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行其事者,未必乐在其中 |
 |
即或不然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天生我“基” (Born Gay)?
大多数的同性恋者相信他们是“天基”。这个信念很多时给予他们一定的安慰,并免除了任何改变现状的责任。然而,迄今仍无确凿的科学根据证明人是天生同性恋的。压倒的多数同性恋者在基因方面是完全正常的。他们是不折不扣的男性或女性。
The majority of homosexuals believe they were born "gay." This belief often supplies them with comfort, relieving them of any responsibility to change. However, there is no solid scientific evidence that people are born homosexual.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gay people are completely normal genetically. They are fully male or female.
习得行为 (Learned Behavior)
我们相信同性恋是受许多因素所影响的习得行为,这些因素是: 生长初期家庭生活的骤然中断、没有得到父母中任何一个的无条件爱护、未能与同性的父(或母亲)认同。 这些问题可能随后导致对爱与接纳的渴求、对同性或异性的嫉妒、一个由各种各样的惧怕和孤立感所支配的生命。
We believe homosexuality is learned behavior which is influenced by a number of factors: a disrupted family life in early years, a lack of unconditional love on the part of either parent, a failure to identify with the same-sex parent. Later, these problems can result in a search for love and acceptance, envy of the same or the opposite sex, a life controlled by various fears and feelings of isolation.
但有一件事看来却是清楚明确的: 同性恋是由众多的根本原因所造成的。如果要怪罪于任何一个方面则是过分单纯化的想法。对异性的惧怕、乱伦、或非礼、强势母亲和弱势父亲、邪灵压迫: 这些都可能和导致同性恋有关,但没有单独的个别因素可以造成同性恋。随同某个生命的外在因素,个人的选择也在形成和塑成同性恋身份上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虽然极少数的人会承认。
One thing that does seem clear: homosexuality is brought about by a multitude of root causes. It is simplistic thinking to lay the blame on any single area. Fears of the opposite sex, incest, or molestation, dominant mothers and weak fathers, demonic oppression: all of these may play a part in causing homosexuality, but no individual factor alone can cause it. Along with outside factors in a person's life, his own personal choices have played a key role in forming and shaping his homosexual identity, though few will admit this.
[注一]
根据心理学研究,许多心灵上的挣扎都源自于弃绝的根源 (参图: 弃绝的根源)。若通过不适当的宣泄方式,即便得到短暂的慰藉,但总难免长远的绝望。

有同性恋倾向的人或许应该自问知心的朋友有几位?与父母家人的关系如何?生活、工作上有没有什么持续性的压力?本来成长中的人或多或少都会经过“性探索”这一个阶段,但超出这个阶段却仍然难以自制地投向同性恋或性滥交的许多人,内心一般都是孤单或是压抑的;也有人借性自慰麻醉自己,或是暂时抒缓负面情绪。这“难以自制”说的不是“次数频繁”的问题,而是更接近“无法满足”的地步。
求而不得也是人生的痛苦之一。既然得不到,就用这寄情甚乎纵情的过程作替代品暂时抒缓那股挫败感。一旦“习以为常”,甚至在遇到其它的生活中的问题,也使用同样的方法去解决,最终印证了“收益递减规律”;久而久之有如滥用毒品一般,要得到同样程度的兴奋,便需要更大药量。在这种情况下,完全有可能步入“性变态”以达到所寻求的“high"。
许多时候,我们必须学习接受人生的不如意或无可挽回的损失,痛痛快快地哭一场,伤痛自己所失落的、所不能得着的,好好地舔舔伤口,并在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前提下,给自己空间、批准自己去“幽怨”一段时间,然后重拾信心,积极地面对人生。
倘若这同性恋倾向反映了内心更深一层的空虚。当事人需要要了解到其实他并不孤单,现实中不少人就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默默忍受或通过不恰当的方式去减轻这痛苦。例如,即便是结了婚并且有稳定性生活的人,他也可能继续性自慰或与配偶之外的人有性关系,有些甚至纵情更甚——从习惯性嫖妓到无可抑制的对他人进行性侵犯。堕落的情欲只是表面的,根源是是心灵的空虚。
“倾向于逃避问题及其固有的情感痛苦就是心理障碍的主要根源。既然我们大多数都或多或少有这方面的痛苦,我们大多数就或多或少有着心理障碍、缺乏完备的心理健康。我们当中有些人会煞费周章地去逃避问题及其所招致的痛苦, 远离所有明显有益和明智的作法以找寻较容易的出路,构建最精心炮制的幻想以便生活下去,有时甚至完全与现实脱节。 引用卡尔.荣格(Carl Jung)言简意赅的优雅措词:‘精神病永远都是合理痛苦的替代品。’” [注二]
“心理障碍的根本原因之一总是错综复杂、环环相扣的谎言,有些是人家告诉我们的,有些却是我们自己告诉自己的。这些谎言只能在一个全然坦诚的氛围中揭露并剪除”[注三] 。
然而,一个常年受惧怕和孤立感所支配的生命要全然坦诚,则非有无条件的爱与接纳不可——对他们个人的无条件爱与接纳,而不是对置他们于痛苦深渊的同性恋心态与行为。
如果我们无视他们在这方面的需要,而听之任之,这绝对不是爱的表现,充其量只能是溺爱。
“行其事,却不乐在其中”的可能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还多。我们是要让他们继续痛苦下去,还是帮助他们找寻一条生路?
参考文献:
一、译自:http://www.exodus-international.org/library_additionalarticles_08.shtml
二、译自: 史考特. 派克(M. Scott Peck); 《精神成长之路》"The Road Less Travelled"; Arrow: London; Arrow Edition; 1990; 第15页
三、同上 第60页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