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前进高棉第二幕 (大吴哥城 Angkor Thom)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前进高棉第二幕 (大吴哥城 Angkor Thom)   
BJ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2529

经验值: 0


文章标题: 前进高棉第二幕 (大吴哥城 Angkor Thom) (664 reads)      时间: 2002-2-15 周五, 下午7:09

作者:BJ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大吴歌城 ---- 高棉的微笑与银发皇帝





第一次注意到吴哥窟,还是因为余秋雨的一篇文章<脆弱的都城>,文中吴哥窟不是主角,但余对吴哥窟的一些说法,却引发我跟几位朋友的论辩,结果也让余秋雨的文字失去了魅力,至少对我等是如此,这是题外话;但吴哥窟从此住进我的心里。所以此行到吴哥,其实也非偶然 ---- 总要亲炙一下跟咱们万里长城媲美的伟大建筑呀!



柬埔寨的吴哥遗址位于距首都金边西北方约265公里的暹粒(Siem Reap)附近,原是九世纪到十五世纪间,柬埔寨的首都,后因泰国人不断的入侵,才弃城迁都至南方的金边。吴哥曾是君王与人民以血汗建造的鲜丽大城,十五世纪中叶弃城后,成了隐没在丛林中的废墟,直到1861年法国自然学家Henri Mouhot到吴哥,将相关纪录披露于世,吴哥的生命再次从中南半岛的丛林中复活,成为一个世界级观光考古的老城 。



从首都金边到吴歌一般可搭飞机,50美元左右 ,半小时的飞程 ; 或从水路搭船顺着洞里萨河(Tonle Sap River)往北走,约20美元,四小时的行程;或从陆路, 一路弹跳八九个小时,美金10元;当然也可以自己租车,一样弹跳,但爱在哪里停就在哪里停,只要你不怕有地雷,也可以往丛林里钻,途中我们曾被高脚屋吸引,当了不速之客,参观了农舍,农民的朴实让人印象深刻,当下我们便玩起了他们捣米的杵臼---一如跷跷板;还被夕阳下的荷田吸引,冲下车猛拍照,忘了书上告诫,别随意往田野里钻,所幸地雷未响,但两位伙伴摔了一跤。



「吴哥」音译自柬埔寨文的Angkor,原为「王朝」之意,又被引申为「洞里萨湖(Tonle Sap Lake)畔的强盛王朝」,亦即以暹粒(Siem Reap)为王都的吴哥王朝。而吴哥遗址,便是指吴哥王朝留下的古代建筑群,包括一般所谓的吴哥窟(Angkor Wat ),也是俗称的小吴哥城,另外还有一个以巴阳寺(Bayon)为中心,其中有着名的「高棉的微笑」的大吴哥城(Angkor Thom)。



该如何介绍这高棉的国宝,人类历史的奇迹与见证,我真的苦思良久。首先我必须坦承,对于神秘的世界,平日涉猎不多;对于宗教,虽心存敬畏,但着实欠缺慧根,许多的神话教义,常是雾里看花。但要谈吴哥,或说整个中南半岛的文化,对于婆罗门教、印度教及佛教必须有些基本的认识,否则那些门楣、城围上的浮雕,真的就只是斑驳的遗迹,或凄美的艺术品了。为此,回来后我又特意上网找些资料,但毕竟欠缺慧根,顿悟岂是一时,因此所言若有谬误,还望高人指引,或如那神秘的「高棉微笑」包涵一下这后生晚辈。



西元九世纪初,贾雅瓦曼二世( Jayavarmam Ⅱ)统一真腊,于吴歌建立了王朝。吴歌经历代王朝建设,整座大城内有六百多座建筑物,包括许多大大小小的庙宇,而吴哥窟(Angkor Wat ),与大吴哥城(Angkor Thom)就像两颗闪亮的珍珠。由参观遗址出售的参观卷分成一日券、三日券、七日券,应可想像这吴歌遗址的庞大。



大吴哥城(Angkor Thom)是由贾雅瓦曼七世( Jayavarmam Ⅶ)于十二世纪晚期所建,一个结合皇宫、阁员办公厅与仪典庙堂的综合建筑群。贾雅瓦曼七世( Jayavarmam Ⅶ)即位时已经五六十岁高龄,从中年登基到九十几岁去世,让吴歌王朝及文化达到最颠峰灿烂的境界,他带领人民赶走占婆人,收复失地,这段历史也呈现在巴阳寺(Bayon)的浮雕上。他兴建百余座的驿站与医疗院,建盖塔普罗姆寺院(Ta Prohm)祭祀母亲,普瑞翰(Preah Khan)祭祀父亲,以及兴建庞大的吴歌城(Angkor Thom)。他兴建的庙宇总数超过之前五位皇帝的总和,人称他为银发皇帝,也有人将他比之为干隆,而我总以为他是汉武帝。想认识吴歌文化,不能忽略这位银发皇帝。



