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是谁杀了宋教仁?(三)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是谁杀了宋教仁?(三)
芦笛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标题:
是谁杀了宋教仁?(三)
(1045 reads)
时间:
2004-7-26 周一, 上午8:27
作者:
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是谁杀了宋教仁?(三)
芦笛
四、袁世凯的嫌疑也可初步解除
袁世凯到底是无辜还是有罪?史学界一口咬死他是主谋,似乎就只有两条根据,其一是他有作案动机,也就是说他是宋死亡的最大受益者;其二就是洪述祖发给应桂馨的密电所说的“毁宋酬勋”。对于后一点,前文第二节已经讨论过了,我觉得并不能成立。
第一条也大成问题。在我看来,袁根本没有非杀宋不可的理由。
据说,袁除去宋,乃是因为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大胜,在参众两院都获得多数席位,宋是内阁总理的当然人选。一旦他当揆,则老袁势必成了虚君。所以,他非除去宋不可。
这其实是一种假说,而且还是一种经不起推敲的假说。主张此说的人忘记了几个事实:
第一,杀宋并不能同时杀了占据多数国会席位的国民党人。宋虽死去,国民党仍是国会第一大党,老袁被架空的危险性并没有解除。以暗杀作为政治斗争方式,在老袁那种老奸巨猾的政客手上干出来,实在是难以思议。
第二,以实力为后盾的武断专行远比暗杀有效。其实民国成立伊始,老袁就为这“党派内阁”和同盟会斗争得不亦乐乎(所谓“府院之争”,亦即总统府和国务院之争),早就斗出了丰富经验。
民初第一个内阁总理是唐绍仪,他曾和老袁为任命直隶省都督的事闹翻。唐以内阁提名和省议会选举的双轨程式,请袁任命亲同盟会的王芝祥为直隶省都督(相当于后来的省军区司令,但地位比省长【其时叫民政长】高)。袁不愿京畿守卫重权落在异己手中,改委王为南方宣慰使,唐拒绝在命令上签字。按责任内阁制,无内阁副署时,大总统命令无效。袁世凯却无视制度规定,径自下达命令,导致唐内阁倒台。以后几届内阁根本名不副“责任内阁”之实。就算宋入主内阁,他又有什么能耐抗衡老袁的横行?袁又何必怕他怕到非得杀了他不可?他后来连国民党都敢取缔,连临时约法都敢废除,又何必怕宋怕到了非得使用这种拙劣而效果可疑的办法除去之?
第三,当时党派政治在中国刚刚出现,非常幼稚混乱,许多人不过是为了赶时髦,图新鲜,或是把入党当成了新式科举。其时的政党既不像列宁主义政党式的黑社会组织,也不像西方议会政党,连明确的政见都谈不上。各种政党多如牛毛,跨党人士比比皆是。据说就连引退上海不管政事的伍廷芳,也被先后拉入11个党。赵秉钧也是各党派包括国民党在内争相拉拢的对象,后来给成功地拉入了国民党。黄兴甚至还去邀请过袁大头加入国民党,被袁婉辞了,说他是大总统,未便加入某个党派,云云。
总之,国民党的大胜其实是一种“泡沫政治”,没有多少份量,后人不能用西方政党的模式去套当时的政局。
国民党是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共和实进会等几个组织合并而成的。同盟会本来就是个松散的大杂烩,国民党就更不用说了。小宋死后,老袁略使分化瓦解手腕,国民党就分崩离析,溃不成军,说明它根本就不是能在国会战场上叱吒风云的政治力量。就算小宋不死,且有经天纬地之才,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双方实力对比以及国民党软弱松散现状。
第四,老袁和在野革命党人不同,名声对他来说更为重要。在有别的办法收拾政敌之时,他用不着去使那种可能后患无穷的手段。他是将官出身,在谋事时预估失败的可能应该成了思维习惯。暗杀风险甚大,任何人都会想到“万一凶手被擒,说出是谁指使怎么办”的问题。他以大总统之身,犯不上去冒那个险。
第五,如我在《“毁宋酬勋”考》中指出,根据应洪来往密电,应桂馨告诉袁已经拿到了宋教仁在日本刑事犯罪的证据,他曾指示应把证据寄来。那确实是最有效地毁灭宋的政治生命的政治武器,而且毫无风险,既然袁已经有了这有效的“毁宋”手段,何必还要诉诸风险很大、效果可疑的暗杀?
