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怀念战友之四】然然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怀念战友之四】然然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5


文章标题: 【怀念战友之四】然然 (1148 reads)      时间: 2004-5-19 周三, 上午3:34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怀念战友之四】然然


芦笛


这篇文字和本系列其他文字不同,并不是想把已戒网的小丫头花言巧语地骗回来。年轻人比不得我辈奄奄一息的垂死老朽,有正事要干,成天泡在网上有何益处?写此文的动机还是出自一种urge,急于表达我对类似的潜水网友的无尽感激。

那天罗雀格格照例喝醉了,适逢我在网上称赞淑女和Iris,她便乜斜着醉眼,打着饱嗝,如酒精喷灯般喷着酒气,咕噜道:“那么然然呢?你这就忘记人家了?没良心的!”

我要是真忘了然然,那就真该算世上第一无良心之辈了吧。一直不敢公开表示自己的感激,无非是因为老芦有自知之明,深知自己声名扫地,兼之仇人满天下,生怕连累了小姑娘,给她带来莫名其妙的困扰。直到她真的戒网了,我这才敢来公开追忆,不然真要如罗女士指责的,忒也没心没肺了。

第一次看见“然然”这个名字,是在<说道>。她上了个跟帖质疑我某个观点,末了说:对不起阿,知道你不喜欢爱谈政治的女的,但我实在忍不住了,云云。

我立刻回了个帖,问她是不是maybe。因为我那话是在说道刚成立不久后说的,其时maybe女士女扮男装,混在人群中和我们这些大老爷们讲政治,后来人家就走了,我一直很怀念她,见到然然冒头,我立刻猜想她就是maybe,要不怎么会看到我在“说道”开张不久后上的聊天帖中的屁话呢?

不料对方却回答说:我不是什么maybe,说道一开张我就来了,只是因为你声称爱谈政治的姑娘不可爱,我才一直不敢插嘴。

我掐指一算,妈妈米呀,因为我这句废话,害得人家装哑巴这么久!於是赶快上帖补过,无耻诡辩,说然然你弄错了,我说的不是爱谈政治的女人讨厌,而是说从政的女人讨厌。然然这才如释重负,说,哈,那当然了,连男人搞政治都受不了,何况还是女的?

我那诡辩还真起了作用,然然似乎就此打消了顾虑,隔三差五地加个简短跟帖。一开头我还不怎么在意,甚至有点看不上。那阵我苦于三天两头被人围攻,一度改行去玩文学。然然在我的一篇散文后面跟贴抗议,说老芦,我不爱看你的散文,你还是写杂文政论吧。当时我鄙夷地想:嗨,这女的,一点文学修养都没有。直到她后来表扬我的散文<木然>,说“这种散文,寥寥数语也能顶得上洋洋万言。”我这小心眼才开始觉得受用了些。

但到后来就觉得此女不凡了。记得那阵网上刚开始刮王怡旋风。小丫头转了几个帖过来,和网人讨论了一番,我光看没插嘴,但对她简短的发言不能不刮目相看。我发现该同志虽然极度谦虚,其实非常聪明,知识也很渊博。越到后来便越佩服,但凡她提的问题,都非常难答,经常让我苦苦思索半天都想不出答案来。

后来我就犯下了第一桩殴女罪。那时正是911,我无论写什么文章,某女士都要出来作高屋建瓴的政治指导,像煞了国内的政治指导员。忽一日,她又跟帖道:“你这次的大方向总算对了,但。。。”我一看便怒气腾腾,立刻上了个帖子,声称自己害有恐女症,请欲与我讨论者先自报性别,凡女性恕不回应。记得徐仰药和牛郎都这么办了,小徐的自报我至今还记得:“徐仰药,男性,未婚”,让我笑到贼死:NND,我管你已婚未婚,我又不开介绍所!

