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How about 施特劳斯对伯林“自由论”的指责(“一切价值都是相对的”的价值相对论本身不成了绝对的吗?)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How about 施特劳斯对伯林“自由论”的指责(“一切价值都是相对的”的价值相对论本身不成了绝对的吗?)   
LS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26
文章: 284

经验值: 2788


文章标题: How about 施特劳斯对伯林“自由论”的指责(“一切价值都是相对的”的价值相对论本身不成了绝对的吗?) (665 reads)      时间: 2004-3-01 周一, 下午8:51

作者:L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2.

施特劳斯的困难在于,他一方面在具体问题上承认人的虚无、有限或相对,“不可解决”;另一面,他又力图消除它,绳之以神的绝对,即取得它的现世政治形态。生活中总有施特劳斯这样的贤哲: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实践上,施特劳斯说苏格拉底式的哲人注定了悲剧命运;那么在理论上,施特劳斯同样有如斯的悲剧色彩。这是就施特劳斯想解决问题的真诚而言──它激发了人的责任感和警惕心。如果就解决的方法,施特劳斯又遗憾得没有任何推进。


  施特劳斯指责伯林的“自由论”自相矛盾:“一切价值都是相对的”的价值相对论本身不成了绝对的吗?(“所有价值都是相对的。既然所有价值都是相对的,又何以可能将消极自由作为一种绝对的政治价值来捍卫?”)


  这种责难是重弹历史的老调了。


  马日伯郎士责问康德:“你知不可知。”罗素责问维特根斯坦:“你说不可说。”卡尔纳普责问海德格:“你有无。”


  这些责问者的责问都以为问到了对方的自相矛盾(悖谬)处,其实,他们已经临界而不自知。换句话说,他们毫无界限意识,特别毫无在界限上的经验,即临界经验,才这样自以为是其所是,把自己说著了的“陈述句”当作疑问式“反讽句”。目的在于反讽别人,其实回复自身反讽了自己。康德、维特根斯坦、海德格都是临界的哲学家,他们已经在界限上思考“可知不可知”、“可说不可说”、“有无”的二重性问题。我把它们叫做“悖论式偶在”,透视它们的思维叫“悖论式思维”。这一点,恐怕施特劳斯、伯林两人都没意识到。原因就在于,前者太信仰化了,后者太经验化了。不过说句公道话,施特劳斯仍然要比伯林接近界面。


  试想,对于相信没有什么不能知的人,他如何理解可知界面相关著的不可知呢?对于相信没有什么不能说的人,他如何理解可说界面相关著的不可说呢?对于相信一切有就是有不是无也没有无的人,他如何理解有的界面相关著无甚至有即无呢?(请参阅墨哲兰《论无蔽的瞬息》中有关可知不可知的“四重关系”)


  同样道理,相信神并相信到它无所不在的人,如何理解神终有其界限悬置在超验之门以禁止人的僭越──同时也是自我禁止对人的无限引渡(可见,“界限”或“度”是神立的法,也是神守的法,除非在法外“非法法也”)。人世只能以有限的相对性与神的绝对性非同一地相关。这本来是神人有别的应有之义。即便神的万能可以通达于人──人有万能通达于神吗?人只能被动地接纳,但人不是空洞的容器。神的万能也不是万全的完满理智(像人的理智所能想象的),它还蕴涵有不可能之能的偶在意志使自己与世界各有其偶在性自由,否则,自己或世界的全然理性化或全然非理性化都是极可怕的不真实。上帝的全智全能对人或对世界而言乃是可能与不可能等等的“集中的悖论”,其中包含著神的启示之不可定数、不可测度。没有这一点,上帝终究会成为理知的奴仆──施特劳斯不是懂得神学与哲学的界限吗?


  因而,上帝的绝对既是不能被人代言的绝对,也是不能被理智或非理智一厢情愿而言尽的绝对。所以,凡是能被一个人或一个民族代表的“上帝”,只能是私家祖宗的“上帝”,与人类何关!不能设想一个民族全知而人类的其他部分完全处在懵懂不知的暗哑状态,像是被“上帝”遗忘的遗弃地,好让私民成为人类公众的灵魂领导者。如果是这样,部落、民族、国家内部的等级制,乃至民族、国家之间的等级制,分明是“上帝”的偏私了。那么,谁是特选的民族、国家和个人呢?这种“上帝”的意志不是恶是什么?随之而来的人的“我死故我在”的无神论抗争有什么错?我宁愿留在这个行列里。因为这“上帝”是等级制的“上帝”,“上帝”是贵族──他任意将人的自然差异独断而偏执地引向价值差异,取消了每种差异自身的自然否定性或偶在性。


  (施特劳斯在《政治哲学史》的“绪论”和“柏拉图”中也说:“神如此无所不能,并不是因为他们真的无所不知,而是因为他们知道事物的自然──并非由他们创造的东西。这里所谓懽匀粧指的是某物或某类物的特征、外观和活动方式,同时也指某物或某类物不是由神或人创造的。”当然,施特劳斯说的是希□神,同犹太正教的上帝不一样。由是,施特劳斯要的“传统思想开端的绝对性”指的是谁呢?他为什么要从耶路撒冷转向雅典,为什么意识到犹太正教缺失希□理性的普适性?)


  历史上,那一个“高贵等级”不是因自身的有限性而把自己导向毁灭的?临高而不知罪者,□上帝更远。今天的所谓现代性危□,恰恰拆除了狭隘的特封的高贵等级制,不管是个人、阶层、民族还是国家,从而让高贵接受苦难与罪恶的启示而变成个人反省自救的哲学生活及其精神气质。这是超越现行私家祖宗神的普遍天启。是超越“诸神不和”的普遍天启。如果尼采的哲学中,还有一点有意思的东西,它就在这个真正叛逆的取向上──只有一个基督,他死在十字架上了;鄙视奴隶道德──为了未来人类普遍精神的高涨。“超人”不是现世人中的“唯一”,而是“最后人”后的未来人之“每一”。人作为人,不管是谁,先知也罢,自居于特殊的位置代上帝言,或自信作为上帝的特选独领上帝的启示,都是对上帝的亵渎。上帝的启示在人类的普遍行为中,例如在人类的苦难、灾难、罪恶中,在人类为之拯救与自救的普遍欠负与缺失中。这是任何人都应该领受而承担的启示。没有特例!即便应该有人因种种世俗的需要而处在特殊的位置,那首先是如履薄冰的特殊罪的承担──岂敢张狂。为什么上帝远□自以为无罪而施救于人的祭司!“有罪的人有福了”。有谁不在界面上?你是先知就是先知吗?你是高贵就是高贵吗?你是超人就是超人吗?上帝尚且不言,你敢说“是”!



解释与论证
作者:张志扬

施特劳斯《神学与哲学的相互影响》评注(第二部分 )




作者:L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LS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37066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