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胡主席语录》评注(二)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胡主席语录》评注(二)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文章标题: 《胡主席语录》评注(二) (602 reads)      时间: 2004-3-06 周六, 下午5:31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胡主席语录》评注(二)


芦笛


【胡平】:和聪明人对话的最大好处是,你会发现你自己也很聪明。

【芦笛】:这说明主席从来没跟真正聪明的人对话过。和天才对话,你会觉得自己渺小如尘埃──这就是我和诺奖得主对话的个人经验。其实应该说,和聪明人对话的最大好处是,你如同见到了大海的河伯,从此打开了眼界。

【胡平】:暴政酝酿动乱。相比于动乱,暴政似乎倒是一个较小的恶。于是,暴政自己就给自己找到了最方便的存在理由。

【芦笛】:暴政造成的最大难题是:它酿成动乱,但动乱却根本无法结束暴政,只会造出更加严苛恐怖的暴政来。动乱之所以成为暴政之母,恰是因为在百姓心目中,“相比于动乱,暴政似乎倒是一个较小的恶”。

【胡平】:真理从不发愁没人讲出来,它只发愁没人听进去。

【芦笛】:主席以及其他“民运”同志的最大失误,就是沉醉迷恋于“真理”不能自拔。其实我早指出了,“真理”其实是“truth”的误译, 它应该是一种客观事实而不是主观认定的“道理”。那些懊丧于无人听自己热情宣讲的“真理”的同志的苦恼,多半是因为看不到这一误区。正是这错误使得他们在众人心目中成了宗教狂热分子。

【胡平】:失败与成功同属罕见,因为它们都只属于肯上进的人。

【芦笛】:无法理解的胡话,这么说,在股票市场外捶胸顿足的人也是罕见的、肯上进的人了?买伟哥的人如果很罕见,则该药根本就不会问世。

【胡平】:思考,不是无声的独白,而是无声的对话。因此,在那些缺少真正对话的地方,人们的思考能力常常是很弱的。

【芦笛】:模糊思维的洋洋大观。这里的“无声对话”,到底是指不同作者之间的文字交流,还是自己反诘?如果是前者,则只适用于常人。真正的天才如阿基米德超越时代几乎一千年,便是想和人对话也没人能理解他。

【胡平】:对每一个人而言,最理想的事业应当是下述三者的结合: 从道义上,你相信它是你应该做的;从才力上,你认为它是你适宜做的;从兴趣上,你觉得它是你乐意做的。

【芦笛】:似乎也适用于三级片影星,人家也有人家的“道义”。可见“道义”不离口是何等可笑,庄子大谈“盗亦有道”时早就把这问题说清楚了。

【胡平】:成功=奋斗+运气。一向运气好而轻易成功的人常常不承认自己有运气,因为他们只看到了自己的奋斗。长期奋斗而终于成功的人却很承认运气的作用,因为他们深知光靠奋斗还是不够的。

【芦笛】:那些立志发明永动机的人似乎也满足等式右边两项阿?难不成他们全是倒霉蛋?

【胡平】:大事不糊涂常常是以小事糊涂为代价的。反之亦然。

【芦笛】:儿语,这并不是什么熊掌和鱼的关系。发明此说者必是为自己的糊涂开脱。

【胡平】:照老师做的去做,你将来会成个老师。照老师说的去做,你将来会成个圣人。

【芦笛】:照老师做的去做,你将来会变成个伪君子;照老师说的去做,你将来不是变成废物,就是变成众人的眼中钉(起码适用于中国大陆)。

【胡平】:人类有许多虚妄的理想。有些因为从来没有实现过,所以至今魅力不衰;有些正因为得到实现,其被忽略、被掩盖的种种弊端一下子暴露无遗,反倒一蹶不振,彻底破产。这大约是人类思想史、社会史和政治史上最引人深思的一个现象。

【芦笛】:请问能深思出什么结果来?难道永动机不是一种从未实现过的“虚妄的理想”?炼丹术,炼金术呢?这些理想如今还有什么“不衰”的“魅力”?动辄就敢下“这大约是人类思想史、社会史和政治史上最引人深思的一个现象”的结论,这胆子未免也太大了些。

