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k
加入时间: 2004/04/02 文章: 2801
经验值: 4649
|
|
|
作者:dck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海五十万人陷入辐射恐慌
(中央社台北四日电)上海市金山区上周六失窃的致癌放射源迄今仍未寻获,上海警方大为紧张,在区内大街小巷贴满寻物告示,但历经五天地毡式搜查仍一无所获。警方同时发现遗失放射源厂家属于非法持有。
太阳报报导,上月二十九日凌晨四时许,一工厂司机将一个工业用的探伤仪运往金山区工地途中,下车吃东西,回来时发现放在车内一个装有放射源的铝合金箱子不翼而飞。据悉装在如小型电视般大的铝合金箱子内的放射源,能产生具有极强穿透性的伽玛射线,无防护措施下接触会危及生命。
警方深感事态严重,悬赏万元寻物,上海市金山区五十万居民更是人心惶惶。据中国国家环保局统计,目前大陆统计在册的放射源有八万多枚,分别由八千多个单位持有;但仍有两万多枚放射源属于非法持有。
国家环保总局核安全与辐射环境管理司李干杰司长指出,由于各地对放射源管理松散,导致每年发生二、三十宗放射源被盗事件,今年头四个月已发生九宗。加上一九八九年立法管理之前流失的放射源,严重威胁民众生命安全。此外,持有单位对放射源的违规操作,也经常造成事故频传。
中国核安全中心周主任表示,上海一大学曾违规让七人进入放射源室,虽三十秒内全部撤出,但仍有两人死亡。周还担心此次的放射源若被钢铁厂收购后熔炼建筑钢材,幅射屋危害更为严重。
中国社会矛盾尖锐 魏京生指变革一触即发
(中央社记者罗苑韶巴黎四日专电)中国民运人士魏京生表示,中国目前内部社会矛盾呈尖锐的局面,改变的条件已成熟,就等待契机,而这个机会可能是个突发时机,随时可能发生。
魏京生今晚参加巴黎民运人士举办的纪念一九八九年天安门民运十五周年集会活动,初夏的巴黎到了晚上略有凉意,夏佑宫与人类博物馆之间的广场上聚集一百多名民众,热烈讨论二小时仍不愿散去。魏京生全程参加活动。
魏京生表示,纪念六四民主运动的意义不仅是纪念过去,也是为未来推动民主进行准备工作,等到下次机会来的时候,才能做好准备。
他又说,新的机会很快就会到了。魏京生指出,中国内部目前社会矛盾有拉大的局面,贫富差异大,而许多富人是以不正当的方式致富,使矛盾更形尖锐。中国要发生变革的条件已成熟,只等待契机。而这个契机很可能是个突发时机,随时可能发生。
国际特赦组织、无疆界记者组织、西藏民主运动组织以及海外民运人士组成的中国民主党,都有代表出席今晚的纪念活动。法国文化界多名汉学家到场声援,并发表谈话。熟识多位民运人士的汉学家玛丽霍斯曼要求现场宣读目前仍在监牢里的民运人士名字,因为「他们的名字未曾公开,中国人一定都没有听过」。
民运人士燕鹏跳船在金门登陆台湾, 妥善照顾
点评:民进党政府对偷渡来台大陆民运人士要比国民党政府客气得多,
当初因六四在山西受迫害的尹进等人偷渡台湾,被和普通偷渡客一同关押很长时间,尹进还被打断一条腿。(安魂曲)国民党本来就是分不清敌我友的疯狗,国民党走到哪里输到哪里:在大陆以失败告终,跑到台湾后,又是以失败告终。为什么?!(叶向农主任)
(中央社记者沈如峰宜兰县四日电)中国大陆人士燕鹏日前在金门海域跳船,向台湾方面表态要脱离大陆,金门海巡队今天清晨将他以巡防艇送至台南之后,再由专车送往宜兰靖庐留置,预计今晚八点就可抵达。
宜兰靖庐中心主任郑明贤表示,燕鹏在抵达宜兰靖庐后,由于身份特殊,可能会比照先前大陆民运人士陈荣利的安排,予以个别单间留置,不与其他人士一起收容,并妥善照顾他的健康。
据了解,燕鹏是日前在金门海域跳船,游泳上大胆岛,并表明要脱离大陆环境,金门海巡队在接获驻军通报之后将他接回,移送金门地检署侦办,并在今天清晨上午专船送回台湾处理,预计今晚八点送抵宜兰靖庐留置。 燕鹏今天晚上八点在相关人员的戒护下,顺利从台南送到宜兰靖庐留置,并单独与其他人士隔离。由于外传他有血液方面的疾病,宜兰靖庐将安排体检,妥善照顾他的健康。
