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二十一世紀》:小泉內閣以後的日本與亞洲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二十一世紀》:小泉內閣以後的日本與亞洲
资料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129
经验值: 5282
标题:
《二十一世紀》:小泉內閣以後的日本與亞洲
(354 reads)
时间:
2002-4-22 周一, 下午10:11
作者:
资料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二十一世紀》二○○一年十月號‧第六十七期
橋爪大三郎
前 言
小泉內閣充滿了矛盾。
支持小泉內閣的有權者當中,有半數以上來自反對自民黨的無黨派或在野黨的支持者。自民黨的小泉首相,卻因為反自民黨的言行而大受歡迎;同時,自民黨全體也藉機提高支持率。小泉政權實施的改革內容以及它內含的問題是甚麼呢?小泉內閣執政後的日本對亞洲和世界又會產生甚麼樣的影響呢?
一 小泉內閣的誕生和背景
為甚麼小泉純一郎在2001年春天突然如此受歡迎呢?
小泉純一郎的家鄉位於神奈川縣的橫須賀市。我老家所在的選區也在那裡。我還記得他最初參加候補選舉落選後,在宣傳畫上那張年輕、清並略顯憂鬱的臉孔。此後他雖然數度當選,但他青年時的樣子還留在我的記憶中。
小泉純一郎的父親小泉純也也是自民黨的政治家。因為父親突然去世,正在倫敦留學的小泉純一郎回到家鄉繼承父業。從原首相福田赳夫的秘書做起,於1972年第二次參選時初次當選。隨後嶄露頭角,與山崎拓、加藤紘一被稱為YKK三人組(YKK取山崎 [Yamazaki]、加藤[Kato]、小泉[Koizumi] 姓名的第一個字母,與日本有名的拉鏈商標相同),有望成為自民黨年輕的領導者。
YKK與自民黨內竹下派相抵抗。
竹下派的前身是田中派。佐藤榮作首相率領的佐藤派分裂成田中派和福田派以後,田中角榮首相率領的田中派成為自民黨內最大的派系。田中角榮失勢後不久,繼任首相的竹下登取代了田中派,結成竹下派(經世會)。即使在小澤一郎等人分離出去並脫離自民黨以後,作為自民黨內最大派系的竹下派仍然掌握著主導權,此後延續至小淵派,以至橋本派(平成研),直到現在。
小淵惠三首相因腦中風陷入昏迷後,小淵派的五位幹部經商討後選出森派的森喜朗繼任首相。這是因為從竹下派已經出了橋本龍太郎和小淵惠三兩任首相。森派的歷史延革是:福田派─三塚派─森派。小泉作為森派的會長,是森首相的支持者。森首相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當了首相,其後數次失言並口出狂言,使得內閣的支持率跌至10%以下。
這時加藤紘一採取了行動。作為加藤派(繼承了大平派─鈴木派─宮澤派)首領的加藤紘一想要支持在野黨提出的推翻森內閣的不信任案,取而代之成為總理。大多數自民黨人反對這一行動。橋本派成功地瓦解了加藤派致使其分裂,「加藤之亂」行動失敗。國民的期待一夜之間破滅。在橋本派的說服下臨陣脫逃的加藤受到輿論非難,政治生命受到致命打擊。
這個時候,小泉純一郎是怎麼行動的呢?他團結了森派與橋本派,全力否決對森內閣的不信任案。這種行為既可以看作是舊派系的運作邏輯,也可以是對於反對追隨在野黨的不信任案想要打倒森內閣的規則違反的原則性行動。不管怎麼說,這個時候小泉的行動不僅沒有給國民留下壞印象,而且不費吹灰之力就把對手加藤打敗。
橋本派等自民黨幹部認為欠缺支持的森政權無法應付2001年7月的參議院選舉,遂決定讓森喜朗辭職,並以公開選舉方式選舉後繼者。自民黨地方議員的票,各個縣增加到三票,採取了類似於美國的地方預選制。橋本派的野中、青木等實力派人物之間也未達成一致。他們再次擁立因經濟政策失敗而退陣,不受歡迎的橋本龍太郎。除橋本之外,再加上小泉、龜井靜香(江藤/龜井派)、麻生太郎(河野小組)共四人成為候補人選。
與此同時,田中真紀子突然聲援小泉純一郎。田中真紀子是前首相田中角榮的女兒,在父親死後,從同一選區以無黨派身份當選,對橋本派抱著仇恨。田中真紀子總是名列民意調查「應當選首相的政治家」的前幾名,很受國民歡迎,又以率直、擅辯聞名。因為她的加入,小泉的全國游說形勢大好,所到之處聽者如雲。電視等媒體連日追蹤自民黨的四個候補人選,特別是小泉/田中。小泉的「全面的結構改革」、「堅決變革」的堅定演說,使國民高度期望政治面貌會有一番革新。
民意調查的數字也說明小泉的突然受歡迎。在總裁選舉的初始階段,可以看出佔國會議員大部分的橋本龍太郎優勢不變。但是,在日本大部分縣的選舉中,小泉獲得自民黨絕對多數的選票。正如各種民意調查所顯示,小泉在預選時實際上是以壓倒多數獲勝。因此,橋本在由國會議員/地方代議員進行選舉的總裁選舉舉行前只有退出。比起自民黨的國會議員,一般黨員和一般國民,對小泉主張的「機構改革」有更強的認同感。
就這樣,小泉在一夜之間出乎意料地當上自民黨的總裁,小泉首相誕生了。
二 小泉內閣和機構改革
自民黨的四位總裁候補人都曾提倡改革。橋本在當首相的時候就實施了中央省廳的統廢合以及行政改革,麻生和龜井也有類似主張。如果僅從提倡的政策看來,四人其實並沒有太大差別。但在國民看來,只有小泉才真正想要改革。這是為甚麼呢?
