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杨墨兼用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杨墨兼用
马悲鸣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5898
经验值: 57789
标题:
杨墨兼用
(468 reads)
时间:
2004-9-15 周三, 下午7:46
作者:
马悲鸣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杨墨兼用
·马悲鸣·
中国人上孔夫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当大概也有两千年了。这次国际共运的失败不仅是马列主义的失算,也是在中国风行了两千年的孔孟之道的失算。当年杨朱,墨翟之说风行天下。知识分子非杨即墨,根本没有儒家的地盘。后来儒家仗着帝王撑腰才尽夺知识界天下。因为公家即是皇家,他皇帝老爷不过是让天下为他们家,自己占便宜罢了。其实共产党教人爱党也是同一个意思,让天下爱他们那一伙,以便他们占便宜。
现在看来还是“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的杨子正确。他不拔一毛以利天下,也不拔天下一毛以利己。这不正和了当今先进发达国家严格界定产权的做法吗?杨墨之说各有其理。杨子的工夫是非紧急状态(和平建设时期)练的。墨子的“非攻”、“兼爱”工夫是紧急状态(灾难破坏时期)练的。如能以法律严格界定紧急状态和非紧急状态,则杨墨各得其用。正如庄周所云“涸辙之鲋,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大海。”“涸辙”是紧急状态,当然要“相濡以沫”,即“兼爱”了。但紧急状态不可久留。我们奋斗的目标就是要远离紧急状态。非紧急状态用不着“兼爱”了,当然要“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这和“杀一人以取天下而不为”是一种思想模式的两面。果如此,能严格界定产权和由此衍生的其他权力,则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争夺,包括夺天下,都可以诉诸法庭,而不必慷慨悲歌上战场了。
人为紧急状态(如战争)的起因被“用杨”清除掉后,人们面临“用墨”的可能紧急状态就剩下非人为的自然灾害了。到那时的远离死地之道才是科学。对于一个系统运作的社会来说,非紧急状态是常态,紧急状态是非常态,故杨子说长于墨子说,杨正墨奇。如果法律和科学的成就能使涸辙之鲋归于大海。它们长久地远离涸辙死地,则难免不相忘于大海。这其间如与不如的比较正表明庄子能堪得破。
当今被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看着眼热,而又嘴上痛诋的西方现代化世界说穿了不过是杨墨兼用。法庭干的似杨道,教堂干的类墨道。美国兵按从军合同上战场时并没有悉数临阵逃脱。孟亚圣不通其理,一句“杨子为我是无君也,墨子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把个这么好的治国之道骂得一钱不值,从此穷措大们紧急状态则效杨,夹着细软跑得比谁都快;非紧急状态则用墨,天下太平时大吹仁爱牺牲的法螺;弄得中国两千年来换了三十多家“天下为”的公家皇帝也进入不了现代化。今日“痛诋”者正说明他们不愧是孔孟门下子弟。这里得说一句,孔孟之道也并非一无是处,但用来治国可实在不敢恭维。
杨子无书,因其彻底不为公。我写的这些狗屁文章实在是还没学到家。
作者:
马悲鸣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97252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