宜兰靖庐中心主任郑明贤表示,虽然内政部对于燕鹏是否真的为所谓的民运人士身份一事还须进一步的查证,但还是先依照境管局的指示,比照先前大陆民运人士陈荣利的安排,予以个别单独留置在位于宜兰冬山乡广兴的第二收容中心。
郑明贤说,由于外传燕鹏有血液方面的疾病,宜兰靖庐近日将安排他做进一步的体检,妥善照顾他的健康。
马英九六四发表致大陆人士公开信
VOA齐勇明 台北报导:台湾政府在六四天安门事件15周年的时候呼吁大陆当局要尊重和保障人民的基本言论与集会自由。同时民进党否认收到过王丹请求资助[北京之春]的信件。
台湾行政院院长游锡昆在六四15周年纪念日的时候呼吁国际社会关注中国的民主和人权。行政院表示,“历史真相终须还原,一个多元民主、开放的社会必将适用于两岸人民。”
陆委会发言人邱太三表示,大陆的经济发展和民主进程有极大的差距。[东森新闻]引述他的话说,六四事件在历史上是不可磨灭的,台湾从威权体制走到民主时代的很多经验,值得大陆当局参考。
台北市长马英九今天发表致大陆爱好民主人士的公开信,以[和平民主,两岸趋同的历史选择]为题,纪念六四。他提到中国外交部六月一号以[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为六四定位,取代了[反革命暴动]的说法,但实质上仍然没有真正的反省。
马英九还回顾了台湾民主的成就和失败的经验。他说,台湾这次大选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对大陆知识分子的民主憧憬是一大打击。他还担心台湾出现集权政治。他说:“当对立跟斗争取代了竞争跟包容之后,反而会促使威权的重现。”
针对台湾的执政党,马英九批评说:“一些曾经为民主奋斗的人士在取得权力后,往往会出现向人民讨债的傲慢”。
另据[联合报]报道,在六四事件15周年的时候,北京传出一份文件,内容是[北京之春]杂志社社长王丹和主编胡平写信给台湾民进党副秘书长李应元的信,要求民进党每月提供九千美元的补助。报道说,这封四页的信件首页有北京之春的联络电话和网址,似乎是一份传真文件,署名之后的日期是今年5月23号。
对此,王丹在美国表示,[北京之春]接受台湾民主基金会的补助,但从不接受任何政党的捐款,中国有关部门所透露的文件明显是移花接木,刻意打击和抹黑海外民运人士。
今天在民进党召开的六四和两岸关系的座谈会上,海基会副秘书长颜万进表示,台湾政府对大陆民运人士应该维持合作关系:“台湾应该公开、透明、长期支持大陆民运, 而且政府扮演的角色应该是整合社会的资源来和中国的民运发展之间形成一种合作的关系。”
[联合报]今天刊登署名卢德允的文章说,台湾军事情报系统权威人士透露,军情局曾资助[北京之春]每年上百万美元,但是由于效益很低,于2001年决定停止援助。当时的军情局长薛石民决定给[北京之春]一年时间,要求搜集中方情报,但是结果难以令军情局满意,最终停止了资助。
权威人士指出,军情系统的确支持过大陆海外民运人士,也希望通过民运人士在大陆内部的关系,全方位搜集中方的情报,并表示原则上有些渠道目前还没有中断。
重庆异议人士许万平被指毒品交易
每年6.4前后是大陆的政治敏感时期,近日来不断传出异议人士被抓捕或失踪的消息。6月3日,居住在四川省重庆市的中国民主党的主要成员之一的许万水被抓,同时被指为贩卖毒品。
许万平于6月3日被重庆警方以涉嫌贩卖毒品抓走。许万平最近积极筹备重庆地区纪念“六四”十五周年的活动,在6月3日中午11点多钟,还与全球纪念“六四”十五周年筹委会联系,报告重庆地区的一些异议人士和独立知识分子,6月4日将在他的家中聚会、沉痛悼念“六四”十五周年。但是一个多小时后就传来了许万平被捕的消息。
据当时目睹者许万平的妻子陈贤英和一些围观群众说,经过情况是这样的:6月3日中午12点20分左右,二位当地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找到许万平家中,声明许万平在最近一段时间不能与他们合作,必须随他们到居委会谈谈。他们强制许万平跟他们走出家门大约一百米,在一个街道转弯处突然闪出一男一女二人,其中一人对许万平说“我是小张,你不认识我了吗?”并突然将一包白粉塞入了许万平手里。这时,显然早已做好充足准备的摄影人员开始录像,警察并向许多围观的群众声称:许万平正在进行白粉(可卡因)毒品交易,他们这些围观者都是目击证人,要求他们到时候出庭作证。
