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按:迈克.奇诺伊是美国有限电视新闻网(CNN)北京分社的创始人和前任社长,现任CNN香港分社社长。他自1970年中期开始做有关中国的报道。1989年5月起,他身置北京民运中心,爲世界实地采访报道了那场运动的全过程。“他的报道不仅唤醒了世界的良知,也把CNN作爲一个新生而有效的力量推上国际政治版图。”(引自《中国现场》“Chian Live”封里)。由此闻达国际媒体的迈克.齐诺伊于1997年出版了他在中国20多年工作的回忆录,《中国现场》。其中第七、八、九章以其亲历和见闻,详细记录了15年前中国那场领世界格局变动之先的自由运动,再现北京民间声势浩大、旷日持久的民主抗议浪潮,见证震惊世界的六四血案,揭露当局改写八九历史真相,爲读者全面展示了中国八九六四历史画卷。这些文字得助于他的第三者的身份、他的记者素养以及他当年奔走、观察、报道各现场的职业需要,是迄今爲止关于那场运动最直接、最全面、而且相对客观冷静的记述之一。本文是《中国现场》第九章“大谎言”(The Big Lie)的节译,副标题爲译者所加。译文版权已获作者授权认可。
----------------------------------
这个宣传工事本身显然是一个新闻题材。报道这个题材没有休止的变奏成了六四后数周之内我持续工作的主题。我必须承认,政府自导自演,技术高超。借助残酷地重复谎言和一遍遍地重播篡改了的录影带,宣传工事开始显示效果。在这个党的魔咒之下,很多人害怕谈论自己的真实见闻,而且开始怀疑自己的记忆和认知。高度紧张,压抑成风,人们用来形容那个周末事端的用语成了对那个事件采取什麽立场的标志。说“大屠杀”,就表明支援学生的立场;使用“动乱”这个词则成爲认可政府说法的标志。甚至在外国社区,人们也开始退出现实:我越来越多地听到外交官、商人、一些记者更频繁地使用相对中性的词语“意外事故”(incident)或者乾脆使用“六四事件”(the event of June 4) 这个词。我发现我自己也开始困惑:我是否夸大了那个周末的事件?是否刻意忽略了学生的不妥协和激进?无论其方式如何令人发指,在数周的分崩离析之后,政府试图清理街道是否全然无理?事情是否真象我记忆中的那样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