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马悲鸣在楼下又胡说八道了,居然说山羊绒就是“开斯米”?!^-^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马悲鸣在楼下又胡说八道了,居然说山羊绒就是“开斯米”?!^-^
安魂曲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2787
经验值: 0
标题:
马悲鸣在楼下又胡说八道了,居然说山羊绒就是“开斯米”?!^-^
(402 reads)
时间:
2004-5-13 周四, 上午2:49
作者:
安魂曲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马悲鸣在楼下说:
“由于物种的不同,所以绵羊取毛,山羊取绒。什么是山羊绒呢?
其实山羊也有毛的,不过很粗,都是直的,没有加工价值。在山羊毛的根部长有一层细细的绒毛,便是羊绒。山羊毛比绵羊毛粗,但山羊绒比绵羊毛细。山羊绒加工出来的毛线就是“开斯米”,比绵羊毛线细致多了。”
----其实,“开斯米”的出自英文Cashmere,根本不是什么“山羊绒”,而是产于喀什米尔地区的一种轻暖羊毛。。。
老马一看就知道是没有在大陆享受过改革开放后中产阶级好生活的,所以才根本不知道“山羊绒”背心如今在大陆一件至少要千八百人民币的,没钱的人根本穿不起;而“开斯米”背心则属于百货商店的大路货,一般100-200人民币就能买一件。
建议下次老马发表文章之前,现交安魂曲老师免费审稿,可以避免很多笑话。
也说“阿拉善草原穿花衣裳的山羊”
马悲鸣
我说郑义是科盲,他还跟我死犟。
上次我让他讲出羊血沾手两小时死的究竟是什么病?他根本就讲不出来。
这回他又演义《阿拉善草原的穿花衣裳的山羊》,仍是一如既往的胡说。
为了表示此文不是旨在揍郑义,我更多地从自己八年的放羊经验来谈内蒙养山羊。
这网上的人都知道骡子是驴和马配出来的。但大多数人不知道,其实黄牛和牦牛也能配出犏牛。和骡子一样,犏牛也不能生育。但山羊和绵羊却是绝对不会交配生出一种介乎山羊和绵羊之间的物种来,即使后代丧失生育能力。
由此可见。山羊和绵羊在物种分类上较之驴马,或黄牛与牦牛要远得多。但山羊肉的味道却和绵羊肉差不太多。不象驴肉和马肉的味道相差那么悬殊。“天上的龙肉,地上的驴肉”。而马肉却是很难吃的。
由于物种的不同,所以绵羊取毛,山羊取绒。什么是山羊绒呢?
其实山羊也有毛的,不过很粗,都是直的,没有加工价值。在山羊毛的根部长有一层细细的绒毛,便是羊绒。山羊毛比绵羊毛粗,但山羊绒比绵羊毛细。山羊绒加工出来的毛线就是“开斯米”,比绵羊毛线细致多了。
其实绵羊毛也因品种不同而有粗细之分。蒙古土种绵羊的毛粗,而新疆改良绵羊的毛就细。新疆改良羊是用澳大利亚的美力奴羊杂交出来的,所以最细的还得属美力奴。但即使美力奴,也赶不上山羊绒。
因为山羊除了绒,还有毛,而且皮厚。故绒的产量很低。一只山羊大概只能出几两羊绒。绵羊的毛是剪下来的。但山羊绒却不能剪,因为一剪就会把把粗毛一起剪下来了。山羊绒都是拿用铁丝捆在一起的铁钩子从山羊身上「抓挠」下来的。
最名贵的皮货是海獭。比海獭小一些的是淡水里的水獭。我下乡的地方有个獭子梁,还产旱獭。当然獭子皮里以海獭为最,水獭次之,旱獭又次之。
獭皮领子看起来毛绒绒的,其实刚猎获的獭子皮并非如此,而是长着一层光滑的大粗毛。这些原皮经过“拔针”处理,拔去针状粗毛,露出低下的绒毛,才是市场上出售的獭子皮。