小泉純一郎很早就公開主張郵政儲蓄的民營化和郵政改革。全國各地設置的優點局網,兼有郵政儲蓄的功能,由於利息優厚而得到很多存款。這不僅成為政府的財政投融資的資金,而且更與地方利益結合成為自民黨集票機構的一部分。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小泉的選舉區在大都市的郊區,沒有必要依賴於郵電局的集票結構。在自民黨當中,只有小泉一人提倡郵政改革。國民有這樣一個印象:小泉等於改革。
另外,田中真紀子用「變人」這個詞稱呼小泉,使人對小泉產生期待。1998年隨著橋本的退陣而舉行的自民黨總裁選舉,山靜六、小泉、小淵三人成為候補,結果小淵大勝。田中對於這三人的著名評價分別是軍人、變人、凡人。從此以後,小泉獨特的、有個性的政治家形象越來越突顯。事實上,小泉青年時代離婚以後一直獨身,這在自民黨內是很少見的,一個人去音樂會及劇場也與歷來的模式不同。
小泉純一郎的演說簡潔、明了,對電視和媒體的反應也很熟練,判斷敏捷。小泉將總理大臣杯交給在相撲比賽中獲勝並受傷的貴乃花時,對他說:「你很努力,我很感動。」這一幕通過電視傳送全國,讓國民覺得小泉是一個有人情味的政治家。
小泉政權之所以受國民支持,是因他完全不墨守歷屆派系平衡的人事慣例。過往的人事慣例是把組閣、黨官員的人事從上至下完成。試看小泉內閣的面孔,便會發現除了大膽起用女性以及民間人士,基本上沒有給最大派系的橋本派任何位置。歷屆首相因受限於各派系提出的入閣候補名單,等於沒有任何人事權。小泉則無視各派系的人事,自己掌握了人事權。在「加藤之亂」中與加藤紘一站在一起的山崎拓,在半年的時間內佔據了自民黨幹事長的要職等,這在橋本派的支配下是無法想像的安排。
那麼,小泉首相究竟提出甚麼樣的改革呢?
實際上,改革內容還沒有明確、具體地提出來。如果把具體內容以及伴隨改革出現的「痛苦」明確以後,就不會有現在這麼高的支持率了。
在經濟方面,小泉首相設置了經濟財政諮詢委員會。經濟財政大臣竹中平藏在三個月內提出了「大致的改革案」。竹中大臣和鹽川財務大臣對來年度的預算究竟是由財務省(舊大藏省)還是諮詢委員會來決定仍未達成共識。如果首相的先改革後景氣對策的承諾,以及股市低迷使國民開始對改革帶來的痛楚有怨言的話,那麼這項改革便可能放棄。
必須盡快決定的是修訂道路財源的方案。田中角榮首相創設了專為道路建設的汽車稅。作為公共事業中心的道路建設,成了自民黨集票機構的支柱。這一制度在當初發揮了作用,逐漸地,由於濫造無用的道路導致財政僵化等等問題,弊端顯而易見。小泉首相推遲了考慮很久的郵政改革,而選擇了易作決斷的道路財源的修訂案。毫無疑問,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打擊橋本派的政治力量。但是,由於小泉聲望較高,橋本派沒有公開反對。
為了對政府相關機關進行行政改革,小泉首相任命了年輕的代議士、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的兒子石原伸晃。作為行政改革議程的一員,曾研究過特殊法人化的石原伸晃行政改革擔當大臣也是在國民中呼聲很高的合適人選。而且,從將來政界的再整合來考慮,也為將來小泉和石原都知事的聯合埋下伏筆。
小泉純一郎是國民寄予希望的公認的改革派,美國也對改革自民黨的小泉政權寄予厚望。
小泉在做首相前以及做首相後,曾考慮過或正在考慮甚麼具體的改革方案嗎?我覺得小泉首相並沒有考慮特別具體的方案。YKK的三人當中,加藤紘一是眾所周知的政策通,他覺得自己在政策方面的能力遠超小泉。曾任外務官僚、防衛廳長官和自民黨幹事長的加藤很自負,想必認為自己應先於小泉成為首相。另一方面,小泉的個性獨來獨往,忍受力過人,並對民情有敏銳的感知力。這大概是轉換期的領導所應有的資質吧。
小泉改革所倡導的重點,其實不在具體的政策考慮,而是改革自身的象徵/代表意義。小泉這次參加總選舉當選首相後,處處表現出他確實才識過人。他上任後四處奔走,同時也在考慮應該改革甚麼的問題。小泉現在考慮的,是不讓他的內閣成為短命政權。為此,小泉內閣不斷倡導新的改革課題以維繫國民的期待和支持。
