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主题:因为爱,所以爱?! |
 |
Ah Qoo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作者: Ah Qoo 时间: 2001-12-31 00:03:19
引言
当QSU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真得有点不明白,以为是那位先哲的名言. 晚上, 中新华语歌会, 看到久违的阳光男孩-亚宁,使我有心情看了一会,才听到这句名言,原来是谢霆峰的歌词:
“因为爱, 所以爱, 感情不必拿来慷慨, 谁也不会给我一个美好时代, 我要你现在; 那些想太多的人,有生之年不会明白... ”
我不是追星族, 除了仰慕一些文人的杰作外, 生活在一个新人辈出的年代, 更觉: “不是我不明白, 这世界变化快”. 公元一九七三年呱呱落地于中原一历史名都的乡村, 除了沧桑的历史, 几乎一穷二白.祖辈们死守着好不容易分来的, 先烈们从地主手里夺来的, 属于公社生产队的土地. 无论丰收歉产, 几乎成了生命的全部. 父辈们不甘心一辈子固守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一成不变的耕作中, 头悬梁锥刺骨刻苦奋读,却因为海外关系, 考上学也不让念. 于是理想便只能放在下一代身上实现. 好在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年代, 在父辈的谆谆教诲下, 儿辈们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跳出农门, 却在另一个世界茫然了.
1991年9月4日北京, 第一次出远门的乡下孩子, 一下子来到世界瞩目, 拥有十几亿人口和数千年辉煌历史的泱泱大国的首都, 从迈进象牙塔的那一刻开始, 在困惑中, 漫长的, 漫无目的的旅途开始了...
钱途与前途
因为对人生, 事业, 爱情的理解停留在很古老的方程式里, 就如路遥先生<平凡的世界>所述,以为凭真诚,凭刻苦,每个人都会拥有自己一片美丽的天空.然而梦想一点点破灭, 信条一天天动摇, 当我领到第一个月工资时, 我彻底觉醒了: 三百圆, 1995年8月,在中国首都, 真得很奇怪! 一个重点大学毕业生居然只值这点钱? 当然如果大家都差不多的话, 也就无所谓了. 然而, 沿海的同学却拿着数倍数十倍的工资. 同窗不至于有天壤之别(除了极个别). 虽然我跟钱没什么感情,只知道衣食住行,再就是买点书.后来才发现, 你的工资少会给人瞧不起,认为你没本事. 不甘心被人瞧扁, 狠狠心, 放弃了党员的身份,步入打工仔的行列.于是乎: 杯盘交错灯红酒绿卡拉OK纸醉金迷醉眼蒙蒙---
这就是生活. 不! 这不是我的追求! 而路又在何方??? 钱真得很好赚,只要你肯放弃你的信条, 你的梦想,你的追求. “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才有钱.” 其实上帝创世纪后, 按自己的模样用泥土捏出人类, 并赋予管理世间万物的权利. 除了限定有些事不可以做外, 他并没有告诉谁: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而人与神的关系始终是建立在一种契约基础上的.你唯一地信仰他,并按时供俸,他会给你财富,子孙,土地. 以色列最终还是建成了, 从这点上讲,上帝是存在的.经历了两千年的苦楚,靠着坚定的信念,终于从栖居到拥有自己的国土,这的确是个奇迹. (请参阅<圣经>) 然而在短暂的生命里, 从不名一文到千万亿万富翁肥婆, 谈何容易, 除了极个别英雄靠聪明才智, 抓住机遇, 排除万难, 代代相传, 才真正做到富可敌国, 剩下的只有枭雄和鬼雄了. 我敬慕他们如同鬼神一样, 只可远观, 不可亵渎 !!!
没有钱的日子真得很苦! 连在街头喝点公共自来水都要遭受世人的白眼. 千年的教诲似乎只是放在嘴上, 或放在各种工程的开工典礼上. 君不见肥头大耳执巨剪, 一刀下去几万钱; 君不见迷魂灯下有白骨, 旧鬼未去新冤哭; … … 然而见得多了, 似乎也麻木了. 说的尽管说, 做的依旧做. 难怪古代的酸儒们动不动就卸甲归田, 放迹山野. 其实他们很不负责任. 以为一走百了, 眼不见心不烦, 然而这种风俗却纵容了一些骄奢刁蛮之徒, 使他们更加排除异己, 为所欲为.
真正的勇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 从上古的 姜尚, 唐朝的魏征, 宋朝的包拯, … 一直到近代的周恩来, 当代的朱熔基. 前辈们呕心沥血, 忍辱负重, 兢兢业业,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这才是中国得以五千年不衰的真正原因. 所以说 “大隐隐于朝, 中隐隐于市, 小隐隐于野”. 只有象屈原之类顽固不化的愚昧分子, 说什么不愿同流合污, 却跳到汨罗江喂鱼. 葬身鱼腹, 不还是随波逐流吗? 虽然用意是好的, 然而用死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不过是给小人留下更多笑柄!
