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两个中国”的难题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两个中国”的难题
芦笛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5
标题:
“两个中国”的难题
(878 reads)
时间:
2004-8-29 周日, 上午7:14
作者:
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两个中国”的难题
芦笛
这说的不是台湾问题,而是大陆自己的“心口疼”。所谓“两个中国”,指的是城市中国和农村中国。
这话还是鬼子给我的启示。还在作研究生那阵,我看了本英国鬼子写的关于中国的书,那家伙曾在中国呆了很长时间。据他说,其实有两个中国,一个是城市,一个是农村。两者的关系其实是帝国与殖民地的关系,农村之于城市,比殖民地还不如,不但是城市的掠夺对象,而且农民备受城里人鄙视和歧视,比印度人受英国殖民者的欺负还恶劣百倍。作者还说,一般外国旅游者根本不知道这个事实,去中国只能看到城市中国,而占幅员和人口绝大部份的农村中国是什么样,他们连最起码的概念都没有。
我当时看见那话还觉得有点接受不了,过后越想越觉得就是那么回事。咱们欺负起乡下人来,绝对只会超过南北战争前的南方奴隶主对黑奴。农民天生就是干贱活的命。90年代末我回去了一趟,发现城里人不愿干的脏活累活全让农民给承包了。就连我原来在的那个厂子也如此。对此无比恶劣的同族歧视,竟然也就没谁觉得不正常。
这种状况当然是中共执政后造出来的人为景观,并非从老祖宗那儿传下来。说来也非常富有讽刺意味:我党靠农民痞子起家,可进了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实行户口制,从此剥夺了农民进城的神圣人权,堪称古往今来见所未见。
这还不算,此后农村完全成了提供工业化原始资本的唯一来源,让老毛这前农民子弟黑了心地爱怎么剥皮就怎么剥。亏他还好意思说什么“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大批斯大林的什么“剪刀差”,其实比起中国农民来,苏联老大哥真是在天堂里了。
老邓的仁政之一,便是给农民松绑。农民这才算是过上“解放”以来从没见过的好日子。可惜后来发展沿海经济,却又走上了“城市剥削农村,沿海剥削内地”的传统老路子,再度造出了20、30年代那种畸形发展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以农村经济的凋敝为代价换来了局部高光点的发达。
可笑的是我党还煽动“民族主义”仇外思潮,而竟然也就有那么多无知愤青傻傻地上当,全然不知“帝国主义经济侵略”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都没达到现在这种吓死人的高峰。国内几乎没有哪个行当的市场没被鬼子坚决、彻底、全部、乾净地占领,连没什么技术含量的牙膏,如今都由鬼子的公司生产。
我党爱国的方式确乎与众不同:当初袁大头被迫签订了《21条》后,给全国官吏发了秘密文告,谆谆教诲大家牢记国耻,以求日后咸鱼翻身,骑在小日本头上。21条的主要内容无非也就是个资本输入。历史的讽刺是,当初老袁被迫接受人家的资本输入,如今咱们是跟妓女拉客似的去苦苦哀求。如果说前者是“强迫作爱”,后者则是“投怀送抱”。可笑的是妓女反倒成了“民族英雄”,而被强奸的老袁反倒成了永远被钉在历史耻辱桩上的卖国贼!中国人的脑袋,确乎有点特别。
扯远了,还是来说农村吧。那天我看见余大前情郎转贴来的“民工荒”,旋即又看见徐建新先生跟帖,说那文字是受他启发写出来,当下喜不自胜,赶快请徐先生赐教,可惜徐先生却似乎对具体问题没太大兴趣,反倒去探讨“革命”那侏罗纪公园里的恐龙化石,让我颇觉扫兴。
老芦上网快五年了,天天就看见两个主题:仇共派痛骂我党,歌颂“民主”,而拥共派臭骂美国,歌颂专制。这种连台大架,初看还觉新奇,看足五年后,实在是如同鬼子说的fed up to my back teeth了,因为其中的智力含量趋近于零。