东北人爱戴一种“貉(音毫)壳”帽子。比如杨子荣戴的那顶。所谓“貉壳”其实是未经过“拔针”处理的貉子皮。拔去针状粗毛以后,只剩下根部的绒毛才是“貉绒”。
骆驼也和山羊类似,在粗直的长毛下面才是驼绒。不过蒙古老乡不大喜欢驼绒,却特别喜欢又粗又直又长的驼毛。老乡用驼毛搓出缝蒙古包毡子用的粗线。
我自从知道了山羊毛低下还有羊绒以后,就总想着把山羊皮“拔针”。因为山羊皮上的粗毛太硬,只能用来做褥子。我想“拔针”以后,山羊皮也能变成类似“貉绒”那样的高级皮毛了。但用手拔的话,一定非常困难。
于是有个知青提出一个办法∶冬天在地上泼上水,然后把山羊皮毛朝下铺到水上。等到水把羊毛冻住了,就把羊皮往起一撕,毛就被撕下来了。反复几次,羊毛便会越来越少。剩下的就是羊绒了。
这办法道理上也算说得过去。但我们终是未能象用木匠刨子推冻羊肉那样一试。
我们放的羊群,一群在五百到一千五百之间。一般都在千头左右。其中大约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为山羊,其他是绵羊。
为什么要把山羊和绵羊放在一起呢?它们可是两个互相不能杂交的物种呀!
这就得从放羊经验来谈了。
山羊和绵羊性格不同。绵羊太懒,走动太慢。山羊太调皮,跑得太快。而动物又都有合群性。所以把两种羊放在一起,可以中和它们的行走速度。羊群走得太快,由于运动量大,又没时间吃草,比较容易掉膘。而羊群走得太慢,则把草场啃得太狠,羊群也吃不好。
中和绵羊和山羊的走动速度比,就是羊群中山羊和绵羊的头数比∶百分之七十五到八十的绵羊搀入百分之二十到二十五的山羊。一般说来,山羊不能超过三分之一,但也不能低于十分之一。这就是草原为什么要养山羊的道理,亘古如斯。根本不是郑义说的什么∶“在1981年中日合资的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成立之前,草原没有山羊。然后就有了,然后就成倍繁殖。”
就和清官勤快相对残酷,而昏官相对懒惰一样。山羊比较好动,绵羊比较懒。所以在草皮被啃净之际,好动的山羊对草皮啃得更狠些。这在草原上只有进入冬营盘以后才可能发生。因为冬营盘一住三个月,无论如何也把草皮啃净了。而在春、夏、秋三季的营盘都是逐水草而居。很少有住够一个月的,都是两三周就搬一次家。故一般不至于把草皮啃光。
就如纳兰性德网友说的那样,解决草原生态的根本途径是恢复游牧!
汉人以自己安土重迁的习性来妄揣蒙古牧民,非要闹什么「定居」。从我们当年下乡时的学大寨,一直干到现在。大寨的红旗都倒了,可牧区定居的红旗仍是不倒。
听“还乡团”「同包」说如今都蒙古老乡已经全都定居了。但仅从他们出示给我的照片看,定居点周围的草皮已经全秃了。由于羊群的往复践踏和啃食,建一个定居点,自然就会毁掉一大片草场。
如果是游牧,则只要蒙古包一搬离,被啃食和践踏过的草场很快就会恢复。但一定居,就无法恢复了。
现在说“阿拉善草原的穿花衣裳的山羊”。
我虽然没亲临阿拉善旗,但我有八年直接游牧的经验,一天会计、保管或民办教师的脱产工作都没干过。
《草原启事录》里那篇朝鲁陶丝写宋彬彬的文章里提到宋放羊第一次去「吃碱」。她本想独立完成这个富于挑战性的工作,起了个五更,便赶着羊群出发了。但没想到还是有很多老乡从后边赶上来帮她的忙。宋彬彬虽然感谢老乡的帮助,但终是为自己没能独立完成这个工作,自信心很受打击(其实还是老乡不放心生手)。
所谓“吃碱”,不仅是羊群。马、牛和骆驼也都要定时“吃碱”。因为牲口体内有盐分(广义的盐,包括微量元素等矿物质)消耗,而从草中又得不到补充。于是过一些时候,老乡会赶着畜群到盐碱地里去。牲口一见满地白花花的盐碱,便撒着欢地冲进去舔食。