文学与人生
中国奉献给世界的最大文明是汉字. 东南亚很多华人的后代, 虽然大多不能读, 更鲜有人能写. 但很多人常常引以为自豪的是汉字的美. 的确, 世界无数语言中, 汉字应该是最美的. 无论是风花雪夜, 卿卿你我; 还是忧国忧民, 荡气回肠, 除了给后人带来心灵的慰藉外, 还给人带来直观的美, 如西方哥特式建筑, 高雅神圣. 从张旭的狂草, 到颜真卿的楷书, 张迁碑隶, 可惜了李斯鼓动秦始皇推行的的小篆, 因为已近失传. 至于楚辞,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等等, 如果没有文字做载体, 后人又能得到什么呢??? 音乐家用七个字符就谱写了无数迷人的乐章, 而成千上万的汉字又该造就多少文人, 多少诗篇呢???
有了文字做载体, 文学才真正做得到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可是, 对于一个人而言, 生命是有限的. 在这有限的生命里, 去学习汉字的排列组合, 别说到死, 就是让他转世无数次, 也没有人敢说他懂了. 连孔老夫子都不敢去论鬼神之类他参不透的东西. 所以残缺反而是美的. 于是各种各样的文学流派便出现了. 屈原应该是豪放派,婉约派, 纯文学派, 忧国忧民派的鼻祖, 宋玉, 王逸等只能说学而不象, 象而不及. 至于李白,杜甫,苏轼,柳永,曹雪芹等等等等, 不过是窥豹一斑. 而网络的发展让后生小子们也大展文采, 自以为相如再世, 文君又生. 然而他们却忘记了文学的真正意义, 动辄大刀阔斧, 胡批乱砍; 动辄醉卧条石, 自封逸仙; 动辄愁眉不展, 东施效颦; … … 譬如同样是一辆牛车:
· 如果车上装的是奇花异草, 那就让人有一点飘飘欲仙的幻觉,; 如果装的是粮食菜蔬, 那就让人感到丰收的喜悦; 如果是牛屎大粪呢? 大家肯定捂住鼻子, 甚至呕吐; …
· 如果赶车的是罗敷, 于是便会有无数花间派手舞足蹈; 如果是卖碳翁, 便会让忧国忧民派伤感又生; 如果是武林高手, 则又是另一番风景…
· 如果看官不同呢? 陶源明肯定是心头窃喜; 杜甫肯定是泪如雨下; 李白肯定是醉眠车上; …
· 然而, 赶车人自己呢? … …
不同的人, 不同的经历, 不同的时间, 不同的环境都会导致对人生不同的理解. 不同的人为不同的目的选读不同的书.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 范蠡学了计然十条便累积无数财富, 关羽秋沙帐里读<春秋>,… …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而贾府的痴男怨女们云集大观园赏花弄草, 吟诗作画, 靠得是道貌岸然的贾政支撑着那个摇摇欲坠的红楼. 难怪黛玉常葬花, 宝玉常挨打; 难怪贾琏能偷情, 三姐要自杀; 最终呢? 哗啦啦大厦倾, 乱哄哄猢狲散. 所以说王国维评红楼也是从某种角度而已, 当然静庵先生对文学与人生哲学的总结才真正是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余疲于哲学有日矣.哲学上之说,, 大都可爱者不可信; 可信者不可爱. 余知其真理,而余又爱其谬误.伟大之形而上学,高严之伦理学,与纯粹之美学,此吾人所酷嗜也.然求其可信者,则宁在知识论之实证学,伦理学上之快乐论,与美学上之经验论.知其可信而不可爱,觉其可爱而不能信,此近二三年中最大之烦闷. 而近日之嗜好所以渐由哲学而移于文学, 而欲于其中求直接之慰籍者也. 要之,余之性质,欲为哲学家则感情苦多,而知力苦寡; 欲为诗人,则又苦感情寡而理性多. 诗歌乎? 哲学乎? 他日以何者终吾身,所不敢知,抑在二者之间乎? ” (见<静庵文集>自序二).
