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畸形的中国教育(一 )从小“参政”(ZT)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畸形的中国教育(一 )从小“参政”(ZT)
peacemaker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676
经验值: 24408
标题:
畸形的中国教育(一 )从小“参政”(ZT)
(299 reads)
时间:
2005-5-04 周三, 上午11:35
作者:
peacemaker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一 )从小“参政”
中国人是小学入队,中学入团,长大入-党,好象一生都在“参-与政-治”。我们不断变化的是加入这些组-织的目的,这些目的往往跟年龄、社会阅历和“某种欲望”成正比。
除非中途流失或者退学,我们的小学生加入少-先-队-的概率是百分之百,如果哪个小学生表示他不想入-队,那么,他的老师一定会批评他思想觉悟低,不求上进,找他“谈话”,进行“思-想教育”,最后,小学生会乐呵呵的放弃先前的决定,按照老师的要求做。虽然每个孩子的入-队宣-言是:“我志愿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组织……”,而实际上,小学生们并没有真正的决定权。
党一直把自己包装成全国人民感恩的对象,因此我们的孩子能够入队,就成了“好”的标准,第一批入队的孩子,一定是班级里最优秀的孩子。那些各个方面稍微差些的孩子,可能要等到小学快毕业才被送入少-先-队-组-织。那么,从一开始,这种入队的形式就把孩子划分为好的和差些的,而我们的教育界虽然也极力效仿西方那种无差别教育,甚至取消了“差生”的名词,在本质上,它还是要把人分出三六九等来的。这种“分别心”一开始就建立在中国教师的心灵中,使教师无法以一视同仁的态度教育成长中的还不定性的孩子。
对于中国孩子来说,入队意味着什么呢?孩子们说:“戴上这个就不给班级扣分了。要不然还不让进校门。”—— 所以,我们的教育并不真正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我们的教育喜欢强制孩子服从。就像党一贯以物质生活是否丰沛,评价和鼓吹自己的业绩那样,这种发生在教育界的强制,永远与物质利益和经济效益挂钩。各个学校每周的“红旗评比”包括卫生、文明礼貌、佩带标志等多个项目,表面意图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实质上起的作用恰恰相反。由于在学期中得到流动红旗的面数,是衡量教师班级管理水准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还与期末奖金和评优秀班级挂钩,那么,教师们迫于扣分制的压力,就要给孩子施加压力:必须戴红领巾,否则罚你重新买一条,或者罚你打扫卫生。甚至会直截了当的批评孩子:就因为你,班级才扣了分,这星期的流动红旗得不到了;教师还可能告诉学生,扣班级的分,就要扣老师的奖金了……甚至,有的教师评价某个孩子很聪明,就说:“他反应很快,值周生来了,他看见地上有一块纸,为了不给班级扣分,他把那块纸用脚踩住了……”
这种“从小参-政”的形式,使孩子一上学就远离了纯真,它对学生的成长没有任何好处,它反而培植了学生的虚伪、名利、虚荣和利益之心。它的存在使学生将应有的天真掩埋起来,用狡猾世故的态度去维护名誉和利益。那么,他中学对待入-团的态度,长大后入-党的意图,也就可想而知了。
需要反省的是,小学生是不要求入-团的。但是,假如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各个方面很优秀,在老师的推荐下,如果他交纳120元钱(多年前的价格),参加一次区级以上的团-队活动,就可以成为一名“光荣”的团-员了。——这种从小抓起的腐败,也只有我们的教育界才有。
作者:
peacemaker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二、没有真正的“善”
--
peacemaker
- (1615 Byte) 2005-5-04 周三, 上午11:36
(113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60129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