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再谈“华盛顿会议破裂的关键”----答对门“不锈晓钢”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再谈“华盛顿会议破裂的关键”----答对门“不锈晓钢”
安魂曲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2787
经验值: 0
标题:
再谈“华盛顿会议破裂的关键”----答对门“不锈晓钢”
(473 reads)
时间:
2005-5-24 周二, 上午2:42
作者:
安魂曲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关于你所谓“华盛顿会议破裂的关键,是大批代表因签证等原因不能到会(其中很多人被美领馆告知,被拒的原因是“名单上没有你”,或“有人举报你会滞美不归”),代表名额被他人取代,以及“假代表”事件。。。”的说法,其实我以前也有所听闻,但经过对会议过程进行客观分析之后,我已经在我那篇文章中对这类说法作出了间接说明----
“诸如徐邦泰等人在华盛顿会议前的精心谋划、私下拉票,只要在大会召开后直到投票前并没有讨论过针对他们这类行为的违规弹劾案,那么徐邦泰等人的做法从民主政治的角度来看就是无可指责的”
“如果指责对方违反游戏规则在先,那么就应该一早提出却不能临选举再发难”
----换句话说,如今人们尽可以猜测指责徐邦泰他们违反基本民主游戏规则,利用一些手段在代表资格问题上大作手脚。。。。但,既然当时的华盛顿大会,尤其后来宣布退场的王若望、胡平、万润南本人在当时(!)从会议召开的二月二十九日到投票选举的三天后(我刚发现:范似栋的“历史”在这里闹了一个大笑话:二月份怎么可能有“三十日”“三十一日”呢?)。。。这整整两天中不仅没有公开提出对基层代表资格的质疑,而且甚至直到他们“掀桌子”的前一天,华盛顿大会还公开表决通过了“最終通過了正、副主席分開直選”的选举程序规则。。。那么,我们如今就只能做出这样的判断:“不锈晓钢”所谓“华盛顿会议破裂的关键”(徐邦泰等在代表资格问题上做手脚),至少在华盛顿会议召开的当时,并没有被包括王若望等人在内的会议主流所特别注意并提前进行调查、采取措施。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只能说不管徐邦泰等人当时怎么玩,既然华盛顿大会本身已经通过议程、表决等一系列形式事实确认了代表资格的有效性,而且王若望等直到退场前夜也根本没有对相关问题提出质疑,那么,无论如何在当时王老他们的“掀桌子”行为,就和这个所谓““华盛顿会议破裂的关键”并无直接联系,仍然属于我所批评的“愿赌不服输”范畴-----事实上,如果当年还是这批代表,如果徐邦泰等最后决定拥立王若望,那么王若望等断不会退场抗议,所谓“代表权”问题就根本不会被人事后提出了!
有意思的是,晓刚在这里指控徐邦泰等拿代表资格文字做手脚的追要论据居然是“大批代表因签证等原因不能到会”----且不说签证的发放本来就得看美国人的脸色,偶然因素本来就不小。。。单说这会前如果真有“大批代表不能到会”的情况,请问这难道不是一件天大的事情么?为什么包括王老、民联民阵在内那么多人却在当时没有想出一个好的办法(本人不能到会,能不能通过传真方式通报情况并远程投票?这很难么),以至于据说被徐邦泰等用“他人”甚至“假代表”滥竽充数?----既然开会的这么多民运“领袖”,居然都只关心自己能否当选主席副主席、只关心权力分配,却对“大批代表不能到会”这种对民主程序游戏规则而言至关重要的新情况、新问题不管不问直到大会召开后三天、主席选举的前夜。。。那么我们今天批评这些人根本缺乏对民主程序的起码在乎和尊重、更不懂得通过对游戏规则的认真研究(包括缺席代表权的替补等)作出对自己有利的竞选部署。。。陪“小人”赌到最后却突然不服输起来要掀桌子,难道不是对当时实际情况的一种最客观描述么?