大贾雅瓦曼七世所建的大吴哥城(Angkor Thom),是个长宽各约3公里的方正王城,外围有100尺的壕沟,极盛时可容百万市民,共有五座城门,除东西南北各开一城门外,东门北侧500公尺左右另开了一座「胜利门」,直通位于国庙北方的皇宫,城中的主要道路呈十字状,交会于国庙巴阳寺(Bayon)。每个城门上都有国王的微笑,城外的桥都有54座善神与恶神的拔河,可惜除南门较完整外,其余城门外,石雕的头多数被盗走了,破坏文物的勾当,不是中国人的专利,我可是专程拍照存证了。



这是石头砌城的城,一座伟大的城,容我这么说,尤其由南门进入大吴哥城。那桥,桥旁两侧五十四尊比人还壮硕的石雕 ---- 仔细看两边的表情不一样,一边像是笑,一边像是哭,原来这是善神与恶神的「拔河」,拔河是我的说法,其实他们拉的是Naga --- 梵文Naga,依佛陀所示,是「长身无足」的生物,在中国它幻化成龙,在印度教或中南半岛它却幻化成蛇,所以在柬埔寨的传统建筑中,处处可见化身为多头响尾蛇的Naga ,吴哥的寺庙或金边的王宫中,到处都是,就像中国喜欢龙一样,逛累了你倚栏而憩,其实倚的正是Naga长长的身躯,还好面目多数已斑驳,否则我必定恶梦连连 ---- 若你见我翻开一本书,突然上演电影 <惊声尖叫>,八九不离十,肯定是翻到了爬虫类,尤其是没有脚的 ! 那东东在早些年,我是连提也不能提,否则日有所言,便夜有所梦。桥旁这五十四尊比人还壮硕的善神与恶神,尽管岁月沧桑历历在身,但那坚毅的执着,让我联想起秦始皇的兵马俑,依然气势凛然;那仰不可及的城门上,大眼厚唇国王的微笑从四面八方俯瞰着你,威严气势让人肃然起敬不敢逼视;高耸的城围依然矗立着,城外护城河的水依然悠悠的流着,城内,迎接你的是宽宽的大道,两旁卓然而立高耸入云的林木,落叶纷飞,让人有行进古城的苍芒,那是个时光隧道 ---- 这时你只是个小小的臣民,谦卑却又自在地漫步在王城之中! 这是我最爱的大吴哥城,但精采的还在后头,国庙巴阳寺(Bayon)才是这城的灵魂。



巴阳寺(Bayon,也译成巴戎寺或百茵庙),位于大吴歌城的正中央,距离四座城门均为1500公尺,寺里有圣殿、藏经阁、修道坛….,正面朝向代表胜利繁荣的东方,外部被156及141公尺的回廊包围着,回廊上有许多浮雕装饰,以历史为主题。在这些浮雕上,可以看到当年高棉对抗占婆的战争场面,以及高棉人日常生活的情形,相当细腻。巴阳寺最精采的除了浮雕外,就是着名的四面佛塔群,大大小小共有54座,当年巴阳寺刚从盘根错节的丛林中整理出来时,这些又高又大的四面佛塔,一度被认为是代表印度教的神「梵天」(Brahma),后来这些神秘的微笑被证实,就是当时的统治者,也是建城的王,那位银发皇帝贾雅瓦曼七世( Jayavarmam Ⅶ)。这些由石头砌成的四面佛塔,石像似笑非笑,五十四座错落在高高的城上,高的像是要冲破天空,其中的主塔,呈现不寻常的圆形,直径达25公尺,距地面四十三公尺,这主塔原本也是四面佛塔,后来因为每个佛面间又盖了神龛,所以变成今日的圆形塔。历代的先王被供奉于南面的神龛,西边则供奉着保护神毗湿奴(Vishun),北边则是既是毁灭者又是起死回生者的破坏神湿婆(Shiva)。据说这些大大小小神韵不一的国王的微笑(四面佛塔),会随着日照角度的变化产生不同的光影与颜色,这便也是举世闻名的「高棉的微笑」。塔下的墙面上,则雕着印度教佛教中的仙女阿帕萨拉(Apsara,指的是为神跳舞的迷人女子),阳光糁在这些斑驳灰白的石像与浮雕上,历史的长河悠悠流过,但那微笑与舞姿,亘古以来,一样的神秘,一样的优雅,也一样的祥和。漫步其中,浮动的心也会安然沉稳。



除了巴阳寺外,城内北方还有许多着名的平台,如癫王台、斗象台及阅兵台,这些高大的平台墙上, 一样有许多浮雕, 如大象打猎、印度教中的鸟兽Garuda…… 这些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好几天我们便穿梭在这城里城外,在国王微笑的默许下,体验这城的伟大,想像他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幽静。




http://www.hjclub.com/TextBody/32381.asp >进高棉第一幕(首都及交通篇)  

作者:BJ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BJ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71061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