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转贴:台灣民主正在墮落邊緣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贴:台灣民主正在墮落邊緣
秦涧
加入时间: 2004/03/27
文章: 166
经验值: 57
标题:
转贴:台灣民主正在墮落邊緣
(183 reads)
时间:
2004-4-02 周五, 上午9:33
作者:
秦涧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送交者: 苹果日报 于 April 02, 2004 13[新观察]
台灣民主正在墮落邊緣
我在哈佛大學研究學院同學,現任《新聞周刊》(國際版)編輯
扎卡里亞幾年前在《外交事務》上發表了一篇經典文章,題為
「非自由主義式民主的興起」。他注意到,在相當一部分新興的
民主國家中,政治菁英利用民主的機制來削弱甚至消滅反對力量。
在這類國家中,表面的民主化往往掩蓋了「自由」的缺乏;法治
的建設遠遠落後於民主的推廣;「泛政治化」現象十分嚴重;政
治強人十分容易打「民粹主義」的牌而贏得國家機器的掌控權,
並動用這一機器來對付自己的政敵。
焦土政策兩黨拚死活
從台灣總統大選而引爆的政治危機中我們明顯看到危險的因子。
如果,這場危機在雙方妥協後得以化解,台灣的民主深化將繼續
下去。反之,假如泛綠和泛藍將這場危機看做是繼大選後雙方的
又一場政治決戰,即不打倒自己的政敵便死不罷休的話,那台灣
的政治很可能墮落成為一個所謂的「非自由主義式」(illiberal democracy)的民主政體。
雖然,台灣目前還沒有掉進此一陷阱。但是,我們不能不看到,
「非自由主義式民主」在台灣有極為肥沃的土壤滋生。更令人擔
憂的是「非自由主義式民主」的現象已經在最近幾年的台灣的政
治生活中顯露。
作為一個新興民主政體,台灣的法治建設和司法獨立仍和西方國
家有很大差距。另外,強人政治的傳統在台灣根深柢固。在李登
輝時代,雖然台灣社會民主化過程飛躍,但李的執政方式仍可謂
是強人政治。
還有,從外面看台灣,似乎自由主義式民主的另一核心「政治妥
協和共存」並沒有在島內體現出來。政策分歧在民主國家中是很
常見的現象,但很少見到西方的政黨採取「焦土政策」,非和對
手拚一死活的現象。可是,在台灣的政治生活中,這似乎十分普
遍。
恐怕使台灣蛻化成一個非自由主義式民主政體的最重要因素是所
謂的「族群政治」。一般來講,認同政治和族群政治是政治菁英
們最容易操縱的工具。尤其是在一個多元化社會中,政治菁英可
以通過煽動一個數量上占優勢的族群的認同政治感來贏得政治優勢。
族群政治危基本人權
由於大部分人尚未超脫認同政治的侷限,政客的這一招往往都會
奏效。但是,自由主義式的民主和族群政治可以說是水火不容。
族群政治和認同政治最終不可避免地將走到侵犯少數族群的權利、
形成多數人的暴政這一步,並危及基本的自由,如言論自由。
在台灣,一句「愛台灣」和一項「紅帽子」就可以讓政治對手住
嘴,甚至將其置於政治之死地。這就是「非自由主義式民主」的
萌芽表現。如果這一趨勢繼續惡化,尤其是在泛綠利用認同政治
和族群政治在今後幾年中全面徹底消滅泛藍之後,台灣將重返其
一黨獨大和強人政治的時代。
當然,台灣仍將進行選舉,但和其他非自由主義式民主政體一樣,
反對黨毫無獲勝的可能,因為執政黨早已壟斷最重要的政治資源。
這對台灣來說是一個悲劇。在國際社會中,許多國家同情和支持
台灣,最主要的原因是台灣二十年來的民主化。尤其是和大陸的
一黨專政相比,台灣的政治進步幫台灣在國際社會中搶占了「道
義制高點」。但是,如果台灣出現政治蛻化,掉進「非自由主義
式民主」陷阱的話,以族群政治為核心的價值將取代寬容、妥協
等自由主義的原則。在這種情況下,台灣不僅會飽受內耗之苦,
而且會喪失寶貴的國際社會的同情和支持。
裴敏欣
作者為美國卡內基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
作者:
秦涧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3.069058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