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闲侃世界杯】第三篇:马拉多纳独舞 |
 |
老虫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闲侃世界杯】第三篇:马拉多纳独舞
老虫
1986年的墨西哥世界杯赛,称得上是群星荟萃。16年后的今天,我还能随口数出一
大串,比如阿根廷的布鲁查加、西德的鲁梅尼格、法国的普拉蒂尼、比利时的希福、巴西
的卡雷卡、英格兰的莱因克尔、西班牙的布特拉格诺、墨西哥的桑切斯、丹麦的埃尔克耶
尔、意大利的阿尔托贝利,等等。在这众多明星中,选出第二高手,也许是个难题。比如
要是让我来投票,究竟选普拉蒂尼还是选莱因克尔,就颇费踌躇。然而,要在看过这届杯
赛的球迷中举行问卷调查,评选本届杯赛的第一球星,结果不会有任何悬念。这一桂冠毫
无疑问属于25岁的阿根廷青年马拉多纳。在我看来,这届杯赛基本上可以算小马哥的个
人独舞,第13届世界杯足球赛堪称马拉多纳的世界杯赛。
这届杯赛的夺标大热门,首推新出炉的欧洲冠军法国队。该队由普拉蒂尼、蒂加纳、吉雷
瑟组成的“中场铁三角”,大可与四年前由济科、苏格拉底、法尔考组成的巴西中场铁三
角媲美。尤其是普拉蒂尼,连夺1983、1984、1985年的欧洲足球先生,是继
克鲁伊夫以后第二个三届欧洲最佳球员。1985年底,普拉蒂尼还帮助所效力的俱乐部
意大利尤文图斯队击败阿根廷博卡青年队,为欧洲队首捧“丰田杯”。在那场比赛中,老
普尽管在最后的点球大战中放了“高射炮”,但在全场比赛中无疑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比之下,上届世界杯的头号球星、意大利的罗西就显得过于昙花一现了些。因此,尽
管在此之前法国队从未获得过世界杯冠军,尽管我一如既往地希望巴西队能够弥补四年前
被意大利淘汰的遗憾,第四次登上世界冠军宝座,但在开赛之前,我也承认还是法国队更
有冠军相。至于阿根廷队,当然也是个强队,但在我心目中,是把它排在法国、巴西、西
德、意大利之后的。
这届杯赛的参赛队和上届一样,都是24队,同样分成六组,进行小组循环赛。所不同的
,是在小组赛中将产生16支球队,然后进行四轮淘汰赛,决出最后的冠军。和上届产生
12支小组出线队相比,本届杯赛除了每个小组的前两名出线外,6个小组第三名中成绩
较好的四支球队,也能进入第二阶段。这就使小组出线变得更加容易,也使一些强队在确
保出线的情况下,有机会采用适当的策略,“挑选”第二阶段的对手。
上届杯赛的前五名意大利、西德、波兰、法国、巴西以及东道主墨西哥队,被选为六个小
组的种子队。卫冕冠军意大利队抽签的手气不算太好,和上上届冠军阿根廷队以及另一支
欧洲队保加利亚同抽到第一组,好在该组还有支来自亚洲的鱼腩部队——韩国队。
在第12届世界杯赛的时候,中国中央电视台播放了52场比赛的录像。对于第一次看世
界杯赛的中国球迷来说,当然大饱眼福。但是,足球比赛的魅力之一,在于它的悬念。知
道了比赛结果再来看比赛,总归不是那么刺激。从欣赏享受比赛的角度来看,当然还是看
现场直播更为过瘾。因此,在1986年,中央电视台除了继续播放全部比赛录像之外,
还直播了一些比较重要的场次。因为时差关系,这些比赛往往安排在北京时间的深夜举行
。于是,在我的球迷生涯里,又增添了熬夜看球的经历。现在还有印象的,有三场球,分
别是开幕式以后的首场比赛(意大利对保加利亚)、四分之一决赛的巴西对法国,以及决
