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芦笛 伤人亦伤己的双刃剑──“民族主义”论之二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芦笛 伤人亦伤己的双刃剑──“民族主义”论之二   
阿独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芦笛 伤人亦伤己的双刃剑──“民族主义”论之二 (500 reads)      时间: 2004-2-20 周五, 上午10:58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伤人亦伤己的双刃剑

──“民族主义”论之二

芦笛


中国不是民族主义的故乡,除了地理自然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人文原因,那就是古代中国人和西方人组织社会的思路有很大差别。中国人组织社会的原则是集体主义,否认自私是人类的天性,否认个人利益,强调个体的服从和克制。简言之,东方社会讲究的是所谓“义”而不是“利”。这里所谓“义”,也就是“好让不争”,说穿了便是“喜欢吃亏”。用大白话来说,便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就是人人争着做冤大头的社会”。小说《镜花缘》里曾描述过儒生们心目中的理想国“君子国”。那儿的人在市场上讲价是倒过来的:卖主拼命压价,买主拼命提价。这种理想一直提倡到现代。“雷锋叔叔”据说是“共产主义战士”,其实不过是古已有之的“共产主义天堂”──“君子国”里走下来的卡通人物罢了。

与此相反,西方自文艺复兴时代以来便把这套“斗私批修”逐渐扔掉了。所谓“个性解放”,其实就是认识并尊重人类的动物本能,不再认为自私是原罪。于是,西方逐渐形成了一种以个人主义为组织原则的社会。其主旨是:社会必须尊重个体的意志和利益,社会的各级组成单位必须代表它们的大多数成员去“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如果说东方社会是放大了家庭,讲究的是忍让服从,打出来的幌子是“义”,那么,西方社会其实是放大了的个人,讲究的是“无父无君”,写在社会旗帜上的是斗大的“利”字。

有趣的是,即使到了今天,在国内人欲横流、不似西方、胜似西方的情况下,许多国人还是不明白东西方社会间的这个根本差别,以致一听到老美口口声声“为了美国利益”便吓得晕死过去,认定我党一点也没说错,老美就是野心狼。如此“闻利色变”虽则可笑,但也怪不得这些同志。直到今天,我党发布的各种文告中似乎还是找不到“为了中国的利益”这样的字眼。从字面上来看,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应该是世上最大公无私的圣人,充份证明了“伪善也是善”的光辉真理。的确,西方社会的弊病是培养出心口如一的aggressive的真小人来,东方则专门出产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伪君子。

这种社会建构原则的不同,在思路上就否定了民族主义在中国的诞生。就本质来说,民族主义其实是“集合了的个人主义”。所谓“民族”,其实是“自我”的放大,而所谓“民族主义”,就是“追求、实现、捍卫‘大我’利益的政治主张”。在一个为民族主义风靡了的国家中,人人都把国家当成了自我,国家的尊严便是自我的尊严,国家的利益便是自我的利益,国家的损失便是自己的损失,等等,等等。

这种错觉就是民族主义的魔力所在之处。和那“好让不争”的反人性教导不同,它迎合了人类的自尊、自爱、自私、自利、自怜、自得、自大心理。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东方式社会组织原则是对人性(包括善恶在内)的阉割,它固然割出了许多伪君子(天性中只有善的那面被割除了),但也割出了许多真正的柔弱的谦谦君子(被割去了的包括恶的那面以及胆囊)。而西方式社会的组织则如同使用激素对天性进行催肥,茁壮成长起来的不但是进取创业精神,更是赤裸裸的恶。

而这就正是在西方发生过的事。放纵的个人主义,使得西方人乘坐着简陋的木帆船,凭借着原始的火药枪便敢漂洋过海,把整个世界踩在自己的脚下,在天涯海角插上一面又一面自家的国旗,实现了西方文明在全球的大爆炸。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族主义作为凝聚社会成员的粘合剂,把社会成员的分散的微弱的力量合在一起形成势不可挡的巨大合力,为推进社会的发展与扩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不难看出,民族主义的原初设计目的是外向的,它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总结如下:

一、唤起社会成员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诱使个体将国家错认为是自己的放大,以国家为单元在世界舞台上争夺自我利益。社会成员将国家的敌人看成是自己的敌人,将国家的朋友看成是自己的朋友。这种错觉最后要达到这种地步:即为了国家那个“大我”的利益,个人可以毫不犹豫地放弃或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并以此为荣。

