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皇甫茹 [GLOBAL FOCUS] 几个月不读台湾消息了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皇甫茹 [GLOBAL FOCUS] 几个月不读台湾消息了   
安魂曲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2787

经验值: 0


文章标题: zt皇甫茹 [GLOBAL FOCUS] 几个月不读台湾消息了 (209 reads)      时间: 2004-4-15 周四, 上午9:15

作者:安魂曲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作 者 按】

下面是一篇旧文章,写在陈水扁第一次被选为台湾总统之后。今年的台湾大选,民进党只胜了不到三万票,只占选票总数的2.28%。国民党和亲民党阵营不服,掀起一波又一波抗议活动,搞得很热闹。把这篇四年前的文章再读一下,觉得对于台海问题的基本观点仍然适用(回想当时的紧张气氛,似乎中共就要打过海峡,可以说这四年的发展证明了这些观点),完全可以拿出来再贴一次。

这篇文章,调侃说笑之外,主要强调两点。一是“台湾不统也不独,大陆武吓而不打,这一基本格局将长期存在下去”;二是“李登辉曾经提出的‘一国两府’(承认现实,分割主权),大概是台湾可能接受的〔谈判〕底线”。这里对第二点作些补充说明。

1990年,李登辉成为中华民国第八任总统,他提出愿意和大陆政府在“一国两府”的基础上进行谈判。李登辉表示,台湾“愿意同中共进行政府对政府的对话,对话必须在一个中国、政府对政府和双方地位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当时,国民党的传统还在,即使李登辉在心里已是铁杆台独,毕竟羽毛未丰;而且,中共在前一年的那场“风波”之后,被文明世界视为暴徒——暴徒人人害怕,说不定为了转移国内矛盾真的给你来个万炮齐发百舰争流,李登辉当时也不敢挑衅。大陆政府对“一国两府”的反应是坚决顶回去:“李登辉在放弃‘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假设李登辉从来没提出过“一国两府”,现在由陈水扁提出来,大陆“对台办”的大员们,会不会睡梦里也笑醒?

大陆政府的“一个中国”原则,对台湾(至少对蓝营)来说,难以接受的并不是一个中国,而是大陆政府对“一个中国”的解释,特别是“主权不可分割”。不管这句话在大陆的中文语境里有什么具体内容,台湾是一个已经与国际接轨的社会,在国际法和通行的政治理论里,主权(Sovreignty)和政权是密不可分的,管理国家的权力是主权的主体(对于民主政体,这就是人民)暂时让渡给政权的。一说“主权不可分割”,马上就有台湾政府的合法性问题:在民众的选举之外,是否还要由其他的主权或政权来批准?

这听上去像是“咬文嚼字”,但陈水扁是律师,他的职业训练和台湾官员的国际眼光,必然使得他们极端重视台湾法律和中共提议之间的衔接程度。

因为“一国两府”是李登辉提出来的,大陆政府不可能回到这一说法。但是,如果两岸要谈判,这一说法后面的问题是回避不了的。没有哪个政权会自愿进入影响到自己合法性的谈判,大陆政府需要对台湾当局的合法性给出一个台湾人民能够接受的解释。

陈水扁5·20述职后,肯定会有一些两岸关系的软性姿态。不过,估计大陆政府又是批判一通:陈水扁“在放弃‘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实际上,中共领导人和大陆政府的公开言论里,“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的说法,已经有近二十年没听到了;1993年台湾问题白皮书声称“一个中国”的政府在北京,现在也很少如此宣言了;大陆政府现在是只要台湾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就什么都可以谈,包括国旗国号。离开“一国两府”,也就是隔着一层窗户纸。真是让人感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如果两岸始终不能进入谈判,时间似乎对中共有利。但是,这一“有利”的前提是大陆保持政治稳定,而历史是无法预料的。这次台湾公投,中共已经用出了主动请美国“干涉内政”的苦办法。如果下回又有台湾局势和大陆舆情的危险互动,白宫偏偏不配合,中共手里,就只有两张牌了。一张是最后的办法,武力“解放”台湾;一张是最坏的办法,让《人民日报》登些日人在华劣迹,待北京学生发扬五四精神去烧外交部的时候,出动军队毙他几十个,再当一回国际暴徒,既稳定内部,又吓倒台独。两种选择都将给中华民族带来长久损害。一旦历史出现这样的转折,中南海的衮衮诸公,你们怎么办?

