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欢迎芦笛先生、马悲鸣先生为《中国之路》投稿--读马悲鸣一短帖有感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欢迎芦笛先生、马悲鸣先生为《中国之路》投稿--读马悲鸣一短帖有感
高寒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欢迎芦笛先生、马悲鸣先生为《中国之路》投稿--读马悲鸣一短帖有感
(360 reads)
时间:
2002-4-13 周六, 上午2:18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欢迎芦笛先生、马悲鸣先生为《中国之路》投稿--读马悲鸣一短帖有感
马悲鸣先生一帧大感惊诧的帖子“芦笛∶你给《中国之路》投稿了吗?”不免让我哑然失笑,从他那少见的困惑与认真劲上,真有如发现新大陆。这对向以玩世不恭姿态而在中文网上走南闯北多年的马悲鸣来说,似乎显得有点反常。
在马悲鸣看来,正在“奸坛”上与芦笛冷嘲热讽战犹酣的高寒,倘若在他主编的民运杂志上拒登芦文才算是“正常”;要不,即使刊出,也免不了以国人所熟知的那种编辑手法去处理之。或许,马先生见惯或亲历了太多这类党同伐异的故事--这不,昨天他一篇“汉奸根据地在《汉奸论坛》”的帖子就是专门抱怨此事的--所以,他才颇感惊诧起来。
从芦笛先生的跟帖来看,他与马悲鸣先生的感触似也大同小异。从他的“言而有信”四字即可看出(对不起,这又有点心理推测之嫌了),至少此前他对曾扬言要“迎击”的高寒,在自己主编的《中国之路》上会以中立的编辑立场登出他的扫荡文是半信半疑的。
其实,了解我的朋友一定会知道,这不过是本人在耳闻目睹、咀嚼品尝过形形色色的党同伐异和叶公好龙之苦后,发誓要开辟一个真正的多元思想碰撞园地的初步尝试而已。毫无疑问,作为作者,我要热烈地主张着所事、也会激烈地抨击着所非,在论战擂台上,我将出手无情,不会以谦谦君子为荣。但同样毫无疑问的是,作为编者,我则必须谨慎地严守中立,决不能把自己作为作者的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当作标准来取舍和编辑稿件。我当然知道,要做到这点的困难,更尤其知道持之以恒的不易。毕竟,近代以降,直至今天,国人历经了太多以豪言壮语始,到叶公好龙终的故事。这种故事,今天并没有结束,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特别是海外的左中右各派,包括我要为之辩护的民运。
感谢高科技的普及,使我这个业余汉在繁重的打工之余,也能自己动手来作一作办一份专业水准理论杂志的尝试,作一作开辟一块真正的多元思想交锋试验田的尝试。目前《中国之路》编辑部连我共仨人,均是100%的业余义工。其它两位编辑,均是学历、职业地位比我高得多的博士生、白领,也是中文网上的常客。在坚持多元性办刊方针这一点上,我们之间有着高度的共识和默契。当然,除了严格的自省自律外,本刊也希望获得外界公众的监督,这种监督是本刊同仁日后或有可能成为中国民主大潮弄潮儿所必备的磨砺。
所以,请马悲鸣先生不必惊诧,也请作为高寒过去论敌的马悲鸣先生和眼下论敌的芦笛先生不吝为《中国之路》赐稿。譬如目前本刊正在举办的反击复辟老人政治、复辟终身制的征文活动,二位如果在此敏感话题上愿意说点什么,我们均表欢迎。极而言之,即使二位对此征文主题来个反其义而作之,本刊也在所不拒。如此这般,不知对惯于反弹琵琶的马悲鸣先生是否有点吸引力?同时,《中国之路》也欢迎所有的网上网下写手为本刊投稿,而不必去顾及自己的论断与身兼编者、作者二重身份的高寒的意见是否向左。
具体事项,可阅本刊“征稿启事”和“征文启事”。这里我唯一要强调的只是对稿件的纯技术性要求:言之成理,论之有据;唯一需说明的则是:本刊目前暂无力支付稿费。
最后,我特别选出《中国之路》第二期在发表芦笛先生扫荡文时,由我执笔写就的编者按语和相关的导读片断来作为本帖的结束。我希望它能作为到目前为止的一个标本,请大家评头品足之:看看高寒在追求那种“将作者与编者、球员与裁判的角色严格地区分开来的”的职业操守上做得如何?总而言之,不要成为“叶公好龙”那长长队列中的又一名新加入者,就是我的心愿。
------------------------
一、《关于“扫荡伪民运”的战略思考与建议》之编者按语:
本文作者以“独立知识分子”的名义,并以一种特别尖锐的形式,提出了某一个特定群体,在中国的民主转型期中对道路选择之颇具代表性的思考。基于此文所涉内容的代表性和挑战性,本刊特在此予以转载。
