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评两句林思云的《中国运动员是金牌战略的最大受害者》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评两句林思云的《中国运动员是金牌战略的最大受害者》
莫名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评两句林思云的《中国运动员是金牌战略的最大受害者》
(524 reads)
时间:
2004-8-21 周六, 下午5:28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绘里夸林思云有关中国运动员的贴说:“我觉得这帖子是林桑几年来写得最好的一篇”,而我觉得恰恰相反,小左反驳比较好,是小左几年来写得最好的一篇。
小左有一句话说对了,林思云的文章是一贯的闭门造车,这可以说是林思云文章的一贯风格,而这一篇有关运动员的文章又是林文章中很空洞的一篇,我不明白绘理怎么会看上这样一篇文章。
林思云所举的有关退役运动员的例子,是被媒体炒作后的极端个例,比如前国家队守门员张惠康的例子,与其说是制度的原因,不如说和张个人的性格有关,前一阵子,媒体还炒作了北大毕业生失业卖肉的新闻,这些极端的个例不能用来说明普遍的问题。
有关运动员的出路问题绝不是象林思云所描述的那样悲惨。普遍地看,从体校开始到专业队,运动员如果有一定的成绩,国家有特招制度,就有上学的机会,出路不会比一般人差。在林思云的大脑里还把运动员想象成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一类人,这些人固然文化底子差,但是智商可以说不在林思云这些人之下,在学校里固然学习比较吃力,但是出了校门,这些人不仅是有了一张文凭,因为有一技之长在身,机会比一般人还是多,比如我在《洗澡》里曾说过的我的一位朋友,我踢足球是兴趣,他是为了饭碗而踢球,从专业队到特招进大学,就是为了找一份工作,当然他本人也绝不是象林思云所理解的运动员那样,他是一个聪明人,在学校里把该学得都学了。以后他能有所发展,不是因为他英文说得好,不是因为他是有名大学的中文系毕业生,这样的人社会上大把抓,而是因为足球踢得有些名气,别人愿意和他合作。作为一种曾经有过的运动员生活经历,多多少少都会对自己以后的生活产生影响,这是一种财富,即使是退役了,也要善于利用,西方的很多运动员都是这样的,不能靠谁送上门。就我所认识的一些运动员都选择了退役进大学,毕业后也都有了不错的工作。要说“悲惨”,西方国家有些被淘汰的运动员更值得林思云去同情。
林思云前面几篇有关中国奥运的评论,也不值得看。小左说的是对的,林思云不了解体育,只是一个喜欢凑热闹的人,我看他和其他在这里聊奥运的人不一样的地方是他在憋着劲,总想看出什么本质的东西,看了林思云的文章,我就想起了那个中央电视台紧锁眉头的白岩松,总要告诉大家他看到了本质,其实有些东西他连皮毛都还没有搞懂。
我个人对林思云没有成见,是本能地不喜欢他的文章,没有办法。我的直觉是林思云是一个很固执己见的人。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林思云是一个很固执己见的人”,而且很认真。这是个好脾气。值得过的稀里糊涂的国人
--
Doooku
- (28 Byte) 2004-8-22 周日, 上午11:33
(152 reads)
林桑的确有点象央视的白桑。
--
鲁肃
- (0 Byte) 2004-8-21 周六, 下午6:45
(126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1694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