警方曾经一再威胁许多异议人士,再不老实随便给他们塞一包白粉抓起来,让他们死了都找不到哭冤的地方。例如上海异议人士姚振祥,在这次又被判处3年劳动教养之前,就不止一次受到过上海警方的这种威胁。但是许万平这次的实际经历,还是所能知道的对异议人士最详细具体的、公然进行的毒品栽赃陷害案件首例。这样的罪名在中国异常严重,只要数十克可卡因判处死刑的重罪。
许万平是中国十分活跃的异议人士,他1989年参加全国蓬勃发展的民主运动,但是“六四”之后被捕并被判处了8年长刑。出狱后又两次被抓,处以劳动教养等改造惩罚。许万平在监狱之外的岁月,都是处于警方的严密监管之下,没有任何人身自由和安全可言,对他的随意抓捕拘传难以一一统计。
http://soundofhope.org/getaudio.asp?format=ram&afile=2004/6/3/chenxianying0603.mp3&id=9603
6.4死难者亲属悼念活动受官方骚扰
6月4日,中国6.4屠杀死难者王楠的母亲张先玲女士及其他几位死难者家属悼念死者的活动受到来自中国官方的骚扰。为此,本报驻英国记者对张女士进行了电话采访。
记者:今天是6.4了,您是否像往常一样去万安公墓向您的儿子祭奠一下呢?
张女士:很多天以前就有很多境外的媒体问过我这个问题。今年我们是不是还会去,我都说会的,因为多少年来我们几家难属都是在万安公墓集体祭奠,共同来寄讬我们的哀思。然后大家也是互相见个面。我想政府不会干预,不会这么样小气吧,不会神经脆弱到这么样吧?没想到他们的神经真的脆弱到了极点。昨天晚上安全局就来了几个人,来找我,叫我们不要去集体祭奠,让我们个人去个人的。后来我们跟他们讲我们集体祭奠没有什么其他的意思,就是我们这些亲属都在万安公墓埋葬了,我们的家属都在同一个时间遇难了,大家在一起互相见见面,对亲人寄讬一个哀思,就是念念悼词,互相安慰一下,这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直和他们辩论到晚上九点多钟。我们以前刚开始祭奠的时候啊,那个便衣警察,公安局的都是围着我们。他们去年的时候呢,就没有警察了。我想今年至多是有警察跟着罢了,没想到他们昨天来,让我们不要去祭奠。最后我们跟他们达成一个协定,就是说我们还和往年一样做,你们还和往年一样来对待就行了。没想到今天早晨8点10分,安全局就来了4,5个人,一共来了6,7个人,进来4,5个,楼下还有2,3个,让我们不要去祭奠,说能不能改到6月5日去祭奠。我说那不可能。6月4日祭奠的为什么要改到6月5日,你们是根据什么法律呀?他们说没有什么法律。他们说现在境外的媒体还有些学生大批的人都在那里等着,我说那是不可能的,我说你造谣。他说不是的,他们有情报,他们昨天夜里得到情报了,很多人要制造事端。我说不会有什么事端,我们大家就是集体祭奠,至于境外采访,我们如实告诉不就完了吗!他们坚决不许我们去,同时把我们其他几家难属也都看着不许去。把我们分隔开来。
记者:一共有几家?
张女士:一共有8家人家,有一家是外地的,有一家家属从来不去。一般是6家人家。但是一般是由我来准备些花,准备些酒和祭品,还有悼词都在我这里。我说你必须让我去,因为那里面有一对老人家都80多岁了,他们都在等我,你让我晚去,他们怎么受得了。他们就是死活不让我去。这对老夫妇果然在那里等了一个多小时。结果我11点钟去的。后来现在我们都陆续联系上了。他们把我们分割了。让一个先去,一个晚去,把大家都给分割开了,就不让大家一起去祭奠。我觉得他们太…说明他们的神经脆弱到了极点。对我们这么一个老弱病残的群体都害怕到这种程度。我说你们有什么可怕的呢?境外的人做文章做到哪一天呢?这证明你有错人家才这样做的。这不就是侵犯人权吗?他们说我们情愿这样做,我们也不能让你们一起去祭奠。我说你们侵犯人权你们都在所不惜,你们还说什么改善人权。
记者:那么最后为什么还是让你们去祭奠了?
