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焦国标副教授被北京大学除名 |
 |
dck
加入时间: 2004/04/02 文章: 2801
经验值: 4649
|
|
|
作者:dck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焦国标副教授被北京大学除名
焦国标的最后抗争
江迅
正在美国作访问的原北京大学副教授焦国标,最近被北大作「自动离
职」论处。他说不能接受校方关于研究古代文献的安排,三月初写长信给
北大校长及校方党委领导,作最后抗争。
以《讨伐中宣部》一文引起人们关注的焦国标,三月二十日又遇到磨
难。这位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正在美国华盛顿访问。那天,
他与在北京的家人通电话,家人告诉他,北京大学已电话告知家里,焦国
标被学校除名,以「自动离职」处分。焦国标显得很无奈,对亚洲周刊说:
「我目前还没有接到校方的正式处分决定。这一决定,我是绝对不能接受
的。」
他说「我是二零零四年十二月从美国访问回到北京的。不久,一道难
题就摆在我面前,校方说,要么我接受从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调到北大
古代文献研究中心研究古典文献的安排;要么自己『主动』辞职或被学校
除名。这些都是违背我的意愿的。我不想离开北大,更不想做五十年后的
沈从文第二。问题拖到今年三月初,再也没时间可以逃避了。兔急了咬人
,狗急了跳墙,人急了陈情,如李密《陈情表》、诸葛亮《出师表》,我
便给校领导写了这么一封信。不知不觉竟写了一万字,成为名副其实的万
言书。信的内容,不只是谈我的工作问题,还涉及到其他许多方面的现象
、问题和我的思索。」
目前在美国访问研究
焦国标是三月十六日离开北京,应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邀请访美半年
,研究的课题是「历史和现实中的中国新闻业」。这一访问学者项目的邀
请是二月获批的,校方多次劝说他不要接受邀请,说「太敏感了」,校长
和院长都希望他放弃这次访美机会。就在他离开北京当天,院长和人事处
领导仍打电话给他,希望他不要成行。焦国标说:「说实话,我还是很感激
他们的。」
焦国标说:「去年《讨伐中宣部》传开后,学校停了我教的课,不让我
带研究生,当时我没有多说话,他们愿意怎样就怎样吧。但事情依然是在
对我处分的路上发展。就像当年打右派那样,定你右派,你不接受,就自
动离职。我不会去古代文献研究中心,我也不会辞职。他们真要以『自动
离职』处分我,我也不知该怎么办。我很喜欢在大学做学者,不管是在中
国大陆,还是港台,或者日本,潜心中国研究或者亚洲研究。我今后的路
,不管有多艰难,我要用我的行为宣告,过去几十年对待知识分子的政策
在我身上破产,不管我的人生会有多少坎坷,我的生活会有多少颠簸。」
思想控制更加严厉
他说,最近,当局对各大学网站采取新的规定,收得更紧了。中国大
陆信息控制越来越严厉,不知道他们究竟要干什么,究竟要怎样收拾中国
,不知道这是一种权宜之计,还是一种「理性的」固定的长期「国策」。
焦国标说:「如果是前者,尚可让人『放心』。如果是后者,我们,或者全
人类,都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言论自由、新闻自由、政治民主之类,人类
过去几百年里千辛万苦发展而来的这些普世准则,对中国还有没有效?中
国是在独创特色,还是在向文明怪胎发展?如果是独创特色,我们,或者
全人类,就必然面临下一个问题,即这种独创发展下去,它的极致是什么
状态?或者,这种独创达到饱和状态时是什么样的?是不是最后要实现的
最高境界或最理想的理论状态,就是给每一个中国人都戴上眼罩,塞上耳
塞或者干脆用胶把他们的眼睛都粘上,用蜡把他们的耳朵都封上?如果他
们确实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不须等到饱和时就可以下结论:他们不是在
独创有中国特色的信息控制术,而是在向文明怪胎发展,是在向人类文明
灾难的路上滑行,用一句老百姓的土话说,你们这是不走人路!」
着作近期在香港出版
去年,焦国标原本有多本书在中国大陆出版,都因「讨伐」事件而告吹。
不过,香港近期推出他的两本新著。《回望农民――营造第三个话语中心
》,由香港明报出版社今年三月初出版。此书十五万字,由包括前言和后
记在内的三十五篇文章成集。此书的主旨只有一个:「让农民和农村社会进
入文人和政客的视野」。「农民真穷,可是农民话题真富,我们只是念叨
几句三农,就得到如此不情的声誉,真是天理何在」。焦国标说「这几年
我的写作,如果说还有一定意义,那是因为我写了农民;如果说还有一些
影响,那也是因为我写了农民。如果问我还有什么话说,就是两句:一是希
望到二零一零年能出台一项政策,真正意义上免除六十岁以上农民完粮纳
税分担劳役一应负担;一是到二零二零年,六十岁以上的农民,能领上一
笔小小的退休金。」
明报出版社总编辑潘耀明接受亚洲周刊采访时说:「《中国农民调查》
出版后,人们对『三农』问题的反思出现一股潮流,引起海内外关注,农
民问题也是我们所关注的。焦国标对中国农民问题作了一番深入考察,书
中描述了他的亲历见闻,讲述了许多个案,披露了许多数字。五十多年来
,中国农民依然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一九四九年,都说农民翻身解放了,
但至今仍然没有真正翻身。焦国标除了带泪的倾述,更对此作了全面探讨
。」此书的编辑陈佩森也说,这些年来,焦国标不懈为营造中国舆论界的
第三个话语中心努力。焦国标认为,改革开发以来,中国形成了一个以错
划右派分子和文革中受难的老干部为诉说对象的话语中心,而他的第三个
话语中心,应该是以农民作为受难者的话语中心。
新一代李敖敢骂善骂
焦国标的另一本书是二十万字的《窝囊中国――焦国标敲问中国》,
将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四月在香港推出。书的封面这么写道:「每个有责任的
共和国公民,都应该对自己的社会敲打敲打、诘问诘问」。文化艺术出版
社总编辑李波对亚洲周刊说,这部书是焦国标有关中国政治制度、社会问
题的论述,也有相当篇幅对国际政治,包括对美国、伊拉克、南北韩、日
本问题的思考。焦国标的这些表述,论点前沿,都是言论控制收紧的中国
大陆,无法发表和出版的。他说「焦国标的这些文章,视角独特,文风敏
锐,一针见血,绝不拖泥带水,没有一般中国知识分子文诌诌的腔调,他
敢骂,也善骂,很有可能成为新一代中国的李敖。」
焦国标接受亚洲周刊访问时说「这两天我刚到美国,尚没有向邀请方
报到。研究计划也还没有细纲。这里有国家图书馆,有民主基金会图书馆
,我会多读些书,读在大陆读不到的书,台湾的香港的,美国中文的和英
文的书,特别是关于新闻领域的,这类书在中国大陆就比较狭窄,而这里
的研究视角和观点就丰富多了。」《亚洲周刊》二○○五年第十四期
作者:dck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