外掌握的经验传授给国内人士,包括为国内的优秀民主派人士助选,做他们的义工。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09836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