其实牲口体内不但缺盐,而且缺钙,故常能看到一头牛叼着根牛骨头在啃。
如果长时间不让羊群去吃碱,则体内会缺盐;又由于出汗,羊皮上会凝结出有咸味的盐来。羊便互相啃对方的皮下以解馋。如果赶到脱毛季节,旧毛的根部已经开始脱落,便会在舔汗碱的时候,把羊毛带下来,甚至吃进去。
按郑义的说法,因为阿拉善旗的草场生态恶化,所以才有羊吃羊毛。就和灾荒年的人吃人一样。
人是杂食性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动物,所以才有人吃人。但非杂食性动物完全不同。我因风闻如果给马吃肉或喝肉汤的话,因为肉类的营养成分大,马会更有耐力。可我试了无数次,我的良驹就是一口不吃。我为了迫使它喝肉汤,三天不饮马,可它一闻羊肉汤的味道,仍是绝口不喝。
我还养过食肉目的狼,除了吃肉喝奶,一粒粮食不吃。我把活捉到的小狼崽子栓起来饿了好几天,都饿成干狼了,它也还是一口米饭都不吃,非要吃肉。
牛羊也是一样。就和牛啃牛骨头,母鸡吃蛋壳是因为体内缺钙一样。山羊啃羊毛是因为体内缺盐。
阿拉善旗是巴盟著名的骆驼产地,沙化确实严重。唯其沙化,专长一种我们称之为“沙蓬”或“骆驼刺”的草。别的牲口不吃,骆驼却特别爱吃。
但不管沙化如何严重,也无法改变动物的食性。这是几百万年进化出来的本能性状,动物宁可饿死,也绝不会改变。
郑义老抱怨别人不懂“常识”。但从他的这篇文章看,他自己就不懂常识。很简单的一句反问∶如果山羊被饿到要靠吃别的山羊的羊毛来维生的话,还怎么养?
一头羊的反刍胃里能装入剔去骨头的该羊整只的肉。一匹马一天要吃八十斤草。一头羊怎么也得吃五到十斤草吧。而一头山羊身上的毛总共还不到三斤,不够一头羊一天的草料需求量。这些山羊还不早就都死了。
所有动物(包括人)的怪异食性,往往是体内缺少某种微量元素的结果。
《骆驼的眼泪》里展示的卢彤景老先生的照片大概是真的。但唯其“阿拉善草原的穿花衣裳的山羊”的羊吃羊毛的原因,却不是一名城市工人所能理解的。
据说吴天明和张艺谋在拍完了郑义的《老井》以后,该村仍是打不出水来,最后还是摄制组留给了他们一些钱,才让他们能继续做打出水的梦。根本不是郑义小说写的那样。
顺便说一句,恢复草原生态的办法除了上述恢复游牧以外,还有一条是废除草原私有化。这完全是从农村包产到户的土地使用权私有化照搬来的,根本不适合草原游牧。
农村土地自古就是私有,只是到了合作化运动才收归集体。后来农业集体化运动失败,才又将土地的使用权恢复私有。
草原自古就不是私有的。牧民逐水草而居,最大限度地利用和休养草场。就和海洋无法私有,不可能限制渔民只在划给自己家的海域里捕鱼一样。
以我所在的大队为例,全队草场大致按地形和植被分为春、夏、秋、冬四大营盘。除了进入冬营盘,由于太冷不方便搬家以外,都是个把月,甚至两三个星期就搬一次家。不但休养了草场,而且由于各季度全大队牧民相对集中在该季度的营盘里,社会生活相对比较方便。
如今的草场都拉铁丝网私有化了,每户牧民的周旋余地变得非常有限。有些户被迫在夏营盘过冬。另一些户被迫在冬营盘度夏。不但草场难以恢复,而且全队所有各户大致平均分布在全队原来的草场(直径大约八十华里)那么大的范围,社会生活变得非常不便。
郑义没有牧区常识,便妄言∶「毁掉草原的,既不是山羊,也不是“竭草而牧”的牧民,而是使草原失去主人的那种制度…」。
事实正好相反∶正是这种草场私有化外加定居,才是造成草原生态破坏的制度。
如果这种制度再继续五十年,到了原来有大范围游牧经验的老牧民死光之后,再想废定居和拆除草原私有化的围栏,可就难了。
恢复草原生态的办法不外五条∶
一、与郑义指出的相反,首先应废除草场的私有化。
