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丢失了一次冲刺诺贝尔奖的机会",這新聞馬後炮自以為是,可笑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丢失了一次冲刺诺贝尔奖的机会",這新聞馬後炮自以為是,可笑   
飞云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072

经验值: 434


文章标题: "丢失了一次冲刺诺贝尔奖的机会",這新聞馬後炮自以為是,可笑 (194 reads)      时间: 2004-10-10 周日, 下午9:50

作者:飞云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很多中國人不明白炸藥獎是西方俱樂部的分豬肉獎和政治獎.
中國不是那個俱樂部的成員, 就算是成員而不是老大重量級的人馬,要分到豬肉的機會也是微乎其微. 假設今日既為事實的一個炸藥獎項, 是由中國人研究出來的, 當日評獎時這個項目就不會得獎, 而獎項會去到其他俱樂部成員老大的手中. 如果換個位置, 中國是俱樂部的老大, 中國阿三阿四的隨便科學研究項目都可以等獎. 炸藥獎評選只是評委的主觀抉擇, 沒有標準的.

-------------------------------

诺奖花落美国何祚庥称憾 “我们的研究曾早于美国”
王荟文

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位美科学家,瑞典皇家科学院称,他们是因在夸克粒子理论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获此奖项的。对此,我国著名科学家何祚庥直言,“非常之遗憾”。

夸克是自然界中最小的基本粒子。作为当年我国夸克模型课题组的主要研究人员,何祚庥说,在这个领域里我们曾与美国等科学家一样在国际前沿工作,取得了非常有意义的成果,发展势头非常好。我国在1965年率先提出了夸克模型这一量子色动力学中的关键理论,而且,当时提出的关于颜色的概念已经很接近最后的结果。1966年,在北京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上,该成果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肯定。

在1965年—1966年期间,中国科学家还在继续该课题的研究。“我们当时稍稍早于美国等一些国家”。何祚庥说。但是,随之而来的“文革”使所有的科研工作被迫停止,何祚庥被关进了“牛棚”。丢失了一次冲刺诺贝尔奖的机会。“这样一来,最重大的发现已经让人家发现了”,何祚庥院士毫不掩饰失落。

三位美国科学家从1973年论文发表,到2004年获得诺贝尔奖,其间30余年的实验检验历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证明自己的研究结果正确之前,“冷板凳太长”,何祚庥说,数十年的科研,不是任何一个科研者都能够忍耐的,也不是任何一个国家的科技基金能够支持的。

何祚庥还提出了他的另一个担忧:明年是我国提出夸克模型40周年,“明年何祚庥78岁了,做不动了,可是后来的人呢?”现在的年轻人坐不住,“喜欢弄钱”,能够忍受寂寞来搞研究又有研究能力的年轻人太少。所以,从数量和质量上看,我们的科研能力与科研人才都与国外差得很多。(《新京报》10.7)




作者:飞云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飞云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613592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