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石磊: 大陆异议人士撰文透露海外花钱买“舆论”吹捧《九评》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石磊: 大陆异议人士撰文透露海外花钱买“舆论”吹捧《九评》   
推翻中共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石磊: 大陆异议人士撰文透露海外花钱买“舆论”吹捧《九评》 (151 reads)      时间: 2005-3-12 周六, 下午6:43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下面这篇文章是中国湖南异议人士刘建安在《评中国人权事件》文章中的第一段:



小标题:



地震:内部?外部?



正文第一段:



在中国人权2005年1月8日的理事会上,表决郭罗基的罢免刘青主席职务的提案,结果是2票赞成,11票反对,2票弃权,动议被否决。程序是民主否?多名负有而盛名的理事辞职,这仍是“中国人权”组织内部解决问题的一招,公诸于世,则是从“中国人权”组织外部解决问题了。“中国人权”善款没有机密,于是也就没有了“中国人权”。这是原则。甚至机密于内部,这是有必要的。共产党掌权56年了,它的1949年前的来款、出向,至今还是机密呢?让“中国人权”援助的钱的出向泄露了,结果可想而知。今年国内有人提议,把张洪宝答应给民运的钱,从陶女士那儿通过美国法律程序给民运要回来,不知“民运”具体由谁作为当事人?这反映境内对于钱的无奈与焦虑。大陆的人,并非没有硬汉子,张京生出监狱后,唐柏桥、韩东方为他筹措了一大笔钱,张京生几个电话坚决拒绝了。他守着他的清贫,真是卧薪尝胆般的日子。谢长发要我推辞了海外对他的援助意愿。他非常艰苦朴素,援助朋友却不下10000元。湖南主要靠自己援助那些在里面的朋友或其家属。当然杯水车薪。顺便说一说,我看了《九评共产党》,好话我就不说了,冲突性的评论说一下,我认为思维定势中流露出焦虑情绪,似乎想毕其功于一役。因此,行文不够严密,浮躁。“中国人权”问题在海外处理好,还是由大陆内处理好?这又是内外关系。事业在大陆,资源也在大陆。期待于海外,无论期待什么,都将是镜花水月。1998年,刘青说过,斗争最后决定于双方的人格力量。我至今印象深刻。



重新整理原始资料



这个段落比较长,让我们把这段文字按照所说的事情切开、概括和编号。编号是为了以后引用时方便。



[1]在中国人权2005年1月8日的理事会上,表决郭罗基的罢免刘青主席职务的提案,结果是2票赞成,11票反对,2票弃权,动议被否决。程序是民主否?多名负有而盛名的理事辞职,这仍是“中国人权”组织内部解决问题的一招,公诸于世,则是从“中国人权”组织外部解决问题了。



概括(1):作者介绍中国人权组织的纠纷,从“内部”解决与从“外部”解决做法上的不同。



[2]“中国人权”善款没有机密,于是也就没有了“中国人权”。这是原则。甚至机密于内部,这是有必要的。共产党掌权56年了,它的1949年前的来款、出向,至今还是机密呢?让“中国人权”援助的钱的出向泄露了,结果可想而知。



概括(2):作者认为中国人权组织的援助款的去向应该有机密。



[3]今年国内有人提议,把张洪宝答应给民运的钱,从陶女士那儿通过美国法律程序给民运要回来,不知“民运”具体由谁作为当事人?这反映境内对于钱的无奈与焦虑。



概括(3):中功创始人张宏堡答应给民运的钱还没有着落的问题。



[4]大陆的人,并非没有硬汉子,张京生出监狱后,唐柏桥、韩东方为他筹措了一大笔钱,张京生几个电话坚决拒绝了。他守着他的清贫,真是卧薪尝胆般的日子。谢长发要我推辞了海外对他的援助意愿。他非常艰苦朴素,援助朋友却不下10000元。



