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毛泽东时代颂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毛泽东时代颂
中共史
加入时间: 2004/10/10
文章: 714
经验值: 1036
标题:
毛泽东时代颂
(172 reads)
时间:
2004-10-30 周六, 上午8:53
作者:
中共史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1)“普遍的社会清廉和人民幸福”
下面是被毛泽东亲自肯定的毛泽东时代普遍存在(全国此类事甚多)的“社会清廉和人民幸福”(摘自1972年12月20日李庆霖致毛泽东的信):
......
当国家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口粮供应和生活费发给断绝,孩子在山区劳动,和贫下中农一起分粮后,一连串的困难问题便产生了:
首先是分得的口粮年年不够吃,每一个年头里都要有半年或更多一些要跑回家吃黑市粮过日子。在最好的年景里,一年早晚两季总共能分到湿杂稻谷两百来斤,外加两三斤鲜地瓜和十斤左右的小麦,除此之外,就别无他粮了。那两百来斤的湿杂稻谷,经晒干扬净后,只能有一百多斤,这么少的口粮要孩子在重体力劳动中细水长流地过日子,无论如何是无法办到的。
......
在我们这里已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中,一部分人并不好好劳动,并不认真磨炼自己,并不虚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却倚仗他们的亲友在社会上的政治势力,拉关系,走后门,都先后被招工、招生、招干去了,完成了货真价实的下乡镀金的历史过程。有不少在我们地方上执掌大权的革命干部的子女和亲友,纵使是地富家庭出身,他们赶时髦上山下乡才没几天,就被“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需要”调用出去,说是革命干部的子女优先安排工作,国家早有明文规定。这么一来,单剩下我这号农村小学教员的子女,在政治舞台上没有靠山,又完全举目无亲,就自然得不到“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而加以调用了。唯一的资格是在农村滚一身泥巴,干一辈子革命而已。
面对我们这里当今社会走后门成风,任人唯亲的事实,我并不怨天,也不尤人,只怪我自己不争气。
......
2)“高度的民主与自由”
广大人民幸福地“要么是关在牢里还是要写,要么他识大体不作声”。鲁迅死的早,没有享受到这种幸福,不过鲁迅的学生胡风和丁玲享受到了。老舍,容国团,张志新......,更享受到了。
3)“丰硕的经济成果”
毛泽东创造了超越常识的奇迹。
一方面,毛泽东不仅创造过经济大跃进,而且从1955年到1976年,按中国官方的统计,中国大陆的经济增长速度也高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
另一方面,从1955年到1976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4.7%下降到2.5%。
中国大陆的高于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最终反而使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比重明显下降。这种奇怪的现象是毛泽东创造的一种奇迹。世界上除毛泽东外,只有金日成有创造这种奇迹的能力。
4)“保家卫国,教训美帝”
(在为金日成发动并进行朝鲜战争而付出巨大牺牲的同时,)不放一枪一弹向印度让出麦克马洪线以南9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朝鲜战争后,提出“不打美帝”的战略方针。
1962年打败印度后,主动放弃中国领土。
5)人民热情欢送毛泽东时代
毛泽东死后几天老婆就被抓起来,全首都老百姓自发上街庆祝,酒都买光了。为此还产生了许多深受欢迎的文艺作品,如:歌曲“祝酒歌”,相声“假大空”,小说“伤痕”,......
作者:
中共史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124781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