其实任何头脑正常的成年人都该知道,如果中共政权可以用辱骂推翻,则老毛早就让我在70年代秘密诅咒死了。而如果因为歌功颂德就可以使革命形势不但大好,而且越来越好,那“困难时期”也就不至于饿死那么多人了。既然开个论坛,还是少来空对空的玩意为好。这就是余转来的帖引起我的注意的原因,因为人家是认真探讨中国的实际问题的。
今天老狼转了一堆帖子来,也是谈实际问题的,我每份都仔细攻读了一番。其实这问题早就由秦晖先生发表在《世纪中国》的论文中说得非常清楚了。在我看来,中国现在的经济转型,乃是“以权力集团化公为私、转化为官僚资产阶级为最突出标志的恶性私有化”。正因为此,郎教授这位“中国兰博”绝对只会翻船,只怕要让人家告到家破人亡。
我对这问题的态度,早在《我看“中国之路”》的旧作中说过了,是非常矛盾的。无数历史事实证明,只有资本主义能够救中国。因此,实行私有化、全面走资是中国的唯一出路,因此,我党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但因为中国背上了那个共党极权包袱,这走资必然是恶性走资,以官僚资产阶级的出现为最突出的特徵。
而这就决定了咱们的改革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因为第一,真正的民企只会被官僚资本窒息而死。自由资本主义没有发展的余地;第二,权力疯狂转化为资本的结果,是在一个穷国中制造出了比美国贫富差距还要悬殊的社会不公。早在四年半前,我就在旧作中指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咫尺荣枯异,惆怅难再述。’以此而能长治久安者,古往今来,未之见也!”
要预防大规模的社会骚乱爆发,唯一的办法是在政治上实行开明专制,放开对言论的管制,实行舆论监督和施政的透明化,同时厉行法治,制止官僚阶级对人民财产的大规模侵吞,并迫使已经形成的官僚资产阶级退到和民族资产阶级平等的同一竞争线上去。这也是早在几年前就说过的老话了。
但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我党看来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了,简直就完全丧失了自我完善的起码弹性。第二就是毛主义的流毒实在太深重,人民实在是习惯于“均贫富”的洗脑,“消除社会不公”的口号很可能被党内野心家们接过去当成打倒“走资派”的武器,再一次弄出“均贫富”的毛式革命来,使得刚刚走上资本主义康庄大道的中国再次跌进“烂污社会主义”的粪坑。
这两个难题,只怕是万能的姜子牙复生,也绝对想不出解药来。
此外还有那“两个中国”的严重问题。如上所述,中国的经济起飞,其实主要是城市中国的起飞,代价就是农村中国的相对贫困化。而这就是为何大郎转来的那个“民工荒”让我非常感兴趣的原因。
任何脑袋明白的人都知道,中国沿海地带的起飞,靠的不是什么“党的英明领导”,更不是什么专制制度,而是海外华人的大量投资加上农村提供的廉价劳力。这起飞得以实现,靠的主要是运气,一是东南亚经济危机迫使港澳把工厂内迁到大陆去谋求廉价劳力,降低成本,二是港澳台新等国已经进入从劳力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的转型时期,所以趁机把这套本该淘汰的名堂转移到大陆去,来个“余热发电”。天时地利加在一起,才烘托出了党卫军们吹到天上去的“奇迹”。
可这奇迹的基础非常不稳固,中国的经济起飞,靠的主要是比欧洲19世纪还残忍的“血汗工厂”。其掠夺对象便是农村殖民地提供的大量超廉价劳力。这些人之所以愿意遭受那种惨无人道的剥削,完全是我党“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政策倾斜”。农业税高到使种田无利可图,当然城里的血汗工厂再水深火热,也不愁招到滚滚而来的新时代“包身工”。
胡温当政后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又动用那可怕的权力杠杆,把“政策倾斜”扳了回去,造成了人口的逆向流动,以致城里出现了“民工荒”。
