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毛泽东的妙对佳联 [ZT] |
 |
随便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24019
经验值: 64
|
|
|
作者:随便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作者:曹海清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纵观毛泽东的一生,他不但是伟大的领袖、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战略家,而且不愧是杰出的诗人、久负盛名的书法家和对联高手;真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美国迈克·H·哈特在其著作《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一百人》一书中,将毛泽东同志选入为第20位。为了缅怀他老人家,本人把他的一些散见于报纸、书刊上的部分妙对佳联收集整理,与世人共赏。
口对联
毛泽东从小就喜欢游泳,8岁在南岸读私塾时,趁启蒙老师邹春培先生不在,带头到池塘洗冷水澡。被发现后,邹先生以对对子为条件教训毛泽东,如果对不出就打手板。先生首先出题:
濯足;
毛泽东不假思索,顺口对答:
修身。
邹先生摸摸头说:“我再出一道,你好好想一想,明天答复我,答不出来照样挨板子。”接着邹先生讲:
牛皮菜;
毛泽东想了一下,便对邹先生讲:“先生,我现在回答行不行?”“行!”邹先生回答。毛泽东脱口而出:
马齿苋。
邹先生连连点头,并说:“好!牛对马不错。这顿板子就免了。”
祭母联
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是一位勤劳善良、品德高尚的农村妇女,深受毛泽东的孝敬和爱戴。1919年春,文七妹得了淋巴腺炎。毛泽东把她接到长沙治病,并与泽民、泽覃搀扶母亲到照相馆合影留念。文氏于当年10月5日去世。毛泽东悲痛万分,连夜赶回韶山,含泪写下了一篇《祭母文》,还写了两副挽联:
其一:疾瘁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长生新学佛,不能往世,一掬慈容何处寻。
其二: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
胜迹联
1、大革命时期,为建党和组织工人运动,毛泽东曾三次到过岳阳。当时他新婚不久,还在岳阳写下了深切思念爱妻杨开慧的《虞美人》一词,相传还写了副对联:
八百里洞庭今入眼;五千年历史再从头。
2、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桔子洲、天心阁是长沙市的名胜之地。有一年,毛泽东与周恩来一起到湖南视察。一天他俩乘一车浏览长沙市容。经过桔子洲头,目睹江上帆影点点,百舸争流,毛泽东不由得豪兴勃发,于是他提议与周恩来对联互娱,随即对景吟出上联。周恩来一时未能续对,当车子行至天心阁时,忽见一群鸽子从阁中飞出,周恩来遂眉展笑露,吟出了下联。毛泽东听罢,同周恩来相视而笑……
格言联
毛泽建系毛泽东的堂妹,又名毛达湘,小名菊妹,小时过继给毛泽东父母做女儿。1927年毛泽东带她到长沙读书。后从事革命活动,被捕遇害。毛泽东曾撰写一联赠毛泽建,勉励她“学习上要持之有恒,循序渐进,更有成效。”此联为: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戏谑联
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青草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
1917年暑假,毛泽东与肖子升一同去农村调查。在安化,他们听说劝学所所长夏默安很有才学,便登门求教。不料此人恃才傲慢,直到第三次才让他们进去。进去后,夏默安提笔写一上联,示意毛泽东对。毛泽东思索一番,也提笔写出下联。夏默安当即刮目相看,临别还赠送他们八块银元做盘缠。
自勉联
毛泽东早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期间,曾以这样一联自勉: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左图:《沁园春·雪》(中国画)梁照堂
婚贺联
1915年春,毛泽东的同学廖廷璇和皮述莲结为夫妇,毛泽东送婚联一副:
二月梅香清友;春风桃灼佳人。
游泳联
游泳,是毛泽东最喜爱的体育运动,1917年,他以游泳为题对联一副: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赠友联
1917年暑假,毛泽东与学友肖子升一同去宁乡、益阳、安化等五县进行农村调查。在宁乡同学王熙家里,他们受到热情款待。临别时,毛泽东赠王熙一副对联:
爱君东阁能延客;别后西湖赋予谁。
警示联
1918年6月,毛泽东任一师附小主事(校长)后,对学生要求很严,且对他们言传身教,灌输进步思想,他曾书写一副对联,让学生刻在竹板上,挂在附小礼堂中:
世界是我们的;做事要大家来。
宣传联
1、1938年3月,延安召开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13周年和追悼抗日阵亡将士大会。毛泽东特撰联宣传我党的主张,号召人民团结起来,打击共同敌人———日本侵略者。
国共合作的基础如何?孙中山云: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
抗日胜利的原因安在?中国人曰:侵略阵线是和平阵线的死对头。
2、1939年7月7日,党中央提出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口号,动员人民同国民党的投降、分裂、倒退活动进行斗争。毛泽东通过给延安建立新市场的题联,有力地宣传了党的这一主张。
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边区是民主的抗日根据地;
反对投降,反对分裂,反对倒退,人民有充分的救国自主权。
哀挽联
1、1915年5月,同学易永畦英年早逝,毛泽东挽一联:
胡虏多反夏,千里度龙山,腥秽等湔,独令我来何济世;
生死安足论,百年会有役,奇花初茁,特因君去尚非时。
2、1917年一年中,毛泽东同学中有7人病死。于是学友会为死者举行追悼会。毛泽东满怀沉痛,写了一副挽联:
为何死了七个同学?只因不习十分间操!
3、1938年,红三军军长黄公略在反围剿战斗中牺牲后,毛泽东和朱德题联,深情地追述了黄公略烈士的功德,表达了化悲愤为力量,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
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而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落;
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汉后世继君来。
4、1947年9月12日,抗日名将续范亭在山西省临县都督病逝,毛泽东很悲痛,立即派人送了花圈并作挽联:
为民族解放,为阶级翻身,事业垂成,公胡遽死?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典型顿失,人尽含悲!
5、1938年3月,在著名的台儿庄战役中,爱国将领王铭章率部坚守滕县,与时犯日寇浴血奋战三昼夜,不幸牺牲。毛泽东与秦邦宪、吴玉章、董必武等领导人特联名赠挽联,给王铭章爱国捐躯以高度评价。
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队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争光。
6、1939年6月,轰动全国的“平江惨案”发生。毛泽东对此极为愤慨,特为延安人民追悼平江惨案死难烈士集会撰写挽联:
日寇凭陵,国难方殷,枪口应当向外;吾人主战,民气可用,意志必须集中。
7、1939年7月21日,华北人民抗日联军创始人杨裕民因长期转战,积劳成疾,不幸病逝。毛泽东特撰联挽之:
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对我辈特增担荷;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于先生犹见典型。
作者:随便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