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日本政黨(ZT)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日本政黨(ZT)   
peacemaker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676

经验值: 24408


文章标题: 日本政黨(ZT) (102 reads)      时间: 2005-4-17 周日, 上午10:20

作者:peacemaker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五五年體制

1955 年 10 月,本已分裂為左右二派的日本社會黨統一起來。同年 11 月,自由、民主兩保守黨合而為一,成為自由民主黨。此時,日本形成二大政黨制,名曰:「五五年體制」。其實,社會黨只有自民黨的一半勢力,所以頂多只能成為一黨獨大制,或是二分之一政黨制。自此以後,自民黨一黨獨大,長期掌握政權,直到 1993 年夏天,維持 38 年的自民黨單獨政權才垮台。

由於沒有政權交替,自民黨成為萬年執政黨,社會黨成為萬年在野黨,因此導致政治腐敗。五五年體制形成之後, 1960 年民社黨從社會黨分裂出來, 1964 年新成立了公明黨,共產黨也在 60 年代末期壯大起來,在野黨形成多黨化、分散化。另一方面,自民黨在 70 年代後半,由於新自由俱樂部從自民黨分裂出來,有一時期與新自由俱樂部組成小型聯合政權,勉強維持過半數。至 1990 年,自民黨維持政權成功。

然而 1993 年 7 月的總選舉,自民黨遠遠不過半數,社會黨也慘敗,而新生黨、日本新黨、新黨先驅(魁)黨等新黨集團大幅增加議席,日本政黨勢力渙然一新。選舉過後,非自民黨各黨組成細川護熙聯合政權,五五年體制至此畫下了休止符。然而 1994 年 6 月成立之村山「自民黨、社會黨、先驅黨」聯合政權,可以說是五五年體制之變相復活。可以確定的是,日本政黨體系至此( 1996 年 1 月)已經進入了過渡重整期,新的制度大概還要經過幾次選舉才能確立。

自由民主黨(LDP) Liberal - Democratic Part

自由民主黨是 1955 年 11 月 5 日,由自由黨與日本民主黨聯合而創立,簡稱「自民黨」。自民黨標榜和平主義、民主主義、議會主義,自認為是進步的保守政黨,而且也是個以福利國家為目標的政黨。但是其黨綱第 6 條標榜「自主修改現行憲法」,被認為具有修憲衝動的右派政黨。

自民黨黨內派閥活動甚強,因此又有「派閥聯合政黨」之稱。自民黨 40 年的歷史當中,交織著所謂的鷹派與鴿派,或是官僚派與黨人派,主流派與非主流派之爭,每逢國民批判自民黨時,即由其派閥首領輪流出任黨魁,因此產生疑似政權交替的效果,此點有助於其長期執政=一黨統治的延續。

1993 年 6 月,由於政治改革法案的處理問題產生爭執,產生有史以來最多的 56 名議員脫黨。同年 7 月總選舉,自民黨得 223 席,沒超過半數,因此宮澤喜一總裁(首相)辭職。

1993 年 7 月 30 日河野洋平當選第十六代總裁,然而以新生黨、社會黨為中心的「非自民」各黨達成聯合協議,自民黨終於喪失了 38 年以來的執政權。

1994 年 6 月,自民黨趁舊聯合政權混亂之際,與社會黨、新黨先驅(魁)黨合組聯合政權重新回到執政黨,但無法單獨執政。 1995 年9 月,橋本龍太郎當選第十七代總裁。

自民黨的組織

自民黨的總裁底下置輔佐總裁的副總裁,以及「黨三役」。所謂「黨三役」是負責黨營運中樞的「幹事長」,黨意決定機關負責人的「總務會長」,以及調整並決定重要政策的「政務調查會長」(政調會長)三人。其中,幹事長掌管國會對策、組織、資金、人事、國政選舉的提名作業等,尤其他能支配黨的金錢,具有巨大的權限,可以說是僅次於總裁的第二號人物。而政調會長是「政務調查會」的會長。

所謂的政務調查會,即是為了落實黨的政策,必須由此會來研究調查內閣向國會提出的法案,之後,由黨部來承認此法案的提出。另外也有將副總裁加入,稱為「黨四役」。

自民黨的派閥

【舊三塚派】新名稱:21世紀思考會、新政策研究會

源流:岸信介派→福田赳夫派(八日會→清和會)→安倍晉太郎派→
三塚博( 1991 年 6 月)。
1993 年 7 月,森喜朗在河野洋平總裁下擔任幹事長, 1995 年 8
月內閣改造之際,三塚會長就任幹事長。

