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水泊梁山后代争自由!山东省地下电视台屡禁不绝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水泊梁山后代争自由!山东省地下电视台屡禁不绝
dck
加入时间: 2004/04/02
文章: 2801
经验值: 4649
标题:
水泊梁山后代争自由!山东省地下电视台屡禁不绝
(260 reads)
时间:
2004-7-13 周二, 下午10:52
作者:
dck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水泊梁山后代争自由!山东省地下电视台屡禁不绝
外滩画报记者王洪伟报道,山东省梁山县黑虎庙乡陈垓村,离黄河西
岸500米左右、空旷的麦场东头,一座新建的四方院落在火辣辣的太阳炙烤
下,显得格外落寞。院落的西边田地里架设了一座输电变压器,线路引自
葛集村,是专为这座院落架设的。院子里高耸的电视发射塔,足有80多米
,张扬而醒目。
这就是曾在当地风光一时的“河山电视台”──“河”是河南,“山
”是山东,意即河南、山东两地联合办的电视台。6月初,附近黄河两岸的
梁山县黑虎庙乡、相邻的台前县马楼乡的农民家里的电视每逢打开,就可
以看见一家叫作“河山电视台”的在播放节目,信号很强,别的频道受干
扰,根本没法看。“河山”台的节目大都是农村广告、点播的戏曲,也转
播一些中央台的节目。
葛集村一位王姓村民告诉记者,“河山电视台”是山东郓城县、梁山
县和河南台前县的六七位“老板”建的,投资30多万元人民币。但“河山
电视台”并没有开播多久。6月10日左右的某一天上午,10多辆警车呼啸而
来,把开办电视台的院落包围得严严实实。闹腾了半个多小时后,来人悄
悄退了,但“河山电视台”再也没有播出过。
知情的村民告诉记者,办“河山电视台”的几个台前农民都是正经人
,建电视台的钱大都是贷款的,每人投资从两三万到七八万不等。台前县
马楼乡葛集村的王广振,30岁出头,是方圆十里八乡有名的精明人,他原
本开设有一个齿轮厂,但近几年生意不景气,一直想找个好项目,大干一
场。王的好朋友赵庆立是马楼乡前赵村农民,40多岁光景,也是村上的“
能人”,但家庭经济实力不及王广振家。两人都是“河山电视台”的“东
家”。
前赵村村支书赵怀银告诉记者:“赵庆立办电视台,是为了做买卖赚
钱,是私人的事,村委会不好过问。”在当地村民的眼里:办电视台“很
赚钱”。
梁山县广播电视局局长郭广建告诉记者,今年5月底6月初,县局接到
群众举报,称黑虎庙乡陈垓村鲁豫交界处发现一个“河山转播台”,以播
放戏曲、广告为主。县局调查发现,该电视台在黄河西岸,位于河南省台
前县马楼乡葛集村村东的防洪堤上。6月10日上午10时整,台前、梁山和广
电、公安联合现场查处“河山电视台”,但现场除了一个浑不知情的看门
人、发射塔和天线外,其他关键设备全部转移。
“查处前被人‘放水’,根本没见到办电视台的几个农民,台前和梁
山方面都很窝火。”台前县广播电视局副局长李庆昌说。至于到底是哪些
人创办了电视台,最后处理结果如何,郭广建说:“不知道!我们也没必
要知道,那是在台前地头,人家的事我们不便多问。”
据台前马楼葛集村民反映,梁山电视台有工作人员参与了“河山电视
台”的创办,并承诺帮投资农民办理相关合法手续。葛集黄河渡桥的一位
老板向记者透露:“女播音员都是梁山电视台帮助物色的,但事发后梁山
人撒手不管了。”
郭广建对记者说,台前县广播电视局也曾反映“河山电视台”创办人
中有梁山电视台的人员参与,但一直不肯给出名单。郭广建说:“只要给
我名单,涉及到谁处理谁!不能给我们凭空安加罪名!”他坚称:“梁山
县范围没有一家乡镇转播电视台,也没有一家私人电视台。”
事实上,在河南山东交界的几个地区,私人创办的地下电视台并非什
么罕见的事物,在部分地区还有泛滥之势。7月1日,记者来到靠近河南省
边界的郓城县李集、黄集两乡。
李集乡政府大院里,位于乡文化广播站房顶的电视发射塔、接收器已
经锈迹斑斑。据该乡党政办公室一位姓刘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乡转播台
按照国家政策,已经停办五六年了。但县广播电视局又在30米外的耕地上
征地5公顷,新建了一个转播台,被称为“郓城二台”。在李集乡,只要“
郓城二台”一播,其他什么频道都收不到。
他说,该台台长叫杨建民,是郓城县广播电视局局长杨际俭的侄子。