张:他们怕我们说他们不让我们祭奠,因为不让祭奠死者他们实在说不过去。所以他把我们分割开来一个一个去。为了不让我们集体祭奠,你比如说有一个叫游文杰的,他都到那里了,因为我们还没有祭奠完,警察就不让他进去,等我们走了他们才让他进去。最后我去的时候我还是代表大家祭奠了一下。按照我们大家原来集体祭奠的形式走的,我也念了悼词。
记者:还有一个问题,这是作为一个后辈人的问题了。就包括我们这辈人吧,逐渐在淡忘6.4,甚至越来越接受中国政府对6.4的宣传,甚至相信中国政府所说的在6.4没杀一个人,那么您对这样的问题您是怎么看的?
张女士:我觉得真理永远是真理,谎言永远都战胜不了真理,这是肯定。我今天和警察还说了,我说反右怎么样,三面红旗怎么样,四五运动有怎么样,文化大革命又怎么样,很多东西都会慢慢搞清楚的。我对大陆很多人在逐渐相信政府的宣传我也感到很遗憾。因为我觉得一个国家进步要靠两方面一个要靠执政者的努力,一个要靠民众的努力。所以我们现在提出:“说出真相,拒绝遗忘。”就针对这个事情来说的。我希望用我们有生之年的一点微薄的力量唤醒民众的良知。
记者:那么现在我们也发现,在另一方面,很多的中国人包括学生,政府的工作人员,包括经理,包括社会各行各业的人吧,都在通过海外的一些网站以签名的形势表达对6.4的一种哀思。您又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张女士: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看起来中国很多人好像将6.4问题忘掉了,甚至接受政府的一种谎言。事实上特别是在北京,很多人都记得很清楚这个事情。只是他不敢说出来,因为在我们这个专职集权的国家里面一切的生活来源都被当权者控制。它处处都可以给你设置很多的困难,很多人都处于他本身利益的考虑,这个我也很能理解,非常理解,但是一旦和他本人利益没有多大牵扯的时候,他就敢于表达自己真正的意见,不过我觉得随着人的思想的开阔,还有一些情况的变化,和一些有识之士的努力,我觉得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支援我们的。(
正当香港言论自由引起关注之际,六月四日晚有82,000人以烛光为
证,到维园参加以「反平六四、还政于民」为主题的烛光晚会,悼念
「六四事件」发生十五周年。今次是自一九九○年六四事件一周年后,
最多人出席的一次六四烛光晚会,参加者人数创十四年新高。警方则
估计,在昨晚约十时晚会高峰期,约有48,000人参加。
「政治气压低」多去年三万
对于今年集会人数较去年的五万人激增,支联会主席司徒华形容参加
者众,正好显示「政治气压低,更多市民以行动维护自由,向强权者
表示不害怕,今次证明愈多压力,反抗亦愈大」。大会最后更多次呼
吁市民参加下月的「七一」大游行,不少参加者亦即时回应表明会参
加。
出席了今次集会的中大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讲师蔡子强称,烛光晚会
及「五.三○」悼念六四游行人数相继创近年新高,可谓对政府响起
「警号」。他警告,若政府未有汲取去年「七一」的教训,对封咪等
事件「叹慢板」,将会有更多人于今年「七一」上街。
烛光晚会原定昨晚八时开始,但在七时之前,天还未黑,不少市民已
到场争取坐在舞台前的前排位置,或是到纪念碑前拍照留念。接近八
时,愈来愈多人进场,大会程序延至八时二十分才开始,当时已开启
维园第六个足球场。
烛光晚会参加者不乏「新血」,包括内地自由行旅客、因不满政改首
次参加烛光会的市民,亦有父母带领来的小朋友。
大会舞台高挂着「还政于民」的横额,首个程序是播放八九民运及六
四镇压片段。司徒华带领常委到纪念碑献花期间,有人试图冲向他,
纠察组大为紧张,旋即扣成人链保护司徒华。除此小骚动外,大会大
致和平进行。
坚持执着从来没有妥协
苹果日报报导说,「平反六四,还政于民!」大会宣言指出,香港民
主运动本来就是中国民主运动的一部份。支联会主席司徒华向六四死
难同胞致悼词时说:「支联会所受到的打压,自九七回归后,尤其是
最近,愈来愈沉重。但我们要向你们宣誓:我决不畏惧。」
集会原定于晚上八时开始,但参加者太多,人潮不断从铜锣湾及天后
两边涌入维园,令集会延至八时半才正式开始。这时候参加市民已经
迫爆六个足球场,他们有年年出席的有心人、有内地自由行旅客、也
