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八月蟹肥时 -- 一次不吃十来只不过瘾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八月蟹肥时 -- 一次不吃十来只不过瘾   
dck






加入时间: 2004/04/02
文章: 2801

经验值: 4649


文章标题: 八月蟹肥时 -- 一次不吃十来只不过瘾 (248 reads)      时间: 2004-8-14 周六, 上午12:02

作者:dck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八月蟹肥时 -- 一次不吃十来只不过瘾

彭海伦

七、八月蓝蟹上市,马里兰居民常常一家大小到海边享用螃蟹大餐。

古代宫廷嫔妃闲得发慌,用指甲剔蟹肉,再将食用後的蟹壳排在盘中如蝴蝶状,过去我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事,如今竟在劳伦斯身上重见……

七月初开始,各大海鲜店、韩国超市韩亚龙及Lotte等,陆续见到马里兰州名产蓝蟹上市,它们活泼的在店家放置的大木盒里横行。马里兰蓝蟹跟我们平常所看到的蟹真是不同。最大的不同点是公蟹那对水蓝色泛着诗意的螯和蟹脚,而母蟹的螯则从末端蓝色渐层为橘色,蓝色与橘色色彩相间,愈发显其特殊。

在海产店和韩国超市看到的蓝蟹,它们的螯通常没有用绳索困绑,顾客买蟹,得拿支大夹子很辛苦的夹起来,放置在塑胶袋内再过磅,稍不小心就被螯夹住,痛得你哇哇叫。记得初见马里兰蓝蟹,就觉其逗趣可爱,或因色彩是自己偏好的关系,才乍看目光就久久不肯离去,动念想到动物界不是色彩愈美愈有毒吗?但是看到不少顾客一买就好几磅,人家是老饕,这麽多年来食之都无事,自己未免太大惊小怪了。

蓝蟹的命名可是有来头的,马里兰人Mary Jane Rathbun在一八九六年发现此种生物,直到一九八九年美国甲壳类组织协会才正式将此生物命名为蓝蟹,以纪念发现者。母蟹一生只交配一次,与公蟹交配後,母蟹会保留精子,跑到高盐分的海水边才把卵排出来。一次产七十五万至八百万个卵。因为蓝蟹外观优雅、肉质肥嫩,生物学家也称它为风味极佳的美丽泳者。

好友琴是广东人,做了一手好菜,特别懂得如何食蟹,七月下旬,她到巴尔的摩海产店买了一篓公蟹,邀请我与她共享,她说:「老中爱吃母蟹,老外却喜食公蟹,但时值母蟹产卵季节,母蟹仅多膏黄而肉不肥,且胆固醇高,公蟹则肥嫩多汁,所以一篓公蟹此地价格大约要一百六十元,一篓母蟹不过七十几元,与台港和大陆的公母价格恰恰相反,这就是供需关系了。我初来此常笑老美不懂吃蟹,只会吃公的,不会吃母的,後来才发现公蟹肉紧实且味道特香,这才了解是老中不懂吃蓝蟹,把吃大闸蟹的经验运用到蓝蟹,错错错。」

一会儿,只见琴拿了一个大锅子,倒了好几罐啤酒进去,再放上蒸锅,把蟹一只一只排好在锅内,倒上海鲜粉,琴说:「用啤酒蒸蟹,肉和黄都会很紧,加上老美发明的海鲜粉,可以让螃蟹蒸熟後颜色更美,最重要的是味道和蟹肉很契合。」蟹都排妥後,琴开大火大约煮了十馀分钟,掀开盖子,只只大鲜红蟹散发出美味,极尽诱惑。

琴拿了一个精致的大方盘,装了大概十六只蟹,我傻眼了,两个人吃这麽多只蟹,怎麽吃?琴说:「不用担心吃不完,左右邻居老饕很多,平常吃他们送的,这回可以还他们一点。我们这里吃蟹一次不吃十来只不过瘾,那些还没下锅的活蟹还可做面拖蟹,不会浪费的。」
我们移驾到院子里享用美蟹,远望过去,对家也在食蟹,我不禁笑了。好个吃蟹时节。

