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当代神曲系列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当代神曲系列   
幽灵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2
文章: 6051

经验值: 0


文章标题: 当代神曲系列 (599 reads)      时间: 2004-7-09 周五, 上午3:38

作者:幽灵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当代神曲系列

唐 夫

回忆晏华刚

四十年前的我,约十来岁,那个时候有吃不完的粮食在长篇累牍的日报上庆祝:亩产几十万斤甚至几百万斤(估计有人构思着千万或亿万斤粮食的亩产,至今还有人信钱学森在1958年的谎言)的特大奇迹和照片刊登层出不穷,毛主席在宫里乐呵呵而又喜不自胜的担忧,对仓库的容量和是否提倡一天吃四顿的问题时,民间已经开始饿殍街头。酷热滚滚,寒流阵阵,死神的魔爪,已伸到平民的颈项。

我的那段亲身经历,特别那一瞬间的记忆,如坚硬的礁石,屹立在流逝的时间长河。而今我写出来,我想他会得到我这文字的信息:他生前的世界,还有那么一个人(也许是唯一的)想到他,四十年之后的天涯浪迹在北极,禁不住要写下关于他的文字,让这个亡灵安息。大慨,是他在另外一个世界对我呼喊,让我感应,要我把他的冤屈――那永远没有申诉的余地的――公诸于世。

我可怜的邻居,我少年时代无辜的死者,我只有这样对你尽到自己绵薄之力。

那是个深秋早上。

距离我住家不到百米的斜坡上,一片血迹从一间破烂的篾蓬门里流出,一张烂麻袋覆盖着尸体,放在一张旧木板上被抬走了。在那篓烂不堪的蔑块编织门流血溢下的石砍壁中,正是这片区几十户人家的公用水管龙头。那天早上,我正提着桶去接水,血迹在而人(尸)已失。突然的惊恐,将我的目光转向几位老太旁边聚集着窃窃私语:

“唉,死了,看样子是先割破了手腕,又割自己的喉咙,还用绳索缠着脖子,挂在床前。”
“作贱自己啊!这么漂漂亮亮个小子。我刚才看了的,那就用的他那卷口菜刀,不晓得怎么….”
“可能是割了好久,不刚才没见着呀,手腕割了,喉管也割开,最后死的时候还用了绳索勒住伤口,吊在床沿,头这样歪耷着。”
“半夜吗……. 哪里知道哟,还是天亮后张婆婆去接水,看见流血出来,就推开门一看,就惊叫唤!”
“没有娘没老子的活着,又没有工作,饿极了……,就这样,唉!”
“他没有亲人吗,死了也不停放,就这么悄悄的抬走,埋在山上都要给野狗吃。”
“谁管呢,说是成份不好,据说他老子在解放初就给枪毙了,娘死了还是走了谁知道。他从来就一个人过,从小就一个人过,搬来这里的时候才十来岁。那时候地段上街道居委会还发点救济他过,有时候拣点破烂。长大了在‘生产自救’下力,大炼钢铁之后城市裁减人员,到处都不要他,救济上也没有名单,就这样了。唉!这年头啊,成份不好………唉!谁叫他成份不好呢,脱胎错了,来过….”
“他叫啥?”
“晏华刚。”

震惊中的我这才回过神来,晏华刚!就是他,我很小就知道他,他怎会长成那么英俊的小伙子,我记不得了,毕竟差异十几岁。但见面碰头总会历历在目。记忆中的他总是独居在这石壁搭起的破茅棚,一面隔壁人家的屋檐,另外的三面是用的两扇篾编的零块如板状的墙用材料。五十年代很常见的房屋墙结构品,有的在上面粘贴报子,是最穷的住宅,简直不如狗窝。而晏华刚的小屋三壁来风,真不知道那时候他怎么度过。

四十多年后的今天,我还能记得他的模样,中等个子,净白的皮肤,脸型方正,一双深邃的眼珠特别明亮,很和善,有点腼腆的微笑,饱含的是自卑。一次我提桶去接水时,独自看那细细的水流,他蹲在自己门前,因为地形高位,他向下看,当我抬眼看到他,我们目光正好碰击,他的灰色的夹克还那么净洁,那年头的人穿得很破烂的,每人每年的定量布票是一尺八寸,想在一年里添制一件新衣的,只有做梦。那年赫鲁晓夫说中国人五人穿一条裤子,人民日报为此批判不休,说是因为年年丰衣足食,人民感谢党的关心,要对比国民党反动派,怎么可能有一尺八寸布?