概括(4):大陆异议人士张京生、谢长发有人给钱不要,作者认为他们是“硬汉子”。



[5]湖南主要靠自己援助那些在里面的朋友或其家属。当然杯水车薪。



概括(5):湖南靠自己相互帮助,杯水车薪。



[6]顺便说一说,我看了《九评共产党》,好话我就不说了,冲突性的评论说一下,我认为思维定势中流露出焦虑情绪,似乎想毕其功于一役。因此,行文不够严密,浮躁。



概括(6):作者对《九评共产党》不足方面的批评意见。



[7]“中国人权”问题在海外处理好,还是由大陆内处理好?这又是内外关系。



概括(7):纠纷在海外处理还是在国内处理的问题,作者没有继续发表看法。



[8]:事业在大陆,资源也在大陆。期待于海外,无论期待什么,都将是镜花水月。



概括(8):作者表达了国内人权、民运事业资源在大陆,不期待海外。



[9]1998年,刘青说过,斗争最后决定于双方的人格力量。我至今印象深刻。



概括(9):人格的力量。



以上我们重新整理了原始资料。如果读者认为自己缺乏立体想象能力,比如你讨厌立体几何的话,那么你最好把以上的小标题和切开的九个部分打印下了,剪成十张纸条,然后在你的书桌上平面摊开。



确认作者写作的目的和了解作者写作时的思维状态



你是否发现,作者在这一段文字里说了许多不同的东西,有说事情的,有表达看法的。作者说了不止一件事情,作者表达看法也不止是一种看法。



写文章的人写作目的不同,从其文章中能够了解的作者写作时的思维状态也不同。正义党网站上,我们党员发表的大部分文章,目的都是为了影响别人,发挥我们组织的影响力,因此这些文章说事情和表达观点,特别注重要适合读者阅读时候的思维状态,一篇文章往往只说一个具体事情,只阐述一个具体观点,为了适应网络读者的阅读习惯,文章一般都不长,等等。这些文章很少能表现出作者的思维状态,读者也无法了解作者写作时的思维状态。



再看刘建安上面的这段文字,我们发现作者有点“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与正义党上面那些为影响读者的观点看法而写的文章相对比,我们发现刘建安这里写作的目的是要告诉别人他脑子是怎样想的,他的表达方式是把脑子里想的过程记录下来告诉别人。



因此,从情报分析的角度,我们就要注意,刘建安的这段文章,比较充分地表现了他当时的思维状态,我们首先应该进入作者当时的思维状态去理解作者说的话。这段文字虽然“乱”,但不反应作者的写作水平,而反应了作者当时写作时的思维状态。



寻找有情报价值的内容



[1]所说的事情我们已经知道了,所表达的“内部”和“外部”的区别我们也了解,没有情报价值。



[2]所表达的观点我们也知道了,一般我们都会同意这种观点,没有情报价值。



[3]关于张宏堡答应给民运的钱的事情以及出现的纠纷,我们早就知道了,我们肯定比刘建安更了解,对我们来说没有情报价值。



[7]表现作者想到了问题,但作者也没有答案,没有情报价值。



剩下的是[4]、[5]、[6]、[8]、[9]都有情报价值。我们一条一条来先提出问题,然后再分析。



[4]大陆的人,并非没有硬汉子,张京生出监狱后,唐柏桥、韩东方为他筹措了一大笔钱,张京生几个电话坚决拒绝了。他守着他的清贫,真是卧薪尝胆般的日子。谢长发要我推辞了海外对他的援助意愿。他非常艰苦朴素,援助朋友却不下10000元。



问题与分析(4):张京生和谢长发拒绝了海外的援助,他们不是太有钱了,或是嫌钱太少了而拒绝海外援助的。作者说他们是“硬汉子”,这是为什么?如果作者认为他们是谦让,可以用“高风亮节”之类的词来表达,如果作者认为他们是害怕中共找他们的麻烦,可以用“无奈”之类的词来表达,从上下文可以知道作者显然不认为他们是替海外省钱,这“硬汉子”从何说起呢?拒绝钱财的“硬汉子”,一般来用来形容为坚持某种理念、某种原则,保持某种操节、某种人格,而不受金钱诱惑的人。比如我需要钱,你说打我一嘴巴子给我一百块钱,你侮辱我了,我不接受,我不要你的钱,我是“硬汉子”。又比如,我需要钱,你要我告诉你我朋友的一个秘密,你要我出卖朋友,我不干,我不要你的钱,我也是“硬汉子”。再比如,我需要钱,你要我说你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你不是,我不愿意违背事实和良心乱说,我也是个“硬汉子”。刘建安这里说的“硬汉子”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把这个疑问留着。