二、为了达到这个洗脑目的,必须使用一切心理学手段来培养、产生、强化这种“认国为己”的错觉。因此,必须使用各种视觉、听觉符号或象征(国旗、国徽、国歌等)以及各种仪式典礼(例如升旗典礼、国庆游行、阅兵等)来培养社会成员的条件反射,使得他们将国家这个本是纯粹的世俗政治概念神圣化,当成一种“准上帝”的东西来加以崇拜。

三、为了达到这个洗脑目的,必须进行所谓“爱国主义教育”,通过颂扬以往的民族政治、军事、文化伟人和本民族的成就,让全民相信“自己是最优秀的”,“自己代表正义和光明,对方代表邪恶和黑暗”,等等。

四、为了达到这个洗脑目的,统治阶级常常把“国家”这个抽象的概念化为可见可闻的人格象征。在旧式的民族主义国家中,帝王如英国王室、俄国沙皇、德国凯撒、奥国皇帝、日本天皇等都成了这种人格化象征,在新式的民族主义国家中,希特勒、墨索里尼、斯大林等人也曾起到过这种作用。

这些巧妙的设计因为符合人类天性,所以大概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一种政治发明。世界曾多次目击某个民族在这种“伟哥”的强刺激下焕发出惊人的活力来,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奇迹。德国从战败的耻辱中崛起,日本把落后国家帽子扔进了太平洋,两国联手就把整个文明世界打成半残废,把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最大的共党帝国、最大的工业强国和最大的黄人国家全搞到焦头烂额,最后还得用最大的杀人利器原子弹才解决了问题。如此奇迹,堪称人类有史以来所仅见。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因为民族主义是一种集合了的个人主义,两者利用的都是人类的自私天性作为前进强大动力,它也具有和个人主义一样的弊病。谁都知道,如果人类对自私天性放任自流、不加抑制,则社会迟早要变成尔虞我诈、互相坑蒙拐骗的杀人场,最后是大家同归于尽,谁也无法自利。民族主义也是这样。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民族主义第一次大规模显示出这种互残互亡的伤害效应的历史事件。

一战爆发前,欧洲正普遍处于民族主义顶峰时代。当时欧洲各国达成了一种均势格局,人民深信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各国都把注意力转移到收拾第三世界的弱小民族头上去。不料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分子却在此时刺杀了奥国皇储。此前各国各怀鬼胎,各自以对方为假想敌,制订了制订了各种各样的“集体安全条约”,规定如果一国宣战,则该国盟友也得跟着宣战,这样就把各大陆强国全锁进了连环套中。于是,一个色便恐怖分子便令人难以置信地打响了大战的第一枪。

战争爆发时,各国人民那“抗X援Y,保家卫国”的狂热大概为历史所仅见。在英、法、德、奥、俄各主要参战国的首都,人人兴高采烈,个个眉飞色舞,把宣战日当成了狂欢节。人民自发地聚集在皇宫门口,高唱国歌,高擎国旗,等待着伟大领袖出现在阳台上。大家都坚信自己不但代表正义和光明,而且所向无敌。那些无幸第一批被抓的壮丁还怨天恨地,为自己错过了那班“英雄列车”而抱憾。谁都知道那战争顶多几个月也就打完了,这壮丁当然只会抓一批,错过了这班车还有什么当英雄的希望?

没成想那列车其实是死亡列车,一上去就是整整四年,一千多万人作了“烈士”,无数的城镇和村庄化作了瓦砾场。到最后爱国志士们给饿成了革命乱党,而当年的伟大领袖成了怨恨对象。皇宫门前不再是唱圣诗、表忠心的场所,却成了攻打目标。俄皇、德皇、奥皇纷纷被推翻,那“民族的人格化象征”如今成了笑话一场。

一战后欧洲普遍弥漫着一种对西方物质文明的幻灭,让彼时去法国勤工俭学的中国“留学生”很是为东方文明得意了一阵子。然而西方人并未就此像东方人总是一厢情愿地指望着的那样,“回向佛龛一炷香”。相反,民族主义在战败的德国更加走火入魔,变成了法西斯主义,而法西斯主义和战争是同义语。这战争打下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光在欧洲就有五千多万人丧生,六百万犹太人进了焚尸炉。德国的所有城市都让老美的“空中堡垒”炸成了废墟。弄到了这种极端地步,欧洲人总算学会了教训,变成了如今世上大概是最热爱和平的民族群体,60年代中首先喊出了“作爱不作战”(make love, not war)的响亮口号。民族主义从此一蹶不振。