二、废除定居,恢复游牧。
三、严禁工业,尤其是以牧草为原料的造纸业。
四、限制牲畜存栏数,鼓励缩短牲畜存栏周期∶多产快卖。
五、最重要的是∶严厉限制外来人口进入草原纵深。
【附录】~~~~~~~~~~~~~~~~~~
阿拉善草原的穿花衣裳的山羊
郑义
楼下有人提及内蒙养山羊事,特此旧文新贴,增加一个视角。
阿拉善草原的穿花衣裳的山羊
近来,一篇名为《骆驼的眼泪》的报道在互联网上四处流传。故事的核心人物是一位退休工人卢彤景老先生,近十年来,他自费走遍内蒙全境和青海、宁夏、新疆部分地区的草原,拍摄了数万张照片,忠实地记录了中国草原急速荒漠化的可怕灾难。这些照片向我们呈现了一个悲惨凄凉的草原:昔日高可没膝的草原现在连骆驼都成批饿死……沙进人退,大沙漠已经逼到到黄河边上……一个个被黄沙湮没的村庄、一堆接一堆连绵不绝的白骨……已绝草而亡和即将死亡的骆驼……灌满沙子的水井……向死亡军驼行军礼的政委……骆驼母子死不瞑目……在公路上清理两米高沙暴的铲车……跨过圈养铁丝网吃草的羊群……肆无忌惮的狼……国际环保人士的眼泪……
最令人惊奇的,是一群群滑稽地穿着各种旧衣服的山羊!2001年春天,卢彤景第六次进入阿拉善草原拍摄。在没有草的草原上,取景框里的羊群怎么都花花绿绿的?走近一看,原来是羊都穿上了人的旧衣裳!牧民说:“不穿衣裳不行啊,吃毛吃得厉害!”牧民解开一只羊的衣服,卢彤景看见羊毛脱落,青筋毕露。这年春天,阿拉善滴雨未下,山羊不仅吃光了地表草,还掘草拔根。再往后,快饿死的山羊就开始互相吃毛,羊吃羊。羊是牧民的命根子,他们靠卖羊绒生存。吃羊毛就等于吃掉了牧民的希望,于是羊就穿上了人的衣裳。——到这里,故事已经开始具有魔幻色彩。我在太行山插队时常放羊,知道许多有关羊的事。羊是会互相扯着吃羊毛的,但极为罕见。那是在几只羊掉进黄土高原上因土层陷落而形成的大坑,饿几天之后才会发生的稀罕事儿。羊倌们围坐在篝火边侃大山时的奇谈。万不料,眼下在阿拉善大草原已然成为常态!
卢彤景老先生继续讲的故事是“骆驼的眼泪”。由于草原严重沙化,骆驼无草可食,饿得驼峰下垂,无法站立。生下的幼驼虚弱得站不起来,不会吃奶,当下死亡。骆驼有草吃就不会死,而草原上现在缺的就是草。昔日的万峰驼乡现在已经人烟荒芜。连骆驼都不能生存的地方,还有什么可以生存呢?内蒙古草原连年干旱,地表水下降,超载放牧,地表植被严重破坏,绿色草地已很少见。一张照片的文字介绍写道:“由于生态恶化,荒漠化加剧,我国现已有24000个村庄消失。因沙漠化被埋没的村庄。”另一张照片是这样写的:“在沙漠化地区小孩儿不上学,不接受教育可以,但不会赶水车不行。所以小孩子从小就要学会赶水车。”
卢老先生介绍,草原如此退化的罪魁是山羊:山羊不但吃草,而且吃草根。中国大养山羊的祸首是日本人:在1981年中日合资的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成立之前,草原没有山羊。然后就有了,然后就成倍繁殖。上世纪最后十年,成为草原退化最惨重的十年。在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和全国2
600家羊绒衫厂崛起的背后,是牧区生态的急剧恶化。各级地方政府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号召牧民们把绵羊换成山羊。现在一个只能承载20万头羊的草原,竟会有120万头吃草动物,最多是山羊。就这样,长远的生态换来了短视的当前利益,换来了所谓的经济发展,换来了这些“人民公仆”的政绩和顶戴!
