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闲侃世界杯】第四篇:工兵挖地雷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闲侃世界杯】第四篇:工兵挖地雷   
老虫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闲侃世界杯】第四篇:工兵挖地雷 (905 reads)      时间: 2002-5-20 周一, 下午8:26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闲侃世界杯】第四篇:工兵挖地雷



老虫



从1982年至今的五届世界杯赛的冠军,分别属于五支不同的球队:意大利、阿根廷、

西德、巴西和法国。这几支球队同时包揽了这几届比赛的亚军,其中意大利、阿根廷和巴

西各得一次亚军,西德队拿了两次亚军。因此,按照世界杯奖牌榜的排序,西德队堪称过

去20年的世界杯最佳球队。



在观赏西德队在过去五届世界杯赛的总共31场球的时候,我多次想到小时候经常玩的军

棋里面的“工兵”。一开始,德国队那种力量型的打法,不如南美选手们漂亮的脚法和花

哨的配合更能吸引我,但一场场比赛看下来,德国球员不知疲倦满场飞奔的形象,在球场

上始终兢兢业业的作风,令我越来越肃然起敬,慢慢地,德国队在我心中的分量仅次于巴

西队,成了我最喜欢的欧洲队。在1990年的世界杯赛上,这群忠于职守的“工兵”们

终于连挖七颗“地雷”,登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



和1982、1986年的世界杯赛一样,1990年世界杯开赛前,西德队并非夺标大

热门。上届冠军阿根廷雄风犹在,“天下第一球星”马拉多纳比四年前更加成熟;老牌冠

军意大利是当届东道主,占了天时地利优势,阵中三把尖刀维亚利、斯基拉奇和巴乔各怀

绝技;新科欧洲冠军荷兰队气势正旺,从锋线到中场到卫线各有核心人物范巴斯腾、古力

特和里杰卡尔德,号称“三剑客”;前两届运气欠佳的巴西队撤掉了我最喜欢的主教练桑

塔纳,新教练更为强调攻守平衡,用句围棋术语来说,就是由“求道派”变成了“胜负师

”,可望战绩更上一层楼;反观德国队,虽然已经连拿两届亚军,表现了稳定的实力,但

总觉得他们夺冠的可能性不算特别大。



当时,国内有家体育报刊的名记者,在开赛之前写了篇“足球幻想小说”,把52场球写

得栩栩如生,最后的结论是意大利将在主场成就世界杯赛上第一个“四冠王”的美梦。我

不清楚赌球公司对这届杯赛的赔率如何,但我猜想,在有可能夺标的球队中,德国队大概

排不进前三位。



这届比赛,中央电视台直播的场次,比前两届又有增加,而北京电视台又将中央电视台没

有直播的比赛在北京台直播,使我有机会在第一时间看了绝大多数场次的比赛。那个夏天

,我和几个球迷朋友一般在别人上床睡觉的时候开始打麻将或“拱猪”,一直玩到比赛开

始,再一起看球。这样的好处是热闹,不容易打磕睡,欣赏球赛更加过瘾;坏处是睡眠严

重不足。一届世界杯赛看下来,哥几个都瘦了一圈。



首场比赛由卫冕冠军阿根廷迎战非洲球队喀麦隆,由苏联教练执教的喀麦隆队吸取了19

82年意大利队“赖赢”的经验和1986年英格兰队“好输”的教训,一上来就采用了

野蛮的杀伤战术,尤其是对马拉多纳照顾得“无微不至”。激战90分钟,喀麦隆以两张

红牌为代价,1:0战胜阿根廷,爆出了一大冷门。



接下来,喀麦隆又以2:1战胜同在第二小组的罗马尼亚队,提前一轮进入16强。最后

一轮,两战两胜的喀队还送了连输两场的苏联队一个顺水人情,以0:4负于对手。只是

由于阿罗两队正好以1:1战平,才使得此计未能得逞。最后,喀、罗、阿分列小组前三

名而出线。



和令人大跌眼镜的第二小组不同,东道主意大利所在的第一小组“一切正常”。意大利三

战三胜,轻取小组首席;捷克队两胜一负,紧随其后晋级;奥地利只积两分,惨遭淘汰;

美国队虽然在时隔40年之后重新打入决赛圈,但和同组的三个欧洲队差距明显,剃了光

头。



第三小组,巴西队连续第三届保持小组全胜战绩。现在的中国队主帅米卢,在1986年

一手带进世界杯八强的墨西哥队,因为在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上非法使用超龄球员,被取