“郓城二台”也办了五六年左右,什么广告都登,一年收入不下100万元人
民币。在树丛掩映的一块地头,两排砖房错落而建,没有院墙,外人随便
就可以走到“郓城二台”的“台长”杨建民办公室门口。
杨建民告诉记者,“郓城二台”是民间的称呼,准确的名字应该叫“
李集转播台”,是经过国家信息产业部批准的。当年局里人员超编,为了
分流人员,由他牵头,局里给了一套设备,创建了李集转播台,覆盖方圆
10公里范围,主要转播山东新闻。
郓城县广播电视局副局长梁新宪印证说,李集乡就是一个转播台,因
为那里比较偏僻,收不到县台,乡属大部分地区也没有接上有线电视。
梁新宪告诉记者,郓城前两年还有三四个转播台,后来都停办了。但
一些乡镇转播台不死心,都转手给私人,有时会突然开播,县局一经发现
就打掉,现在全县只有李集一个转播台。梁新宪承认李集台台长杨建民与
县局局长杨际俭“有亲戚关系”。
但郓城县县委知情人士的说法,却与梁新宪、杨建民的说法大相径庭
。据称,“郓城二台”创办五六年了,当年由现任局长杨际俭的侄子杨建
民与当时郓城电视台一名叫孙召辉的记者联合投资创建。杨建民以县局收
缴上来的电视设备入股,孙召辉贷款20万元入股,两人合办,是纯粹的私
人电视台。电视台可以刊播广告,点播戏曲、歌曲,年收入100万元以上。
后来生意火爆,孙召辉被排挤出局。孙到县委、县政府到处举报,反
映“郓城二台”牵涉的腐败问题。记者了解到,当地纪委已经介入“郓城
二台”涉及官员的贪污腐败问题。
郓城县文化系统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在高潮时期,郓城县各乡镇都设
办有转播性质的小型“电视台”,很多台并不履行其“转播中央、省、市
、县的新闻和节目”的功能,而是大肆播放各类广告,从中渔利。后来国
家政策撤消乡镇转播台,大量电视设备被一些私人低价反购,偷偷摸摸继
续播放广告创收。
县广播电视局一些主要领导对此听之任之,隔三差五地清查一次,那
些私人台主纷纷动用关系或用金钱融通,于是“播播查查,查查播播”,
郓城私人小电视台风起云涌。截至目前为止,郓城县的李集乡、黄集乡、
唐庙乡、玉皇庙镇、黄堆集乡、随官屯乡、南赵楼乡都存在私人转播电视
台。
鲁豫地下电视台暗流涌动,已非一日。按照记者采访的河南、山东广
电行业官员的说法,查处力度不可谓不强,但是地下电视台缘何愈禁愈盛
?
2000年6月至2001年9月,在河南兰考县和山东东明县交界处,一家名
为“东兰影视台”的非法电视台,开播了将近10个月之久。这是记者了解
到的最早的私人电视台。
2001年2月,新华社内参报道了“东兰影视台”事件,引起时任中宣部
部长丁关根的震怒,责成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严肃查处此案。国家广电总局
下派要员,召集山东、河南两省及有关市、县主管部门的官员坐镇东明,
现场协调指挥查处行动。
曾经亲自督办此案的开封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胡继明说,国家总局出
面协调后,山东方面受到责任追究。但从此以后,山东方面一直认为是河
南告了黑状,双方广电官方关系从此交恶,客观上导致后来鲁豫交界地下
电视台的猖獗蔓延。
台前县广播电视局副局长李庆昌透露,沿黄河的郓城、东明、梁山一
带乡镇大都建有小型电视台,从原来的乡镇现在转手到一些私人手里,目
的只有一个:就是“赚钱”。山东省郓城县广播电视局副局长梁新宪也有
同感:“私人电视台的泛滥不仅在郓城存在,县外、省外甚至全国都很普
遍。”
有关广电专家指出,鲁豫地区地下电视台的蔓延,给我们的广电体制
改革敲响警钟:中国广播电视市场化的冲动不是来自广播电视本身的现代
化,而是来自中国农民最朴实、最简单的“发财致富”的创造性愿望,给
我们中国电视体制改革政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作者:
dck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首先是严格执法问题,然后才是体制改革
--
electrical
- (228 Byte) 2004-7-14 周三, 上午12:04
(120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731405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