从这些史实可以看出,即使是外向型的民族主义,闹到最后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更何况民族主义还有个内在的特点,那就是外向型的民族主义闹到最后一定要变成内向型的民族主义。作为杀人利刃,这把刀子耍弄到后来会莫名其妙切到自己的软腹上来。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民族主义理论的一个内在缺陷。个人主义其实是动物对外界的本能认识方式,它把世界分为“我”和“非我”两个天地。“非我”又进一步分为“友、敌、非友非敌”几个部份。这种划分界限很明确,大家生来就会,即使是智障人士也不可能弄错。

前面说过,民族主义无非是集合了的个人主义。它的视角和个人主义一样,也是把世界分为“我”和“非我”两个天地,但这里的难题是如何去界定“民族”那“大我”。所谓“民族”,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一个边界模糊的玩意。洪哲胜老先生那个“一个汉族+一个蒙族+一个藏族+一个回族+……=一个中华民族”的“难题”显示的荒谬,其实是许多国家的共同尴尬。

我在《“中华民族”面对的困境》中指出的问题,其实在其他国家也在不同的程度上存在。例如比照“洪方程”,同样可以给出类似的方程来:“一个非洲美国民族+一个亚洲美国民族+白人=一个美国民族”,“一个英格兰民族(English)+一个苏格兰民族(Scotish)+一个威尔士民族(Welsh)+半个爱尔兰民族(Irish)=一个英国民族(British)。这后面那个集合名词,完全是一种纯粹的政治术语,同样有咱们那“中华民族”或 “中华X国”的偏心问题。例如“英国民族”的直译是“不列颠民族”,但“不列颠”并不包括北爱尔兰,你用这种地域称呼,让人家北爱尔兰人怎么想?“美国人”的统称虽然没这问题,但星条旗上只有原来加盟的那13条,严格说来也是一种偏心表现。英国的米字旗也有类似问题,那是由英格兰的十字和苏格兰的叉子联合组成的,压根儿就没有北爱尔兰和威尔士的代表。

为了弥补这个缺陷,为国家利益服务的理论家们便挖空心思地在字眼上作文章,虚构出种种统一民族的名称来。我在以前的文章里说过的“苏维埃人”就是个例子,而上面的“洪方程”的难题也可以用文字游戏来加以解决,那就是“一个ethnic group+一个ethnic group+一个ethnic group+……=一个nation”。于此,上面那些方程便统统不再荒谬。我们需要的只是造 出与上面这些英文单词相对应的中文名词来,便可以解决“民族+民族=民族”的洪氏悖论。实际上,老洪本人自己就在这么做。他虚构出个“新台湾人”这种相当于“苏维埃人”或“中华民族”的政治术语,建立了“外省人+本省人=新台湾人”那自己的方程。

但这些名堂都不过是文字游戏,可怜无补费精神。既然民族主义的本质是放大了的个人主义,它就有一个“大我”的界定越来越狭窄的天然倾向,而这就是世界上的民族国家越来越多的原因。先是殖民地国家把自己从帝国那个“大我”中分离出来,接着是宗主国自己大卸八块。举英国法国为例,英国先把殖民地丢光,然后在丢了爱尔兰之后又为北爱打了几十年,前几年苏格兰也在嚷嚷独立,简直是越弄越小。法国情况好些,可科西嘉(拿破仑的老家)的恐怖分子为了独立也在浴血苦战。洪先生如今在鼓吹台独,恐怕没想到台湾如果独立出去了,有朝一日也可能会出现以省籍为认定“大我”范围的细碎独立。的确,人类的一个天然倾向是把某种理论进行到底,既然台湾可以以省级地域为划定“大我”的依据,那么各县市又胡为乎不可将这“大我”进一步缩小到自己的地域水平?

如此自行大卸八块,只要不影响人民福利,说起来也没有什么关系。但问题是如今的世界已经联成一气,连国与国之间都在经济上互相依赖,何况是一国之间的不同地区?分则力薄,合则力厚,这就是欧盟成立的初始原因。前苏联的经济本来是一个经过总体规划的共同体,崩溃后给各独立国家带来的经济上的打击是显而易见的。和平解体都还这样,何况是南斯拉夫那种惨绝人寰的大悲剧?为了一个莫明其妙地扯不清的“大我尊严”,最后搭进了无数的“小我”性命。人类居然会干出这种自伤自残的蠢事来。这大概是发明民族主义的人当初做梦也没想到的。