赛(阿根廷对西德)。
在第一组的比赛中,上届冠军意大利队雄风不再,首战被保加利亚1:1逼平,第二轮又
和阿根廷队1:1战平,第三轮以3:2小胜韩国,名列两胜一平的阿根廷队之后,以小
组第二的身份出线。该组的保加利亚队三战两平一负,在六个小组的第三名中名列第三,
也晋级16强。亚洲老大韩国队流年不利,不幸和前两届冠军同组,虽然奋力逼平了保加
利亚队,但三战仅积一分垫底,就此告别了本届杯赛。
另一支亚洲队伊拉克队,战绩更差。他们和墨西哥、巴拉圭、比利时一起分到第二组,三
战皆北,进一步确认了亚洲足球在国际足坛的“副班长”地位。在该组的比赛中,东道主
墨西哥队充分利用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两胜一平,名列榜首。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
墨西哥队的主教练,就是现如今的中国队主教练米卢。该组的另两支球队巴拉圭和比利时
,分别积了四分和三分,携手出线。
在第三组的比赛中,大热门法国队踢得不是特别顺利。他们首战小组中最弱的加拿大队,
踢了半场还毫无建树,最后仅以1:0小胜。倒是该组另一支欧洲强队苏联队大出风头,
首战就以6:0狂胜匈牙利,打出了本届比赛最悬殊比分,为上届杯赛中惨遭匈队蹂躏的
弱旅萨尔瓦多队出了一口气。第二场,苏联队又以1:1战平法国,最后两队同积五分,
但苏联队净胜球占优而夺走小组首席,法国队名列第二。匈牙利虽然赢了加拿大,但因为
和苏联、法国的比赛输得太多,在6个小组第三中名列第五,惨遭淘汰。
第四组是巴西队的天下,他们和上届杯赛一样,连胜三场,拿了满分。只是一球小胜西班
牙那场球有些争议,赢得不是很让人心服口服。西班牙两胜一负,紧随其后晋级。另两支
球队北爱尔兰和阿尔及利亚同是一平两负,北爱虽以进球数多一个而名列第三。但三战只
积一分的可怜战绩使他们根本无法和其他几个小组的第三名竞争,遂和阿尔及利亚队同病
相怜,一起毕业了。
第五组是“死亡之组”,由三支欧洲队西德、苏格兰、丹麦队和一支南美队乌拉圭组成。
因为没有来自第三世界(亚、非、中北美)的球队给大家送分,比赛就格外残酷。初次登
上世界杯赛场的欧洲新军丹麦队,在抽签分组时被列为最差一级球队,但因为他们两年前
刚在欧洲杯赛上拿了季军,也令人不敢小视。事实上,丹麦队在小组赛上的表现相当出色
。如果说他们初战1:0小胜苏格兰队还不算太过扎眼的话,第二轮他们以6:1痛宰老
牌冠军乌拉圭,就令所有人刮目相看。在第三轮比赛中,他们更以2:0战胜种子队西德
队,以全胜佳绩出线,而且净胜球压倒了巴西。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小组赛的成绩论英雄
,24支参赛队中,冠军属于以前从未参加过世界杯赛的丹麦队。
上届亚军西德队,在小组赛中成绩平平,一胜一平一负仅积三分,但已经足以让他们攒够
积分,进入16强了。而且,因为西德队是在最后一轮对丹麦,输赢都不影响出线,区别
只在于出线后的对手不同,加上西德队出线后的对手摩洛哥实力相对弱于丹麦队的对手西
班牙,我怀疑西德队是为了选择理想对手而故意输给丹麦队的,因为他们在1974年已
经这样干过一回了,有了“前科”,就格外容易让人这样猜测。该组的乌拉圭两平一负,
净负5球,但因为有了第三组的匈牙利和第四组的北爱尔兰垫底,还是搭上了16强的末
班车。
第六组比赛的结果出人意料。如果在开赛前让球迷们对该组摩洛哥、英格兰、波兰和葡萄
