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西学的认识——小的如何读书。向郑大人赔罪:)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西学的认识——小的如何读书。向郑大人赔罪:)
鲁肃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西学的认识——小的如何读书。向郑大人赔罪:)
(521 reads)
时间:
2004-7-12 周一, 上午4:51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鲁肃
我也许就大人的帖子发挥的过多了,似乎是在说大人的不是,首先道歉。
我读历史,本来完全是为了自己个人的学识修养,起初对欧洲历史的主要知识来源于共产党的教育体系,自然也就把文艺复兴和法国革命作为重点,即使如此,倒也认识到了老芦同志和大人指出的:中国人眼中的法国革命和真实的法国革命存在不小的差距。然而对法国革命的意义本身并没有怀疑,甚至以为如果中国当初能够了解了真正的法国革命的情况,看到法国革命中暴力革命的一面带来的主要是破坏,而理性的、人文的、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念才是根本的进步,那么也许中国的事情就不会变的那么糟糕。也以为,民主的倡导者们热心于反对一种专制的同时,对建立一种有根本核心价值做基础的民主体系忽略太甚。我认为民主的制度如果可以和民主的自由价值分开来看待的话,民主的核心价值才是根本重要的。在那个时候我依然认为法国的启蒙运动和法国革命是一个足够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榜样,无非是要从中理解出新的东西而已。
然而我也碰到了一些新的提法,认为民主不能仅仅在法国革命中寻找。这是我在读顾准的书时得到的提醒。顾准一定是因为看到了单单聚焦于法国革命还不足以得到现代社会演变的全部思想来源,因此他大力提倡研究希腊。随着改革开放和法制化,研究制度本身成为一时之热,于是在学界也渐渐发现,制度化的根本来源于罗马。以上两个方面都是放宽眼界的努力,我自然也被裹挟着了解了一些,算是多少思想解放了一些吧。
我读书并没有事先想好个问题去书中寻找答案,读书就是读作者想告诉我的东西,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批判。自从不那么年轻以后,对哲理性的所谓结论逐渐不感兴趣,只是想知道更多些历史真实情况。这之间我体会到,我们受共产党教育的影响不仅仅是结论,也不仅仅是方法性,而且也是视野性的。为了个人的修养起见,我应该多读读以前视野以外的东西。倒推上去,比如宗教改革,中世纪,拉丁条顿的蛮族生活习惯,神圣罗马帝国,罗马帝国,中东历史,伊斯兰教历史,伊斯兰教教义,基督教历史,基督教教义,希伯来历史,犹太信仰,史前史是我大概要了解东西,这些都是在过去知识框架以外的东西,要么被忽略,要么直接就被认为是本该批判的部分。我不想把“宗教是对愚蠢的无耻欺骗”“中世纪是黑暗的”“文艺复兴带来人文主义的光辉”这些葡萄皮囫囵吞下,至少我要有些个直接的体会。
长话短说,看了这些东西以后,我除了知道了很多过去不知道的东西以外,有些地方甚至发生了观念性的变化,比如对中世纪的理解,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的理解,才发现有些以前以为是属于‘人类思想的进步’,和共产党教育无关的基本观念和框架本身也都很成问题,我出国另一个的目的逐渐明确起来,就是读书和实地了解,不枉活一世糊里糊涂。我的确是一个有贵族化知识分子倾向的人,认为了解一切对自己十分重要,好奇心也特别强烈。读书对我来说不是为了学以致用,也不是为了显派。
又扯远了,再说回来。上网来到这个论坛,如获至宝,因为这里知识分子云集,可以得到很多启发。然而发现就民主的事情来说,很多人还处于我在很早的时候的理解阶段,视野很不均衡。比如1)很多提倡民主的人对民主的基本概念体系关系其实很混乱。2)没有意识到民主的来源不仅仅是希腊和罗马,还有基督教和条顿精神,我甚至以为后两项比前两项意义还重大,至少从历史事实上。3)文艺复兴有两条线索,一个是拉丁的人文觉醒,继承于古希腊;一个是条顿的宗教改革,继承使徒世代的基督教(当然他们也不是截然分开的,提醒无聊看客莫抓辫子)。现代民主主要起源于后者。我倒不是说要归功于谁,也不是为了兜售自己,而是觉得只从人文主义,也许理解不了西方民主的本质。