有第一趟来的年轻人。
悼念集会以一段《六四.十五》影带揭开序幕,播出八九年六月四日
凌晨解放军在天安门屠杀人民的片段,全场默然,也有人忍不住垂泪。
当巨型屏幕重温人民英雄王维林以身躯阻挡坦克的片段时,全场市民
都鼓掌致敬。影带播放完毕,支联会常委一同向「民主烈士永垂不朽」
的纪念碑献花,司徒华率领一群年轻人燃点火炬,让民主自由的薪火
世代相传。集会宣言这样说:「十五年逝去的时光,没有磨灭我们『不
想回忆、未敢忘记』的心上烙印。我们再说一遍:不想回忆、未敢忘
记!」
支联会压力愈来愈大
现场所见,场内约每隔一百米有军装或便衣警员把守,维园外亦停泊
了约十部警车戒备。东区副指挥官高富士高级警司表示,四日调派约
一百名警员到场维持程序,他指烛光会每年也和平进行,没因应近期
情况加派人手。
打从支联会成立便一直出任主席的司徒华,在致悼辞时也忍不住说:
「支联会受到的打压,自九七回归后,尤其是最近,愈来愈沉重。」
但他保证支联会不会畏惧、退缩,会坚持「释放民运人士、平反八九
民运、追究屠城责任、结束一党专政及建设民主中国」五大目标。
支联会副主席李卓人宣读宣言时说:「香港上空的阴云愈来愈浓密,
二十三条强行立法被击退,还会卷土重来……」此时全场起哄拍掌。
当读到「香港要还政于民、中国也要还政于民」,全场又再次拍掌欢
呼,情绪高涨。
晚会在晚上十时十五分结束,市民陆续和平散去。大会宣布,有82,000
人参加晚会。现场所见,由于人数众多,连毗邻足球场的草地也要开
放给市民,四周的通道也挤满了参加者,为近年所罕见。李卓人认为,
参加者大增与十五周年效应及双普选遭否决有关。
「中国唯一出路实现民主」
这次「六四」集会有很多青春的脸孔,十七岁的中六女生小杨和她的
三位同学下星期便考试了,她们依然抽空来参加。小杨第一次出席「六
四」集会,她是今年从历史科中才认识六四事件,父母极少提起,「爸
爸叫我唔好,话人都系食饱饭□事做。但系我好同情当年北京学生,
我觉得我作为下一代,应该尽自己本份,直至『六四』得到平反。」
支联会表示,出席集会的人数有82,000人,是一九九一年以来最沸
腾的一次「六四」集会,而警方则说有48,000人。无论如何,六个
足球场坐得满满,不少迟来的市民要坐到老远的草坪上。全体人士一
同喊口号,一同高歌,气氛澎湃─「但有一个梦,不会死,记吧!无
论雨怎么打,自由仍是会开花。」市民举起洋烛,一边摆动手上烛光,
一边高唱《自由花》。
司徒华在大会结束后表示,82,000人不算很意外,数字是反映了政
府对言论自由打压愈大,民间反抗就愈强大。城大社会科学部高级讲
师张楚勇指,六四烛光集会人数这么多,一来是因为十五周年的关系,
二来是过去一年港人经历了很多政治事件,中央否决普选也令很多人
不满,因此借六四集会向中央政府表达:「香港人真系好想要民主。」
时事评论员刘锐绍则指,六四集会的市民对民主诉求态度和平但坚
定,中央值得反思为何引致如此之多的市民上街,如果中央不作反省,
「呢个结好难解」。
中大社会学系副教授陈健民指,参与人数之多已是意料中事,他担心
根据中央过去的态度,未来只会更加强硬,但要习惯自由发表意见的
港人不表达不满是不可能的事。
市民坚持平反六四,坚持要还政于民。民间人权阵线民主发展及民生
小组召集人孔令瑜呼吁集会市民继续反对强权,七月一日穿上白衣再
到维园,参加七一大游行,「七一再见,不见不散。」
学者:港是中国民主化寄望
报导说,过去十五年中国社会、经济及政治出现重大变化,不变的是
六四事件始终未获平反,专研中国问题的学者指中国目前的人权及民
主状况比八九年时更恶劣,人民仍未享有结社、言论等基本自由,而
香港作为有较多自由的地方,是中国民主化的寄望。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科学系主任黎安友(Andrew Nathan)接受本
报访问时表示,回顾过去十五年中国人权及民主发展,表面上中国人
民生活状况好转,如改善了贫穷问题,但农民的日子依然艰难,他以
医疗制度为例,现时一些穷乡僻壤的医疗福利,可能比毛泽东时代更
差。
政治及公民权利方面,黎安友形容情况停滞不前,因为中国当局仍然
禁止任何人成立独立组织挑战共产党权力,在此局限下,就算今日国
内传媒较以前独立,一般人有较广阔的发表意见空间,以至一些乡村
有民主选举,但都只是中共巩固权力的手段,人民实际上未享有真正
的政治权利,「极权政制本质无变,上述措施都不能令政制更民主,