牙四个队在小组比赛后的排名进行预测,总共24种可能的排列中,“摩英波葡”这种顺
序的得票大概要排到20名左右去了。也就是说,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相当于在24
支参赛队中找世界冠军,最后的优胜者既非欧洲也非南美队,而是来自足球第三世界。这
基本上是个不可能事件,可这种事情还真的就发生了。按说,该组的三支欧洲队里面,英
格兰是老牌世界冠军,波兰队是上届季军,葡萄牙是新科欧洲杯殿军,只有摩洛哥没啥拿
得出手的战绩,无论怎样排,也轮不到他们拔了头份。然而,摩洛哥先是连续两个0:0
逼平了波兰和英格兰,最后一轮更以3:1力克葡萄牙,抢走了该组头名。英格兰虽然首
战葡萄牙就以0:1失利,好在最后一轮3:0胜了波兰,遂和波队同积三分,携手出线
。可怜葡萄牙首战告捷却后劲不足,连负两阵,惨遭淘汰。
从第六小组的比赛结果,我们不难再次看出“足球之圆”,用以往的战绩来预测未来的结
果,往往是靠不住的。在绿茵场上,“历史的经验不太值得注意”。
小组比赛结束以后,成绩最好的几个队分别是丹麦、巴西、苏联、阿根廷、法国和墨西哥
。我和两个一起看球的朋友也打开了赌,各自猜本届冠军谁属,我还是选巴西,那两位分
别选了法国和丹麦。大家事先说好,如果最后的冠军没从这三家产生,就比“小分”,以
各自拥护的球队究竟能走多远而分出输赢。
16支出线队中,包括了世界杯历史上的全部6支冠军。在八分之一决赛中,来自南美的
两支冠军队同室操戈,阿根廷一球小胜已成昨日黄花的乌拉圭,报了56年前首届杯赛中
负于乌队、屈居亚军的一箭之仇。另外三支冠军队巴西、西德、英格兰分别迎战波兰、摩
洛哥和巴拉圭,皆顺利过关,晋级八强。只有卫冕冠军意大利不幸遇上了法国队,一番较
量,欧洲冠军2:0完胜世界冠军。这也是意大利在过去24年里面,总共6届世界杯赛
上成绩最差的一次。东道主墨西哥继续顺风满帆,2:0将保加利亚送回了家。
然而,16强赛上最精彩的两场比赛,并不是由这些新老冠军和东道主们演出的,而是发
生在四支欧洲二流队之间,两场比赛的结果都有些意外。
气势如虹的丹麦队,遇上了老克星西班牙队。两年前的欧洲杯上,正是西班牙以3:2将
丹麦队挡在了决赛之外。此番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丹麦队挟小组全胜之余威,欲雪前耻
,不料90分钟踢了下来,竟以1:5掺败,旧创未愈,又添新伤,也让我和另外一个朋
友额手相庆。至少,在我们的三人打赌中,咱俩都不会垫底了。
说句闲话。这个系列的第二篇贴出以后,藏狗老弟跟贴曰:“不同意老虫对决赛的描述”
,说是西班牙世界杯决赛那场球是西德队占优。对这个说法,老虫不敢苟同。愚以为判断
谁在比赛中占优不能光看持球时间、射门角球任意球次数之类的硬指标,还得看双方的球
路以及场上的比分。比如像意大利那样的防守型球队,讲究的是后发制人,进攻的次数自
然就要少一些。再比如丹麦和西班牙这场淘汰赛,上半场还不分胜负,到了下半场西班牙
又进一球后才开始一边倒,丹麦队输一球是被淘汰,输十球还是被淘汰,自然大举进攻,
力图挽回败局。压上去的球员多了,防守的力量自然就弱了,正好方便对方打反击,让速
度快的前锋抄了后院,弄了个大比分失利的结局。其实,双方的实力对比,并没有最后的
结果那么悬殊。
16强比赛的最后一场,是比利时对苏联。两队四年前刚刚在西班牙踢过一场,苏联队获
胜。加上本届小组赛又是苏联队成绩更好,我自然认为还是苏联队赢面更大。不料双方激