还必须指出,暗杀似乎不是袁的一贯作派。宋死后,有人(一说是黄兴,待考)上的挽联云:
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
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
这里指袁先后杀了三个人,即吴禄贞、张振武、宋教仁。
张振武在袁伟时的文章里提到过,他是武昌“首义”有功人员之一,深为黎元洪所忌,民国建立后一直官场失意,曾在武昌鼓吹“二次革命”。民国元年8月,袁世凯请他入京作总统府顾问,黎力劝张就任,张应命赴京。不料他前脚走,黎后脚就给袁发了一封极长的密电,略云:
“( 张)近更盅惑军士,勾结土匪,破坏共和,倡谋不轨,狼子野心,
愈接愈厉。冒政党之名义以遂其影射之谋,借报馆之揄扬以掩其凶横之
迹。排解之使困于道途,防御之士疲于夜,风声鹤唳,一夕数惊。赖将
士忠诚,侦探敏捷,机关悉破,弭患无形。吾鄂人民胥拜天赐,然余孽
虽歼,元憝未殄,当国家未定之秋,固不堪种瓜再摘,以枭獍习成之性,
又岂能迁地为良。元洪爱既不能,忍又不敢,回肠荡气,仁智俱穷,伏
乞将张振武立予正法,其随行方维系属同恶共济,并乞一律处决,以昭
炯戒。此外随行诸人,有勇知方,素为元洪所深信,如愿回籍者,请就
近酌发川资,俾归乡里,用示劝善罚恶之意。”
袁世凯看了密电后顿时变色,立即和梁士诒、赵秉钧、冯国璋、段祺瑞、段芝贵等人商议是否遵照黎电办理,梁主张向黎去电核实是否确属黎本人意思。武昌复电证实后,袁才决定逮捕并处决张、方两人。事后舆论大哗,袁不得已公布了他和黎的来往密电,说明是遵照副总统之命不得已干的事。在今天的人看来,这当然是践踏法纪的犯罪行为,但袁毕竟不是祸首,杀张并非他的原意,也不是主动行为。
吴禄贞倒确实是袁派人暗杀的,但那属于不得不采取的紧急行动。
吴为日本士官学校第一期骑兵科毕业,在日本参加兴中会,回国后参与华兴会的发起和成立。辛亥革命爆发时,吴任陆军第六镇统制,驻石家庄,藉赴滦州宣抚之机,与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会商联合举兵起义。此时山西已宣布独立。他断然截留南运武昌军需,并电奉清廷“大赦革军而息战事”。清廷大惊,疑其为革命党,但仍不敢贸然撤其职,乃佯为嘉许,11月4日,授署理山西巡抚以示笼络。吴察,于6日赶赴娘子关会晤山西都督阎锡山,密议组织燕晋联军,由吴任联军大都督兼总司令,阎副之,并约期会师直捣北京。事为袁世凯侦知,遂密遣被吴革职的周符麟至石家庄,收买其卫队长马惠田,于11月7 日凌晨将吴杀害。
由此可知,吴位高权重,贵为军长(镇统),身拥重兵,驻扎拱卫京畿的战略要地石家庄,又与山西民军联合,如果真按其计划发兵攻击空虚的京师,则朝发夕至,不难一鼓而下。当此生死危亡存于一线之际,袁不能不出此下策。果然,吴被暗杀后,群龙无首,第六镇很快就瓦解了。这是战争中采取的非常行动,犹如老美后来用“斩首战术”暗杀萨达姆,跟和平时期杀宋完全不一样,后者根本没有非如此不可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似乎可以得出结论,与“实行暗杀主义”(宋教仁语)的革命党人不同,暗杀似乎不是大臣出身的袁世凯解决危机的习惯方式。
还要指出一个为众多史家忽略的事实,也就是大总统的重任和当时的国情,不容许袁在刺宋这种事上投入过多精力和时间,
袁是日理万机的大总统。其时民国成立了一年多,尚未获得国际承认。此时当真是内外交困,国际上,俄国制造外蒙独立,中国正紧张地跟老毛子交涉(附带说一句,以弱国之身,能和俄国签约,保存了中国对外蒙名义上的宗主权,是袁的一大政绩),西藏也在闹独立。国内则除南北隐隐对立之外,尚有豫匪白狼横行中原如入无人之境,各地人心浮动,兵变迭起……。更严重的是国家财政极度困难,以致历届内阁的大事就是借债,不借债就无法维持运作。老袁为了向五国银行借所谓“善后贷款”,既要说服从中作梗的日本人,又要压服国民党人的反对,弄到焦头烂额。随便在网上档案馆里查一下1913年大事记,就能看出那确实是多事之秋。
在这种背景下,刺宋就算是老袁的意图,也根本就不可能在袁心中具有多少priority。他根本不可能像咱们爱国(民党)爱共(产党)人士想像的那样,是个无业游民,成天无事可干,有大把时间去琢磨怎么害人。
而且,他是大总统之身,洪述祖不过是个内务部秘书,办公地点在“院”而不在“府”,两人地位悬殊之至,洪岂有想见就能见的?但奇怪的是,如前文所说,应桂馨在3月13日主动向洪提出刺宋的建议,次日又重复该建议,16日,也就是3天后,洪回电批准。当时的电报往来需经邮局转递,再加上译码所需时间,可见回复大概也就是接到建议后一两天的事,那批准简直是快到了难以思议的地步。洪究竟是怎么绕过重重官僚机构,一步登天的?唯一的可能是通过老赵转递。但前面已经分析过了,赵介入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而且,洪在此前给应的密电中曾说,赵已经将与应策划阴谋活动的事交给了洪全权处理。
因此,看来批准杀宋很可能是洪自作主张,与老袁没有什么关系。这一推测也与洪的电文内容相符──尽管应曾特地说过“转呈候示”,洪却从未说过“中央批准照办”之类的话。
最后一个有利于解除袁嫌疑的事实是,3月19日,袁世凯宣布国会开幕典礼定于4月8日在京举行,并多次催促宋教仁北上。如上所述,3月13、14两日应连续提议刺宋,16日洪予以批准。如果此事果然得到袁的首肯,他为何要在此后还宣布国会即将开幕,并在3月中旬数次敦促宋北上?须知应乃是上海滩的地头蛇,宋一离开上海,他就再也没有暗杀宋的机会了。袁应该知道应的背景,如果他真的想让应刺宋,应该尽量制造借口,拖延宋在沪居留的时间,以便应有下手的机会才对,为何反其道而行之?
【未完待续】
作者:
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是共产党杀的
--
Doral
- (44 Byte) 2004-7-26 周一, 下午12:45
(270 reads)
有道理.
--
然然
- (321 Byte) 2004-7-26 周一, 上午10:15
(348 reads)
第二条说得很对,我有空改一下吧,谢谢!
--
芦笛
- (0 Byte) 2004-7-27 周二, 上午7:46
(126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798093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