可笑的是,到了这地步,那女士还懵懂无所悟,再度批评道:“你这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我忍无可忍,立刻跟贴:“嗨!你就是那船长阿!”她这才算明白了我的意思,一怒之下再不理我了。

闹了这么一餐,然然当然也就销声匿迹了。我怒气平息后,觉得非常不妥,便赶快又上了个“然然请进”的帖子,说明我那帖不是针对她的,请她千万不要误会。然然回答说:老芦,我知道你不是说我,即使说我也没关系。我白看了你这么多的好文章,一直都觉得欠你的情,饱含感激之心。所以,即使你发我的脾气也没什么。她还开玩笑说,真盼望说道开个投币箱,我以后看你的文章前先投币,省得你老是抱怨白写,云云。

那是我上网以来最受感动的一次:老芦在网上酸甜苦辣都尝了个遍,一直在“冰火岛”的两极中生活。夸我的人把我捧到了天上去,骂我的人把我踩到了地狱里,然而从来还没谁像然然那样,用平淡无奇、毫无矫饰的白话,对一个网上写手表达了这种再寻常不过然而也是最难得不过的感谢。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喜欢加人的原因。然然和他的共同之处,是两人都认为从我的文字中获益,为此对我怀有一种感激心理,所以加人走前还要在他的戒网宣言中给我最后一拜,让我非常感动。我喜欢他俩,不是因为他们巧妙地奉承了我,也不是真以为自己有什么教育指点他人的能力和资格,而是因为他们具有为现代中国人普遍缺乏的感激情怀。

我想,有无这种感激情怀,似乎是区分一个人天性是善良淳厚还是凉薄寡恩的分野,也是基督徒和无神论者们的分野。如果大家都象然然和加人那样,知道领略和感激他人给自己的微不足道的好处,则这个世界一定要变得更宽容、更充满爱心得多。

或许就是因为这种善良天性,然然对我在网上的胡作非为虽然痛心疾首,多次来信规劝过我,但一直表现了惊人的宽容。我这辈子也不会忘记,在07下的封芦令后,只有她跟帖作了个叹气的符号:( 须知那时正是老芦走麦城之时,这种时候人的心灵最敏感,也最渴求理解和安慰。此时淡淡的安慰的一笑,也会如灿烂的春阳一般融化心头的寒冰,而冷酷的鄙夷的一瞥,则可能留下终生驱之不去的阴影。然然在我最需要安慰之时轻轻地叹的那口气,将永远留在我感激的记忆中。

更难得的是,因为老芦闹得太厉害,连老相好XXX都看不下去了,上贴表示非议,然然却不以为然,跟贴答道:

“倘若一个人有一篇文章,几年以后人们还记得.倘若他言人之未言,潜水如我这
类,大为受益,又谈什么失败.人生有盛年之繁华,也有老来之秋霜.即便爱氏绝顶聪
明,中晚年也不复当年风采.当然也有一生高质量高产(欧拉..).看看多数职业作家,
比如,近代文人,初看一两篇时,大为佩服,四五篇,就感觉平淡,如果能看过他们20篇
作品,还有新意,就是真正的大师.大概也就老鲁的散文可列此间. 或者还有其他,我
看书少,实在想不起来.

我看网文三年,以为,以功力,见识,文字而言,还是要属四大汉奸.周末回头看老林的
九一八,和汪精卫,还是精品. 可惜太短. 四奸,各有所长,性格鲜明.能坚持几年,还有
人喜欢,我觉得就很不了不起. 何况,老马他老先生坚持八,九年了吧.我是常读常笑.
老芦,毁誉不一,不过,我肯定是要点击的. 写政论吗,因为是观点之争,和政权争夺差
不多,总不可能人人赞同. 否则也不政论,是宪法.”


我当时的感触,已经写在<“阿世”琐议>里了:


“看了然然在XXX帖子后的跟帖,我不禁热泪盈眶,觉得有知音如此,不枉上
网劳作一场。这许多所谓‘芦迷’中,似乎只有她说出了最关键的话: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作为网络存在,老芦为人如何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上网一场写下
了几百万字,能否有片言只语,为读者打开了从未想到过的视野。”


“闲云潭影空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坛中‘帝子’今安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如今老芦再不是当年的丧家之犬模样了,但重读小丫头这些文字,我不禁又一次热泪盈眶。的确,有然然、加人这样善於理解、善於宽容的热心读者,是老芦上网写作的最大酬报,是一个网上写手能指望的最大幸运,应该是我对他们深怀感激之心才是。

更重要的是,我觉得,像然然和老加这样的人才是模范网民。如果网友们都像他们那样,善於理解、善於宽容,多想想人家无偿写文字的辛劳,把“观点之争”和“政权争夺”分开来,多一些平常心、同情心和爱心,少一些仇恨心、阴暗心和嫉妒心,则中文网也才有可能变成理性交流的园地。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2.286994 seconds ] :: [ 29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