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构建“RNA世界”的艰难 |
 |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gif)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
|
|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构建“RNA世界”的艰难
芦笛
刚才得基甸先生指点,去看了国际专家Leslie E. Orgel的文章,越看越觉得生命从无到有的发生之艰难。该同志是“RNA世界”的始作俑者之一,一直想用实验证明此路可行。但遇到了许多问题,人家毕竟是真正的科学家,毫不隐讳,实话实说。这里汇报一下我的读后感,简单总结一下他遇到的问题八:
1、米勒实验的失真:原始大气并不是如原来设想的那样具有高度的还原性,亦即充满氢气,在这种条件下,靠雷击形成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如氨基酸并没有米勒实验证明的那么容易。为此科学家不得不设想那些物质来自外星,否则只好认定在还原性不是那么高的原始大气下生命也能发生。
2、在“生前世界”(prebiotic)条件下合成核酸遇到困难。如不使用酶,连合成核糖都遇到障碍。糖类可用甲醛合成,但合成产物很杂,核糖只是数量很少的产品,主产品是大量非核糖的糖类,它们会与核酸结合而抑制RNA合成,迄今这问题尚无法解决。
3、不仅如此,如不使用酶,科学家连核甘(上有草头)酸都合成不出来,迄今为止只合成了票令(左均有口旁)甘,但无法将磷酸加入以形成核甘酸。至今密定(左都有口旁)则连核甘都没合成出来。不仅如此,在“生前反应”中合成核甘酸会制造出大量结构异常的核甘,这些产物必然干扰RNA的催化作用与复制。
4、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假设自然界有某种无机催化剂行使类似酶的功能,但迄今为止并没找到这种无机催化剂。
5、假定核甘酸能在prebiotic的条件下自然产生,那还有个不靠蛋白将它们聚合为RNA,而合成出来的RNA又能复制自身的问题。因为没有蛋白催化剂,所以只能设想无机催化剂。在这方面,已发现某种黏土可以催化RNA的寡聚合物产生。至于RNA复制倒有点进展,Leslie E. Orgel 本人的实验室证明了可用清一色的C制成的模板指导互补链的合成。但此后他们试了几年,也没能完成下一步,即从负链中再合成出原来那正链来。更扫兴的是,他们完成那第一步复制实验用的是如今生物世界的右旋核酸,可原始地球具有的是同等数量的左旋和右旋核酸。但当他们同时将两种核酸放入反应物时,反应就被抑制了。
在这种情况下,要使RNA世界假说成立,只能设想某种矿物质具有催化合成核酸的能力,并随机合成了若干寡核酸,其中有两条链恰好互补,又恰好具有酶的能力,能够催化自身的复制,由此源源不断地以指数方式制造出后代来。
很明显,这种好事太凑巧,于是他们不得不考虑以其他物质代替RNA作为最初的遗传物质。那文字介绍了一些假说,但我看来太离奇,就连作者似乎也这么认为,我看似乎没有介绍的必要了。
最主要的还是,他们并没触及我那“思而不学则怠者”提出来的核心问题,即最初的生物不但必须有复制自身的能力,还必须是个产能系统。现在他们连第一步都解决不了,您再加上个能量转换能力,岂不是要让人家彻底崩溃?我刚才去老2推荐的网址看了半天,似乎也没谁谈到这件事。因此,本外说的那个问题并未被网上混混WM辈消灭,照样在那儿对着专家们狞笑。
还必须指出的是,他们那些实验全是在试管中进行的,还没把它放到羊脂球中去。如果要这么作,那万能的RNA还得充当泵才行。
最后跟基甸同志说一声,您别听风就是雨,《百科全书》没什么意思。老外也不是容易当的,起码得有我的有机化学根底。东看一句话,西看一句话,不去了解人家的基本实验及其思路,一点意思都没有。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