那天的晏华刚整洁,可能是个特别日子。就在我打量他的那瞬间。他居然对我笑:

“你在读书吗,几年级了?”
“是的,三年级。你呢?”我明明知道他没有读书,我竟然这么问他,但没别的话可说。
“我,嗯,我倒很想读,就是不得行。”那满是遗憾的口气,让我为自己沾沾自喜。
“为什么呢?”我突然觉得不可理解。
“我们不同啊!”他脸色晦涩,一下迥然,笑容再没有了。他站起来。

他进到小陋室,随他的身影,我看到的是个木板搭在砖块上的床,地上黑黝黝的,那些年头的家庭,很多都有脚泥踩成的坑洼地面。他倒上去床,没有盖什么,又就起身对我笑笑,关闭了竹条编织的“门”。那可是已经寒冷的季节,我好生疑问,但水声催促我得关闭龙头走开。那是我和晏华刚最清楚的面对面交谈。而后他自杀,为什么?年代使我的记忆时而模糊,时而清晰。

“我们不同啊!”这几个字深深的铭刻在我的心,想不到十五之后,我也成了“不同”者,才知道他说的含意。

晏华刚在“生产自救”多少年,我不知道,但那是属于地段街道组织的运输队伍,人员多是“黑五类”和劳改释放回来的人员,地主,资本家,国民党政府工作人员,对共产党不满分子,判刑回来的没有单位接受者,当时人们称呼为社会垃圾。是阶级斗争的对象,属于危险人物,对他们是监管,让他们干运石头,长条木料,抬机床等繁重的活,工资少得只能糊口。在那样的年代,运输机械不多,重活有的是。这些人因为长年累月的担、抬、重压,长了厚厚的肉包(我在“蔑块”文章里提到邓小平家的隔房叔叔也干过这活,与一群黑五类抬着机器从我家门前过)在在肩。晏华刚就是他们中的一个,可他什么都不是,因为父亲被枪毙,他就是坏分子了,就该被监视。这样的人周末假节日等是要被差遣去扫街道卫生,那是不给钱的叫义务改造。有时候被孩子们击石头,打出血了就自己默默擦掉。而孩子们在学校通过收租院等教育之后,一见这样的人就想打。可能今天年龄在40以下者不知道那段历史。

我每天上学都要经过他的家,偶尔看见他,总是单独在床,半掩的破篾块门可以见到他倒床的姿态。但我很小,不知道人的孤独,更不知道他需要女人,需要家庭,需要温饱和人的正常生活,他什么都没有。他干活回来趟着,只有一个木板床,没有厨房和别动家具。也不做饭,从来不做,可能他根本不不会也不学。没有到灾荒年的时候,他微薄的工资就在外面街头吃点面条或粗茶淡饭。1958年前的生活还不很难,从那以后,日子越来越难受,生活必须的东西突然没有了。一张张的号票,粮票,杂粮票,细粮票,煤票,蔬菜票,油票,布票,糖果票,火柴票,一年的,一季度的,一月的,各种各样的颜色,各式各样的形状,各式各样的限制,一大迭在人们排队等候从半夜到天明呼。到黄昏,到第二天再排队,这样无限的周折之后得到手。凭此得好好珍藏,稍微不注意,丢失了天叫地的哭泣,谁也顾不了你。死亡危险着每一个人。为此遗失号票而绝望至毙的也有。

我总要想他,想他的死亡之夜,他死了,为了争抗命运,唯一的机会就是将自己惨杀。据说死的时间是漫长的,根据那溢血的现场分析,手腕有刀口,割得不深,可能没有伤及动脉血管,痛得难受而犹豫。这时候他忍耐,思考,一手捏着手腕,埋头的想:还活不?怎么活,活得下去么?于是,又咬牙将刀横向颈项,气管割断了,未伤及动脉,血从肩上慢慢的流,他又忍痛用双手压紧脖子,死也死不了,活更没有可能,还在思维,还在挣扎,这时的他已经没有力量和胆量了,虚弱和疼痛强烈的刺激,他看到凳子上还有跟绳索,于是,用仅有的力量把绳索摸到,缠住脖子,缠住生命,将绳索套在床头,当疼痛已经变得不利害时,他突然看到自己的躯体在最后挣扎,他自由了,解脱了。

于是,他冉冉而起,奔向另外的世界,那里有他的爸爸妈妈……….。

晏华刚自杀在那个漆黑的夜晚。1961年,死亡威胁着每一个平民百姓。报上登载的粮食喜讯已经成了黄色的涂墙纸,幼小的我久久的看着报道的喜讯,丰收,大丰收,特大丰收。毛主席在麦田里的笑容。从1959年末开始,到1962上半年,整整三年的饥饿,刻骨铭心的饥饿,直到现在仍然在我的脑海里浮现,这将永远伴随着我的记忆。城市的饿殍有人收拾,而农村的惨象,那就不是刘和珍君被北洋军人打死的镜头可以比拟。当然,我知道的时候,已是知青的年代,整整快十年过去。

如果晏华刚还在,是年近70 ,有儿子或有孙子的老人。也许儿子或孙子成为学人,成了留学的矫矫者。人生于他什么都没有,从吃苦、受罪、受辱、被欺凌到死亡。我甚至幻想,晏华刚在海外有亲属,有弟弟妹妹,或者他的出逃的亲人没有忘记他,偶然阅读到我这篇文字,会悼念他,为他祝愿和超度,如果真的有佛。哎!不可能了,四十年啊,就这么一挥间。

当然,在中国,绝不仅只有一个晏华刚。文革中的北京郊区大兴公社的惨景,以及郑义采访的报告,广西把“阶级敌人”活生生分吃。幸好晏华刚不见文革,更幸的是他不在北京大兴公社,和广西…….。

我、已经无话可说了。

2004/7/8 于芬兰


作者:幽灵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幽灵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38927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