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伟大的理想主义者张春桥同志永垂不朽(四)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伟大的理想主义者张春桥同志永垂不朽(四)
信天翁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伟大的理想主义者张春桥同志永垂不朽(四)
(1236 reads)
时间:
2005-5-15 周日, 下午12:01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伟大的理想主义者张春桥同志永垂不朽(四)
信天翁
四、春桥其人其事
春桥同志的经历我不是很清楚,只能胡乱说上几句他的“本事”(此乃文言用法,并非如今的“本事”),好在这不是很重要。
春桥同志似乎是山东人,来自义和团的故乡。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又到五台山工作──啊,错了──似乎先在当地念了点书,30年代便跑到十里洋场,变成蚁附在那儿的无数文学青年之一。
作为“作家”,他究竟写过什么玩意,我是一概不知,想来水平不会高过如今最寻常的网络写手吧。只是四人帮倒台后,敬爱的党中央披露,春桥曾化名“狄克”,在小报上攻击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因此引起鲁迅的愤怒,写了篇《三月的租界》反击。那意思似乎是说春桥同志躲在安全的上海租界,却去指责沦陷的东北人民没有奋起抗日的勇气。如果此事是真,那倒和身居海外、高车华屋的胡平主席痛骂国内的“精英与奴才”如出一辙。这也就是我为何称胡主席藏身的那个智力难民营为“三月的租界”。
抗战爆发后,写不出玩意的春桥同志和许多爱国愤青一道奔赴延安,此后又到了晋察冀边区工作,似乎是负责编辑当地的共报,跟邓拓也差不多。据网上革命群众检举,他便是在此时变成了敬爱的柯庆施柯老的部下,为日后的飞黄腾达铺下了第一块台阶。
这柯老乃是我党元老,无产阶级老马屁家。“相信毛主席要到迷信的程度,服从毛主席要到盲从的程度”就是他的名言。过去党内一直流传,柯老是我党内唯一见过列宁同志的人。其实此话不确,另一位是敬爱的张国焘。国焘同志不但见过列宁,而且是我党唯一一位得到过苏联列宁勋章的同志。
柯老既然有此留苏背景,当然算是国际派的班底。延安整风运动期间,毛泽东和刘少奇结成同盟公开篡党,以少胜多,联手痛打国际派(教条主义者)以及周恩来代表的党官僚(经验主义者)。毛是“红区正确路线代表”,刘是“白区正确路线代表”。柯老原来负责白区工作,乃是少奇同志痛打对象,在整风运动中很吃了些苦头。
刘本来欲置柯于死地,实现以他北方局干部班底一统白区江湖的战略目标。但老毛却在柯老吃足苦头后把他保了下来。此举不但让柯老对毛感激涕零(此乃毛一贯的笼络部下策略,许世友和四方面军的干部都是老毛如此牢笼过来的。他总是先放出走狗去,把非嫡系整得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然后再以宽宏大量的英主面目出场,去解救那些倒霉蛋,以此换来对方终生效忠),也让柯庆施恨透了刘少奇。这本是毛的平衡术之一,唤作“要搞五湖四海”。少奇同志是他当时的倚重对象,但不能让他的人马一统江湖,必须布下闲着,以备不时之需。柯老就是他深谋远虑布下的杀着之一。
后来柯老入掌上海和华东大区,春桥自然也就跟着在上海市委宣传部效力。1958年,在“大跃进”高潮中,春桥同志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一篇豆腐干,立刻就耸动帝心,从此邀了圣眷。
那文章在70年代重新在“两报一刊”发表过,乃是批评社会上的等级制度特别是工资制,将之称为“资产阶级法权残余”,缅怀战争年代的“供给制”的政治性杂文,毫无理论气息。却引起毛的浓厚兴趣,让他顿生知己之心。
前文已经谈过,毛坚信共产主义社会可以脱离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用人为强力制造出来。在此思想指导下,中国那贫穷落后的国家迅速跨越“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变成了“社会主义国家”,于是我党便不可避免地进入一个理论困境,那便是党的八大确定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亦即“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其实是对毛造出来的早产怪物的无可奈何追认。