我十分敬佩卢彤景老先生的义举,真可以尊他为草原的守护神。像他这样奔走呼号的有识之士再多几个,中国的草原恐怕也不至于毁到这步田地!卢先生亲耳听到一些决策者说“杀山羊救中国”,也看见了赶往屠宰场哀声连连的羊群。他认为大力繁育山羊是极左,杀山羊是极右“难道真的能杀山羊救中国?”他认为,生态不平衡源于心态。
我恐怕不能完全同意卢老先生的观点。“心态”自然也要紧,但草原荒漠化的深层因素恐怕还是目前实行的草原“公有制”和“承包制”。欧洲不大量养山羊,美洲、澳洲甚至非洲都不大养山羊。为何独有中国大养特养?
全世界的草原,或者实行私人草场围栏放牧,或者是前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公有草场集体放牧,唯有中国近二十年来实行公有草场私人放牧。在私有制下,草原得到最精心的保护,以围栏为界,自家的草场,为什么要超载过牧?为什么要养山羊?在原教旨的公有制下,发展生产获益甚微,也缺乏掠夺性生产的动力。只有这个中国独创的草原承包制,实行公有私牧,掠夺性生产,断子绝孙的短期行为才成为牧民们的最佳选择。谁能够很下心来养山羊、多养山羊,谁就捞到了眼前这一把。你不干有的是人干,反正草原是国家的人民的(等于没主儿的)!这跟长江口外鳗鱼苗灭绝的道理是一样样的:公共渔场,反正是没主儿的,不捞白不捞!在这种草原产权不清的情况下,退耕还草、限牧輪牧禁牧等等让草原休养生息的好办法都无法实行。你前脚把草场围起来了,他后脚就给你剪一百个窟窿。若无有血有肉的人格化的主人,围栏也是不管用的。这我就太佩服咱们中国人的智慧了:围栏放牧之要义在于明确产权,而如今是不敢触动产权,只去学洋人那铁丝网!
老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里写过战争史上著名的莫斯科大火。法国人说莫斯科是毁于俄国人的“残忍的爱国主义”,俄国人说莫斯科毁于拿破仑占领军。托尔斯泰则说,“事实上,使任何个人,或任何一群人负烧掉莫斯科的责任,既不可能,也不足以解释这件事。莫斯科被烧掉,因为它处于一种任何木头建筑的城市必然被烧掉的状况……正如被主人抛下,让陌生人进去熬粥的一切村庄、工厂或住宅必然失火一样,莫斯科一定会烧起来。”在第11卷第26章的结尾处,老人还睿智地指出:烧掉莫斯科的,“是抛弃它的那些人,不是留在它里面的那些人。”
同理,我们也可以说,毁掉草原的,既不是山羊,也不是“竭草而牧”的牧民,而是使草原失去主人的那种制度、那种现实,那种怯懦。无主的草原,就像一八一二年的莫斯科那样,必然会被一把“超载过牧”的大火烧掉,迟早而已。所不同者,草原不是被人们主动放弃的。
杀山羊救不了中国。还产于民才能救中国!
2003年1月28日
作者:
安魂曲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安仔自己掌嘴。cashmere来自高原生长的Kashmir山羊绒毛而非其粗毛。
--
赵夭
- (200 Byte) 2004-5-13 周四, 上午5:28
(103 reads)
建议你先用GOOGLE查一下再批评马老
--
随便
- (0 Byte) 2004-5-13 周四, 上午4:54
(58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934397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