【胡平】:人真是语词的动物。天下许多坏事,只要顶上一个好名称便可畅行无阻。

【芦笛】:请主席把那“天下”限定于“中国大陆”。

【胡平】:世有好学生而后有好老师。好老师常有而好学生不常有。好老师并不成就好学生,好学生才成就好老师。

【芦笛】:胡乱归纳兼错乱思维。请问牛顿、高斯、爱因斯坦等人成就了什么好老师?“好老师”倒容易定义,请问什么是“好学生”?是“天才”的别名么?倘如此,那和教育制度有什么关系?何必要莫名其妙地跟“老师”作比较而发此议论?

【胡平】:看一个人做什么,我们能了解到他的一半;看一个人不做什么,我们能了解到他的另一半。

【芦笛】:这无非是“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重新表述。那“一半”的“定量分析”则比老祖宗还退步。其实,“有所不为”比“有所为”还更说明一个人的品质。

【胡平】:在揭示一个人的人格时,语词可以是最弱的证据,也可以是最强的证据。它是最弱的,因为说假话、说大话是那么的容易;它是最强的,因为在某些特定的境遇下,一个人说什么、如何说、多说几句还是少说几句,当下就决定了他全部的命运。此时此地,语词即其人。

【芦笛】:典型的错乱思维,开头说的是道义问题,谈的是语词暴露出来的人格,后来却突然变成了功利考虑,改谈语词的后果。那“此时此地,语词即其人”更是神来之笔,只有“断裂思维”庶几可以形容之。

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语词是揭示人格最弱也是最强的证据”的“辩证法”。语词本身并无此种能力,一定要和行动对照才能起这作用。主席玩了半天深沉,竟然连老祖宗“听其言观其行”的高度都没达到,唉。

【胡平】:事实不一定能胜过雄辩,因为天下并没有赤裸裸的事实。事实总需要解释,而如何解释则照例是雄辩的事。

【芦笛】:“事实总需要解释”根本就不成立,披露或确定事实不等于解释,解释也并不等于扭曲甚至编造。“毛主席死了”,这就是“赤裸裸的事实”,并不需要任何解释(对幼儿除外)。“在伊拉克境内找不到WMD”也如此,而“胡主席缺乏正常思维能力”这一事实的确定则需要证明,但也不是解释。

【胡平】:谁说事实胜于雄辩?我就更相信雄辩而不大相信事实。因为事实可以伪造,雄辩却不能。

【芦笛】:此话可谓“雌辩”。前面才说语词反映人格,痛骂说假话者,现在“却又更相信雄辩而不大相信事实”起来了,真跟翻来覆去的小姑娘毫无二致。

主席怎么就想不到先给“雄辩”作个定义?在我看来,所谓“雄辩”,就是“基于客观事实所作的缜密论证”,它决不可能脱离事实存在,更不能和事实对立。把“伪造的事实”(=谎言)也当成“事实”,然后再证明雄辩胜于“事实”,却既忘了捏造的事实不是事实,也忘了界定“雄辩”必须不包括谎言,这种事也只有中国“思想家”才干得出来。

【胡平】:导致失败的原因很多,害怕失败肯定是其中一条。只有不怕失败,你才有可能成功。

【芦笛】:主席把天下所有的失败都当成大学体育课的“跳直马”了──你若存“我反正可以骑在马上”的念头,则百分之百是骑在马上。可惜天下的失败并不是只有一种,凡是重大的系统工程如发射航天飞机,您就得非常怕失败,只有这样才能万无一失,不至于因为你的粗疏造成他人丧生。

【胡平】:一般来说,希望导致信仰,但是太深的希望会导致信仰成为不可能。我太希望有上帝了,所以我很难相信有上帝。

【芦笛】:胡乱归纳兼不懂推理。什么叫“太深的希望会导致信仰成为不可能”?这两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因果关系?而且,难道这一般性判断竟然可以来自个人的体验?您又凭什么统计资料认定您的希望是最强烈的?

