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一个中国农民儿子的小故事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一个中国农民儿子的小故事   
yqy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一个中国农民儿子的小故事 (369 reads)      时间: 2002-5-26 周日, 上午9:38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一个中国农民儿子的小故事



小T出生在中国南方一个农村,父母都是农民。父亲年轻时读过一年夜校,母亲结婚前在广州一家药厂入药,读过一年工会办的识字班。小T的父亲爱读古典小说,由浅入深,渐渐认了许多字,加上他记性特好,什么水浒西游的故事讲得有条有理,不但小T爱听,在田间休息时农民同事们也常常缠着他讲故事。母亲认得千来字,又懂一些简单四则运算,后来当了大队拖儿所的负责人,同时兼任简单会计。 小T自幼好学,在城郊一所小学崭露头角,12岁时被保送到广州七中,该校的前身是培正中学,为美国人办的教会学校。



因小T来自农村,穿着难免土里土气,又对政治运动冷淡,他很不得班主任的欢心--班主任是个年轻军官的太太,大概是共产党员。但小T“出身好”,成绩好,和大多数老师同学的关系倒是挺融恰。一次高一几何统考,七中只有30%的及格率,同时全校只有小T一人得了100分。升高二时,学校把全级成绩最好的集中到一个班,小T被指定为这个班的学习委员。



小T是独生子,父母不想他远离膝下,高中毕业后他考入了中山大学数学系。(本来小T物理化学的成绩也很好,比如从初三学化学开始,四年大考得了三次一百分一次九十多。他的兴趣也偏向理化多一点;但是小T有色盲,数学于是成了最佳选择。)当时,他的父亲年迈,母亲有病,小T自己每个月拿到十多元助学金还分几块钱给母亲买些零吃。 小T一生最大的遗憾是,当自己变成中T老T并真有点钱时,已来不及报答有养育和教诲大恩的双亲了。



在中山大学教小T数学的是林伟,他是华罗庚的挂名弟子之一。开学第一个周末,中大校园受大台风影响,很多高架电线断落,小T不幸触电,被救醒后住了两天医院,多少影响了做作业的时间。谁知作业发回后,习题课老师对班里说,全对的只有小T一人。因为其他同学在用“epsilon-N”写一个给定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时都多少有些漏洞。



由于文革的影响, 小T没读多少书就停课了。 若干年后小T被分去教中学。1976年,小T被指定为广州某中学的数学组长,同时蒹教物理。 小T发现省编物理教材对一个力学问题的分析不对,告知该校的物理组长。该组长大概有参与教材编写,起初不同意小T的意见,并和小T一道到物理实验室做实验来验证。最后物理组长终于被事实说服,并成了小T的好友。



1978年恢服研究生招生, 中T匆匆报考数学所微分方程专业,初试参加者一千人,选出90人到天津廊坊复试;中T在复试中考第三,和另一名考第四的浙江考生都曾被告知得到录取;但后来复查说是中T的偏微考不及格,结果被推荐回中大。这并不出乎中T的意料之外,因为中T从未正式修过常微或偏微,只在考试前读了总共两个月。最后被数学所微分方程组录取的仅两人:一个是丁伟岳,其叔父是北大丁同仁教授;另一个名字老T已然忘记。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424948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