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从《菊与刀》看“修改教科书”事件 |
 |
刀子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消极网友最近好像对《菊与刀》有点兴趣,先后向罗雀门先生和越南人先生询问该书内容与现在日本的国民性是否符合,两位先生的答案大相径庭。记得罗雀门先生评价说《菊与刀》分析非常准确,而越南人先生则说该书已经过时,呵呵。
小刀读《菊与刀》时还在国内,阅读过程中有眼界大开之感。当然这和本人社科类的书看得少也有关系。来日之后,《菊与刀》被抛到九霄云外,心里也没存着将书的内容与日本实际情况相印证的意思。假如认定一个民族的文化生活特征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则《菊与刀》对于了解日本还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应该可以肯定。作者以《菊与刀》为自己的著作命名就包含了很多意思:菊和刀分别代表皇室和武士道文化,同时也显示了日本人爱美又尚武,有礼又好斗等等矛盾的性格。即使没有到过日本的人,对于日本人也能得出这种印象吧。
小刀对这本书里印象较深的一段论述是:西方文化是罪文化,而日本文化是耻文化。具体说就是西方注重内省,而日本看重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如果一个西方人做了错事或犯了罪,他多半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他去忏悔。《罪与罚》中的拉斯科尔尼科夫杀人之后,即使没被发现,他的内心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大概这就是罪文化的表现吧。相反,日本人做了错事或犯了罪,在没被发现之前他大概不会有西方人那样大的心理反应,但一旦被发现,他很可能做出激烈的反应。去年禽流感爆发时,一个京都地区的农场主在知情的情况下将几千只病鸡出售,被发现后不久,他就自杀了。我想如果这事如果没被揭露的话,这位农场主多半不会走上自杀这条路。马克思.韦伯说过类似的话:西方基督教文明是一种内在的文明,而东方儒教文明是一种外在的文明。这句话可以和“罪文化与耻文化”对照来看。(老马的原著小刀没有读过,可能有断章取义之嫌)
最近的日本删改教科书事件涉及的内容很多,包括删除了慰安妇的内容,否认南京大屠杀等等。而这些内容小刀在一本日本学者撰写的中国近代史中都看到过。对于板上钉钉的历史事实也能否认,从“耻文化”的角度来看,是否这些删改教科书的人认为只要下一代不知道这些事,就可以当作这些事没发生过呢?这真是掩耳盗铃了。
教科书事件也许还有更深的背景和更多的原因,请各位高人大侠不吝赐教。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