战120分钟,比利时后来居上,4:3将苏联队淘汰出局。此局一负,苏联队虽然还有
在两年后的欧洲杯上荣获亚军的光荣,但在世界杯赛场上再无佳绩,虽然又参加了两届小
组赛(1994年那回苏联已经解体,暂且把俄罗斯队的成绩也算到苏联帐上),却再未
能出线。
歇了两天以后,八强重开战。东道主墨西哥迎战上届亚军西德队,苦守120分钟而不失
一球,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然而,米卢毕竟是人而不是神,东道主的便宜也不能总那么
灵,到了点球大战的时候,墨西哥球员心理素质差的毛病暴露无遗,五轮点球只罚了两轮
,我就知道西德队肯定能赢了。最后,墨西哥队1:4输了个毫无悬念。
在另一场比赛中,比利时和西班牙也是激战120分钟,1:1平分秋色。最后,点球大
战中,比利时侥幸过关。
巴西和法国大战,无疑是本届比赛最受关注的比赛。此事关系到我和另一个朋友打赌的胜
负,更是双双不辞辛苦,熬夜看了实况。这场比赛上半场,双方各下一城。下半场巴西队
一次进攻,搏得一个点球机会,由久经战阵的巴西头号球星济科主罚。令全世界巴西球迷
万分遗憾的是,这球居然没有罚进。这大概是济科的足球生涯中最为灰色的一刻了。我当
时目睹这一幕,不禁仰天长叹:天不助我,天不助巴西!
点球未进,痛失获胜良机以后,我已经预感到巴西这场球要输了。果然不出所料,120
分钟双方战平,点球决胜,虽然济科二度操刀,将球罚进,但法国队门将巴茨表现神勇,
扑出两球,帮助法国队进入了四强。
巴法大战,无疑可以作为该届世界杯赛的经典战例,列入世界杯史册,并为球迷们津津乐
道多年。就在本坛,前两天还有同好安魂曲将其誉为过去20年世界杯最精彩的一场球。
然而,我以为,要论“足球史学价值”,还得算是这届杯赛的另一场四分之一决赛:阿根
廷对英格兰。由于在几年前英阿两国刚刚因为马岛之争打了一仗,这场足球赛就超出了一
般的体育比赛的范畴,而沾上了一些政治色彩。两国的球员也没有辜负以本人为代表的全
世界球迷的希望(:-),演出了一场真正的经典之战。
我虽然既爱看球又爱收集网文,但关于足球比赛的文章收集得并不多。四年前,我在《足
球报》上读到一篇小文,正好是介绍这场球,因为太有同感了,就将其收了下来,这里就
抄录其中的两段:
=======================================
一、马拉多纳的黄金入球
当下半场比赛进行到第五分钟时,两队仍然没有进球,但是,英格兰教练罗布森最担
心的事情出现了。马拉多纳首先发起了进攻。他连过两名英格兰运动员,然后身体失去了
平衡,没能够把球准确地传给巴尔达诺,丧失了破门得分的机会。然而,紧接着,在英格
兰球门区附近,出现了一片混乱。英格兰队的史蒂夫·霍奇把球勾向了自己的头部上空,
意思是传给希尔顿,但是那时马拉多纳却开始恢复了他早些时候失去的势头,并且奋起与
希尔顿面对面相遇。马拉多纳在与希尔顿的冲突中使用了身体和手,当然,他们中间有一
个人用手比另外一个人更为合法,但是只见皮球滚入了球网。马拉多纳欣喜异常,没有等
到裁判决定这个进球是否有效,就在场内奔跑起来,与他的队友一起庆祝胜利。希尔顿和
英格兰队的其他队员立刻表示,这个进球是马拉多纳的手球所致。但是巡边员和主裁判一
致同意这个入球算数。
四分钟之后,马拉多纳再次攻破英格兰队的大门,不过这次马拉多纳的进球成为世界
足球史上的最佳进球而载入史册。马拉多纳在阿根廷队的半场得球,然后带球前进,皮球
就像粘在他的两只脚上。马拉多纳快速地穿过了英格兰队的半场,就像高山障碍滑雪运动
