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孔子与中国之道----现代欧美人士看孔子》跋----顾立雅(H.G. Creel)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孔子与中国之道----现代欧美人士看孔子》跋----顾立雅(H.G. Creel)   
行三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孔子与中国之道----现代欧美人士看孔子》跋----顾立雅(H.G. Creel) (310 reads)      时间: 2002-5-23 周四, 下午3:29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孔子与中国之道----现代欧美人士看孔子》跋----顾立雅(H.G. Creel)

我们以为,对孔子(一位出身微贱的鲁国人)一生经历的描述在他活着的时候就从未被很好地加以完成。我们看到了,在他死后,他的影响在增长,直到那些他的原则的敌人们被迫努力用自我防御来阻止它们。在此努力中,他们部分地,也只是部分地,成功了。

我们看到,他的名字受到许多世纪和许多国家的人们的欢呼。我们描绘出了(尽管只是轮廓性的)这个模样,在其中,他的思想(尽管通常要遭受可观的改变)在形形色色的文明文中扮演了种种非常重要的角色。作为对这些事实的反思,我们不可能不问什么是他的影响引人注目地持久不衰的原因。因为孔子首要关切的是社会和政治哲学,所以,原因便可能在这个领域中。

国家体制,就最广的可能方式而言,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独裁的和民主的。不用说,每一种都有各种形式;也有两者的结合。在独裁国家中,权力绝对地归属于一个或更多一些的个人,而大部分人民没有有效地分享权力。在民主国家里,权力绝对地归全体人民所有。独裁政府的目的通常被以为是“国家利益”,但它是可以牺牲其大多数公民的福利的。相反,一个真正的民主政治必须关切其每个公民的福利和幸福,因为每个人都完全是国家的一员。

历史证明,真正的和有效的民主政治是一种很难产生的政治形态,并且也还是较难永久存在下去的。相比较而言,独裁主义却是一种强壮的生长物。有一些原因说明了这一点。在独裁政治的统治下,国家的哲学和个人的义务由政府(以相对的明确性)加以规定。可是,在民主政治中,国家没有哲学(除非最广泛意义上的民主政治),个人的义务并不完全清楚。可以说,政府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他的义务,并且除了他自己的良心告诉他如何行事之外也没有裁决。

可是,有许多人以种种雄辩手段渴望告诉民主政治中的某位公民什么是他的义务。相当正确的是,这位公民以怀疑的态度注视着那些如此热情地过问他的思想的人们。他面对一种困难的选择。他将把国家的命运委托给那些专业政治家(其诚实与否是令人怀疑的)呢,还是那些心地善良但却不太熟练的业余人员呢?

甚至有一个更大的两难。在民主政治中,绝对的权威被人民的整体所占有;人民,就政治领域而言,相当经常地甚至连业余者都算不上。因为一个业余者是个“爱好者”,而民主政治中的公民们却并不总是乐于参与到政治进程之中的。他们的政府越令人满意,他们就越缺乏参与其中的兴趣。因此,在一定意义上,一个好的民主政府就是它自己的最大仇敌。因为当它的公民放松警惕时,总是会有以下危险,即民主的敌人可能接管政府。

民主也会面临更为难解的知识上的两难。与孔子相一致的政治哲学是,在一个合作性的国度里,人民必须对他们的政府有信心。进而言之,因为所有的人必须在决定政府的目的和甚至是方法上发挥一定的作用,所以,他们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赞同基本的政治哲学。然而民主政治既不能给它的公民规定这样的哲学,也不能宣称任何的无论如何都要超越批评和不受讨论的信仰,更不能把它自己置诸成问题的基础之上。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种种民主政治也总是,并且必定总是,易于受到独裁宣传的一定程度的攻击。为反对这一点,它们必须维护自己,然而却并不禁止合乎理性的自由言论的使用。

并不是每个赞成作为抽象原则的民主政治的思想家都能够为它提供一种满足其极其困难之要求的前后一贯的哲学。孔子的哲学在一种不同寻常的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并且被认为是因此而使他的思想获得了如此广布的同情。如果说孔子哲学在完全现代意义上是民主的,这种说法将是大错特错的。另一方面,并非大错特错的说法是,孔子是民主的先驱,是正在道路上行走而无人理睬地呼喊着的改革家。进而言之——这是我们的叙述的心脏——他欣赏某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强调人与人之间成功的协作,并且是其它哲学鲜能超过以及并不总是能赶得上的。他并不仅仅是赞同协作性的国家;他还热烈地献身于它的实现。他为民主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哲学,而且还有呐喊助阵。更了不起的是,他能把彻底的热情与完全的明智和审慎的脾性相结合,并且号召以民主事业的名义而奉献;他从未作过度的断言,以免损害它的态势的逻辑完整性。

孔子大抵意识到了,民主的最大战斗不是与罪恶的激烈竞争,而是进行在个人内心的反对无聊懒散的不显眼的战斗。独裁主义用虚饰的壮观和允诺对所有难题的最终解决来诱惑人们;而民主仅仅提供简朴的人的尊严和不止歇地为人类幸褐而工作的机会;并且是除了继续工作的机会外没有任何奖赏。从来都不能进行一场民主的最后战斗。民主的最后目标也不能是,在静态的完善意义上的,一个完美的国家或完善的政治体系,因为那种认为事情会停止变化的想法是一种幻觉。民主仅能希求的是为那些有能力相聚的男人和女人们有效地创造种种新的情势而已。

孔子大抵认识到了,为了指导社会,他要冒险放弃任何不可变更的标准,无论它是形上体系,还是书本、法律,或者仅仅是原理——因为它有三重危险。首先,它窒息了创发性。其次,当出现了立法家预料不到的情势时,它可能造成危害。最后,如果批评(这在一个协作性的社会里是不能被压制的)摧毁了人民的信仰,他们会元所适从。孔子并不想把任何绝对的权威强加于人。

如果国家不想坠入无政府状态的话,某种权威还是一定得有的。孔子情愿把这种权威托付给人们。但不是任意的人,而是有道之人。可是,这个道并不是僵硬的规则,也与形而上学无甚关系。它是人们制作的并且人们必须不断地对它加以发展的一个理想实体。“人们能扩展道;道[自身]不能扩展他们”(“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与之相似的是今天所谓的“民主的生活方式”,只不过孔子以更大的和现代民主所不常有的热情和热诚去倡导它罢了。他明白,没有这种热情,协作社会是不可能有的。

孔子把他的信仰陈述给人们。不是所有的人,因为他并不是那么天真的。但他认定大多数人是诚实的。他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能力从政。可是,他的确在倡导所有的人都应得到一定的教育,使他们真正成为协作社会的成员。他还提议,那些表现出他们的才能和德行的人们应受到进一步的教育,并放在有权威的地位上。一旦能这样,他情愿允许他们根据他们自己的最佳判断治理国家。他还相信,全体人民最终会有能力区分善恶之官的。

他信任人类。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39566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