随着我进一步向宗教人士求教,基督教给了我别一番天地,这本身是另外的话题。但宗教也使在我理性和哲学上进步非同小可,这倒是始料未及的,虽然是副产品。我自己的哲学基础本来不差,但我从来没有见过任何哲学体系能象基督教一样深奥和完美,即使不相信上帝的救恩,仅保罗和约翰就足以使我惊骇。另一个副产品是,我发现很多我过去读书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是其中的宗教部分。甚至西方的文学作品,没有对宗教的认识,体会也回非常不同。而且他们的基本价值观并非如我过去以为的,是建立在所谓思辩的基础之上的。现代民主思想也不是‘破除迷信’的结果。您提到的人文主义,的确是对天主教的反对,那是继承的苏格拉底对希腊诸神的怀疑,文艺复兴并没有对上帝和使徒世代的基督教进行根本置疑,反对的是异教化的天主教。单丁的神曲和卜加丘的十日谈是文艺复兴人文觉醒的代表,即使后者也没有反对上帝和基督的救恩,反对的只是天主教中另外加在使徒世代基督教上的附加部分。
又扯远了,在拽回来。西方并非一个完全基于理性的世界,理性是他们价值观的一部分,最基本的部分仍然来源于基督教。理论在西方的思想和价值建设上所起的作用远不象我们过去以为的那么大。然而我们今天的学者们仍然以西方的理论体系为探讨西方思想时的主要兴趣,对人文思想的作用和受欢迎的程度大大一高估了,我自己就看过不少西方的书里顺带提到人文主义时,不过把它当成是部分思潮而已,他们大概压根想不到在我们看来那竟是西方现代化前的所谓全面觉醒,人文主义在西方的影响远远不如宗教改革,即使在我第一次进入到教堂里面以前我就发现了这点。可是在我们这个论坛,有几个人认真地谈论过宗教改革呢?即使我们不注意普通人的生活历史,只局限在高高在上的理论部分不算一种致命错误的话,我们在读了那么多人文主义和理论的民主书籍以外,多少人注意过在西方生活中发生过影响更深远的宗教改革的东西?我自己主要的人文主义西方作品几乎都读过,有上百部吧,但只是晚近几年才开始读一些宗教改革历史文章,依然很不够,然而根本不读就更不够了。
我们受到的教育局限是多方面的,有些甚至不是共产党的问题。共产党当初很多人跑到法国去研究革命,没都跑到苏联去已经算是很有远见了,并非是后来要进行愚民政策深谋远虑的一招,从那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思想界的一贯局限,顾准放眼到希腊就已经成为一时的先知了。
我以为的中国人在试图了解西方时存在的几个问题是:
1)局限在近代;即使远去,也局限在希腊罗马,忽略基督教和条顿。
2)局限在理论,忽略普通历史和宗教;按图索骥,去西方找答案,而且主要在理论书籍里寻找。
大概如此。
估计又借题发挥了很多,不全是针对大人的,只是借和先生说话放开了说说,如果不是对先生有知己般的信任,断不会如此放肆胡来,想必先生也能体会,是鲁肃所不担心的。
我的兴趣其实不在这些上面,美术和科学是小的最爱,读各方面书不过是满足自己的好奇,所以必有许多可笑的见解和知识的错漏,加上一贯近乎残障的记忆力,没有遗留下应有的葡萄皮作吃国葡萄的见证,望列位看官宽恕则个。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讲的极好
--
五骆驼
- (393 Byte) 2004-7-12 周一, 下午1:20
(140 reads)
给子敬下个订单
--
郑若思
- (343 Byte) 2004-7-12 周一, 上午10:56
(151 reads)
个人浅见以为西方思潮的演进与有独立思想的大学设立与发展很大关系。早期从神学人文
--
赵夭
- (77 Byte) 2004-7-12 周一, 上午5:53
(123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2938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