这只是有弹性的极权主义。」
另一位学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教授林培瑞(Perry Link)
亦指出,中国人民现在享有赚钱、消费、说政治笑话的权利,但若触
及可能影响政府权力或成立不受政府控制的机构,如中国民主党及法
轮功等,公安便可能上门拉人,在不容异见的环境下,他认为中国人
追求民主的精神亦显得较薄弱,「一般人已晓得哪些是『危险』活动
而自我节制,与89年较开放的社会气氛比较,目前情况差得多。」
本年参加六四大游行人数较去年倍增,林培瑞认为,香港是向全中国
显示中国人享受及重视自由,而且有能力实行民主的地方,他说香港
民主派应尽力把民主带到中国,因为若中国没有民主,香港也不会有
真正的民主。
《六四风波的经过》光碟显示,六四开枪命令是杨白冰的签字
按: 没有老邓下令,小杨岂敢签字?(学渊)
根据中宣部的有关规定,《六四风波的经过》光碟,观看范围严格限
制在中共内部党政军机关司、局级以上高级官员,而且是“当场看,
当场收回”,“不准个人保留”。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官员
向亚洲周刊证实,他们组织观看了这个光碟,“主要目的是为了系统
了解,统一认识”。
这部录像片撇清了现任领导人在1989年六四镇压中的责任,亚洲周刊的报道说,因为中国领导人知道,要使中国和平崛起,在中国取得改革主导权,必须要为六反平凡。
海外中文电子杂志《大参考》的总编辑李洪宽则认为,中共制作和内部播放六四录像片,恐怕不是为平反六四作准备。李洪宽说,今年以来,中国民间和海外舆论关于重新评价六四事件的呼声空前高涨,使得中国政府非常担心和紧张,当局所采取的措施,不是缓和、沟通、妥协,而是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限制和打压民间的不同声音,当局内部播放的六四录像片,应该是这些措施的一部分。
请听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 http://www.rfa.org/content/service/man/audio/040603xql.mp3
显然,当局所说的“统一认识”似乎只是借口,而要撇清“六四”的
干系,才是真正的目的。他们知道,“六四”问题不但是中共与老百
姓之间政治矛盾的核心,而且成了中国改善国际形象的最大障碍,要
获得国际社会的尊重,使中国“和平崛起”,并在中国取得改革主导
权,必须要为“六四”平反。他们也知道,任何与“六四”镇压的牵
连,都是其政治生命的负资产。因此,三十六计,唯有彻底撇清“六
四”,才是上计。
据北京官员透露,为江泽民和现任北京最高领袖撇清“六四”,是《六
四风波的经过》光碟自始至终要传达的信息,还有就是找到了“六四”
镇压的替罪羊。光碟最令人吃惊的内容,是首次透露了下达“六四”
镇压命令者,就是当时的中央军委秘书长、总政治部主任兼戒严部队
总指挥杨白冰。光碟以画面的形式,披露了杨白冰签字的命令。与此
同时,也为杨尚昆“平反”,即以画面加文字的形式,证实杨尚昆不
主张武力镇压。这样对“杨家将”的一打一保,增加了光碟内容的可
信度。
老奸臣薄一波,也要赖帐滑脚了
老奸臣今年九十七岁,必是一九○七年生,一九三七年才三十岁,就
在把山西老狐狸阎锡山哄得溜溜转。高饶事件后,他幸灾乐祸,被毛
泽东识破,说:“山西人有[醋]坛子气。”学渊评
来自薄一波的亲属的信息,薄一波同志与杨尚昆一样不赞成开枪镇压
六四。薄熙来的父亲一直主张用和平的方式平息那场风波。关于薄一
波支持开枪的消息纯属遥言。
军委副头目胡锦涛已热烈祝贺薄一波的九十
七岁大寿。薄一波对江泽民的帮助很大。当年是薄一波向江泽民建议
打倒陈希同乔石。
刘宾雁:我能体会朋友的焦躁心情
在天安门运动15周年前夕重温一下改革前十年的历史,很有意义。
有一位年轻的教授在一篇文章里感慨系之地写道:“八十年代和现在就不一样,那时候知识份子齐心协力地把自己奉献给改革大业……”。真是这样吗?如果是,1989年的失败就不好解释了。