无疑,文中涉及的问题是敏感的、甚至是挑战性的。但是,我们的号称民运的“理论家”们却不管从哪种意义上对其保持沉默或轻视都难说是明智的。这不仅因为回避敏感理论的“理论家”将难葆其理论青春,而且尤其因为宣传民众、启迪民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更不用说世上没有哪一次思想大解放不是伴之以理论大论战来为其开辟道路的了。
根据作者“不得编辑文字”的特别声明,本刊对文稿未作除“内容提要”以外的任何文字处理。
我们期待着读者能对文中所涉及到的广泛的议题展开深入而严肃的讨论。
二、《中国之路》第二期导读相关片断:
芦笛先生是中文网上的一名多产、且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家。据说他的文学作品甚至使他的读者发生所谓"芦迷"现象。本期转载的这篇被作者视为其力作、并以“擂台赛”形式推出的《关于“扫荡伪民运”的战略思考与建议》,发表于“海纳百川”中文论坛,围绕此文将展开的论战,眼下正被视为该坛的一件盛事。鉴于该文所涉内容颇具代表性和挑战性,故本刊特推荐给读者诸君去阅读与思考。
************************************************
附录一:
作者:马悲鸣 芦笛∶你给《中国之路》投稿了吗?4/11/2002 11:12 [Reads: 164] (51719)
芦笛∶你给《中国之路》投稿了吗?
你的《扫荡伪民运》被高寒贴到他的《中国之路》上去了。
见:http://chinaway.org/2/ld.htm
马悲鸣
作者: 芦笛 呵呵,老马旷网太久了 4/11/2002 20:15 [Click:96]
那是我在网上公开授权免费让所有爱登的刊物刊登的。
高先生言而有信,佩服!
***********************************************
附录二:
《中国之路》发刊词(节选)
《中国之路》将是一本真正的思想解放园地。我辈中国人,苦于思想禁锢久矣。当今中国思想界,万马齐喑,动辄触"雷"。肇始于20年前的那场所谓"思想解放",也因禁区重重早已无疾而终。我们期盼着新一轮的没有任何禁区的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重新降临中华大地。否则,如此巨大思想牢笼,如此沉重精神囚禁,我华夏子孙何以摆脱落后宿命、迎击世界挑战?由是,本刊希望能汇聚国人中那星星点点的思想解放火花,以形成一支将点燃中国新一轮思想解放的明亮火炬。为此,本刊将不回避、更不设限于当代中国之任何尖锐的历史和现实的理论问题。
譬如,这些问题可以包括:
-人道主义启蒙及人权普适性的问题;
-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必然性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评价问题;
-列宁主义及其"十月革命道路"的评价问题;
-考茨基、伯恩斯坦、以及所谓修正主义、乃至社会民主主义及其社会民主党的评价问题;
-中共革命及其历代党史人物的评价问题;
-国共两党之争和对蒋介石及其国民党的评价问题;
-毛泽东执政与邓小平执政的评价和比较问题;
-江泽民及其"三个代表"乃至"资本家入党"的评价问题;
-"文化大革命"的评价问题;
-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争问题;
-落后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该国走历史必由的资本主义道路中的角色定位问题;
-新权威主义、自由主义、新人文主义、新儒学、保守主义等各种学说的评价问题,
-……。
这些问题还可以包括:
-当今中国之革命与改良乃至政变、兵变的问题;
-中国未来政治制度的设计的问题;
-民主新宪法的问题;
-民族矛盾和民族分裂的问题;
-大陆与台湾的统独争议的问题;
-吏治腐败的问题;
-民族精神重塑和国民道德重建的问题;
-日益严重的生态和环境破坏的问题;
-中国人的基本人权的问题;
-中国农民的"贱民"地位的问题;
-中国的司法黑暗、酷刑及犯人人权的问题;
-对中共的专制是清算还是赎买的问题;
-对中国民主运动中的专制政权派遣者或收买者以及贪污者的清算的问题;
-对中国民主运动的公开批评的问题;
-中国的对外政策的问题;
-甚至同性恋、妓女、吸毒之能否合法化的问题,
-等等,等等。
《中国之路》杂志就是为着冲破思想牢笼而诞生!
