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东西方宗教差异:天教与上帝教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东西方宗教差异:天教与上帝教   
飞云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072

经验值: 434


文章标题: 东西方宗教差异:天教与上帝教 (214 reads)      时间: 2005-4-15 周五, 下午11:10

作者:飞云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作者: 不詳

一般来说,西方人(主要指欧美人)信仰的宗教有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犹太教,它们可以统一称之为“上帝教”。中国人信仰的宗教,通常认为只有道教、儒教、佛教(包括喇嘛教),以及后来传入的伊斯兰教、基督教;此外,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还保留着若干带有原生态性质的宗教(例如撒满教)。其实,中国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悠久的无组织宗教即“天教”。

天的字形,其本义指人头;又指天空,天时,天气。其引申之义如下:

1 、万事万物的主宰者,天帝、天意、天助,《尚书·泰誓上》:“天佑下民。”《诗经·邶风·北门》:“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2 、物质世界、大自然,天然,天灾,天工,天功,天职,《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
3 、世界的精神本原,《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4 、所赖以依靠者,《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旧时民间亦以夫君、父母为天。

事实上,当中国人在说:我的天呀,天下、天子,天之骄子,天道酬勤,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敬天为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意不可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己”也包括为他人,因为许多时候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对自己有利)等等词汇语言时,或多或少都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天教情结。

众所周知,古老的北京市,有规模宏大的祭祀建筑群: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以及社祭坛、山川坛(先农坛)、东岳庙,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笔者《天坛问雪》、《地坛采风》、《山川坛里劝农耕》等文。千百年来,中国的国家领导人及其政府各部门官员,在每年的特定日期,都要举办盛大的祭天、祭地、祭日月山川活动。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祭祀活动,当然不是普通的政务活动或者娱乐活动,而是典型的宗教活动。那么,这种祭祀天地、日月、山川的活动,属于什么宗教呢?笔者认为可以统一称之为“天教”。
笔者在《国家领导人应该恢复祭天仪式》一文中指出:在中华民族古老记忆里,早在炎帝、黄帝之前,还曾经有过天皇、地皇、人皇时期。显然,以天地人命名时代,揭示出那时的人们已经在祭天、祭地、祭祖先了。我国先夏时期文化遗址出土有大量的玉琮、玉璧,这些精美的玉制礼器正是用于祭天祭地的。最早记录祭祀天地活动的文献是4200年前的《五藏山经》记录的“黄帝乃取密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瑾瑜之玉为良,坚粟精密,浊泽而有光;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不祥。”详情可参阅全彩绘《经典图读山海经》一书(上海辞书出版社)。

事实上,祭天仪式的宗教文化内涵就是尊敬大自然、善待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环保行为。进一步说,敬天是人类道德的基础,“天”字的含义就是“人”要在“一(宇宙)”的范围内活动,遵从大自然的法则。如果人一定要冲破天的约束,那么就会变成一介勇“夫”。有鉴于此,现在是应该重新恢复国家领导人祭天仪式的时候了。

综上所述,天是一种自然的存在,它的存在对人类社会及其每一个人都起着主宰的作用,人的活动只能在自然存在的范围内进行,人由此而形成了对天崇敬甚至崇拜的宗教情结,这种宗教可称之为天教。天教的最高行为主体,被称之为天帝、天意,它没有形象,因为它就是宇宙以及宇宙的自然演化。信奉天教,就是尊重大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对比之下,西方人的上帝观念,大约形成于两千多年前,最早的文献记载即《旧约全书》。该书开篇《创世记》的第一句话记述了当时人们对上帝的认识:“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据此可知,那个时代的西方人,相信上帝的灵是与水同时先天地万物而存在的。

接下来,上帝用六日先后创造出光和昼夜、空气、陆地和植物、星辰和昼夜、动物、人类。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上帝创造万物时,第一日的工作与第四日的工作有着明显的重复,这表明上帝的思维并不清醒,有点丢三落四。当然,这实际上反映的是“创造出上帝”的思想家的思路不够清晰。有趣得是,上帝创造万物的方法很简单:“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其实,这表明的是那个“创造出上帝”的思想家,他对宇宙万物起源认识的简单性。