一样不费任何力气,不断前进,绕过了一个又一个英格兰队球员。
突然,马拉多纳向左一转向,轻易地过了加里·史蒂文斯。紧跟着他来了一个声东击
西的动作,使英格兰队的特里·布彻跑错了方向,看上去很像一个自我跌倒的山羊。芬维
克企图用胳膊肘拐一下马拉多纳,然而他犹豫了一下就错过了机会。马拉多纳一直把球控
制在脚下,随即发现自己有时间来估计希尔顿的站位。这位英格兰的守门员看来似乎拼命
要猜出马拉多纳下一个动作的意图。因此,马拉多纳继续前进,使他能在最可能接近希尔
顿时发动进攻。马拉多纳在那一瞬间稍微犹豫了一下,布彻企图用铲球破坏马拉多纳进攻
的势头,但是这一着没有奏效。马拉多纳毫不费力地把球从他的右脚传到左脚,然后潇洒
地摆脱了希尔顿,把球攻入了网内。
这次,英格兰队的队员只能屏住了呼吸,目瞪口呆地站在那里。罗布森回忆说:“当
时,我们队并不缺乏整体配合,也没有犯错误,只是一位运动员的天才过了我们队的一半
队员,取得了这次比赛中的最佳进球。”对于马拉多纳的队友来说,他们认为马拉多纳的
这个进球肯定表明了马拉多纳不仅在阿根廷队,而且在世界足球运动中所具有的非常特殊
的地位。
二、马拉多纳的进球被评为世界最佳进球
英国的《4-4-2》杂志1998年3月31日评选马拉多纳在1986年墨西哥
世界杯大赛上攻入英格兰队的第二个进球为世界足球史上的最佳进球。在当时的世界杯四
分之一决赛、阿根廷队对英格兰队一役中,马拉多纳展示了超人的足球天才,连过英格兰
队六名球员,将皮球攻入网内,创造了世界足球史上无可争议的无可匹敌的入球,轰动了
世界足坛。
在《4-4-2》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马拉多纳的这粒黄金般的进球以绝对优势
当选。在评选第二粒最佳进球时争议很大,最后,荷兰的范·巴斯滕当选,但是,他的票
数还不到马拉多纳的一半。范·巴斯滕的进球是1988年欧洲足球锦标赛上,荷兰队与
当时的苏联队比赛时攻入的。
世界足球名人与《4-4-2》杂志的评选结果有不同意见,但是对于马拉多纳的世
界第一都心服口服。德国的世界杯传奇人物贝肯鲍尔赞同马拉多纳的进球为世界第一,但
是,他认为,1970年世界杯决赛时,巴西球王贝利攻入意大利队的进球应当位居第二
。前英格兰前锋加里·莱因克也同意马拉多纳的进球为世界第一,但是,他认为,199
1年英国足总杯决赛时,保罗·加斯科因为托特纳姆热刺队攻进的一球应当名列第二。
英国《4-4-2》杂志评出的世界十佳进球为:
⒈迭戈·马拉多纳,阿根廷队对英格兰队(1986年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
⒉范·巴斯滕,荷兰队对苏联队(1988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决赛);
⒊戴维·贝克汉姆,温布尔登队对曼彻斯特联队(1996-1997年英格兰超级
联赛);
⒋卡洛斯·阿尔贝托,巴西对意大利队(1970年世界杯决赛);
⒌特雷弗·辛克莱,女王公园看守者队对巴恩斯利队(1996-1997英格兰足
总杯比赛第四轮);
⒍罗伯特·卡洛斯,巴西队对法国队(1997年法国四强赛);
⒎杰弗·赫斯特,英格兰队对西德队(1966年世界杯决赛);
⒏贝利,巴西队对意大利队(1970年世界杯决赛);
⒐伦尼·拉德福德,赫里福德队对纽卡斯尔联队(1971-1972英格兰足总杯
第三轮);
⒑约翰·巴内斯,巴西队对英格兰队(1984年的友谊赛)。