下面是四年前的文章正文。

~~~~~~~~~~~~~~~~~~~~~~~~~~~~~~~~~~~~~~~

本专栏号称《世界风云》,为这个专栏写文章,读者大人您或许要以为敝人是个“新闻狂”,每天睁眼第一件事是读纸报。噢,不对,读纸报太老土了,该是读“网报”才对——进入《纽约时报》或《明报》或《人民日报》website……呵呵,说来不好意思,告诉您老实话,敝人每天睁眼第一件事是上卫生间——而且,在卫生间里不读报纸。

虽说清晨上卫生间是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也承认,每天一早看电视新闻读报纸是更高等的文化习惯。不过,美国作家亨利·密勒曾经恶毒地把这习惯比作在马桶上读书。很多人习惯了,觉得在卫生间不读书就干不了干净活。密勒说:你试着放下书,把注意力集中在真正与你人身有关的事上,看看到底是更畅快还是会结塞。

试试看,一星期不看新闻,不管世界上的军国大事,你会活不下去?

比如,笔者已经几个月没读过台海新闻了,如果不算翻纸报和逛“网报”时一眼掠过的大字标题。我甚至还未读过陈水扁的5·20就职演说,只是听朋友说,写得很不错。连几位一心“急统”的大陆朋友也问:中宣部怎么就写不出这样的文章?颇有些武则天当年读骆宾王讨她的檄、慨然而发的“宰相安得失此人”的感叹。

读者大人您可能要奇怪,既然敝人已经几个月没读过台海新闻了,这么还好意思来谈论台海问题?因为,本人虽然新闻读得少,却因爹妈给的脑袋好,对经历过的事情记得相当牢(中国男人不善于当面表达对父母的感情,趁机在这里叫一声:吾父吾母万岁!这是敝人唯一自愿叫的“万岁”)。马丁·路德·金在美国民权运动的高潮、他正创造着历史时指出:“我们不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创造了我们。”多想想过去,往往就可以猜出将来会有什么新闻——或根本不会有什么新闻。

记得1979年“惩越”战争时,有些刚从高中升入大学的学生,天天很起劲地抢报纸看,抢到后又很失望:没什么打仗的消息嘛。笔者就笑他们:你们以为一天能打几仗?战役准备完毕,开始进攻,到打下什么地方,要好几天呢,怎么可能天天都有让小男孩testosterone(男性荷尔蒙)升高的激奋消息?何况就是有消息也未必是真的或全面的。

老实说,笔者是不相信台海形势在最近会有什么大变化的,所以根本不必关心。台湾不统也不独,大陆武吓而不打,这一基本格局将长期存在下去。大陆虽然看着气势很汹,真打的可能却是不大。北京的问题不在于能否攻占台湾,而在于攻占台湾后怎么办?

六十年代美国在越南深陷泥淖,最后撤军了事;八十年代苏联在阿富汗深陷泥淖,最后也是撤军了事。如果这里有什么历史经验,就是当前的战争规则(比如不能屠城)令超级大国摆不平一个小国,如果小国人民誓死抵抗并得到别的超级大国支持的话。如今二十年又过去了,是不是该轮到北京政府犯超级大国式的错误了?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海军,可以阻止美国向台湾运送武器,解放军或许可以在十天内攻占台湾,但在十年之内,台湾一定会成为一个令北京政府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最后大概也是撤军了事。

而且美国在南越和苏联在阿富汗,都还有当地政府和军队的协助,大陆在台湾能依靠谁来组成有效的政府?最接近中南海立场的新党?李敖才得了千分之一的选票。

中共现在的领导人,毕竟有一定的治国体验,笔者不认为他们会在没有妥善的治台方案之前就诉诸军事手段强行统一,除非被逼到死角。对大陆领导人,也要“听其言,观其行”,但主要是“观其行”,他们的言论未必等于他们会采取的行动。

比如说吧,原中共华东局第一书记兼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柯庆施,现在研究党史的人都把他归入毛家“四人帮”极左那一伙。但在1958年大跃进时,他顶住了同僚的压力,没有在上海办城市人民公社,没有象别的城市那样让市民去吃大食堂。他说那样会导致上海的大乱。柯庆施在党内确实是紧跟极左路线的,但他毕竟兼任市长,要具体地治理上海这样一个复杂的大城市(而不是象老毛那样专作“战略”思考),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有些政策他也是不愿执行的。共产党人,受制于自己的历史,口头上大话不得不说;但具体治理国家是另一回事,你上得了这个位置,大概就不会是testosterone太多的中学生。

台海形势的下一次突破,大概是大陆放弃共记“一个中国”的前提,两岸进入认真的谈判。说“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有谁会认同这种表述?就是李敖也未必。不提这一句,改为“中国只有一个,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不可分割”,还是不行。台湾要是在没有清楚界定和谅解的情况下接受“主权不可分割”,那台湾人民还选什么总统?接下来法理上的麻烦没完没了。李登辉曾经提出的“一国两府”(承认现实,分割主权),大概是台湾可能接受的底线。共记“一个中国”可以是北京政府进入谈判时的立场;但是,如把这一条作为前提,则根本不可能有关于统一的谈判。

不要以为北京政府改变条件的事不可能发生。英国曾经说过,爱尔兰共和军必须解除武装,然后才能谈判;埃及曾经说过,以色列必须退回被攻占的埃及领土,然后才能谈判;以色列曾经说过,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必须承认犹太人的建国权力,然后才能谈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曾经说过,以色列必须退出约旦河西岸,然后才能谈判;毛泽东曾经说过,美国军队必须撤离台湾,然后才能谈判;毛泽东还曾经说过,苏联必须承认俄国与清朝的边界条约是不平等条约,然后才能谈判;……如果这里有什么历史经验,就是真要谈判解决问题的话,这类先决条件最终都要放弃的,虽说不会公开声明。

不过,这是一个需要时间的发展过程。老百姓不需要天天关心这类事,只要在比较重要的时刻切入一下就可以了。大家少关心一点“统一大业”,不在民间制造紧张气氛,倒是两岸民众之福。

〔2000-07-03〕


作者:安魂曲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安魂曲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3.708345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