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简评读者乙网友致芦笛贴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简评读者乙网友致芦笛贴   
随便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24019

经验值: 64


文章标题: 简评读者乙网友致芦笛贴 (326 reads)      时间: 2002-3-21 周四, 下午12:18

作者:随便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这次芦笛戒坛,如果不出意外,看来会成真事。“戒”这个字不好听。比如

> 有人“戒毒”,有人“戒赌”,还有人“戒嫖”,都是因为那习惯不好。并

> 且“戒”还有诀别的意思。这就更不好。因为,果如“戒主”旧瘾复发,便

> 会陷入一种尴尬的,失脸面的境地。例如,不更事的主,会问:“您不是说

> 您。。。嘿嘿。。。”。



不涉论点,价值为零。与其穿靴带帽罗索半天,何如直接切入正题。



> 从芦笛身上我看到这样几个,我们这些受共党教育多年的这辈人的误区:



你代表一辈人,谁授的权啊。



> 轻视普通百姓,缺乏基本的同情心。芦笛的第一炮,便是轰向至今还在苦难

> 中挣扎的老百姓。《丑陋的大陆人》看起来有点道理,其实是空话一堆。为

> 什么?首先,那些类似的话早被柏杨之类的人说过。其次,没有指出问题的

> 根源。“愚昧”一词本身的定义,便告诉我们,任何国家的最底层的百姓,

> 在没有机会受教育时,都是“愚昧”的。这并不可怕。



呵呵,你认为老百姓‘愚昧’。这不是一种轻视吗。



> 可怕的是如果一个国家中,有那么一群自称“知识分子”的人,自愿的或

> 被强迫的帮助一个残酷的政权,利用这种“愚昧”来施行暴政,那才是最

> 可怕的。我可以另外撰文与芦笛辩论这个问题。此处,我想指出一点:中

> 国历史上,我没见过大骂中国文化和百姓的,有思想有见第的知识分子,

> 不被邪恶势力所利用的。反过来,有思想,有正气的人士,是从不参加这

> 种怯懦者的“讨伐”的。例如,我就没见过胡平,魏京生这样的人骂过中

> 国老百姓。再说,根据芦笛的自述,当他读破万卷,已知共产理论的荒谬

> 之后,也只能和朋友们偷偷私下议论,为什么指望那些“愚昧”的民众起

> 来拯救他呢?



有什么‘最可怕’,到了还是没有证明。中国历代都有你说的帮助政权

的知识分子,中华民族怎么没灭绝啊。事实上直到现在,大多数知识分子

都在帮助政权,这就是现实。至于说你没见过胡魏骂老百姓,这算什么证

明。胡魏的行事标准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行事标准吗。那大家都该流亡海

外,或者到大牢里去坐着,对中国的事情有帮助吗。



> 信奉权力,力行弱肉强食。为什么说骂中国老百姓是怯懦的做法呢?我假设

> 这个骂老百姓的人,相信中共是中国祸乱的根源。放着这样的专制政权不去

> 骂,反而骂被那个专制政权压迫的人民。这就是一种怯懦的表现。即便不得

> 不对共党作批评的地方,也就限于邓王朝之前。



这就可笑了。毛泽东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的动力,你拥护他

统治吗。你喜欢他这个说法,是你个人的事。群众的文化教育水平低

下是一个基本的事实,认识这个没有什么大逆不道的。非但如此,对于

一个有志于改造中国的人来说,承认还不够,应该重视这个基本的社会

现实。



> 显然,那样做的风险是微乎其微的。。。。于是,他们可以为自己找到

> 一个很合理的借口,一反自己年轻时的信念,冠冕堂皇地站到暴政一边

> ,以赢得心理上对虚荣的满足。



这是道德批判。对中共统治中国如何看,是一个见人见智的问题。

不存在禁区,更不是道德批判的理由。中国的绝大多数人,目前

就在用纳税的行动支持中共统治,这也许不符合你的道德标准,可

也无可厚非。



> 蛮目自大,不信权威。自大是知识分子的老毛病。曹丕早在《典论论文》中

> 总结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又说“家有弊帚,享之千金”。但在

> 共产党统治之前,文人的这种狂妄,多少还是八九不离十的。但在共产制度

> 下的中国,这种狂妄发展到极端。除马恩列斯毛邓江外,世界上没有不能破

> 的真理,没有不能批的理论,没有任何专家值得尊重。更糟糕的是,多年的

> 学术活动的停滞和非正常发展,政府对各种学科研究必用经典书籍、资料的

> 封锁,使得很多人都成为散兵游勇似的“自学成才”者。这些人都自诩读过

> 古今中外“名家、名篇、名著”。但是,他们都不过在共产教育制度划的圈

> 子中念经。即便我们]现在谈起那些对当年“名著”的读书体会时,也不外乎

> 那套马式文学批判观。



对权威有所怀疑,是科学发展的动力之一。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理应

而且必须有独立思考的勇气。人云亦云才是创造性思维的大敌。



> 芦笛当然是要比比其他方面。在方先生被开除党籍之前,笔者有幸曾多次与

> 他接触。他在哲学和文学方面的造诣,令我敬佩不已。两年来我一直关注芦

> 笛的文章。依我看,如果方先生不学芦笛那样“不和无名之辈”过招,应芦

> 笛挑战的话,只有可能输给芦笛一招:中文打字。其他的,我看不出芦笛如

> 何赢法。



方固然有过人之处,却不是神仙。谈观点时,拉认识某人的大旗做自己

之虎皮是很恶劣的作风,与观点无涉,应该避免。



> 他失去了一个“独立”知识分子的立场,加入政府方,对方先生六、四时期

> 表现大加指责。我不想深究方先生是否对学生发表了什么言论。方先生为人

> 师表,就是对一个高度腐败的政权发表不满言论,何罪之有?



指责一下方,何罪之有。俺对方没什么可以指责,可是别人指责他俺也不觉得奇怪。

只要有理由,方有何不可以指责。



> 我想当时的芦笛,已经成年。据他在多处的回忆,当时恐怕也已经读破古

> 今中外名著,做人的道理也明白了成堆。何以干那种在今天看起来令人恶

> 心的勾当呢?“悟性”使然也。



这有什么可以指责的。那种环境,全国绝大多数人这么干,一点不稀奇。你

这个指控实在是乱上纲,没有什么可以用来服人的道理。

作者:随便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随便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96457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