與小泉內閣超過80%的支持率相比,自民黨的支持率僅有30%多。這中間相差的50%出自反自民黨的無黨派階層。國民對於連立改組和政界再編的呼聲也越來越高。也就是說,國民期待小泉政權能終結自民黨的政治,並以現實的政治勢力取而代之。
三 小泉內閣和日美關係
小泉首相6月底訪美,成功會見了布什(George W. Bush)總統。美國對小泉這種自民黨的異類表示歡迎。
一般認為,小泉在冷戰後的現在不得不以日美關係作為日本外交的基礎。同時,小泉的外交方針並不十分成熟。據日本媒體報導,小泉是親美派,而他選的田中外相則是親中國派。田中外相從上任開始不斷發表親中言論,引起美國不滿。此後,接受了外務省官僚的指導原則,並按照歷來外務省的路線進行國會答辯。
如果從布陣來看,小泉內閣的外交政策似乎支離破碎,但它反映了日中兩國的現狀,特別是中國很難責難被認為是親中派的田中外相,由此起到保護小泉的作用。
小泉內閣面對的日美關係的課題是甚麼呢?
以海灣戰爭和90年代中期朝鮮半島危機為契機,日美安保的再定義、日美同盟的再構造,成為日美間的課題。因此,除了修改日美安保條約的方針,為了能進行對周邊事態的後方支援活動而修正法律之外,日本正在進行協助導彈防禦計劃(MD)的計劃。
導彈防禦計劃的構想從根本上就改變了冷戰時代日美安全保障的框架。
所謂冷戰下的日美同盟是指日本由其自衛力「專守防衛」國土,而美國則根據集團自衛權的想法進行支援。因而,日本保有非軍隊的武力(自衛隊),維護憲法第九條(放棄戰爭和不行使武力)。以蘇聯為假想敵,日美同把美國定位成世界性核戰略的一環。定位於此的日美安保條約所確定的,是美國會幫助日本,但卻沒有假定日本會幫助美國。冷戰結束後,蘇聯不再是假想敵,這使目前日美同盟的前提不能成立。因此重新建立的日美同盟定位在維護「東亞地區的安定」。這意味著不設定特定的假想敵,但是有一種納入美國新的世界戰略的一環(例如,封鎖中國)的感覺。
新的方針確定了:假如發生周邊事態時,自衛隊支援美軍。周邊事態指的是,日本雖非面臨直接攻擊,但「任之會嚴重影響日本的安全的事態」。當中國提出是否包括台灣海峽時,日本政府只是給出模棱兩可的回答。這樣,新的方針起到了抑制中國的作用。
布什政權把防衛同盟國的戰區導彈防禦計劃(TMD)和美國本土的國家導彈防禦計劃(NMD)聯合成導彈防禦計劃來推行,同時強烈呼籲日本參加。日本也正在探討對策。
導彈防禦計劃的目標是,確保二十一世紀的前半期美國保持軍事優勢,維持以美國為中心的世界秩序。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不久就會超過美國,接下來是印度,美國經濟的比重就會相對變小。在這種情況下要保持軍事優勢就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日本和歐洲的捲入;(2)聚集高度的科學技術;(3)削減原有的核導彈戰略。這就是導彈防禦計劃。據此就可以削弱像中國這樣的新興大國和其他冒險主義國家的影響力。
日本一旦參加導彈防禦計劃就得負擔超過目前的軍費,而且意識和制度的變革也會迫在眉睫。即便如此,因為日本在國際社會中相應的地位,同時考慮到同美國有良好關係的重要性,只得積極合作。看來,小泉首相也是基於國家利益而對導彈防禦計劃做出判斷。
如果有國家從日本周邊向美國發射導彈,雖然目標不是日本,但是日本必須採取防衛美國的軍事行動,盡快將之攔截,並發射導彈迎擊。導彈防禦計劃使日美同盟變成了相互行使對等的集團自衛權,也即超出了現有日美安保條約的範圍。中國對此非常關心也是理所當然的。
四 小泉內閣以後的亞洲和世界
小泉首相基本的政策態度是:有改革方向,規制緩和及自由化,以及親美路線。除此以外,還可以舉出的是新的民族主義。