[5]湖南主要靠自己援助那些在里面的朋友或其家属。当然杯水车薪。



问题与分析(5):联系前面(4)的结尾,“(硬汉子)谢长发要我推辞了海外对他的援助意愿。他非常艰苦朴素,援助朋友却不下10000元”,作者在用他知道的事实说了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是国内民运人士很缺钱,作者用了“杯水车薪”表达了感叹。第二个观点是进一步强调了“硬汉子”的高尚人格,自己缺钱“非常艰苦朴素”的人,不但拒绝的海外援助,还拿出钱来帮助别人。问题还是这“硬汉子”到底是要说什么?为什么是“硬汉子”的问题作者还是没有回答,不过,我们已经可以发现,作者这里说的“硬汉子”与他们拒绝海外援助有关系,也就是,与“海外援助”有关系,什么关系呢?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6]顺便说一说,我看了《九评共产党》,好话我就不说了,冲突性的评论说一下,我认为思维定势中流露出焦虑情绪,似乎想毕其功于一役。因此,行文不够严密,浮躁。



问题与分析(5):这段话作者对《大纪元》网站发表的《九评共产党》“顺便”发表了自己的批评意见。作者怎么突然“顺便”批评起了《九评共产党》呢?这句话乍一看怎么也联系不上,在该段之中显得突然,在整个文章中也不着边际。这是怎么回事,作者要说什么呢?



我们刚才说了,我们要注意作者写作的目的,作者写作不是要影响读者的观点看法,作者不在乎读者是否容易接受他的观点看法,作者是要记录下他的真实的想法,并且来告诉某些特定的,对有关事情基本了解的人,他的看法是什么,至于读了他文章的人受不受他观点的影响,作者并不在乎,作者不是要告诉我们这些“外人”什么,我们这些“外人”只能通过情报分析的技巧,进入到作者当时写作的思维状态,才能从中发现我们所需要的情报并作出判断。



刚才作者说的“硬汉子”究竟指什么的问题还没有解决,这里作者突然“顺便”对《九评共产党》发表了批评看法与上文和下文看上去毫无联系,又留下了第二个问题。我们还是先看完下文再说吧。



[8]:事业在大陆,资源也在大陆。期待于海外,无论期待什么,都将是镜花水月。[9]1998年,刘青说过,斗争最后决定于双方的人格力量。我至今印象深刻。



问题与分析(8、9):作者肯定大陆,否定海外,强调“人格力量”。



最后的情报判断



按照作者思维顺序排列,我们现在可以把上下文联系起来,并且这样写下来--



国内清贫、艰苦,非常缺钱--拒绝海外援助--硬汉子(?)--高尚人格--《九评共产党》反映出焦虑情绪、想毕其功于一役、行文不够严密,浮躁(?)--不期待海外--人格力量



虽然作者并没有想告诉我们,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上述这样的情报整理和情报分析的方法,找到作者并没有要告诉我们,但流露出来的有价值的情报内容:



海外的唐柏桥、韩东方等,向国内的张京生、谢长发等,以提供援助来交换他们对《九评共产党》来捧场,遭到了这两个人格高尚的“硬汉子”的拒绝。



如果我们再注意到作者说“大陆的人,并非没有硬汉子”,我们会发现,“并非没有”还在告诉我们象张京生、谢长发这样的“硬汉子”是少数,多数不是“硬汉子”,那些不是“硬汉子”的人,接受了海外的援助,为了钱出卖了自己的人格,他们替“反映出焦虑情绪、想毕其功于一役、行文不够严密,浮躁”的《九评共产党》捧了场。



于是,我们知道了,海外搞得很热闹的对《九评共产党》的捧场活动,向外界传送出来的并非真能代表那些出头路面出来说话的人的真实想法和观点,其中水份可能很大,水份中包括了用金钱收买国内民运人士来换取他们对《九评共产党》进行捧场,这种用金钱交换“舆论”的企图,大部分已经获得成功,少数这样的企图,被有人格的“硬汉子”拒绝了。



以上就是我们要的比较准确的关于《九评共产党》引起的“舆论”的--情报!



我们只要准确的情报,只有准确的情报才能对我们的决策和其他相关的情报分析能有帮助。否则,我们就遭到欺骗,我们就被人为制造的,用金钱收买的“舆论”误导了。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3.801346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