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转贴:战争与和平:思想何罪,文人何辜?----我们对言论自由的认识水平 |
 |
郑若思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9 文章: 1792
经验值: 5418
|
|
|
作者:郑若思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思想何罪,文人何辜?----我们对言论自由的认识水平
(作者)战争与和平
权力控制下的话语霸权,制造出了今日的中文语境,也构成了我们共同的语文背景和对话平台;鲁迅只不过是这语境中的一个重要话语漩涡。现代国人对待鲁迅作品和做人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我们对言论自由认识的水准。
有一个事实我要重重的提醒,就是鲁迅是在1936年去世的,而获得政权的权力者把他推上圣坛是在他去世将近20年之后的事情;鲁迅的文字变成你我皆知的文化背景,不是鲁迅自己的功劳,使权力者运用权力的结果。就像您家里厨房的菜刀,不幸在您出差的时候,被人偷走了,然后又被用作凶器犯了案子,您说是您的错误,还是菜刀的错误,还是小偷的错误呢?
国人们走不出认清鲁迅悲剧的迷途,也就无法进步到现代文明。期待用鲁迅文章唤醒民众的人和用共产主义理想建设新中国的人一样的无知(权力通过封杀其他文字、思想和文人、独尊鲁迅的社会实践,只是造就了更多会认字的阿Q们:愤青、愤中、愤老);而把70-80年来血雨腥风中国问题归结到或部分归结到一个文人头上,则更是前现代文明的天真幼稚(鲁迅在世时的政权没有把他送上法庭,倒是他死后近70年的文人们要把他送上道德法庭:以承担他去死20年后到今日中国发生灾难的责任)。
余世存创造了类人孩这个概念,并广泛应用,尽管我不喜欢余世存想把他的“类人孩”概念用在所有国人身上(毕竟美英国人个体的愚蠢有时候要胜之于华人,只不过美英社会的理智程度要远高于华人社会),但对生活在海外,享受着言论和出版自由的国人学者民主志士们还在用那样的方式推崇或指责鲁迅,使用一下“类人孩”这个名头,来代表还在用前现代文明的思维方式看待文字和文人的作者也无妨。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文字认识传统,对文字表达的思想更是提高到“危言耸听、狂言乱世”的认识高度;自古以来,文人们既承担了国家兴的重担,又承担了国家亡的责任。似乎文字和思想就有颠覆与建设的能力,这也不得不让历代的权力者牢牢的把控着言论和出版自由这个权利,把可能产生颠覆作用的文字和思想消解于历史的垃圾堆里,把敢于发声的文人投入的社会记忆的空白处。
人类的幸运在于,民主制度下的现代文明用言论和出版自由这个权利颠覆了那个人类历史上的曾经有的现在还在部分地区存在着的灾难性认识:文字和作者不是也不可能会对社会产生兴亡的作用;兴亡的最终责任者必须也只能是权力者。这也就有了马克思理论是在英国这个资本主义国度出版发行,今日的世界多数图书馆也都会有臭名昭着的希特勒的我的奋斗。
没有权力的文人及其法律约束下的文字和作品,都不应该成为权力者选择一种行动方案的责任承担者;鲁迅身后的暴得大名,既不是鲁迅的初衷和努力的结果,更不是他能够掌控的过程和效应。把后世文人的低劣和后世国家和民众的颓弱归结到鲁迅头上,如果是国内民众的想法倒也罢了,倒是这生活在言论自由的国度里的先生们的文字的话,那就很像是民间刀笔吏的行为了。
中国历史很少有像民国时代的言论自由时代,尽管,这样的言论自由来自于权力的无暇顾及的时期,也往往是中国社会和民众的灾难时期,但产生的一代民国文化人包括鲁迅,倒是这血雨腥风不幸中的万幸了。阅读选择的不自由催产的红小将们,到今天方恨读书少的时候,恨的不是那个让他读不成书的权力者,倒是实实在在把一大盆脏水泼到那个1936年去死的与当时的权力者顶着写的文人身上,难道,这就是我们身在言论自由的民主社会所理解的言论自由的水准?
尽管,这对文字、思想和文人进行审判是中国历史的传统,但是人类文明进化到今天这个程度,鲁迅还在被国人、尤其是身在海外享受着言论自由的国人审判着,倒实实在在是未来中国的悲哀了。
保不准,这个理解力带到下一个朝代,我们的社会和国民会还会保持着“类人孩”的水平,我们的新的“鲁迅”又会诞生了,我们的下几代可以继续开展着对下几代的“文圣人”的批判和支持。
作为一个中文背景下的文字作者,鲁迅本人及其文字不断被后代研究、推敲和批判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只能建构于学术这个平台上。任何过分的推崇和超出理智的指责,都只会让我们对中国的现在和未来失望,毕竟,最该理解言论和出版自由的海外精英们还在用着明清的思维方式来看待鲁迅这个------民国言论自由下的文人,还不该让人悲哀?
思想何罪,文人何辜?中文写作者的一个灵魂考问。
作者:郑若思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_________________ 知我心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
|
|
返回顶端 |
|
 |
- 刚才看到偷笑的一句话挺有意思 -- 郑若思 - (23 Byte) 2004-7-06 周二, 下午10:28 (333 reads)
- 鲁迅还远没有被批臭. 什么时候批臭了, 连三岁的小孩都知其臭了, 什么时候 -- 实子 - (17 Byte) 2004-7-06 周二, 下午10:22 (262 reads)
- 正是因为还有太多人把鲁大仙捧上天所以才需要不断再评价.到了老马老希那样臭名昭彰就自然尘封没人去注意了. -- 赵夭 - (0 Byte) 2004-7-06 周二, 下午10:08 (257 reads)
- “言论自由来自于权力的无暇顾及的时期”,错!民国三年(1914年)订《报纸条例》1937年国民政府颁发《修正出版法》 -- 赵夭 - (0 Byte) 2004-7-06 周二, 下午9:56 (260 reads)
- 我就曾经印针地思考过,最后在对比中国和日本民族传统意识中,得出结论: -- 南京老右 - (136 Byte) 2004-7-06 周二, 下午9:13 (335 reads)
- 赞同一半, -- 邋遢道士 - (63 Byte) 2004-7-06 周二, 下午9:23 (320 reads)
- 战和网友这篇文章写得好,推荐上导读。 -- 郑若思 - (0 Byte) 2004-7-06 周二, 下午12:04 (262 reads)
- 我看是小题大作. -- 实子 - (238 Byte) 2004-7-06 周二, 下午10:19 (297 reads)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