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劳动价值论和皇帝的新装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劳动价值论和皇帝的新装   
中国农民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劳动价值论和皇帝的新装 (478 reads)      时间: 2004-5-22 周六, 上午11:09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的依据是劳动价值论,而劳动价值论的基础是商品的价值理论。简言之,马克思的理论大厦是建立在商品具有“价值”这个抽象的虚无缥缈基础之上的。如果这个基础本身就是不存在的,这个大厦瞬间就跨塌了。

马克思对价值的肯定,有他的时代背景。即使斯密、李嘉图等,也都无法否认价值的存在,否则就无法解释价格总是在某一个范围内波动,而不是一差千里,不再回头这样一个现象。光用商品的效用理论是无法解释钻石和水的悖论的。所以直至马克思,商品具有“价值”这个理念一直占据主流。当然,价值理论是不能解释许多现象的,比如钻石比水要贵重许多,是因为钻石的获取要花大量的劳动。但是,一旦在沙漠里,情形立刻就发身变化:水比钻石要贵重得多,虽然钻石的劳动时间没变。

经济学是在飞速发展的。随着商品效用边际递减理论的提出,水和钻石的悖论立刻解决。水的效用比钻石要大得多,但由于水的供应量任意多,所以它的边际效用非常低。反过来,在沙漠里,水的边际效用就非常高。商品之所以成为商品,不是因为抽象的价值,而是效用。商品交换的目的在于效用的交换。这个商品的实质加上效用边际递减的发现,彻底葬送了商品的价值这个抽象的概念。

商品的价值这个基础没有了,剩余价值也就灰飞烟灭了。

还有这么多的人在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那就让这件皇帝的新衣继续穿下去吧。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88956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