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神是人的故乡  回到基督的怀抱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神是人的故乡  回到基督的怀抱   
西边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神是人的故乡  回到基督的怀抱 (183 reads)      时间: 2005-3-02 周三, 下午2:46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人与世界,存在着三个维度。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上个世纪初,我们在人与自然的维度引进了西方的“科学”,在人与社会的维度引进了西方的“民主”,但是在人与自我的维度,却没有引进西方的“信仰”。 终极信仰的匮乏限制了我们对于生命的敬畏、对于苦难的悲悯。我们没有任何的精神依赖,心灵充斥着黑暗。任何人想要跳过这个心灵的黑暗去推进博爱教育,都无异于白日做梦。爱离中国有多远,民主离中国就有多远。
常常有人把基督教视为西方文化,因此而加以抵挡。这实在出于对宗教和历史的无知。其实,从宗教史的角度来看,基督教发源于亚洲,是在中东的巴勒斯坦。当初耶稣基督降世,也是在中东的巴勒斯坦。后来,基督教传到希腊,传到罗马,传到英格兰,传到美国,改变了整个的欧洲文化,形成了今日所谓的西方文化的框架和精神。因此,追本溯源,从文化的角度而言,基督教本是亚洲的文化,是东方的文化。是亚洲文化或东方文化改变了整个世界文化的蓝图,影响了欧美文化的现状。
当然,上帝是万有的创造者和护理者,不管是亚洲,还是欧洲、美洲,不管是白种人,还是黄种人、黑种人,都是上帝所创造的。圣经作为上帝的话语适用于所有的地方,所有的民族,所有的时代。因此,中华民族也需要回到《圣经》这万古不易的标准,再也不要“摸着石头过河”,最终所付出的是巨大的生命的代价。唯愿我们谦卑在上帝的面前,存敬畏上帝的心,以上帝所启示的圣经为标准,使中国文化和道德得以重建。
徐光启认为西方最好的是信仰,是基督教文明。洪秀全的堂弟洪仁轩在写《咨政新篇》时说,“西方科技器物不是上宝,只是中宝而已,上宝是人们敬畏上帝,革邪心,守仁义,然后这个国家就太平,才有科技发展”。
英国人林百克(paul Linblerger)在《孙逸仙传记》中说,孙在十四岁那年(一八七九年)到夏威夷火奴鲁鲁(檀香山)去的时候,就进入了一个基督教的学校,在那里读了三年书;后又入了香港的皇家学校,在香港公理会喜嘉理(C.R.Hager)牧师手里正式受洗,这年他是十八岁(一八八三年)。在香港进教的事,被他哥哥知道了,就写信给他,叫他与基督教断绝关系,否则不再予以经济上的援助。可他的志向并不因此动摇,他哥哥没法,只好叫他回檀香山,说有业务相托。到了檀岛,他哥哥迫胁禁阻,且不给一钱。当时在侨居的信徒中,见他热心宗教,就资助他回国学习传道,后来弃传道而习医,原来想借行医以传道的。从博济医院毕业后,在澳门设立了医院,便开始进行他的革命工作了。先是他从进教以后,对于耶稣的牺牲精神,不但一天天的了解,而且生活变成基督化了。可以肯定的说孙中山的革命精神,完全出发于耶稣的救世精神而来,这在平心静气加一番研究的人,决不会说是穿凿附会的。 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午前病卒于北京钱狮子胡同行轩的时候,最后的遗嘱中,他承认是一个基督徒,要用基督教仪式,殡葬他的遗骸,因为他觉得一生(六十岁)的生活与他努力的革命事业,完全合乎基督的精神。
国民党从孙中山,经蒋介石、蒋经国,到李登辉,都是基督徒。李登辉提出,一个好的国家领导人,第一是要有信仰;第二是为国着想,不惜放弃权力。“政权和平转移可说是空前的创举,不仅是在台湾,即使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是头一遭”。
如果离开了以“爱”为中心的圣经文化和基督教信仰,到头来终归是梦断神州。君不见:以有五千年文字史而自豪的中国人,在“礼崩乐坏”不堪回首之时,即使从ABC式的“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开始学起,也收效甚微。“五讲、四美、三热爱”后来只剩下另当别论的“三讲”,新编《三字经》也只是昙花一现而已。缺乏爱与宽容的土壤,结不出自由与民主的果子,即使有,也不过是假民主之名行专政之恶罢了。
当1949年毛泽东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时候,六亿中国人民实际上在这个人造神的面前跪下了;当1979年邓小平号召“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时候,十二亿中国人又在拜物教的洪流中趴下了。如果中国人满足于只有生存而无自由的生活,那么,即使人均GDP达到3万美元仍然可以安安稳稳地做奴隶。中国人为什么不能真正的站起来?为什么不能凭着爱心去过一种崭新的有灵性的生活?
