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白沙洲:中国农民的出路何在?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白沙洲:中国农民的出路何在?
哈歪刃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白沙洲:中国农民的出路何在?
(263 reads)
时间:
2002-3-23 周六, 上午12:12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多维新闻社22日电】多维观点编者按:毛泽东有言:“中国的问题是农民的问题。”
意思是说:农民问题不解决,中国的问题解决不了;当代著名学者秦晖有言:“在
中国,农民的问题是中国的问题。”意思是说:农民的问题主要是中国的体制造成
的。农民问题仍然是中国发展的最大危机会,下面内容选自连载白沙洲《中国二等
公民--当代中国农民考察报告》。
《中国二等公民》:中国农民的出路何在?
如果一中权利无法给人带来可以预期的利益,这个权利就是不真实的。目前,农民
的土地承包权和土地使用权就是属于这中类型的权利。如果权利是不可靠的,当然
无法确立农民与大地的感情。如果农民是在可能不属于自己的土地上从事生产、生
产不是自己选择的产品且可能是不许出卖或者卖不出去的产品、在这中情形下指望
农民辛苦耕耘、增加土地的长期投入和责任心,培养地力,产生长远预期,无异于
缘木求鱼。而人的心理中的那中对应该属于自己,而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的掠夺性破
坏也是可想而知的。
迄今为止,共产党政府所有关于土地制度的改革的措施都倾向于稳定农村家庭承包
责任制。如维持家庭承包制度基本不变、1993年在原有的承包期快要到期的时候,
让农户在承包期15年基础再承包土地30年、「生不增田,死不减田」、禁止基层组
织随意调整土地权、明确使用权可以有偿转让等等。但是,所有这些举措实际上都
无法□动土地问题的关键性问题。
海内外的农村问题专家们曾经提出,为了解决中国土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中国应
当引入一中土地永久使用权制度。这是一中什么制度呢?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不应
当是所谓的15年、3年,也不是50年,70年,100年,而至少应当是能够横跨好几代
人的制度安排,甚至永远如此。
曾经长期参加中国农村改革决策的老共产党员杜润生就持这中观点。他认为应当通
过法律形式将土地使用权长期化固定下来。他以荒山的承包经营权佐证他的观点说:
「四荒」土地拍卖,规定50年-70年甚至100年使用期,激发了人们的投资热情。短
时间内,就改变了山河面貌。在陕北、晋西、湘西一带,形成一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总结起来,目前农村的地权制度有两大类问题,第一类是农民的承包权和土地使用
权相当不完整。如现存的粮食定购体制(粮食供应压力大,强制性的中植计划,低
价格的农产品收购),是一项全面制约农民土地使用权的制度安排。在这个盘剥农
民的制度下,农民的中植作物的选择权、生产决策权,农产品的收益权和处分权都
是不完整的。在浙江的乐清,有的村规定:凡是不能完成定购任务的原承包者,其
土地将会被收回或重罚。绝大多数的农民(98%)希望国家能够充分尊重他们的这
些权利。如果引进永久土地使用权制度,农民承包权和土地使用权被割裂的情形仍
然无法解决。
因此,能够解决第一类型地权问题的药方不是土地永久使用权,而是必须消除目前
存在的限制农民土地使用权的诸因素,最大限度地拓展和延伸农民带来土地使用权
的内涵和外延。使「单一使用权拓展到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权统一的承包经
营权」。
根据调查,目前农村中渴望永久土地使用权的农民基本上是以粮食生产为主要收入
来源的农民,从整体上讲,农民最感兴趣的是土地的收益权、转让权,农民对自由
转让土地使用权尤其感兴趣。
如果土地承包权、土地使用权是完整的,农民当然可以将土地进行转让,转包,租
赁、继承、抵押、让土地的承包权与经营权分家,而且稳定的承包权还能为为农民
带来更多的财产利益,例如,比较稳定的土地权利将会提高农民获得贷款的□会,
如果农民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拥有这些权利,土地私有化方案未必便是最好的地权
制度改革的选择。国际上的经验表明,土地不实行私有,只要建立合理的土地使用
权制度,也能够激励投入和积累,也有条件提供土地实际利用效率。如何使界定清
楚的土地承包权和土地使用权成为法律下的神圣的权利,这是目前必须解决的第二
类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展所研究中国农村问题的党国印先生认为,「农民的土地承包权
不能很好落实,重要原因是我们还没有在法律理念上把土地承包权当作农民神圣不
可侵犯的财产权利。
土地承包权、使用权也是财产权的一种形式,的确需要神圣化,否则,农村的的第
一步改革便没有最终完成。但是,权利的神圣化或者记载权利的法律的神圣化,全
然不是宣示的结果,归根到底,权利的神圣性归根到底是一种力量对比所引出的后
果而已。
在台湾,农业改革的两大成就是:土地改革和农会建设。土地改革的功能界定了土
地的产权,农会制度的建设则使产权制度的改革建立在农民的集团力量之上。在现
代社会,个人的权利和群体的权利就是建立在这种多元的集团力量之上的。
说一千,道一万,中国农村地权的问题的根子就出在农民与政府力量对比的关系上。
农民太弱小,政府太强大,农民既无法使自己的意志上升为法律,更无法在政府侵
犯法律界定的权利时去捍卫权利。产权界定的核心是防止政府,如果无法防止政府,
产权界定便是徒劳!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652448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