才欣赏过琴的吃蟹百观,过两天又有朋友邀去Bay Bridge 吃海鲜。我们一早就从主干道洛克菲勒上高速路直奔Fisherman's Inn。儿子的朋友罗伦斯是个单身贵族,很有生活品味,喜欢美食,再远都要开车前去解馋。

到渔人餐馆时,劳伦斯说:「今天我们要渐入佳境,先吃蟹蛋糕。」这是直译crab cake,顾名思义就是以蟹肉做的佳肴。我吃过很多种蟹蛋糕,但以这次的最好吃,看得到一条条剥出来的紧实蟹肉,有弹性表示相当新鲜,入口後可以感受到洋葱、红萝卜和奶油等的提味效果。蟹蛋糕通常做成球状,再搭配特殊的酱料,酱料是各家独特秘方。蟹蛋糕海鲜市场也买得到,但味道不如这家供应的鲜美对味。

吃完午餐,逛了市场後,劳伦斯说:「我们的精彩节目现在才要开始。」他带着我们前往一家名为crab deck的店。从外观很难看出里面景深如此宽阔。那是个靠海边的餐馆,里面有酒吧,但有更多的长条桌,一看这种布置就知是让你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场所。

我们选择了室外靠海边的位子,虽是下午五时时分,阳光还很烈,波光粼粼。劳伦斯先叫了两打螃蟹、一篮子马铃薯片及一些饮料,然後请阿姨我先开动。在美生活这麽多年的劳伦斯还有传统的敬老尊贤作风,我觉得挺受用的,开心的不得了。

吃螃蟹难不倒我,但要吃得乾净和有好吃相,凭良心说我没这本事。劳伦斯拿了一只蟹,熟练剔除蟹胃、蟹鳃等不能食用的部分,掀盖挖出膏黄,再进军蟹身,最後是拿牙签剔出蟹脚肉。他是道地的老饕,膏黄、蟹肉、蟹脚都吃得乾乾净净的,而且吃相优雅。想起书上写过古代宫廷嫔妃闲得发慌,用指甲剔蟹肉,再将食用後的蟹壳排在盘中如蝴蝶状,过去我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事,如今竟在劳伦斯身上重见。

吃螃蟹佐酒,他也有独到的见解。他说:「老中深信蟹寒,吃太多螃蟹会拉肚子,因此吃蟹佐酒是必要之举,阿姨你知道吗?《金瓶梅》第叁十五回谈到吃蟹佐葡萄酒,并不是最高境界。要佐金华酒,我不知金华酒是什麽酒,但大抵不脱黄酒或白酒吧。若吃螃蟹佐啤酒会愈吃愈冷,愈吃肚子愈饿,所以我想吃蟹佐烈酒应该是正确的。」

劳伦斯是ABC,父母亲来自苏州,从小耳濡目染双亲的食蟹文化。他说蓝蟹从七月初到九月是最佳食用时节,小时候每到七月初,双亲就会带着他到华盛顿DC水产市场去买蓝蟹,父亲从买蟹到煮蟹都不假手母亲,当第一只蟹送入嘴里时,父亲就会吟到:「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我叫道:「那是《世说新语》记载的,如今被视为蟹文化之一。」我告诉劳伦斯吃蟹、饮酒、赏菊、赋诗是金秋最风流的韵事。我建议劳伦斯到图书馆去找蟹经、蟹略和蟹志一读,会对中国吃蟹的闲情逸致有更多的了解。

《红楼梦》中有一首螃蟹咏: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涤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於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馀禾黍香。

诗中讽刺世人食蟹的残酷,却也提供最佳食蟹方法。这和马里兰人吃蟹讲究气氛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曾多次看到美国有钱有闲的女人,买了螃蟹,穿着盛服,坐在自家院子里,优雅的吃蟹。她们吃得很专心,路人走过,她们一律视若无睹,在斜阳馀晖映照之下,美丽的女人和风味极佳的蓝蟹构出的画面,还真有点风韵呢!

(寄自马里兰)




作者:dck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dck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16696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