上帝是什么样子的呢:“上帝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照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所有的生物,于是“上帝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先是用尘土和空气造了一个名叫亚当的男人,又用亚当的一条肋骨造了一个名叫夏娃的女人。此后,由于亚当、夏娃听受了蛇的诱惑,偷吃了伊甸园的智慧树上的果子,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园。

上帝究竟是谁创造出来的呢?我在《探寻圣人的足迹》(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年)一书中指出,创造耶和华上帝的人,就是率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的首领摩西,他在西奈山上通过一系列“装神弄鬼”的表演,让以色列民众相信有一个万能的“上帝”,这个上帝让以色列人遵守“十戒”(即一套社会行为准则),从此以色列人就开始信奉“上帝教”,并逐渐传播开来(包括犹太教、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等)。

进一步说,人类被上帝逐出伊甸园,究竟有什么象征意义呢?我的回答是这样的:伊甸园实际上是动物乐园,人类被逐出伊甸园,意思是人类脱离了动物世界;也就是说,上帝不准亚当、夏娃吃智慧果,表明上帝希望人类停留在动物阶段。对比之下,老子的思想是希望人类回归自然,放弃自我选择,接受自然选择;孔子主张人就是人,人类的问题只能靠人类自己解决;佛祖的观念,则是人类只有升华成为“佛”,才能摆脱人类的痛苦。

至于为什么亚当、夏娃是收了蛇的诱惑?笔者认为这并不是一种偶然的事情,也不仅仅是对动物蛇的好恶。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这里的“蛇”,实际上代表的是蛇图腾的族群;这就意味着,亚当、夏娃族群的文明开化过程,受到了来自蛇图腾部落的影响。由于中国远古先民,有着鲜明的蛇图腾,因此这或许揭示出中国先民曾经对地中海周边文明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东西方文化交流是多次和双向的)。

上帝教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公元纪年前后时的基督耶苏的诞生,从此上帝有了一个人间的永恒代表。《旧约全书》记述的是以色列人的原始观念和民族迁徙发展史,以及上帝耶和华的种种显灵事迹。《新约全书》记述的是耶苏基督及其人间代表的事迹,其开篇《马太福音》第一章第一句话就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大卫的子孙,耶苏基督的家谱。”

上帝教的教义,内容庞杂。大体包括有上帝万能论,人与上帝的契约,人的原罪,人要向上帝忏悔,基督耶苏替信徒受罪,行善的信徒可以死后上天堂,以及对异教徒的惩罚。例如,《申命记》第3章:“耶和华我们的上帝,将他(指异族或异教徒)交给我们,我们就把他和他的儿子、并他的众民都击杀了。我们夺了他的一切城邑,将有人烟的各城、连女人带孩子,尽都毁灭,没有留下一个。惟有牲畜、和所夺的各城、并其中的财物,都取为自己的掠物。” 《撒母耳记上》第15章:“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现在你要去击打亚玛力人,灭尽他们所有的,不可怜惜他们,将男女、孩童、吃奶的,并牛、羊、骆驼和驴尽行打死。”有必要指出的是,今天的上帝教信徒中,仍然有不少人对异教徒持有野蛮的观念和行为,例如美国的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对比之下,天教没有宗教团体组织结构,因此也就谈不上对异教徒的歧视。

历史表明,上帝教的上帝万能论以及对异教徒的仇视,给了上帝教信徒一种优越于其它宗教或其它民族的信念(甚至是狂妄自大),正是这种优越感和仇视异教徒心理,推动了西方人去征服世界去占领“异教徒”的家园,给其它民族造成无数血与泪的悲剧和灾难。
其实,上帝万能论存在着许多先天逻辑缺陷和矛盾。例如,《创世记》表明在上帝创造万物时,已经有了水,也就是说上帝没有能力创造水,因此他根本就不是万能的。进一步说,上帝能够消灭自己吗?如果能,就没有上帝;如果不能,上帝就不是万能的。上帝是谁创造出来的呢?上帝自己也不知道,因此他不可能是万能的。显然,在这个问题上,上帝教不如天教明智。






作者:飞云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飞云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767921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