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三民主义学思录:民权与民生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三民主义学思录:民权与民生
春秋战国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三民主义学思录:民权与民生
(451 reads)
时间:
2005-3-20 周日, 下午5:12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三民主义学思录:民权与民生
民生问题对于开国五十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训,是刻骨铭心的。所谓“民以食为天”,民生是人民的生命,是国家的根本,“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中国的历史好像是走了一个圆,走出“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的怪圈,又回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民生主义阶段。至今天,中国人民的生活改善,精神面貌也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组织结构更是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此时,民权问题也开始更为迫切的跳到我们的眼前,矿难的发生、三农的问题、失业下岗、贪腐成风,这一切的根本在于民权不彰。何况民智已开,正合孙先生当年所谓,“民国之主人,今日幼稚,……自觉者必日多,而自由平等之思想亦必日进,则民权之发达终不可抑遏,此盖进化自然之天道也。顺天则昌,逆天则亡,此之谓也。”
现在有所谓用民生的发展来证明,民权的给予在于可与不可之间,我认为实在是谬论。民权之所以重要,绝非只是一些人对于另一些人的妒忌,而在于其实际基础是——民权是作为民生发展之下的社会资源,如何进行分配的依据而存在的。
以中国教育为例,全球190多个国家中有170多个国家已经实现了免费的义务教育,除了发达国家以外,亚洲绝大部分国家,包括人均GDP只有中国三分之一的老挝、柬埔寨、孟加拉国、尼泊尔等国都实行了义务教育。而中国经济发展至今,只不过是在今年的政府计划中认为,到了2007年的目标是让全国的贫困生免费。实际上中国实现农民义务教育,就是最保守的国家统计局也只不过认为,政府要负担的学杂费为845亿元,以年财政收入达2万亿元而论,其所占的比例并不很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以及战后的经济最困难的时期,都在力保教育。这一点在党国之内的教育与财政官员们,比我要清楚的多的多。之所以,在GDP高速增长,财政收入突飞猛进,而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教育在却时常哭穷的原因,实在是以民权得不到维护为终极原因。
所谓民权者,孙先生讲义中认为“大凡有团体组织的众人,就叫做民。什么是权呢?权就是力量,就是威势,那些力量大到同国家一样,就叫做权。”据以解中国教育,社会资源之所以无法集于教育部们,是因为教育部分现实所能拥有的权力不足,无法与其它部门相竞争;教育资源之所以无法集于最为需要的农村,是因为农民权力与城市人权力之差距过大。
更以孙志刚为一张城市的暂住证而身死,其实是民权问题为其形,民生矛盾(小农经济时代的人口固化政策,与大工业时代的人口自由市场化流动之间的矛盾)为其体。而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化,形成了城市对于农村的特权,把种种的与经济发展不适合的歧视外来人口政策加以延长。而流动人口的权力得不到保证,又反而形成了2004年的民工荒,影响到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
据此可知,民权与民生的发展一样,是国家幸福稳定的基础。民生的发展是不可能掩蔽其民权矛盾的,民生的进步反而对于民权发展的要求是十分急迫。马克思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论点,经济的发展实在是必须有上层建筑的结合。其核心是与民权、民生的关系相通,民生的发展是民权的基础,而民权的进步又是对于民生的保证。
推而广之,市场经济不会在一个特权集中分配社会资源的条件下,得以自我完善的。马列主义的计划经济必然是要有一个集权中央,因其中央的控制与分配而运转社会。而市场的经济条件之下,是对于一切的垄断都必须加以排斥,而其对于民权的垄断更是其深恶痛绝之处。因而可以说,民主政治是市场经济的必然,民权的保证是民生发展的必然。
中山先生三民主义之博大,实在是吾辈不可及其项背!中华民族好像百年来没有从三民主义的圈子里走出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始,已失于民生,而今日又会失足于民权吗?不知中山生先所言“今之武人官吏乘革命之赐,幸而得有高位,而不尽心民事者,勿以人民可欺,而能久假不归也。世界潮流,天然淘汰,必无幸者也”是不是也会为其言中呢?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29538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