自由是显然扩大了,虽然并没有法律上的保障,随时可以被收回。这就出现一个如何对待那自由的问题。要到1989年黑暗重新降临到中国以后,在观察海外流亡者的表现时,我才想到这一点。后来又悟到,它又和黑暗何以会再次降临到我们头上不无关系。自由的幅度也是因人而异的。看你所从事的职业,再看你自己的态度。新闻行业,由于和事实、以及事实的公开打交道,就寸步难行了。然而只因有了胡绩伟和王若水,那时的《人民日报》就能够走在自由化的前端。搞理论的也很难,概念不能含混,写出来的话犹如板上钉钉,毫无周旋余地。但是写小说的就不一样了,头一个,大老爷群里看小说的人就不多;第二个,它写的是假事,不涉及老爷们的是非。所以,小说家是1978─1989期间中国写字人中间最自由的人群。也确实出现了不少好作品。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锺的故事》,写毛泽东制造的大饥荒,写两位英雄冒死拯救人命的事,到了二十五年后的今天恐怕仍然属于禁区吧。然而张一弓就用他的笔硬是把当时享有的自由给撑大了!可是年龄相仿的作家冯骥才却做了相反的抉择。写完《啊!》(文革中间的悲喜剧,很不错,还得了奖),却忽然转过身去写起三寸金莲和武侠小说了。聪明过人的作家还能让你看不出他的转向,甚至还能在一边给当权者帮忙、同时又教你觉得他似乎还是个伟大作家和“异议分子”呢。王蒙就有这个本事。
1979年初,某些1957年的受害者刚刚告别悲惨命运,就开始分道扬镳了。也难怪惊弓之鸟心态难改,四人帮刚倒,华国锋就说过“希望某些知识份子不要逼我们再搞一次反右派运动”云云,1981和1983年又有两次不成功的尝试,不放心是不奇怪的。
何家栋属于那种不知悔改的一派。他是1957年在工人出版社负责编辑我的第一本书的人,《内部消息》就成了他非当右派不可的罪状。我出了名,他遭了罪。替别人扛十字架,也是不知改悔。我们阔别二十余年重逢时,谈得最少的就是那些年的经历,你说怪不怪?他一口很重的乡音,现在仍不时在我耳边响起,我仔细追想过,再没有一个别人的口音和音色那样不断向我耳边飘来了。很熟悉,却不知是哪个省的方言。河南?安徽?这也奇怪,我怎么就没问他是哪个省出生的人呢?那是因为我们关于私人的事谈得太少了?
子明和军涛他们从事的那些事业,我就是从老何那里听到的。方式温和,从文化着手而不直接介入中共党内政治斗争,但对于社会和未来的影响却可以是根本性的。而且,也是以合法方式尽力把现有的自由“撑大”。我很赞赏,但又担心敌对阵营里好事之辈不会不盯住他们。但是尽管如此,却绝未想到有一天这哥儿俩会双双坐进大牢,被定为天安门运动的“黑手”!
那个时期我多在外省跑来跑去,和家栋不可能接触很多。只知道他很忙,但并不见他发表多少东西。那时知识界很多人对于自由的理解,首先就是发展自己,而不是自由加大了自己的责任;因而那发展就往往是个人地位和知名度的抬高了。无论埋头写作或翻译,开会、演讲或出国访问(这已经占去了大部时间,不再接触社会了),或者在政治上搞声势而不求实效甚至不顾后果,都是为了个人。家栋和这一切都不沾边。多年后才得知,他也有自己的“主义”,那就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而能自得其乐。要到去国十六年以后,我才从高瑜的文章里获知,原来五十年代首位畅销书《把一切献给党》,六十年代因被认为“用小说反党是一大发明”而造成牵连上万人大冤案的《刘志丹》,家栋都是写手。在外国,那是要和作者分享名利的。家栋也分享了,那是在作品遭灾的时候,如《刘志丹》,但作者扬名天下,各种好处就没他的份了。他从来不说他在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里扮演着什么角色。经他介绍,我认识了罗点点,也得到了她的第一本回忆录。那本书,有老何写的序。还有为刘少奇平反由其子女们回忆、轰动一时的《胜利的鲜花献给您》,也经过他的手。但是他没说,因此很少有人知道。
在先锋青年看来,这就是迂腐了。好像只有前朝遗老才会如此执着于那些古老的价值。但是追寻起1989年惨败的原因,从林彪之死到八十年代末,中国人抛弃得太多、而真正应该否定的东西又没有否定,恐怕不能排除吧?也只有这样,倡导1979-1989年精神大逃亡的精英们才能够心安理得。军涛在狱中绝食抗争时,我们曾到华盛顿中国使馆门前游行。开了四个小时的车,到那里一看,连我们一行六七人在内,人数还不到十五人!这还算什么“示威”,分明是示弱了。但是留美学生及其家属因六四流血而拿到绿卡的不下十万余人哪,我每逢这种场合就不禁要向他们喊话了:你们的良心何在,百分之一的人出来站站脚助助威也好啊!