这还不是内向的民族主义的表现的唯一方式,最可怕的内向民族主义是种族主义。前面说过,民族主义的最主要的一个蛊惑方式,是发明出“我是世上最优秀的”种种神话来,籍以培养所谓的“民族自豪感”。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干过这种事,登峰造极的大概是“苏维埃人”。文革前的中学数理化教科书是苏联教科书的译本,如果相信那里面夹着的宣传,则世上所有的东西都是俄国人发明的:蒸汽机(巴祖诺夫)、飞机(儒可夫斯基)、无线电(波波夫)……;在西方谁也没听说过的罗蒙洛索夫是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早在18世纪就发现了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衡定律;彼得堡科学院院士尤金是数学奇才中的奇才(其实那家伙是瑞典人,是由沙皇请去帮助给俄国佬启蒙的科学家之一);高二的化学课本讲元素周期律的那章附着好几页吹捧门捷列夫的小字内容,那谀词之烈,让我恶心到把那几页撕去,甚至让我怀疑周期表根本不是门捷列夫发现的,因为伊凡们的谎言实在太多了(其实那倒确实是真事)。

如此无耻自吹,在“大我”的界定没发生改变时倒没关系,但一旦这种界定改变,则内向的种族主义立刻就出现了。而这就是在德国发生过的事。如所周知(或者说如所不知),纳粹的种族主义就是建筑在“亚利安人种最优秀”这一“科学发现”上的。纳粹把“德意志民族”的界限缩小为所谓血统纯粹的碧眼金发的“亚利安人”,把犹太人、波西米亚人(吉普赛人)诸民族从德意志民族中开除出去,把“洪方程”的等号两边变成了单项。可惜这减法是用原始的化学工程、在某些叫什么“达豪”、“奥斯维辛”的地方进行的。

或许,最能说明民族主义的这种自伤性质的例子是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主的德国犹太人哈柏。该同志因为合成氨而获此殊荣,在一次大战中堕为狂热的爱国志士,不仅使用化学手段为战时德国提供食物,而且首先发明了化学战,先后发明、规划并现场指挥德军用氯气、光气、芥子气杀死、毒残数以万计的协约国士兵。他热衷于这种为国毒人的罪恶勾当,连爱妻因此愤而自杀都掉头不顾。不料希特勒上台后,他这个“劣等民族”却面临着“化学减法”的威胁,只得黯然离开他曾搭进了爱妻性命和个人名声捍卫过的祖国,死在孤独与良心责备之中。

就在出了这种人类有史以来最丑恶的事后,世上还居然有人热衷于这种减法。美国南方至今还有新纳粹党人。他们高张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成立的南部邦联的国旗,主张用暴力将所有的非白人美国人赶出美国。当他们在公众场合演讲时,遭到人民群众的愤怒抗议,当我看到示威人群中众多的白人时,心里真觉得暖乎乎的。毕竟,什么事情都有个限度,老祖宗那“中庸之道”的确是个伟大发明。如果鬼子们懂“过犹不及”的真理,则也不至于干出那一系列令人目瞪口呆的杀人兼自杀的行为来。不过正如那些反对新纳粹的白人显示出来的,人家毕竟还有个人道主义在那儿管束着,而这就是人类的希望所在。如果说连人家先进的强势民族都最后明白了人道主义是高于其他一切主义的神圣原则,则我实在不明白现代中国人为什么还要去走人家走过的绝路,一面还要沾沾自喜,扬扬自得,以为拾来的唾余是什么自己发明的宝贝东西。


2002年8月31日




海纳百川 (http://www.hjclub.com)
--------------------------------------------------------------------------------


这也是个典型的双重标准,“蒙古是主、汉人是客”和美国白人纳粹驱逐非白人有啥区别? -丰年- [206 bytes] -2/2/2004 02:50 [Click:8]
芦老病好了?日食饮得无衰乎? -konami- [0 bytes] -2/2/2004 00:41 [Click:1]
终于读完了卢笛的文章。好文好文,这篇文章非常深刻,对民族主义的理解一语中的。看来卢笛 -叶酸酸- [12 bytes] -2/1/2004 19:13 [Click:19]
瞎扯一通! -ltlee- [0 bytes] -2/1/2004 18:23 [Click:3]
从“中华民族”这个语词的谬误看民族与族群的差别──给芦笛的民族论述提供补充 -洪哲胜- [15340 bytes] -2/1/2004 17:37 [Click:19]
瞎扯一通,根本不晓得“民族主义”为何物! -大汉子- [110 bytes] -2/1/2004 15:51 [Click:86]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42367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