=======================================
也就是说,马拉多纳的这两个进球,第一个是手球赖皮,第二个却是世纪绝唱。这两个性
质完全相反的进球同时发生在一场比赛中,难怪要给我这样的球迷留下永难磨灭的印象。
16年过去,我已经忘了巴法之战中的两个球是谁进的了,但小马哥的这两个入球,就再
过两个16年,我还是不会忘记。
0:2落后的英格兰队奋力反击,由前锋莱因克尔扳回一球。这个球虽然对比赛结果无济
于事,但对于莱因克尔本人却具有重要意义。加上了这一球,老莱在本届杯赛上的总进球
数达到了6个,荣膺“金靴奖”。事实上,在墨西哥世界杯赛上英队参赛5场进了7球,
其中只有一个不是老莱的功劳。四年后,老莱在意大利杯赛再下四城,既帮助英格兰队夺
得历史第二好成绩(第四名),又使自己的世界杯赛总进球数增加到了十个,在过去20
年的总共5届杯赛上压倒天下英豪,名列第一,堪称“当代足球第一射手”。
荡气回肠的英阿大战以后,因为我拥护的巴西已经出局,再加上小马哥绝技令我倾倒,我
转而希望阿根廷夺魁了。马拉多纳没让我失望,在和比利时的半决赛上再进两球,带领阿
队闯入决赛。
另一场半决赛也如了我的心愿,西德队打出了该队在本届杯赛的第一场好球,2:0轻取
法国队,这已经是西德队连续两届淘汰法国队了,真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说起来,法国队实力虽强,在这届杯赛的运气实在不算太好,自小组出线以后,每场比赛
的对手都不是善碴,全是经验丰富的前世界冠军。欲夺桂冠,他们必须连胜意大利、巴西
、西德、阿根廷四支超级强队,无论对谁来说,这个任务实在是过于艰巨了些。普拉蒂尼
堪称过去20年的欧洲第一球星,但他实在是有些生不逢时,最后虽然获得了包括欧洲杯
、丰田杯在内的一大堆荣誉,偏偏却少了世界杯冠军这块最为沉重的金牌。
半决赛失利后,心灰意懒的法国队重施故技,又派出一群替补队员应付和比利时的铜牌争
夺战,因为毕竟技高一筹,120分钟以后以4:2获胜,比上届进了一步,继1958
年以后,第二次获得世界杯赛季军。拿了第四名的比利时也不虚此行,因为这已经是他们
在世界杯赛上的最好成绩了。
在本届杯赛以后,普拉蒂尼等球星离开法国队,法国足球进入了长达12年的萧条期。在
此后的两届世界杯赛上,他们都是在欧洲区预选赛中就被淘汰,连入场券都没拿到,一直
要等到齐达内等新一代法国球员成熟起来,才重返世界杯赛场,此是后话不提。
西德队和阿根廷争冠军,我从一开始就没有怀疑阿队将会获胜。上半场阿根廷就以1:0
领先,下半场又再进一球,虽然鲁梅尼格和沃勒尔为西德队连进两球扳平,但四年前他们
对法国队咸鱼翻生的历史并没有重演,阿队中场骁将布鲁查加很快打进了致胜的一球。最
后,阿根廷3:2战胜西德队,第二次获得世界杯冠军。
这届杯赛的胜利,奠定了马拉多纳的“新球王”地位。几年后,小马哥加盟意大利那不勒
斯队,将这支普通的球队两次带上了意甲冠军的领奖台。在两年前的世纪之交,两家世界
级足球机构评选“世纪球星”,一家选了贝利,一家选了马拉多纳。也就是说,他俩谁是
过去一百年的天下第一商可商榷(我觉得还是应该选贝利,毕竟他的成绩更好些),但要
算过去三十年的天下第一,则非马拉多纳莫属。
绿茵场上的星星有无数,小马哥是最亮的那一颗。
(下集预告:工兵挖地雷)
2002年5月17日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