理想与现实
哲学与文学如果适用于每个人来讲: 哲学是现实, 文学是理想: 哲学是婚姻, 文学是爱情; 哲学是物质, 文学是精神; 哲学是理智, 文学是缘分; … … 谢霆锋的另一首歌 <爱情是条抛物线>也不无道理. 当激情过后, 人们便面临着漫长的厮守. 有些逆来顺受 “嫁鸡随鸡, 嫁狗随狗”; 有些边吵边闹, 时合时分; 有些则干脆一刀两断, 另起炉灶; 更有一帮新时代弄潮儿“喜新不厌旧”, 人山人海, 边走边爱. 这也怪不得他们,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 那一个不是三宫六院, 七十二嫔妃, 后宫佳丽数以千计. 人们在理想无法得到满足时, 便在现实中退而求其次, 正如一位网友写的美人:
· 完美的女人 -申由甲
最完美的女性应当具有:意大利人的头发、埃及人的眼睛、希腊人的鼻子、美国人的牙齿、泰国人的颈项、澳大利亚人的胸脯、瑞士人的手、斯堪的纳维亚人的大腿、中国人的脚、奥地利人的声音、日本人的笑容、英国人的皮肤、法国人的曲线、西班牙人的步态……
所有这些还不够,完美的女性还应具有德国夫人的管家本领、美国女人的时髦装束、法国女人的精湛厨艺、中国女性的醉人温柔……
这是人吗? 这是现实吗? 不是, 这不过是理想的化身, 而创造这个化身的主人因为仰慕, 便将所有好的方面凝在一起, 就成了美. 如果谁傻到为了这样的梦中情人而 “衣带渐宽终不悔” 的话, 那结果只有憔悴至死. 不过, 情人眼里出西施, 哪怕是黄脸婆, 在真正爱她的男人眼里也是极美的, 因为那是现实! 如果一个人整天都为了爱而寻死觅活的话, 那他/她离死真得不远了. 在众多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中, 高君宇与石评梅是最让作者感动的. 在高君的心里有两个爱人, 一个是评梅, 另一个则是事业. 他跟随中山先生转战南北, 不幸牺牲. 而评梅为之肝肠寸断. 小说或许是虚构的, 人物即使有, 也早已作古. 现代摇滚派可以拿雷锋叔叔开涮, 也可以笑着踏上新长征路. 八十年代流行过的喇叭裤卷土重来, 唱戏用的高靴被新时代GIRLS (女孩)青睐, 铺天盖地的爱,铺天盖地的“我不要明白”. 自然, 想做一个明白人, 真得不容易, 除了要读几本书, 还要会创造新名词. 中国最流行的赞美词也几经沧桑, 当NB首次印入眼帘的时候, 几乎把长久听不到它的的人蒙了, 1991年曾有幸听中学生把它写成 “牛X” , 读成 “牛交”. 社会在进步, 国粹自然也要旧貌换新颜, 实不知其它国粹现在流行什么时装, 如果再不迎头赶上, 真得要被社会淘汰了!!!
时代不同了. 二十一世纪的“黄祸”挡也挡不住. 狮城海峡时报一位记者曾在2001年9月某日头版头条说, 一旦中国大陆和台湾统一的话, 新加坡将深受其害, 因此劝政府想方设法阻止其发生; 第二天就有一个研究中国问题很久的新加坡学者站出来向新加坡人民澄清事实. 害怕中国的人看到的是上海深圳等城市,然而偌大一个中国, 几个发达城市又能代表多少中国人民呢? 在深山里的且不提, 连炎黄子孙的发源地--- 黄河流域, 还有无数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中国的路还很漫长”, 一位在狮城招商的河南政府人士感慨地说, “中国的最大问题是农民, 农村一旦得到切实的改善, 整个中国才可以说好了”. 而这位长者一番语重心长的劝告更是让人为之振奋. “首先把家庭搞好,然后把周围搞好, 千万不可放弃,……”
或许因笔者生长于斯, 故体会颇深. 但经常徘徊于摩登与落后之间, 使人不免彷徨. 穷人们辛苦劳作换来的只是一日三餐, 富人们暴殄天物, 一饭万金. 最具讽刺意义的是, 连朋友之间的聚会都被戏称为“腐败行动”. 也有甚者说下岗职工不但自有活法, 据说还不错,… … 如今流行名词: 白领蓝领. 理想的自然去做高级白领, 不仅丰衣足食, 还可飞来飞去,周游世界, 殊不知中国还有很多人“没领儿”. 聪明的人筑起城市栅栏, 生活在防盗门后.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不从根本解决 “魔” 的问题, 区区一个防盗门又算什么? 曾听一个警察朋友谈起, 一伙盗贼将一家洗劫一空, 却给主人免费安了一个崭新的防盗门; 周围的邻居眼睁睁地看着, 却对主人说, “还以为你们在搬家!!!”. 真是二十一世纪的 “东郭先生” !!!
躲是躲不过的, 狼外婆终有一天会光临自己的家门. 如果我们不静心思考, 认真对待, 势必留给孩子们更多的危险. 邓小平先生“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的政策已经取得了真正的实效, 希望这些先富起来的父老乡亲们拿出一点点时间与金钱, 帮一帮那些依然在贫困线下或困惑中挣扎的同胞们.
结束语 - 因为爱, 所以爱
爱是没有理由的, 但她有存在的基础. 正如小学便开始的政治教育,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 如果没有基础, 上层建筑不过是空中楼阁, 海市蜃楼. 如同首都的春天, 沙尘越来越大, 即使我们都跟阿拉伯妇女一样带上面纱, 还是免不了被吞噬的命运!!!
2002年1月11日逸轩于狮城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