【胡平】:忍者的画像:闭上眼睛,竖起耳朵。

【芦笛】:不可理喻的胡话。如果是讽刺,则忘了让他闭上嘴巴。如果是赞扬,则不该让他闭上眼睛。

【胡平】:成功之后必有无聊,使你怀疑成功是否实在。失败则永远真实可靠。

【芦笛】:这要看是什么人,什么样的成功,岂可一概而论?许多人无论成功失败都永远乐滋滋的,从来没有无聊之时。而且,是否无聊,还得看你为那成功付出的代价如何,代价越大,则成功越显得微不足道。轻易成功者则容易陶醉。

【胡平】:成功是成功之母。

【芦笛】:原来这是雪崩阿?那么,拿破仑、希特勒是怎么失败的?

【胡平】:理性地争论政治问题应该就事论事。我们应该根据对方的论点论据进行争辩。追究别人的动机或背景,这对于了解一个人是有用的,但对于了解一个问题却是多余的。如果我们在讨论问题时总是把对问题的看法和对人的看法混在一起,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芦笛】:希望主席多多以此教育您的部下,他们离开侮辱对方就无话可说。其实,主席根本没说在地方:之所以有这种情况发生,是因为主席的部下多是晚期毛共余孽,不但把持不同政见看成是阶级敌人,而且连策略分歧都要当成路线斗争痛加整肃。

【胡平】:时髦向来是由不赶时髦的人创造出来的。

【芦笛】:这么说,巴黎那些时装学校师生和时装大师们全是不赶时髦的人罗?

【胡平】:许多人说,满腹经纶不求人知才是最值得称道的;但问题是,这种人又怎么能让我们知道呢?

【芦笛】:不求人知,并不等于别人就不可能发现。连古人都知道“锥处囊中”的道理,主席怎么连这都不知道,要闹出这种概念混乱的笑话来?

而且,即使此世不知,后世也会发现,例如阿基米德的数学成就就是最近才发现的。牛顿作了皇家学会主席后刻意从科学史上抹去竞争对手胡克的名字,也确实成功了几百年,可现在人家还不是照样发现并肯定了他的成就。

【胡平】:想当年,我们都信仰过毛泽东,但是我们的信仰往往不是批判性思考的产物,而是我们不曾怀疑。不曾怀疑的原因是我们下意识地知道怀疑会招致可怕的后果。也就是说,我们由于不敢怀疑而不去怀疑,由于不去怀疑而没有怀疑,到头来连我们自己都以为我们真是百分之百的信仰了。

【芦笛】:请不要胡乱归纳,至少主席那“我们”中不包括您的同届芦某。

【胡平】:真理必须面向公众。你不能对光说:“只照你自己。”

【芦笛】:只有不可救药的“真理教徒”才会说出这种废话来。连伟大领袖毛主席都知道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教导我们:“到底真理在谁手中,不靠自己的主观夸张。”胡主席这段话,还没他老人家的有水平,唉。

再重复一遍:除了事实可以称为truth外, 政治学中只有在某些不可证明的公设(例如“天赋人权”式的“祖宗家法”)基础之上发展出来的功利设计。

【胡平】:万事开头难,结尾更难。

【芦笛】:儿语+胡乱归纳。睡觉算不算万事之一?抽烟、喝酒、吃饭、采买、上班呢?

【胡平】:惩罚,可以止恶行,不足以止恶念。奖励,可以增善举,未必能增善心。

【芦笛】:典型的儒家“德治”理论。

【胡平】:老话说,国法不外人情。确切地说,国法是不讲人情的人情。

【芦笛】:这“确切”到露出了“辩证法”的模糊尾巴。这“国法”到底说的是民法还是刑法?如果是前者,那不过是一套保证费厄泼赖的游戏规则罢了,和一般人所说的“人情”有何相干?如果是刑法,则那无非是限制利害导致的社会成员互相伤害的禁条。当然以人道主义为基础。

主席的模糊思维,深得国学正传。“不讲人情的人情”这句话,用了两个“人情”,其内涵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前一个“人情”指的是“私人情面”,后一个“人情”指的是“人道主义”。

【胡平】:孤独和孤独感并不是一回事。孤独是一种存在状态,孤独感是一种心理状态。最深刻的孤独感往往不是产生于离群索居,而是产生于喧闹的人群。“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最深刻的孤独感是:当你生活在喧闹的人群之中却又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

【芦笛】:只有拥挤社会长大的人才会郑重其事地区分这两者。一位鬼子问我:“听说中国人把alone当成lonely,是真的么?”