【舊宮澤派】新名稱:木曜研究會。舊名「宏池會」。

源流:池田勇人派→前尾繁三郎派→大平正芳派→鈴木善幸派→
宮澤喜一派→河野洋平。

【舊渡邊派】無新名稱。舊名「政策科學研究所」。

源流:河野一郎派→中曾根康弘派(新政同志會→政策科學研究所)→
渡邊美智雄。 1989 年出任首相的宇野宗佑亦屬此派。
1995 年 9 月渡邊去世之後,此派已瀕臨解散。

【舊小淵派】新名稱:平成研究會。

源流:佐藤榮作派→田中角榮派(木曜俱樂部)→竹下登派(經世會)
→小淵惠三( 1992 年 10 月)。
小淵惠三繼承時,引發內爭,羽田孜、小澤一郎等人成立羽田
派,繼而於 1993 年 6 月脫黨,成立新生黨,再發展成新進黨。
田中派、竹下派時,是黨內最大的勢力。1995 年 9 月此派出身
的橋本龍太郎擔任新總裁。

【舊河本派】無新名稱。舊名「新政策研究會」。

源流:三木武夫派→河本敏夫( 1982 年 1 月)。乃黨內最小派閥。
海部俊樹(現新進黨黨魁)系此派出身。

※世襲議員:乃指繼承其父母、祖父母的選舉地盤的政治家。亦稱為二世議員。以 1993 年總選舉為例,當選的世襲議員有 127 人(佔全體之 24.8 %),其中自民黨即佔 91 人(同黨議員之 41.4 %),例如:宮澤喜一、小澤一郎、加藤紘一、河野洋平、橋本龍太郎、羽田孜等皆是世襲議員。

社會民主黨(舊.社會黨, 1996 年 1 月 19 日改名)

「社會民主黨」舊名「社會黨」,乃於 1945 年由舊無產政黨各派集結而成的社會民主主義政黨。 1947 年 4 月之總選舉,社會黨成為日本第一大黨,而且片山哲委員長還擔任民主、國協聯合之內閣總理大臣。然而之後,社會黨長久以來處於左右兩派抗爭分裂狀態,同時也淪為第二大黨的「萬年在野黨」。

1994 年 6 月,社會黨與自民黨、新黨先驅(魁)黨組成聯合內閣,由村山富市委員長擔任首相,出現了 47 年以來第二個社會黨首相。社會黨並於 1995 年 5 月臨時黨大會發表宣言:
一、 自衛隊合憲、堅持美日安保條約。
二、 確定亞太地區安保體制。
三、 參加聯合國和平維持活動(PKO),反對和平維持部隊行使武力。
四、 以共生型的市場經濟為導向。

「公明黨」

公明黨原本是創價學會(日蓮正宗大石寺的信仰團體)為擴大其組織而成立的政黨。創價學會於 1955 年開始進入地方議會, 1956 年於參議院選舉獲得三議席, 1961 年成立「公明政治聯盟」, 1964 年改名為「公明黨」, 1967 年於眾議院總選舉時,一舉獲得 25 席, 1969 年獲得 47 席。公明黨剛開始時標榜中道政治,後來偏向保守化路線,是僅次於社會黨的第二大在野黨。 1994 年 11 月,公明黨中眾議院議員 52 人與改選的參議院議員 12 人脫黨成立「公明新黨」,此「公明新黨」於當年 12 月加入了新進黨。

新進黨

新進黨是由自民黨分裂出來的保守派「新生黨」、「日本新黨」,以及中道的「公明黨」,還有舊同盟系工會系統的「民社黨」於 1994 年 12 月 10 日成立的保守、中道的新政黨。推動「新進黨」成立的核心人物是舊「新生黨」的總幹事小澤一郎,小澤一郎擔任首代的幹事長。而首代的黨魁則由前首相海部俊樹擔任。新進黨的基本理念是:
一、 小政府。
二、 積極推動進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
三、 確立生活者優先的社會。
當時成立之初,眾、參議員共 225 人。

新黨先驅(魁黨)

Shinto - Sakigake 於 1993 年 6 月從自民黨脫黨成立的保守自由派新黨,主張尊重現行憲法、反對政治大國化與軍事大國化。首屆代表是武村正義。

日本共產黨

1922 年成立。主張廢除天皇制,至 1945 年日本戰敗為止,一直是非法政黨,戰後始公開活動。 1989 年以後,由於東歐共產國家解體,日本共產黨受到重大挫折。日本共產黨是日本政黨中最富有的政黨,其財源主要來於機關報的發行。儘管黨資金豐富, 1993 年 7 月的總選舉,日本共產黨僅佔 15 席。



作者:peacemaker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peacemaker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34367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