《中国之路》还将是一块真正的多元争鸣园地。毫无疑问,本刊有着鲜明的政治主张,即:我们视形形色色的专制独裁制度为当今人类之世纪公敌,而不管其是打着白旗还是红旗;我们将自觉地高扬民主宪政的大旗,热烈地主张着所是,激烈地抨击着所非,为中国民主宪政的诞生而鼓与呼,为中国人的彻底解放而鼓与呼,为中华民族的世纪腾飞而鼓与呼。
然而,这种旗帜鲜明的政见主张,绝不能成为任何企图用非思想交锋方式而封杀不同声音的借口。绝不能成为党同伐异、宗派主义的借口。我们明白,即使反动腐朽如独裁专制主义,它今天在中国的荼毒猖獗也至少表明其在国人生活中尚有相当的市场。因此,要清除其影响,就没有比不回避任何尖锐挑战的思想交锋和理论论战更能征服人心的了。理论只有彻底,才能征服人心;理论只有抓住根本,才能深入彻底。而要抓住根本,舍论战沙场磨砺恐别无它途。况且,即使是民主阵营内部,思想光谱的千姿百态也属题中应有之意。更何况,价值的取向、目标的认定、道路的选择、策略的取舍……,若没有交锋、没有争鸣,孰正孰误,何从判断?就更别说,承认多元、尊重多元、崇尚多元、追求多元实乃民主派的基本价值观和基本道德修养了。
事实上,今天,从中共党内"左"、"右"两派不约而同发端的对邓派的批判,以及江泽民为官方思潮之勉为其难的护卫战即可看出,一场中国左中右各派的空前大辩论,一场毫无禁忌的真正的思想大反思,一场争奇斗艳的多元思潮激烈交锋,已经在中华大地悄然兴起、在所难免。实际上,它的来临,既是那被后来接连不断的战乱所中断的民国初年的百家争鸣,以及被中共执政所夭折的抗战胜利后之思想活跃的跨代承继,也将是中国人民在历经毛泽东、邓小平两个时代以后,在有了可供比较的切肤之感和更为广阔的历史视野之后的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的前兆。
无论在毛泽东时代,还是在邓小平时代,中国都实际不允许多元思想的存在。然而,多元思潮、多元派别却又实实在在客观地存在着。毛泽东搞了那么多急风暴雨似的运动反不掉;邓小平高悬"不争论"的免战牌也避不掉。更有甚者,即使如斯大林那样将反对派成批成批地从肉体上灭掉,这多元思想就会销声匿迹了么?其实,倘若当年中共党内的毛派要能容忍刘邓派的意见,中国何来那二十多年且至今后患无穷的瞎折腾?反过来,后来的邓派倘若能接受毛派的制约,中国今天又何以如此通体腐败得一发不可收拾?这还只就中共党内而言。然而,对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选择,为何就不可以有不同于执政党的意见?为何就不容许有异议于执政党的声音?为何就一定要由一党一派来专断?
因此,为了迎接、准备、推动和加速我中华民族这沉寂多年、蓄势待发的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中国之路》将特别以多元争鸣、理论论战为基本办刊方针。本刊欢迎各方面的来稿,尤其欢迎对已发表文章提出挑战的论战类稿件。极而言之,即使是或可被视为替专制辩护的文稿,只要能言之成理、能基本做到逻辑自恰,本刊也不予排拒,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实际也是发展有战斗力的中国民主运动理论所不可或缺的"养料"。
本刊除对自己的社论、评论以及编者按语一类文字负文责外,其它文字将概系文责自负。
本刊希望获得专家、学者们的鼎力支持,却更重视新人新思想的涌现。故本刊决不以头衔定取舍,且特别注意发掘不知名的作者。我们欢迎批评性的意见,包括对本刊编辑部成员作为作者发表的文稿之批评和对杂志编辑工作的批评。本刊将视一切利用编辑职权压制批评的作法为有违职业道德。本刊还将采取一系列的开放型办刊措施,加强与作者、读者、传播者的沟通和联系。
本刊拒绝任何侵犯个人隐私的有违社会公德的文字。
《中国之路》杂志就是为着这多元争鸣而诞生!
http://chinaway.0catch.com/1/zgqs.htm
《中国之路》征稿启事
http://chinaway.0catch.com/1/zgqs.htm
>《中国之路》征稿启事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48842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