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旷网数日,回坛报到:关于“扫荡”、“反扫荡”论战及其它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旷网数日,回坛报到:关于“扫荡”、“反扫荡”论战及其它   
高寒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旷网数日,回坛报到:关于“扫荡”、“反扫荡”论战及其它 (400 reads)      时间: 2002-4-05 周五, 上午8:07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旷网数日,回坛报到:关于“扫荡”、“反扫荡”的论战及其它



受“看不见的手”驱使,我被迫离家外出闯荡数日。在披星戴月驱车于高速公路之际,我不由得感叹上网与人辩论真是一种奢侈,更遑论心系大洋彼岸的事了。



想来有网友对我曾许诺过的“迎击”已有了焦躁感甚至怀疑感,对此我能充分理解。故特在此重申:正式“反扫荡”将如期在四月份展开。此前曾预告过的“热身赛”也照样进行。至于“芦公”在每次听完“芦婆”有关“预产期”及“临盆”期的网上监测汇报后的面部表情如何,本人就不去议及了。



芦笛先生多次作委屈状,认为本人不去接招驳斥其观点,而老在非核心论点上作迂回。好吧,为了最大限度地照顾芦笛先生的委屈,同时也兼顾网友们的耐心,我们就直接摆“残棋”厮杀吧。下面是我按“芦氏杀伤力标准”之杀伤力的由大至小为序,先列出以下三局:



1、 核内战发生概率与当代中国革命之必要性问题



2、 中国民运人士的“良心”问题



3、 民主转型将带来的恶性人口膨胀失控问题



4、 ……





芦笛先生或其它网友也可另加新题或进行新的排序。这里需说明的是,本人在此暂且列出以上三题,并非系基于对芦笛先生曾劝我放弃第一题的“好心规劝”以及网友们对“概率”和“人口”问题的相关讨论的不知道。



由衷地感谢安魂曲老弟为民运说的那些读着心热的勉励的话。但我之所以一再辜负老弟关于不要去与芦笛们一般见识,“唾面自干”劝告,是因为我认为民运与任何人--哪怕是中共专制者本人--讨论以上列出或尚未列出的问题都是有意义的(这大约算是我与芦笛先生及其“迷”们的共识吧,谁说我们之间就没有一点共识呢?)。何况,包括安魂曲先生在内的民运热心支持者和好心同情者们都无可奈何地将民运视作“弱势群体”这件事本身,就足以让作为民运人士的我感到羞愧万分了。



让那些在民运高潮期争相作民运、而在低潮期却迫不及待地与民运厘清界限的人去作非民运人士吧;让那些成天沉醉于民运并未失败感觉中的民运永恒代表人物去庆祝他的胜仗连连吧;让那些成天以民运主流自居却让民运队伍越战越弱的“领袖”们成天龟缩在自己的“主流”小巢里去自我或互相感觉良好吧;让那些成天热衷于以某党主席的身份向布什、布莱尔的当选发贺信的“秀民运”对外界的批评乃至挑战作鸵鸟状或阿Q状吧,在这“扫荡民运”甚嚣尘上的时刻,在本可以籍中共接班危机向专制发起冲锋的2002年,民运马前卒高寒即使因两栖或多栖作战而战死沙场,即使最终应了某公所谓的“为他人挡箭”、“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天才预测,也在所不惜那本来就并不高贵的羽毛。



我读过小左先生与张三先生的有关帖子后,一个感觉是,尽管你俩在“民运内斗”上见解似乎并不一致,但在低估“中共民运”这点上却好象有某种共通之处。我这里说的是不要用“内斗”来理解一切;也不要用“外斗”来解释一切。我们固然不能将内部或外部的尖锐批评,包括激烈挑战轻易地、简单地贴上一个“中共代言人”的标签就扬长而去;但同时,我们也决不能书生气十足地因痛恨民运内斗就须臾忽略民运中的“中共因素”。小左先生喊话让王希哲用公开性来辩论此类问题未必有其可操作性,但是不给出足够的证据,要让局外人信服其判断也几无可能。这就是困难。这就是转型期中民运队伍建设中所遭遇到、也绝难回避、更必须面对的两难困惑。在此我想谨借用“毛共”时期的两段时髦词汇供有心者作举一反三之用:一曰“两类矛盾的交叉”;二曰“敌人利用派性,派性掩护敌人”。但是,两难也罢、困惑也罢,却并非意味着不可知。对于王希哲某文中所列诸事,如果说有的可见仁见智,那“法轮功”和眼下的“辽宁工运”两事或许会有着指标性的意义。在这方面,安魂曲老弟就比较地更为敏锐、更为清醒一些。当然安老弟有时也似乎敏锐过度,不免有点“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的瑕疵和遗憾。总之,在小左与安魂曲就“扫荡”而发生的争论中,我站在两者之间。



我也注意到版主发出的几则通告。诚然,正如有版方人士所一再明示或暗示,本坛属绝对的私产,Owner 在法律界限内可为所欲为。对此本人不仅无丝毫异议,而且表示十二分地理解和十二分地尊重。不过我仅想提醒版方的是,请注意一下客观因果律,如果不希望某种结果的发生,就最好避免相应的某种原因的发生。有道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删谁的帖,冷谁的帖,导读谁的帖,哄托谁的帖固然是你们不可剥夺、也大可骄傲的权利或权力,但是,网客用脚投票也是他们不可剥夺、且大可骄傲的权利。在这方面,贵坛不是没有教训。从这种意义上,安魂曲先生的“商号-顾客”关系的比拟恐怕胜过“股东-职员”关系的比拟。



最后,我想谈谈似乎颇让某些网友不甚耐烦的“热身赛”问题。其实,这是进入实质论题赛所绕不过去的一道关隘。君不见初生牛犊、跃跃欲试的小左先生与芦笛先生过招已难以为继了么?才几招下来,双方都大喊“太累!”其实,这不是由于双方针锋相对地战得太累,而是由于既洋洋洒洒却又交不上手的“不战”得太累。与芦笛这样的文学式政论家过招,对手多半不是被战败,而是被他那越扯越远、既丰富又伪劣的想象力所气败或拖败。如果我不想陷入此窘境,那就非得事先排除其有意无意布下的论战雷区不可。



或问:芦笛不是有“芦苇荡最后一役”的宣示么?



答曰:无碍,论战似 Game,各有各的战法,何况我的着眼点一直是在所谓“沉默的大多数”。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95724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