要获得这种真正站起来的崭新的幸福,我们首先得在上帝面前谦卑的跪下,去真心实意的忏悔,去请求上帝的饶恕和原谅,从此真正回到上帝的义路上来。我们需要上帝,犹如万物需要阳光雨露。上帝是人类精神世界追寻源头的终极,是操劳的人心得以休息的盘石,是受伤的情感得以慰藉的灵丹,是人类思想航船的最终的风平浪静的港口,是人的精神活动所仰望的高峰。上帝是人类最高主义——人道主义的价值体系最高的化身。他使人平安、宁静、满足,他至高、至大、至 能、至睿、至信、至全、至真、至善、至美,他是绝对观念中的实在,在精神世界里,他具备形象与过程,他创造,他提供了完满和绝对。基督耶稣爱人、甚至爱敌人、爱最低贱的人,不把人划分为等级。这构成了永久和平与正义制度的基础。爱是社会安定团结的基石。明智的领导人应当敞开大门,让神的仆人们把这块基石安放在神州的每一个角落。神就是爱。愿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这永不止息的爱!
中国需要信仰自由,中国有必要通过一部宗教法,全面保障公民的宗教自由,信教自由;做到政教分离。政教分离,指政府不干涉宗教和教会事务,宗教集团不介入政府管理国家的运作,政府必须让所有的宗教平等竞争。政教分离的确切含义是政府与教会在管理与资源上的分离。《左传》上说:“神州正道,乃是忠于民敬于神”。政府不能用行政手段压迫限制宗教的发展。其实,多一个信教的人,中国就多一份稳定的力量。社会秩序是一个综合治理的工程,不是靠喊“稳定压倒一切”的口号来实现的,也不是靠“镇压”压出来的。
基督教中有东正教、天主教和基督新教,其中新教对今天中国更有现实意义。 新教中有路德宗、浸礼会、加尔文宗等,相对而言,其中加尔文主义也就是改革宗,对新教伦理在中国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什么它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改革宗在今天有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今天中国家庭教会达到7千万人、8千万人,甚至一亿人的规模。最近几年家庭教会有两个转变,第一个就是从以乡村传教为中心转为以城市传教为中心。第二个是在教会中有一个权力的转移,就是从年老的传道人向年轻的传道人转变。在这个转变当中我们看到一个很重要的特色是改革宗或者加尔文主义在年轻的传道人中占有很大的优势。现在基督教家庭教会正在形成的主流宗派取向是改革宗,这样一个取向正在走向深入,深入的标志就是大量书籍的翻译、出版。加尔文有一句名言可以拿来作为补充:“世界就是我们的修道院”, 世界就是基督徒的修道院,这种思想对基督徒、尤其是对加尔文主义者来说非常有意义。西方的伦理道德当中没有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就是圣经一本文化来占领整个西方道德世界。
中国引入基督教的好处有:1)压制迷信。农村有不少费钱的迷信活动,至于佛教寺庙的盈利,大家都是明了的。基督教的教堂,可以根据居民人数和财力修建,即使是在民居中设置礼拜堂也没关系。它活动过程很干净,没有乌烟瘴气、没有昂贵的活动项目。2)改变落后的民风。中国不好的传统如丧事的大操大办、拒绝火葬、以及更深层次上的缺乏宽容和仁爱等,如果引入基督教,这些问题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且基督教跟道教、佛教相比,是积极入世的宗教,对积极上进的民风的养成有好处。其“真理唯一”的神学论证,比东方式的玄学,也更能够培养人的思维。3)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友爱、祥和关系的建立与扩展。4)基督教分权有助于民主化进程。5)便于跟西方基督教国家沟通。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42148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