毛的战友们和他的革命理想其实不一样。刘周等人更热衷的是社会富裕,对毛憧憬的与富裕无关的道德完美的“大同世界”兴趣缺缺。据文革大字报披露的谭震林在58年的讲话,谭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就是养鸡拿去喂老虎豹子,好让人民大众都有皮大衣穿。尽管免不了痞子的鄙俗,高级共干的“共产主义理想”更近似马克思原教旨。可以说,他们更认同苏式社会主义。
既然造出了个超过落后生产力的“先进生产关系”,那逻辑结论就是赶快把生产力搞上去,而这就是八大精神。一开头,毛似乎被党内共识席卷,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那确实是符合党的八大精神的,亦即恶补滞后的生产力,去追上超前的生产关系。
在大跃进的狂热气氛影响下,毛生活在谎言吹胀的蜃景中,以为共产主义社会即将来临,开始频繁谈论他的理想社会,甚至引用恩格斯著作,谈论到“消灭家庭”上去(早期人民公社确实一度实行过男女分居,编入“连队”,孩子放幼儿园,老人送进“幸福院”的“消灭家庭”,和后来的红色高棉也差不多)。
与此同时,毛也开始流露出对苏式社会主义模式的幻灭,批评“官僚主义者阶级”,对等级制度不满,缅怀战争年代的普遍无私奉献精神,希望取消工资制,恢复战争年代的“供给制”,在他看来,那便是马克思说的共产主义社会“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他甚至曾在中南海内就恢复供给制向手下工作人员作过咨询(据李志绥回忆录)。
在这种情况下毛骤见春桥吹捧“供给制”的文字,又岂会不动心?难得的是春桥否定了共产主义分配方式的实现有待于物质供应的极大丰富。他的“论证”非常简单:在战争时代那种极度艰苦的状况下尚且能实行共产主义分配原则,何以如今物质条件改善了反而不能?
这可可搔在了毛的痒处。他其实根本不同意我党八大确定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亦即“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虽然提出人未必意识到这点,那完全是对他越等躁进的一种变相讽刺。前文已经说过,他秉承了儒家轻贱物质财富的传统,深信社会富裕会导致堕落。在他内心深处,重要的不是什么“生产力”,而是“生产关系”也就是社会制度。但“唯生产力论”乃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主旨,似乎也是他同僚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春桥同志居然高标独调,“证明”了“共产主义分配方式”照样可以在物质条件低下时出现,又岂不让他顿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慨?
就是这篇文字奠定了春桥从此青云直上的根基。那秘诀说穿了一钱不值:看穿毛的共产主义理想就是“穷过渡”,这里的关键词乃是那个“穷 ”字。在毛,“穷=美德”,而共产主义不是与先进生产方式相联系的社会发展高级阶段,乃是美德的象征。为此,一定要在理论上坚决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即“唯生产力论”,在政治上反对抓生产的党官僚。而这就是春桥余生的奋斗方向。
春桥是怎么写出那篇划时代文字来的?据官方在四人帮倒台后披露,他在写作之先看到毛的内部讲话,据说是上面泄露给他的。这也言之成理,张其时不过是个中级干部,根本不是中央委员,没有资格出席中央会议,也无资格在内部看到毛在中央的讲话。如果他对毛的讲话一无所知,要偶然写出恰好搔在毛痒处的文字来的概率极小。所以,看来此事确有可能。而把那消息泄露给他的肯定是中央委员一级干部,有可能就是柯庆施。
爱你喂,不管真相如何,春桥这下可是拍对了地方,从此青云直上,据余大郎说是连升三级。到文革爆发时,春桥已经升为上海市委主管宣传的书记处书记,亲手参与策划了吹响文革进军号的姚文元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为毛的“反修防修”重大战役立下了头功。
【未完待续】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建议任命老翁同志为毛共研究室主任,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
--
诚灵
- (0 Byte) 2005-5-16 周一, 上午1:51
(165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91674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