【胡平】:没有所谓“集体的羞耻”。譬如,当一个中国人说他生为中国人而感到丢脸时,他其实是在怪别的中国人给他丢了脸。这与其说是责己,不如说是责人。

【芦笛】:所以,勃兰特在华沙死难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不是表达“集体的羞耻”,“与其说是责己,不如说是责人”。

【胡平】:热情和理性并不是冤家而是朋友。那些看上去热情有余、理性不足的人其实往往也缺少热情,缺少深刻的、持续的热情。

【芦笛】:这结论建立在什么依据上?其实是人都知道,理性和感情是不同层次的精神活动,人的内在矛盾基本上就是两者的矛盾。如果两者之间没有矛盾,世上何来“不要感情用事”的劝告?为失恋痛不欲生甚至自杀的人一定是理性不足者,难道他们“也缺少热情,缺少深刻的、持续的热情”?

【胡平】:在推卸责任时,列举的理由越多,说服的力量越小。

【芦笛】:那么,根本不给出理由,说服力便无穷大也。不知道西方为何开设法学院,专门教人列举大量理由推卸责任。

【胡平】:离婚既是自我的部份死亡,又是自我的一次新生。是苦是乐,端看二者比例而定。

【芦笛】:这大概是哲人式的离婚。本人没这方面经验,不过对于俗人来说,离婚不过是一种“退货”。

【胡平】:恐惧多半是面目模糊的。如果你有勇气正视它,仔细看清它的面目,那恐惧就不如先前一般恐惧了。无怪乎罗斯福要说“最大的恐惧是恐惧自身”。

【芦笛】:典型的中式模糊思维与混乱表达。其实主席想说的可能是:“程度和性质不明的预期中的危险形成的悬念,比危险真的到来时引起的焦虑还要大”。这话早在《月亮宝石》上就说过了。主席没本事清晰思维,也没本事清晰表达,才弄出这大而无当的笑话来。例如,无论如何正视并仔细看清核灾难,也不会减低正常人对它的恐惧。相反,不害怕核战的大无畏精神多半是无知造成的。

【胡平】:在这个世界上,做男人要比做女人难。生而为男人,他必须从事更多的工作,经历更强的竞争,肩负更重的责任,承受更大的风险。也许有人会提出异议:难道迄今为止的历史不都是男人为主体的舞台?的确如此。但唯其如此,每一个男人才更不可能指望得到什么优待。最后,有人会反问:为什么我们从来只听到有女人抱怨自己生而为女人,却听不到男人类似的抱怨?殊不知这正是做男人的最难之处,为了不被嘲笑,他甚至不能抱怨。

【芦笛】:这只不过是因为现代社会都是男性社会罢了,有什么奇怪的?即使是描述现像而不道出原因,主席也犯了胡乱归纳的错误。凡了解中国劳动妇女的人决不会有主席这种自怜。

【胡平】:对男人,婚姻常常是地位的结果。对女人,地位常常是婚姻的结果。

【芦笛】:这也不过是男性社会的又一表现。具体也还得看是什么人,是什么社会。武后时代不必说,传统社会中又何尝没有驸马爷?像老芦这种人,无论地位如何也不会撕毁婚约。

【胡平】:人们常常需要为自己树立敌人,为的是给心中的种种恶意提供一个堂皇的发泄口。

【芦笛】:儿语。政治家需要假想敌的动机非常之多,证实自己的存在确有价值就是其中之一。

【胡平】:猫忠于房子,狗忠于主子。你可以要求一个人既是房子又是主子,但你不能要求一个人既是狗又是猫。

【芦笛】:儿语+使用文学比喻代替论证。如果“房子”指的是祖国,则传统社会中所有的忠臣都既是狗又是猫。现代英国公民也都既忠于王室又忠于国家,因为前者不过是后者的人格化象征。

【未完待续】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08696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