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鄢烈山:向阿卡耶夫致敬 zt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鄢烈山:向阿卡耶夫致敬 zt
安魂曲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2787
经验值: 0
标题:
鄢烈山:向阿卡耶夫致敬 zt
(252 reads)
时间:
2005-4-27 周三, 下午10:37
作者:
安魂曲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鄢烈山:向阿卡耶夫致敬
我本来已决定尽量少写乃至不写国际题材的评论,因为我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没有“资格”议论国际大事。虽然依照宪*法我享有言论自由,享有评议天下大事的权利,哪怕胡说八道也是我的权利,但有没有相应的评论“资格”是另一回事。好比说,我享有选择职业的权利,但我的学识使我不能取得当律师或建筑师的“资格”。
议论国际大事的“资格”,最重要的一条是,占有(可以而且动手采集了)基本的相关资讯。而这一条,我就很难做到。如果光看国内中文的大众传媒,你根本不可能得到正反两面的信息,绝大多数是编辑加工过的带倾向性的。比如,我始终未想明白,对车臣武装抗俄人员,我们的传媒称为“车臣非***法武装”,而对伊拉克非***法武装分子(因为中国在伊拉克驻有大使馆,即承认伊拉克现政权为合法政府,那么反政府的当然是非***法武装分子了)却讳言“非***法”二字,要么叫“伊拉克反美武装”,要么就叫“伊拉克武装分子”。又如,伊拉克大选前,我们从先一天央视看到的是投票点冷冷清清,甚至空无一人,连警察也肯不去维持秩序。结果,第二天才知投票的选民比例相当高。还如,我偶然从2005年3月19日的《新华每日电讯》报上看到一则新*华*社记者的图片报道,“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再遭炮轰”,又是所谓“反美武装”干的,大使馆所在饭店楼房和一辆轿车被击中,所幸没有人员伤亡。我问一些朋友其中包括国际新闻的编辑,知否中国驻伊使馆被“武装分子”一轰再轰?结果,没有人知道。像我这样不能从网上直接读外文的中国人,要想了解国际新闻的全面信息,比盲人摸象离全貌更远。可惜,我又没有历史学家高华写《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那种从官方文本的蛛丝马迹中探寻真***相的功底,所以本着“不知为不知”的圣训,我决定对国际新闻少说为佳。
然而,读了2005年4月9日《新华每日电讯》报“世界报道”上关于吉尔吉斯斯坦流亡总统阿卡耶夫在吉尔吉斯斯坦议会上的辞职讲话(录像直播),我实在克制不住写作的冲动,忍了10多天,终于要将自己的感触说出来。
关于吉尔吉斯斯坦“颜色革*命”的局势,我一直关注着,收集了国内的一些相关信息,主要的计有??
4月3日《人民日报》述评:《美国传媒助推“颜色革*命”》;
今年第4期《看世界》月刊:《和平夺权:从“街头政治”开始》;
4月4日中新社报道:《敛数亿家财超国家预算?》;
4月6日《南方人物周刊》:《美国策反吉尔吉斯?》:
3月26日《参考消息》:《吉尔吉斯坦政权为何一夜崩溃?》
这些报道和观点互相对立。有俄杜马议员说“幕后总策划在美国”,有吉前外长认为“腐***败、贫困摧垮政权”;有法新社记者评价阿卡耶夫是“中亚最开明的领导人”,有哈萨克总统指“当局软弱助长暴力”……
我无力也不必理出个头绪,仅仅是阿卡耶夫下面的话就让我感动。以下是《新华每日电讯》的原文:
“阿卡耶夫说,他没有下令警察向示***威者开枪,这是他总统生涯中最重要的决定,也是‘我生命中最艰难的时刻所作出的唯一正确抉择。’
‘我没有让我的双手浸满鲜血,我没有允许国家出现分裂’,阿卡耶夫说,‘我留给你们一个清白的心和灵魂,不值得为权力流血,哪怕是一滴。’”
报道说,“听着阿卡耶夫的讲话,整个会场鸦雀无声。议员们既没有鼓掌,也没有做出任何其他反应。”
设身处地为议员们想一想,他们还真不知怎么反应才好。为阿卡耶夫喝采吗?他“本来”就不应该滥用国家机器不惜一切代价捍卫自己和家族的权力;他本来就是被逼下台,为他欢呼岂不是说他不必下台?对阿卡耶夫喝倒采吗?他说的是事实。如果他不像哈萨克斯坦总统所批评的那样“软弱”,不“使暴动者能够为所欲为”,而像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那样施以铁腕,下令警察以武力驱散反对派,并将部分反对派领导人拘留,甚至为了卫冕,不怕引发内战,血染首都比什凯克,那么,所谓“颜色革*命”至少不会这么容易。
据《财经时报》报道,莫斯科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米格拉尼扬认为,“在前苏联这些新独立国家中,政治矛盾的解决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敢于使用武力。因为执政者们尽管打着民*主的旗号,但他们根本不懂得也不会运用民*主政治(对话、谈判、妥协)的工具,在面对反对派时,要么使用武力镇***压,要么交出政权,只会这两种极端的选择。显然,阿卡耶夫选择了后者,放弃了前者,也就是主动放弃了强势地位,最终放弃了权力。难道他不懂“有权的幸福无权的痛苦”?当然懂,太懂了。但他经过艰难抉择,选择了放弃权力,救赎良心。这种选择难道不需要大智大勇吗?
在一些中国人心中阿卡耶夫不仅是“软弱”,简直是愚蠢:历史是由胜利者编写的,时间自会将血腥冲淡,只要大权在握,什么清议什么良心都一钱不值!
林放曾是我敬佩的杂文家。他在《大公报》做记者(本名赵超构)写《延安一月》时是何等清醒敏锐;“文*革”后主持《新民晚报》笔政,在《未晚谈》上发表了不少好杂文。其《江东子弟今犹在》提醒人们谨防“文*革”卷土重来,传颂一时。但在东欧剧变后,他却冒出了一篇题为《哀王孙》的杂文,讥讽民*主德国的领导人搞改***革是自掘坟墓以致丢了权位一如破落贵族。按照林放先生的逻辑,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和利益并不重要,只有牢牢掌握手中的权力,才是最重要最高明的。林放先生尚且持如是权力观,国人中抱着“成则为王败则寇”信念的人恐怕不在少数。
你看,林放这样未曾手握生杀予夺大权的书生、政治大局的旁观者,尚且如此看重权位,阿卡耶夫这样贵为总统,君临一国十五载的强人,能在以铁血手段巩固宝座和忍受屈辱弃权出走之间选择后者,他“临难不苟免”清醒的良知还不值得我们致敬吗?
“不值得为权力流血,哪能怕是一滴。”就凭这句震烁古今的话,说到做到了,他就可以名垂青史!不论他以前的政绩如何,我以为。
作者:
安魂曲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如果这个放弃暴力镇压的结果是让自己国家和人民堕入深渊呢?
--
up
- (0 Byte) 2005-4-28 周四, 下午12:18
(70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44955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