1988年迈出国门时,我六十三岁,还把自己列为中国第二代人。现在,我和家栋,已经属于中国最老的一代人了。我这些年在海外,悟出两个道理:在今天的中国,个人能够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但是这个作用又是别人不能代替的。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我能体会家栋的焦躁心情:在舆论界,自由不是在扩大,而是在缩小!1988-89年,他和高瑜、军涛能在不到一年中间把《经济学周报》办成与上海《世界经济导报》不相上下的报纸。现在连和李慎之先生合作那个时候的条件都没有了。
“在海外刊物上发表,或出书不是也很好吗?”他不以为然:他看重的是自己的思想在国内发生影响!这就是十五年来中国的倒退在一位思想家身上的反映。家栋这一生被剥夺的时间比我还要多,我能够理解他的心情,他担心时间已经不够他完成他人所不能替代的使命了。但他已经完成了两代思想家的链结,这是最值得庆幸的事。
香港烛光晚会六个球场爆满: 6月4日晚,为纪念“六四”15周年,数以万计的香港居民聚集在维多利亚公园,鲜花和标语舞动,烛光摇曳。进场参加晚会的市民,坐满六个足球场。组织者警告北京当局,如果继续压制民主要求,香港这个前英国殖民地的年轻一代将成为其坚定的挑战者。(路透社)
王军涛:在5月28日的专访中我说过,我愿意与他们公开对质,时间地点和方式由他们定。此后,我每天都在等回答。我有些急,因为只有法庭审判,才能澄清真相。许多朋友说我不该天真。既然国安部门采取这样的方式整你,就不会允许你回国,更不会开庭审理。但我觉得,此事不会是什么很高层次的决策;以我过去在监狱中的经验,虽然不可能公开认错,但也不是没有可能纠正失误。
记者:那么,有什么回应吗?
王军涛:不能说完全没有,但是炮制陷害案的人还没有清晰、直接的正面回应。我想,他们不会像我这样光明磊落,而只会鬼鬼祟祟地利用媒体制造谣言,混淆视听;我没有指望作恶者纠正失误,而是那些有良知底线或明智的上司,做点什么。
--专访王军涛:“我在奇臭的污水中期待清白”
如果柴玲拿了六四血卡,咱表示无异议,因为她毕竟玩过六四。
但柴玲回国投机发财的可能性极小:不信走着瞧,充其量跟杨斌/仰融之流一样:“共产党”说她有她就有;“共产党”说她没有她就没有
。但柴玲想回国的强烈愿望,革委会主任则很早就从正反双方面都亲耳得到证实。(叶向农主任)
为纪念六四15周年,美国有线新闻网在美东时间6月4日晚8时30分播放了六四专题片。CNN报导说,连日来中国政府已明显加强了对CNN节目的审查,只要播放同六四有关的报导,CNN的电视画面就会被立即“黑掉”。图为CNN播放的六四死难者家属悼念失去的亲人。
中国共产党和法西斯的不同点: 法西斯屠杀异族敌国的人民那是绝不留情。
中国共产党政府的特点是对自己人民特别狠,杀戮起来没有半点犹豫,没有半点下不了手。中国共产党政府的最大本事不是别的,就是宰杀人民。
马英九首度表态参选2008年总统! 马英九有意愿参选2008年总统,引发关注。面对国民党台北市议员轮番劝进参选2008年总统,台北市长马英九6月4日首度回应指出:他会注意,但不能冲太快。他说,不管他未来做什么,他认为未来这两年半的市政表现仍是关键;他会关心市政以外的问题,但重心仍会放在市政上。
国民党台北市议员陈玉梅、秦俪舫、李彦秀、王正德在市政总质询时,不断追问马英九,既然自认6年来对台北市有贡献,为何不回应基层期待,不要老是等别人抬轿、三催四请,否则会让支持者失望。对此,国民党发言人蔡正元4日晚表示,国民党总统候选人须依党内民主机制产生,包括马英九在内很多人符合资格,欢迎有志之士届时依党内民主程序争取提名。
作者:dck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