消了参加意大利世界杯赛的资格。米大爷改换门庭,执教实力逊于墨西哥的美洲弱旅哥斯

达黎加队,居然化腐朽为神奇。哥队不仅在中北美洲预选赛出线,而且在小组赛上大爆冷

门,连克苏格兰、瑞典两支欧洲劲旅,也闯进了16强。



西德队是第四组的种子队。上两届杯赛,西德队开局都不顺利,分别被阿尔及利亚击败,

被乌拉圭逼平。这届西德队由该队1974年夺魁的功臣、“足球皇帝”贝肯鲍尔领军,

一改往昔风格,成了“热得快”,首战就以4:1痛宰南斯拉夫,接下来又以5:1轻取

刚刚以一个“黑色三分钟”毁了中国队的阿联酋,最后一轮虽然和哥伦比亚队战平,还是

以两胜一平的佳绩,名列小组榜首。南斯拉夫、哥伦比亚也进入了16强,阿联酋大比分

连折三阵,再次让中国球迷认识到了我们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巨大差距。



分在第五组的亚洲老大韩国队苦战三场,还是无法从同组的欧美球队中拿到哪怕一分,和

阿联酋一样吃了鸭蛋。西班牙首战被罚点球而大难不死,0:0逼平乌拉圭以后,连胜两

场,称雄本组。比利时和乌拉圭分列小组第二、第三,携手晋级。



由三支欧洲队英格兰、荷兰、爱尔兰以及一支非洲队埃及队组成的第六组,三轮交锋“一

团和气”,六场比赛只有英埃之战分出了胜负。荷兰和爱尔兰最后积分、净胜球和进球数

全都相同,只好抽签排出小组名次。结果,爱尔兰队手气不错,抽到了小组第二名,把荷

兰送到了西德队面前。



16强淘汰赛上,两年前刚刚在欧洲杯半决赛上被荷兰队击败的西德队,2:1力克老对

手,报了一箭之仇。荷兰队在欧洲杯赛威风八面,到了世界杯赛场,对手基本还是几个欧

洲队,却四战三平一负,“一把没和”就毕业了,实在令人失望。与此同时,同样是“一

把没和”的爱尔兰队,因为在点球大战中赢了罗马尼亚,却杀进了八强。



意大利、捷克轻取对手乌拉圭和哥斯达黎加,双双晋级八强。南斯拉夫和英格兰苦战12

0分钟,淘汰了西班牙和比利时。



16强赛的8场球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两场,一是喀麦隆对哥伦比亚,二是巴西对

阿根廷。



喀麦隆在小组赛中使用赖皮杀伤战术以及和苏联队打假球的行为,使我对这头“非洲雄狮

”十分反感;相反,我对拥有我比较欣赏的南美球星、“金毛狮王”巴尔德拉马的哥伦比

亚队的印象还不错。这场球自然希望哥队获胜。双方激战90分钟均无建树时,我还是觉

得哥伦比亚更有希望。



38岁的喀麦隆老将米拉粉碎了我的希望。他在进入延长期不久就打入一球,把哥队逼入

了绝境。为了加强反击力量,哥队连门将伊基塔都跑出了禁区,客串起后卫来了。



我在前一年的丰田杯赛上,见识过伊基塔的风采。此人反应敏捷,据说还有手扑点球的绝

活,算个好门将。但他有个毁誉参半的习惯:爱往禁区外跑,“充实后卫队伍”。这样一

来,如果没有敌人大兵压境,无形中哥队好像多出了一个队员,似乎是个合算的买卖。但

我看了20年球,却从来没有见过其他门将学习他的先进经验。



这场比赛,伊基塔为他的这个爱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米拉在禁区外紧逼,从他脚下将球

抢走,直奔空门而去,待到伊基塔从背后赶来,准备伸手拉人的时候,米拉已经从容起脚

,将球踢进。2:0的比分,宣判了哥队被淘汰的命运。



大势已去的哥队,开始最后的冲击,很快扳回一球。这时候,喀麦隆又使出无赖手段,只

要哥队球员一拿球,立即出脚将其绊倒,终于靠这种超限战术耗完了最后几分钟,历史性

地进入了八强。



看了这场比赛以后,我对喀麦隆队厌恶之极,从此希望他们场场输球。还别说,从那以后

,喀队又参加了7场世界杯比赛,确实再没赢过球,真是报应不爽。



阿根廷和巴西过早相遇,使我颇感为难。我是巴西的忠实拥蹙,但又特欣赏马拉多纳,希

望能看他多踢几场,这时候就有了“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感觉。这场比赛看到90分钟快