小泉剛就任時明確表達會以首相身份參拜靖國神社,這遭到韓國和中國的反對,而歷史教科書問題也繼續成為外交問題。田中外相也反對小泉首相參拜等等,政權內部的意見也不統一。
小泉首相參拜靖國神社一事,前景如何誰也不知道。但是,因為這是他剛就任時的發言,再加上他在遭到抗議也不撤回其言論來看,這被視為是他的政治一貫性。而且,據輿論調查,相當比例的國民支持小泉首相的發言,這是同至今為止的自民黨幹部不同的地方。
小泉首相的新民族主義,其特點是與國際化接軌。小泉認為至今為止的自民黨集票利權機構是違反國民利益、疏遠國民的,必須打破。說得重一些,這才是小泉改革的內容。針對自民黨的權力基盤自覺的明確國家利益,在國際社會中應盡它的義務和責任。以此為前提的日本人,小泉的直覺是,恢復國民的團結和國民的驕傲是必要的。
小泉首相的新民族主義若得到日本國民支持,那麼目前的亞洲政策也會稍有變化。
首先是日美關係更加成熟,亦即是說日本從冷戰時期追隨美國逐漸發展到自立對等關係。具體的說是,日本最近對美國明顯的、自利的一國主義(譬如,退出《京都議定書》)持批判的態度。日本的國情和美國及中國是不一樣的。日本是缺乏資源,屬於人口、資本和技術聚集的中規模國家。小泉政權如果從國家利益和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出發來表達自己的政見,那麼日本在二十一世紀的國際社會當中將會發揮比以前更積極的作用(譬如調停美中的對立關係等)。隨著美國的地位相對下降,日本處身國際社會面臨各種各樣的課題如安全保障、經濟發展、地球環境、科學技術、文化交流和地域統合等等也必須採取自己的政策和行動。
關於安全保障,日本繼續以日美同盟為軸心,並盡量維持美國在亞洲的過程,這是有利的。參加美國的導彈防禦計劃,意味著不擁有核武器卻能維持和平的國際環境,發揮比冷戰時更積極的作用。因此,對於限制日本擁有軍隊的憲法第九條的修改也會被認真討論。比起不參加導彈防禦計劃,被美國取消日美同盟,並擁有核武器的選擇總是較合理。而中國把導彈防禦計劃看作是美國的霸權主義,由此感到不滿。可是不用耗費像冷戰時代蘇聯那樣的軍事費用就能維持國際秩序,對中國也是有利的。
經濟發展和地球環境是越來越相關的課題。地球環境的制約越嚴厲,使得先進國和發展中國家的對立也越深。位列先進國家的日本,因國民很少吃肉以及擁有發達的鐵道城市基盤,而節省了資源。在這方面,日本和歐盟共同協調要求美國轉換成節省資源的經濟。如果採節省資源的科學技術的政策的話,對國際社會也是有利的。
關於其他的課題,日本對有利國家利益的合理政策有很大的餘地。
小泉政權上場,促使輿論推動了政治,從而讓政治又回到國民手中,象徵著民主主義的成熟。
日本的民主主義是根據戰後的處理由美國強加的。日本人是歡迎民主主義的,但是對於像東京裁判、日美安保條約、美國對日政策等等,日本連討論的餘地都沒有,只能接受。這既可以說是因為戰後幾乎未間斷執政的自民黨,也可以說是戰後體制的一部分。成熟的民主主義意謂著對這一切重新選擇。面對日本的過去和現在,去理解和接受。在此過程中,應該修改的地方就修改,一無例外。
自民黨的集票/利權機構引起制度的衰竭,與國民的利害相對立。這種認識滲透到自民黨內部,出現了改革的指揮者小泉。為了證明這是真正的改革,不僅僅要打破自民黨的集票/利權機構,還必須構造以輿論為基礎的新的、民主的政治機能。因此,在國民中間必須培養新的公共性。為此,對靖國神社和歷史教科書的問題,安全保障和修憲的討論都是必要的。對於小泉的這些事,都是可以理解的。
參議院選舉結束之後,對小泉內閣的反對勢力也會增強。小泉政權能維持多久仍是未知之數,但可以確定的是,這是對二十一世紀的亞洲和世界起重要作用的政權。
王金鳳 譯
橋爪大三郎 東京工業大學教授,社會學學者。
作者:
资料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627617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