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鲁迅的幸与芦笛的不幸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鲁迅的幸与芦笛的不幸   
战争与和平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4/10
文章: 615

经验值: 1437


文章标题: 鲁迅的幸与芦笛的不幸 (943 reads)      时间: 2004-6-01 周二, 下午7:30

作者:战争与和平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鲁迅的幸与芦笛的不幸

在国外,碰到过很多的香港、新加坡、台湾以及其他东南亚的华人,虽肤色一样,中文一样,但差别却又是十分明显。常常想这到底是先天遗传的原因还是后天教育的原因这个简单的问题?于是,在这几个月中,把矛头对准了鲁迅这个大陆的“文圣人”,先后写了《他们的、我们的和真实的鲁迅》《愤青是右派的预备队》《剔肉还母也不够》《中文语境、个人崇拜和"愤青"》几篇文章,想阐述由于后天教育所产生的差异对社会国家的影响;当然也写了提醒奸坛和芦笛先生的《忠诚的反对派和奸坛的未来(建议)》一篇小文章。人微言轻,加上未来安全考虑,我也该收收手,老老实实做一个观众了;这篇小文算是对奸坛和芦笛先生数年来让我精神上有一个栖息之地的感谢。

新文化运动和之后的民国时代,对言说和思想而言,是中国最好的时期。鲁迅以及大批文人们的作品为那个时代的基本自由提供了注脚。有时候想一想,如果毛泽东后来没有执政,历史是可以把他和陈独秀一样划入灿烂的“民国时代文人”群体中的,只是名气会比陈、鲁二人小很多。

鲁迅的幸运既来自于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民国时代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又来自于从新民主主义运动开始的党国时代的言论和出版不自由;真实思想的鲁迅和今天我们拜祭的“鲁迅先生”,是不能等同于一个人的,去世20年后扶摇直上的文坛大名自然与那个肉体周树人无关。

与鲁迅当年在大陆媒体的论战近似,芦笛先生在海外中文互联网上也是战果累累。鲁迅对他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影响较大,弟子很多(后代的不算);芦笛先生对现在这个时代互联网的年轻人影响也很大,愿执弟子礼者也很多。而且,鲁迅受益于民国后各方政治力量的相互钳制,能够把文字变为铅字,转化为阅读者的激情和行动,让思想透过文字而形成社会实践。芦笛先生也受益于海外中文互联网的自由,能够把文字变为比特,转化为阅读者的理性和长考,使思想帮助国人提升智力。

不过,鲁迅的幸运在于他的文字由于当时各种政治力量的相互钳制和需要而广发大江南北,也由于后代当权者专制的需要而变为必读必考的圣人书。而芦笛先生的不幸则在于他的文字不为涉及中国的任何政治力量所喜欢(虽然幸能变成比特),故遍游于中文互联网的新闻及评论网站,除了有些反共文字被转发一些以外,芦笛先生之精髓文字只好躺在奸坛,而不能广泛的影响世人。没有主流媒体的参与和认可,代表了最智慧思想的文字也只不过是捡破烂手中的废纸一张。而芦笛先生的不幸还在于,即便将来有执弟子礼的读者登得大宝,因受芦笛先生真正民主思想影响,故也不会学习我党对鲁迅的造神运动,把“芦笛先生”通过限制言论和出版自由成为民主“文圣人”;未来时代的变革和阅读兴趣的变化以及阅读选择的多样化,会让芦笛先生的文字越来越失去影响力。

以独知立身的芦笛先生和以批判立命的鲁迅他们本人,对于幸与不幸,恐怕既不在意,也无所谓;只是这“芦笛”ID所代表的思想和文字未能广泛传播,倒是我等不留恋麻将台和色情网站而在这里满腔热情关心国事的众多网友们的遗憾。


http://www.hjclub.com/ShowTopic.asp?ID=431194

作者:战争与和平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战争与和平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1476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