结束,巴西队占上风,却都还没有进球,本以为得打加时赛了。不料风云突变,阿队一次

反击,马拉多纳在禁区外得球,巴西后卫一看是他,哪敢怠慢,一下子冲上两人封堵,却

忽略了本队门前的阿队尖刀、绰号“风之子”的卡尼吉亚。老马一看有机可乘,冷静地一

脚妙传,将球分给了小卡。小卡面对门将,轻松破网,端的是一剑封喉,就此将巴西队打

入了地狱。



我看了三届世界杯,巴西队是王小二过年,一届不如一届,让我好不伤心。联想到中国队

也是这样一副扶不起来的模样,真是国内外形势一片大不好,几乎使我动了再不看足球的

念头。



到了八强赛上,西德队凭借前卫马特乌斯罚进的一个点球,淘汰了捷克队。意大利1:0

小胜爱尔兰,门将曾加已经连续五场未失一球了,混凝土防线固若金汤。英格兰和喀麦隆

激战120分钟,最后以正压邪,绅士淘汰了赖皮,3:2将喀队送回了家。



阿根廷和南斯拉夫一直打到加时赛结束,还是互交白卷。点球决胜中,马拉多纳重蹈上届

杯赛济科、普拉蒂尼、苏格拉底的覆辙,罚失点球,使得本队比分落后,眼看就要糟糕,

幸好阿队门将戈耶切亚危难之处显身手,接连扑出了南队两个点球,挽救了本队命运,也

使自己一战成名天下知。



一番混战之后,进入四强的又全是前世界冠军。知己知彼的几个老对手,在半决赛中杀得

难解难分,最后都只能靠点球决胜。



德国球员钢铁般的神经,再次帮助他们在这种残酷的较量中过关,他们在半决赛中淘汰了

老冤家英格兰,杀入决赛。综合前五届世界杯赛点球大战的成绩,西德队三战三胜,名列

榜首。



意大利队在本届杯赛一直顺风满帆,到这场比赛才真正遇到了强敌。90分钟比赛,阿根

廷靠卡尼吉亚的一粒进球,1:1逼平气势汹汹的东道主。到了加时赛临近结束的时候,

我们几个看球的朋友都开始觉得意大利凶多吉少了。这时候,场上的裁判大概也意识到了

罚点球对意队不利,时间已经过去了好几分钟,就是迟迟不肯吹响终场哨,总希望东道主

能抓紧最后的机会,击败对手。我们渐渐感到不耐烦,起了逆反心理,本来无所谓谁赢的

,这下子一致改为阿队助威了。



最后,阿根廷队顶住了对手的狂轰滥炸,坚持到了点球大战。戈耶切亚再显神通,又是在

最后关头连扑两球,将本队带入了决赛。



在争夺第三名的比赛中,意大利队2:1小胜英格兰,前锋斯基拉奇以进六球的战绩,夺

走“金靴”。



决赛在即,我又和朋友们打开了赌。上届世界杯赛,也是阿德争冠,阿根廷胜了西德队。

在本届,阿队已经先后淘汰了巴西和意大利,又有戈耶切亚作为最后的定心丸,他们都把

宝压到了阿根廷身上。只有本人独具慧眼,认定德国能赢。我的理由是,和1986年那

支冠军队相比,本届的阿根廷实力已经下降,之所以能够一路跌跌撞撞地坚持到决赛,主

要是靠马拉多纳在中场穿针引线,靠尖刀卡尼吉亚前场冲杀,靠门神戈耶切亚扑点球的绝

活。马卡戈三柱擎天,缺一不可。现在小卡因为两张黄牌,在决赛中无法上场,老马孤掌

难鸣,恐怕不是整体实力强大的德国人的对手。大概不用等到点球决胜,高下已分。就算

打到点球大战,德国人的心理素质又岂是南斯拉夫和意大利所能相比的?



决赛的进程果然不出我的所料,两队在上半场不分胜负。在下半场,西德队一次进攻,搏

得一个点球。贝肯鲍尔吸取了其他几队大牌球星罚失点球的教训,没有派出主罚球员、队

长马特乌斯,而是派另一位老将、左后卫布雷默操刀。老布一脚踢向球门左下角,戈耶切

亚不愧是扑点球专家,方向判断正确,但此球角度很刁,还是没有扑住。老布此举,其实

也比较冒险,因为朝那个位置踢,稍有偏差,就会中门柱弹出。说他艺高人胆大也好,侥

幸得手也罢,反正历史是为胜利者写的,就凭这个点球,西德队压倒阿根廷,第三次登上

世界冠军宝座。



综观这届比赛,西德队实力发挥稳定,主教练临场指挥出色,一路过关斩将,夺冠当之无

愧。这届比赛的结果,也宣告了“球星战术”不再像以前那样灵验,一个较量整体实力的

现代足球新时代,正在到来。



(下集预告:桑巴舞跳起来)



2002年5月20日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257169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