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20173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谁剥夺了他们受教育的权力
中国有个工程,叫希望工程,这希望工程的目标为了帮助因贫困而失学的学童不再失学,为了让贫困的儿童也有受教育的权力.
每一年,不知有多少海外人士和国内善人捐赠大量的钱用来帮助我们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重新背上书包,接受最初最基本的教育.
可今天,我们有一群数量相当庞大的少年,他们不是因为家中穷的连学费都交不起而失学.完全是因为学校的问题,让他们受到的九年义务是残破不全的,这一群孩子比超起希望工程所帮助的学童多的多,虽然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统计数字(即使有统计数字也是绝对的无法完整及正确).
让我们把时间转回到1995年.这一年,国家教委针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状,制定出了分流政策,对于一些很难考上大学的学生,学校可以把他们分流,不参加高考,只要会考合格,就颁发高中毕业证书.分流必须秉着学生和家长自愿的原则.
就因为这一政策的出台,让分流在全中国范围内扩张,从部分地区实行分流到全国范围实行分流,从高考分流到中考分流,从一部分地区分流后只要学生想参加高考也可以参加高考和中考,到强行不让参加高考及中考.
虽然在国家教委的政策出台辶前,中国就已有了分流,但当时不像现在的分流如此的疯狂,如此的肆无忌掸.为了升学率,一些普通中学尤其且县乡中学,把超过半数甚致七成以上的学生当做差生强行分流出来以教委制定的分流政策为文件依据,(不是根据教委制定的自愿原则及高考范围),不让参加中考.
对这些学生,一些学校让他们回家到社会上去,一些学校派一些学校认为的”烂老师”来教他们这些分流班的学生,反正没参加中考了,教与不教无所谓,教师没了教的态度,学生们是抱着反正没希望了,学与不学一个样玩的精神,这样的教与学,不说大家都清楚老师会教些什么,学些什么.
学校的升学率可是突飞猛进,几乎是100%,学校的声誉当然是如日中天,可学生呢?被分流出来不能参加升学试的会怎么看自己;原来咱是被放弃的一群,是没希望,是拖人后腿的一群.给上重点参加升学试的一种高人一等的心态,这是好是坏我想为人师表者应该清楚.
有了会问,要是这些学生不去分流班怎么办,非要参加中考怎么办,放心,这小问题是难不倒我们的为人师表的老师们的:你要参加中考,叫你们的家长来,二千元押金,考不到某分数线拿不回钱,二千元对于一些农家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啊!(一个家庭可能是一百元现金都没有.中国还有三千万人人均年收入不到300元,六千万人人均年收入不足600元.)考不上没了这钱,怎么算都合不来搏不过,家长自然是不会让孩子拿这钱冒险了.还有一个方法也不错,不给毕业证书,没考上更高一级的学校,学校扣发其中学毕证书.没有了这证书,说小事是小事,说大事也是大事,出门打工我还没听说过有那个工厂要没有初中以上学历的,没有证书,人家不相信你中学毕业,不请你,不是还可怕点.还是自愿回家好点.
中国还有一些儿童,也不是他们的父母交不起学费而上不了学.他们就是那些农民工的孩子,这些儿童因父母在大中城市,沿海发达地区工作,放在农村没人照顾而随父母背井离乡.这些孩子一样没有了受普通教育的权力.
父母的户口在农村,孩子的户口也在农村,孩子的普通教育也只能在户籍所在地进行,这异地嘛!当然也可以受到普通教育,只要有钱的话--赞助费,借读费少则一千八百的,多至八千上万,一年而已,这依各个学校各个地区不同而已.这对于民工们来说,那里承担的起(承担的起也就不会背井离乡跑城里来,到沿海地区去了),只好让孩子们自己玩了,只有自己有空教一点了.
希望工程是美丽的,希望工程是可悲的.希望工程的美丽是让更多的穷孩子有了上学的机会;希望工程的可悲是在这充满因贫困而失学要人伸出援助辶手才可上学的国度里,我们的学校用不同的理由把我们的学童受教育的权力硬生生的收回,把我们的学童赶出了校门,当垃圾一样的踢给了社会.
首发<争鸣>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