这在我看来完全是好事。谁都知道,工业生产周期比农业短得多,创造利润当然就比农业来得快。这就是为何历届中共政府都要干那种“刮农村养城市”的伤天害理的事。这种短视政策的恶果,那个帖子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大量农民涌向城市,农田抛荒,必然要制造出大量的潜在的“赤眉绿林”来,完全是为了将来的大爆炸铺垫乾柴和火药。
但这问题并不到此就算解决了。中国的农村如果不像西方那样城市化,则中国永远只会是个泥足巨人。可那帖子说得很清楚:中国农民数量实在太庞大,绝对不可能效法美国搞高科技、高效益的集约农业。某些食洋不化、只知猴子般效仿洋人的政府“智囊”主张“消灭农民”,却看不到你要是真把农民“消灭”了,则国民经济根本就没有能力容纳这些人,他们决不会就此变成白领或蓝领,只会变成无业游民,也就是未来的陈胜吴广。
那帖子的作者的主张也很明确:在某种程度上回归到毛的平均主义上去,用小块耕地把农民捆死在土地上,以此保证社会安定。当然,他主张的还是所谓“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并不是老毛那种使用国家权力无情剥夺农民迁移和择业自由的无耻手段。
但在我看来,这主意就算行得通,也绝对不是什么可持续发展。无法想像采用这种传统农耕方式能保证高产。在这种原始农业支撑下的“强国”只能是泥足巨人,迟早要被它自己的重量压垮──当粮食产量再也无法承受人口负担之日,也就是该巨人轰然倒地之时。更不必说如果全国绝大部份人口停留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原始状况,民主化还能有什么希望。我早说过了,只有中产阶级成为社会中坚的民主社会才是安全的民主社会。
许多人谈论过农村城镇化,想走鬼子的老路,用城市化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惜这似乎也很不现实。中国的农业人口实在是太庞大了,要吸纳10多亿人口,只留下1亿以下的人口搞现代大农业,不知要造出多少城市来。就算把那些城市造出来了,可耕地也就所剩无几了。
所以,看来中国的“三农问题”和别的问题诸如民族问题、法治问题、台湾问题等一样,都是无解的。
要说无解,恐怕也不尽然。日本、台湾的人口密度并不比中国大陆小得多,人家又是怎么解决这“三农问题”的?可惜的是,咱们只知道把眼光投向美国,以为那就是人间唯一的奥林匹亚山,却从来不屑去研究一下国情与中国相似的民主国家走过的现代化之路。
其实我早说过了,就凭中国人口密度那么高这点,中国也不可能实行美国那样的经济自由。更值得注意的倒是日本、南韩和台湾,可惜到现在这话也没谁听进去。就连留日大贤们也似乎从来没系统介绍过一下日本的先进经验,唉。
四年半前,我写了《为什么要了解日本》。在其中我说,中国人是一个没有学习能力的民族,而要改变这一点,首先得去向日本人学习,把人家杰出的学习能力学来。做不到这点,则咱们永远只知道艳羡和赶时髦,只会跟孙大炮那猴子似的,以攀比最强国为“取法乎上”。
作者:
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海纳百川是也
--
reader
- (103 Byte) 2004-8-29 周日, 下午8:48
(156 reads)
是的,我也认为要学
--
幽灵
- (49 Byte) 2004-8-29 周日, 上午11:43
(140 reads)
老2,对不起拉,有事相求
--
芦笛
- (41 Byte) 2004-8-29 周日, 上午8:15
(214 reads)
done
--
2u2m
- (0 Byte) 2004-8-29 周日, 上午8:20
(114 reads)
多谢!
--
芦笛
- (0 Byte) 2004-8-29 周日, 上午8:35
(114 reads)
芦帝:蚊蹄好象不大,闲风
--
邢国鑫
- (463 Byte) 2004-8-29 周日, 上午9:39
(140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49216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