不错,徐邦泰等人确实有可能在当时就干出了“阻止他人赴美”“假代表”等一些违反民主程序规则的卑鄙勾当。。。但既然这些勾当在当时并无却确凿的证据,也并未得到华盛顿大会的警觉,那么,对华盛顿大会这场“民联阵”主席选举而言,至少在当时就仍是游戏规则框架内的一场民主选举,对有人的可能作弊,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事后调查、如果确有其事再弹劾当选人、推翻选举结果不迟----这就好比如果真有人在加拿大议会投票表决前突然指责自由党贿选,而自由党又极力否认的话,保守党联盟也只能要么向议会动议推迟投票、先行调查,要么就只能暂时接受投票结果,却保留在事后补充调查并弹劾自由党的权利。。。却绝无此前无推迟投票动议、在投票即将开始前却因为知道自己票数不够就突然以“对方贿选”为理由愤然退出议会杯葛投票的道理----否则他们所谓“对方贿选”杯葛理由就是假的,真正的理由应该是“我方难赢”才对
至于晓钢所谓茉莉“1500美元”的问题,我已经说得清楚了:关于这件事另有人证,茉莉对这个数字的奇怪反应只不过为我提供了“自由心证”的一个环境证据罢了----不错,茉莉确实可能以为“1500美元”有其他的中性含义,可是当初向我讲述“1500美元故事”的人,怎么可能预先知道茉莉刚好也有个“1500美元”挂在心上呢?从概率角度来说,这也未免太碰巧了
尤其茉莉当时的反应还绝不仅仅是“谁告诉你的?”这么简单----事实上茉莉的回信原文是“谁告诉你的?是不是XXX(也是一位湖南民运人士)?”。。不知自以为聪明的晓刚如何再帮茉莉自圆其说?!^-^
作者: 不锈晓钢 安魂曲网友为文,简直不象是个理科出身的 2005-5-23 10:19 [Click:31]
缺乏探究事实的严谨态度。
华盛顿会议“掀桌子”,根本不是源于“徐邦泰拉票”。徐邦泰选主席也好,预先为自己拉票也好,都是他自己权利。纠缠于“徐邦泰违反承诺的道德问题”,完全是误区(或者是误导)。
华盛顿会议破裂的关键,是大批代表因签证等原因不能到会(其中很多人被美领馆告知,被拒的原因是“名单上没有你”,或“有人举报你会滞美不归”),代表名额被他人取代,以及“假代表”事件。
其中,“假代表”事件是由民阵监委主席钱达(老民联,曾为民联总部监委。后来当过台湾新党的侨选立委)发现的:有既非正式选出的代表、也非替补代表的张×(荷兰)和韦××(澳洲)带着正式代表的标签坐在会场里。钱达为人正直。他私人关系是与杨建利、徐邦泰较密,而与万润南有过节,但钱达后来宣布的调查结果是,这两个人都是持由徐邦泰签名的批条替补为正式代表的。
若与加拿大政坛风波比的话,安魂曲网友应该设想一下,如果保守党有一半议员被人挡在议会门外不让进,而议会里面却另有一帮不是议员的人在顶他们的名额投票,保守党会怎么做?
前两天在另一处看到的一个帖子里,有安魂曲网友缺乏探究事实的严谨态度的另一个例子。安魂曲网友以道听途说的一件什么“1500美元”的事抨击一位网友,说:他问过该网友“1500美元是怎么回事?”该网友的反应是“你怎么知道的?”而不是“什么1500美元?”,所以证明确有此事。
如果以这样轻率下结论的态度搞理科研究,那就真玩完了。
从安魂曲网友所叙述的情况看,“确有此事”只是千万种可能性中的一种,其他无数种可能性中包括:
那位网友以前听别人这样说过;
那位网友刚刚借了别人1500美元;
别人刚刚向那位网友借了1500美元;
那位网友正在怀疑某人贪污了1500美元公款;
那位网友正在设法筹集1500美元去救济某人;
……
在这样大的基数面前,碰巧是“确有此事”的概率,可以说是近乎零。
作者:
安魂曲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除茉莉一段外,前面部份余即转新奸.
--
余大郎
- (156 Byte) 2005-5-24 周二, 上午4:55
(127 reads)
日期的錯誤已有人告訴我,應是一月,不是二月。還有個錯是黃雨川,不是王雨川。
--
范似棟
- (123 Byte) 2005-5-24 周二, 上午3:17
(133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810438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